一个新的拐点摆在所有家电厂商面前. 特别是在这一轮贸易摩擦持续升级, 并且呈现出多变走势的背景下, 所有家电厂商都在反思并寻找新的发展方式. 本周家电圈, 无论是上游的空调, 彩电, 厨电等热门品类, 还是下游的电商网购渠道, 大家都在努力探索新的道路, 突破新的未来.
当前电商网购平台的京东阿里双雄之势, 已愈发明显. 背后正是腾讯与阿里两大互联网巨头关于未来商业话语权的争夺战. 谁能踏上这一轮巨头的列车, 谁就能在家电零售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事实上, 包括大润发, 苏宁, 欧尚, 百联, 家乐福, 麦德龙等一大批中外商超企业早已提前站队.
面对电视业务在中国市场的每况愈下, 节节败退, LG电子旗下的OLED电板工厂业务终于在中国广东再下一子, 获得审批. 这似乎为打通中国彩电市场OLED普及热潮, 奠定基础. 但是, 在今年以来整个彩电市场早已不是显示面板之争, 而是新老用户对于电视机和平板电脑, 智能大屏手机之争, 谁又能激活用户对于电视机的欲望?
最近几年, 厨电和空调被视为家电业的 '增长双子星' , 厨电业相继吸引海尔, 美的重磅加码, 以及格力, 海信, 长虹, TCL等一大批综合企业入局, 如今又迎来了彩电企业创维, 似乎厨电就是一块黄金奶酪, 却没想到今年以来厨电市场的持续大跌, 以及市场消费的增长乏力; 空调从来都是一个香饽饽, 格力, 美的, 海尔, 奥克斯 '寸土必争' , 如今这场战役开始向上游蔓延, 空调压缩机巨头之一的海立股份, 成为各方争夺的战略棋子.
梳理今年以来, 每周家电一线市场和相关厂商的变化, 家电圈欣喜发现, 面对困难和变化, 越来越多家电从业者们普遍选择坦然面对, 积极求变. 而不是惊慌失措.
中国首次跻身全球创新力经济体20强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美国康奈尔大学等机构10日发布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 中国首次跻身最具创新力经济体20强, 排名第17位. 报告披露, 与2017年相比, 中国从第22位连进5名, 保持稳步提升势头. 美国则从第4位下跌至第6位. 中国创新能力排名的快速上升, 反映出其发展世界级的创新能力. 背后则是,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基础转向依赖创新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以保持竞争优势.
中国创新质量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 还需要在核心技术的商业化上有所突破. 目前, 在人工智能, 3D打印, 纳米技术等领域, 中国的专利数量走在前列, 但大部分掌握在高校手中. 可以说, 高校成果能否顺利转化是驱动中国产业提升的关键因素. 接下来还需要家电, 科技企业尽快与高校对接, 帮助专利成果的商业转化.
全国工商联发布家居电商送装服务标准
家居电商行业首个送装标准——《家居电商送货与安装服务规范》正式发布, 该规范由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联合京东物流共同编制. 据悉, 标准规范以电商模式销售的家居产品的送货和安装服务要求. 重点围绕消费者关切, 商家关心的各个环节展开, 对人员要求, 设施设备, 送货, 安装, 验收, 售后服务, 服务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价规范.
从家电到家居, 近年来销售渠道的电商化趋势愈发明显, 作为家居电商行业的首部送装服务标准, 《规范》出台有助于厘清家居电商配送与安装服务过程中各方的权利与责任, 维护消费者及商家的权益, 推动行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此前我国家居家装标准更多侧重于产品, 此次主要针对送装服务做出规范, 必将推动家居类电商的快速发展.
外媒称阿里京东正主宰中国电商市场
市场调研公司eMarketer报告显示, 2018年在零售电商领域, 阿里在中国网购市场占据58%的市场份额并居首位, 其次是京东, 其销售额达16.3%. 两家电商巨头共占据四分之三的市场份额. 虽然面临着来自苏宁, 唯品会等公司新的竞争, 但主导地位并未动摇.
报告披露当前国美, 苏宁, 唯品会的市场份额分别是0.7%, 1.9%以及1.8%, 他们都在不同程度对阿里, 京东构成威胁. 这些电商发展源于中国二三线城市的驱动, 而三四线等小城市的城市化程度虽然比不上一二线城市, 但电商在这些城市活跃度很高, 因为这些城市的网购用户都希望能买到物美价廉的真货. 比如, 拼多多的崛起正是对三四线城市用户的认同, 而动力则是超低价.
TCL上半年净利预增五成多产品渠道齐变
TCL集团预测上半年净利润为15.5-16.5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50%-60%. 对于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是TCL电子产品结构和渠道持续优化, 销量和净利润同比增长; 二是通讯业务变革转型进展顺利, 同比大幅减亏; 三是家电及其他业务的相对稳健发展. 最近几年来, TCL集团站在千亿行列后, 一直在寻找突破千亿天花板, 向二千亿甚至更大规模扩张.
在今年以来家电市场整体不乐观, 市场下跌, 需求萎缩背景下, TCL集团净利润增长超出预期, 表明其高端化转型和线上线下渠道优化带来的经营业绩提升, 实现中国和海外市场销售量和销售额的同步增长. 但如何保持这种业绩的可持续, 解决TCL电视, 面板之外的其它业务快速崛起, 至关重要.
韩国OLED面板厂落户中国引发三大想象
LG集团旗下的LGD公司在广州的8.5代OLED面板生产线的投资计划通过审批, 预计在2019年下半年建成投产. 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上除韩国以外第二个OLED电视面板生产基地. 量产后, 每月产能达到6万片玻璃基板, 最大产能将达到9万片, 主要生产的是55-77英寸电视用OLED面板.
东方不亮西方亮. 虽然LG的电视如今在中国彩电已趋于边缘化, 但LG的显示面板, 特别是OLED面板业务却呈现出节节攀升势头. 此次LG在中国新建成OLED面板厂对行业产生三大影响: 一是刺激华星光电, 京东方等同行加速布局OLED项目, 带动中国在新显示技术上发展; 二是更多中国彩电企业会获得LGD供货, OLED电视将在中国迎来一轮规模化放量; 三是OLED电视终端售价有望下降, 能否刺激彩电消费反弹还是问号.
云米搅局大屏智能冰箱旧瓶旧酒难如愿
小米生态链企业云米发布多款大屏智能冰箱, 再次释放进军大家电的信心. 云米智能冰箱将不再局限于保鲜, 联网后让冰箱成为一个语音控制的家中超市. 目前, 已与京东超市, 易果生鲜, 肯德基等合作. 此外在定价上, 云米21英寸大屏智能对开门冰箱最低价5999元. 云米创始人陈小平表示, 将以性价比推动智能冰箱普及, 改变硬件赚钱的盈利模式, 在后续运营上做文章.
云米进入大家电市场的手段并不新鲜, 典型的 '老瓶装老酒' . 早在多年前, 海尔, 美的, 海信等都已推出大屏智能冰箱, 同时京东, 阿里也都在探索硬件之外的盈利模式创新, 但迟迟未能引爆市场和消费者. 关键原因并非智能冰箱的售价高, 而是所谓冰箱生态并不完善, 也不能刺激消费痛点和需求, 所以今年以来冰箱消费市场的风向再次转向保鲜.
索尼财年利润创新高距离复苏还要等
索尼公司2017财报显示, 主营业务营业利润达到上一年的2.5倍, 约合人民币426亿元, 创下有史以来的利润新高. 原因是用于手机, 无人机, 无人汽车的图像处理半导体业务表现良好. 今年, 却是受到这一业务疲软的拖累, 预计财年收益将同比下滑, 这表明索尼实现 '完全复活' 强大的目标仍有距离.
带领索尼创造盈利新高的平井一夫, 选择在高峰时退位, 如今交给曾经的CFO吉田宪一郎. 这给索尼新一轮的持续反弹注入想象空间. 值得注意, 2017财年得益于高端战略, 高端精品的实施, 以及消费升级的拉动, 索尼中国区销售增长迅猛, 为索尼业绩的复兴和成长注入强劲动力. 接下来, 索尼将抓住契机, 顺势而为, 将中国业务发展推向新的阶段. 这对其他消费电子企业来说, 市场的竞争将充满更大的变数.
格力入侵海立遭遇阻击董明珠成野蛮人
短短两个多月, 格力电器就二次举牌海立股份, 增持其股权从5%至10%, 逼近第二大股东, 并缩短与第一大股东距离. 随后, 海立股份突然抛出一份定增方案, 完成后大股东持股比例从22%上升至不超过33.51%. 与此同时, 格力手中的持股也将被稀释. 此举是上海电气集团作为海立股份第一大股东, 对格力二度举牌的有力反击, 捍卫自身对海立股份的绝对控制权.
海立是中国最大空调压缩机企业, 格力则是中国最的家用空调企业, 两者结合似乎是完美的. 但格力却拥有规模很大的格力压缩机业务, 并与海立压机还是竞争对手. 由此, 此次董明珠执掌格力电器增持海立股份, 目的也不是为了增强自身的产业链竞争力, 更多是为了防止海立进入对手囊中, 家电 '野蛮人' 董明珠的狩猎行动饱受争议.
创维进军厨电业却扯上百度乱炒AI概念
面对厨电这块奶酪, 创维集团于近日宣布进入, 并称百度IOT也将全面接入创维厨电中. 创维厨电透露, 两年内覆盖2千家终端, 2021年收购及自产, 2020年实现上市. 另外, 创维厨电目标群体是三四线乡镇用户, 经营上将走高质低价路线. 其实, 这不是第一家家电企业进军厨电业, 都是被方太, 老板, 华帝等高端厨电企业高达50%以上的毛利率所吸引. 但众多进军厨电行业的家电企业, 多是默默无闻.
在家电业务经营艰难下, 创维看中厨电这块蛋糕并不意外. 虽然创维厨电进入之初, 为了吸引眼球和招商, 打着百度AI的大旗, 但其发展之路却不会如想象中那么顺利. 一方面, 厨电业已经出现增长颓势, 陷入发展的新拐点; 另一方面, 头部企业的老板, 方太, 华帝持续领跑, 家电巨头美的, 海尔的紧追不舍, 都让新进入者很难分一杯羹. 对于创维厨电来说, 需要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 光靠乱炒作AI等概念来引起眼球, 注定吃不到这块蛋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