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米粥到港交所 | 小米八周年回顧

2018年7月9日上午9:30, 雷軍和米粉代表在香港正式敲響了小米上市的鐘聲. 從硬體零基礎到三年國產第一再到八年上市, 小米創造了一系列奇蹟, 也開啟了新一輪造富運動.

小米的上市成了港交所修訂《上市規則》後, 首家掛牌的 '同股不同權' 公司, 也是有史以來全球第三大規模的科技互聯網公司IPO, 前兩位是目前市值5000多億美元的阿里巴巴和Facebook.

從最初的2000億美元到1000-1200億美元再到700-1000億美元, 進而到今天發行價17元港幣, 開盤報收16.60港元, 約合473.2億美元, 雖然距離雷布斯最初的定價打了折上折, 但是依然阻擋不了小米是媒體聚光燈下寵兒的事實, 而這一切還要從8年前說起.

移動互聯網浪潮來襲

2009年, 此時已經卸任金山CEO的雷軍早已名滿天下, 轉身成為天使投資人. 而從現在回望, 站在上帝視角, 彼時的2009年前後正是移動互聯網大潮的黎明時分, 暗潮湧動, 一個新的時代即將被拉開.

這一年, 大洋彼岸, 蘋果發布iPhone 3GS, 影響漸盛, 但遠未到如今滿大家隨處可見的狀況; 而在中國, 東南沿海一家此前做MP3的小廠在產品連續跳票後終於在這一年的2月18日發布了被後世稱為經典的M8, 這家廠商就是魅族. 隨後, 接連幾款爆款令魅族名聲大噪, 黃章功成身退, 此為後話.

而在魅族M8眾多粉絲中, 雷軍就是其中之一. 雷軍對於魅族M8的喜愛到在有時間逢人就會掏出給人介紹, 並且毫不吝嗇讚美之詞. 也正是魅族M8, 雷軍和黃章逐漸有了交集.

兩者的惺惺相惜令雙方一見如故, 所以2009年和2010年, 在魅族黃章辦公室常常能見到雷軍的身影, 而也就是在這段時間, 黃章毫不吝嗇的向雷軍介紹了關於做手機的方方面面, 使雷軍對於如何做手機有了最初的印象和準備.

然而對於產品的認同並不能消弭兩者在公司管理方面的分歧, 雷軍想以投資控股的方式成為魅族董事長, 這對於身為天使投資人並且手機零基礎的雷軍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但對於從底層一步步打拚上來的黃章來說, 對於股份和公司控制權的重視從根本上斷絕了雷軍的想法.

投資不成的雷軍便有了自己做手機的想法, 其實在2009年便已經悄悄開始籌備小米, 到2010年4月小米成立, 當時的雷軍和黃章還處於蜜月期, 而彼時雷軍已經搭建好了小米最初的領導班子: 雷軍金山舊部下黎萬強, 穀歌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林斌, 穀歌的洪峰, 北京科技大學設計系的劉德, 摩托羅拉的周光平以及多看的王川.

在上市敲鐘前, 雷軍發言: 謝天謝地, 公司第一天開張, 有13人一起過來一起喝了小米粥......今天還有175位小米同學們代表小米19000位員工到了現場. Ps: 一想到鎚子科技第一天只有老羅和朱蕭木兩個人大眼瞪小眼不知道幹什麼, 再看如今的鎚子科技, 不免令人心生敬佩.

一條別人未曾走過的路

'一碗小米粥' 已成經典傳唱於江湖, 被後來者或傳頌或膜拜. 而對於為何將公司命名為 '小米' , 則有多種解釋, 而在接收崔永元採訪時雷軍曾笑侃, 去工商局登記時人家以為小米是一家農貿公司. 而就是這家起初被人認為的 '農貿公司' , 後來成為中國移動互聯網當之無愧的主角, 用現在流行的話講: 站在了C位.

正如雷軍在上市前對小米的定位: 小米是一家互聯網公司, 一開始雷軍就是想要用互聯網方式做手機. 這條路前無古人, 而後來者紛紛. 2010年8月16日, MIUI發布首個內測版本, 從最初的100人, 到2013年1月9日1000萬, 2015年2月13日突破1億, 2017年12月月活躍用戶達1.71億.

MIUI作為小米公司的第一款產品, 奠定了小米的基調, 而這最初的100人, 對於小米來說也擁有這別樣的意義, 他們是後來數以億計 '米粉' 的雛形, 也是小米 '粉絲經濟' 的萌芽.

雷軍在敲鐘前的致辭中對於這最初的100人這樣寫到 '正是這100個用戶支援, 我們一步一步成長, 才有現在的月活躍用戶1.9億人' 並且還特意邀請了6位從一開始就支援小米的米粉來到現場, 所以正如大家看到的, 與雷軍一起敲鐘是一位米粉.

天時地利人和, 2011年8月16日, 小米1誕生, 而這一天也正是MIUI內測版推出一周年之際. 雖然當時的發布會現場如今看起來有些簡陋, 但是現在看來這一天確實是值得被中國手機史值得銘記的一天. 從這一天開始, 為發燒而生+1999元的價格, 成為小米大殺四方的兩把利刃.

還有一點是無法忽視的, 與小米1發布的同時間, 雷軍提出了著名的 '鐵人三項' 理論即硬體+軟體+互聯網服務, 對應到產品則是手機+MIUI+米聊.

對於小米來說, 米聊是一款有些悲情的產品, 自2010年12月問世, 兩個月後微信推出, 所以米聊是佔了天時的優勢, 隨後2011年4月米聊推出對講機功能, 用戶猛增100萬. 微信緊隨其後, 5月突出語音聊天功能, 用戶井噴, 後面便是微信2.5版本推出 '查看附近的人' , 2011年10月的搖一搖和漂流瓶, 以及2012年4月的朋友圈, 隨後就是8月份的微信公眾平台.

此時米聊的先發優勢徹底喪失殆盡, 於是2014年2月, 小米科技全資控股北京瓦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 組建 '小米互娛' 將米聊, 遊戲, 視頻等業務進行統一整合. 至此, 三駕馬車只剩兩架, 好在2016年小米又找到一架: 新零售, 於是就有了現在的新鐵人三項: 硬體+新零售+互聯網.

2012年是小米狂飆突進的一年, 這一年小米發布兩款手機小米1S和小米2, 也讓 '搶購' 這個詞第一次真正被全國人們所知曉. 毫無手機經驗的小米作為一個 '門外漢' , 自然是得不到供應鏈的資源支援, 所以前幾年手機產能跟不上而採取搶購方式也是小米的無奈之舉, 但是這另一方面而也造成了小米手機火爆的銷售場面, 一機難求, 成為當時中國手機圈一道別緻的風景.

這一年的另一件事是小米完成新一輪2.16億美元融資, 估值達到40億美元, 此前小米成立的2010年底, 估值為2.5億美元, 2011年底達10億美元, 隨後2013年估值已達百億美元. 截至目前, 小米已經完成A, B, C, D, E, F輪優先股融資, 從最初的2.5億美顏到現在的543億美元 (按照發行價17元計算) , 小米僅用了8年.

這一年, 小米賣出了719萬部手機, 屬於小米的時代, 來了!

小米IOT漸成雛形

2013年, 也許是中國手機史上最混亂的一年, 這一年一大批互聯網手機紛紛成立, 殺入手機市場, 這一次小米成了被模仿的對象, 但是硝煙散盡, 哀鴻遍野, 成功者寥寥.

而對於小米來說, 這一年如果有什麼最值得被銘記, 毫無疑問應該是在這一年, 小米如今的樣子, 有了雛形.

這一年小米4月份發布MIUI V5, 小米2S, 小米2A, 而更加值得一說的則是當年7月31日推出的紅米手機, 它是小米聯合QQ空間發布, 定價799元, 首輪10萬台共有745萬人預約90秒售罄, 盛況空前.

有意思的是, 小米上市前公布的數據顯示, 2017年銷售9000萬部手機, 但是平均售價只有800元, 意味著每賣出4台手機, 其中就有3台紅米, 而且2015年, 2016年和2018年第一季度紅米手機佔小米手機總銷量比例均在75%以上. 足以可見當初小米推出紅米品牌的重要性, 保證了小米的銷量, 但是也顯示了小米向中高端市場邁進的艱難與無力.

這年8月, 穀歌全球副總裁, Android產品副總裁Hugo Barra加盟小米. 也是在這個月小米, 小米完成新一輪融資, 估值達100億美元, 成為當時僅次於阿里, 騰訊和百度的中國第四大互聯網公司.

隨後的9月5號小米在國家會議中心發布年度旗艦小米3, 10號便以 '小米推出全球運行最快的智能手機' 的方式登上新聞聯播. 而在此次發布會上, 除了小米3, 小米還發布了如今熱門的小米電視, 正式殺入電視領域, 並Copy手機模式而迅速壯大, 成為如今現在互聯網電視領域的佼佼者.

而此前主要承擔售後職責的小米之家也開始了銷售手機的責任, 11月小米之家旗艦店先後在珠海和上海開業, 小米新零售有了最初的樣子.

'一塊鋼板的藝術之旅' 背後的改變

2014年7月22日, 小米數字系列第四款手機小米4正式發布, 發布會主題 '一塊鋼板的藝術之旅' , 這是黎萬強在廊坊富士康生產線上參觀歸來之後拍的板, 雖然當時也引起了奧氏體304不鏽鋼相關的一系列吐槽, 但這些早在他預料之中, 負面評價在發布會之前就基本被化解為了單純的調侃.

雖然發布會上沒有了經典的 '不服跑個分' , 但小米4的配置依然發燒. 當然, 小米不跑分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發布會為了給 '手感' 和 '工藝' 留下足夠的篇幅, 這是小米手機產品的一種改變, 不算是轉型, 更類似於升級.

這時的小米已經不再堅持過往的 '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 , 設計不僅出現了, 還佔據了極大比重, 甚至導致了本應在4月份米粉節發布的小米4又優化了近3個月一直拖到了7月份才正式登場. 這是因為有了小米2, 小米3, 紅米等超千萬級銷量的產品打底, 這個從零做起的小米才有了玩工藝的資本, 有了這樣的量級, 工藝分攤的成本在每一款手機上才能夠被1999這個數字給再次覆蓋.

這一年, 小米的總銷量達到了6112台, 出色完成了自己制定的6000萬台出貨量目標 (年初計劃4000萬台, 年終調高至6000萬台) , 這也是小米所達到的一個小巔峰.

銷量不及預期, 衝擊高端未果, 風口上的豬崴了腳

在成立五周年之際, 雷軍在內部公開信裡表示, 市場份額國內第一, 全球第五的成績足以為過去五年划上一個句號, 同時開啟一個新的五年. 而在內部信之前, 雷軍在小米手機全球供應商大會上還提出了2015全年的出貨量目標是8000萬到1億台.

一切似乎都在說明風口上的豬依舊在飛, 但最終的成績卻不盡如人意, 2015年小米出貨量止步6654萬台, 距離自己目標的底線都仍有不小差距.

銷量的疲軟是最終的結果, 2015稱得上是小米 '心魔' 的還不止8000萬台這個目標. 2015一整年小米似乎都在發布小米Note, 各版本連番轟炸, 作為衝擊高端之作, 其上的品質感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但指紋識別缺失, 標準版驍龍801稍顯過時, 頂配版驍龍810過熱和市場接受度等種種原因造成了其失利.

此外, 小米的數字系列也因為高通驍龍820的跳票沒能如期而至, 本應在下半年發力的小米5一直到次年2月份才與大家見面.

這種種的原因似乎都可以成為銷量不及預期的理由, 所以雖然大家判斷小米的節奏亂了, 但看起來一切似乎都還是可以處理的.

銷量不增反減, 危機也是轉機

2015的增長放緩如果還可以解釋為發展不順, 那2016年總出貨量5541萬台的成績就已經稱得上是危機了, 畢竟在小米之前, 一家手機廠商的銷量下滑, 基本就是不可挽回的.

2016年2月, 遲到的小米5終於發布, 但是上市之後就經曆了至少3個月的缺貨期, 這次缺貨直接暴露出了由周光平管轄, 郭俊直接負責的供應鏈環節所積壓下的地雷. 其中最廣為人知的, 應該就是三星半導體當年與郭俊負責的小米供應鏈團隊鬧得不歡而散, 導致小米一直無法拿到AMOLED屏幕供應了.

在察覺到事態的嚴重之後, 雷軍終於下定決定要重整供應鏈關係, 5月份, 一封人事調動內部信開啟改變, 周光平雖然被任命為首席科學家, 但同時也被調離了供應鏈管理崗位, 小米整個手機研發和供應鏈團隊直接向雷軍本人彙報, 吹響第二次創業號角. 之後雷軍就開始頻繁到各地去拜訪供應鏈高層, 包括直接飛去韓國, 親自登門三星總部.

在接近年底的10月和11月, 又接連推出了新機小米Note 2和小米MIX, 分別採用了選擇不同定位代言人和大打科技創新牌的方式, 雖然因為兩款產品的定位, 並沒有為當年的銷量做出更多貢獻, 但小米在這方面擁有了試探性的經驗.

關於這一年, 雖然堪稱是小米低穀的一年, 但其積極的動作和果斷的改變卻為其謀得了生機, 特別是供應鏈方面雷軍親自捉刀上陣, 給予了真正的重視.

小米MIX可以說是直接開啟了現在手機的全面屏時代, 而在小米MIX發布會上, 雷軍公開點名表揚了兩位員工——張峰和顏克勝, 這兩人正是雷軍在供應鏈方面新的左膀右臂, 張峰本身是紫米科技的創始人, 而顏克勝則是周光平的老部下.

實現逆轉, 刀利馬快, 再戰江湖

有了2016年整年的調整和積澱之後, 來到2017年的小米實現了不可思議的逆轉, 最明顯的就是年初寄予厚望的7000萬台出貨量目標, 在到達10月的時候調到了此前巔峰時期都不曾達到的9000萬台, 當然我們都知道最後結果, 小米2017年超額完成了9141萬部手機出貨.

而這一年裡小米的產品的規劃也更加清晰, 首先是4月的小米6, 不僅配置旗艦, 在工業設計方面同樣也是小米數字系列的一個巔峰. 之後的小米MIX 2相比於小米MIX 則做出了不少的改變, 這些改變不是工業設計方面做了多麼大的改進, 而是在量產和供應鏈方面做出的調整, 比如小米MIX初代的全陶瓷機身其良品率難以把控, 當它摘下概念機的光環之後, 在小米MIX 2上出於產量考慮, 標配版採用了更常規一些的7系鋁作為替換.

此外, 小米2017還在小米品牌下打造了兩款注重顏值與營銷, 主打線下市場的小米 5X和小米Note 3, 其中小米 5X更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甚至在OPPO, vivo等主攻線下市場的廠商中搶得了不少銷量.

說到線下, 同樣重要的還有小米在2016陣痛中重點布局的小米之家線下門店, 不同於OPPO和vivo是因為留足了充分的利潤所以瘋狂開設門店和推廣線下渠道, 小米之家能站穩腳跟, 多虧了早在2013年時就啟動的小米生態鏈計劃.

憑藉著 '入資不控股, 幫忙不添亂' 的理念, 小米順利的將自己的生態鏈建設起了規模, 又依靠著生態鏈企業和產品的豐富性 , 小米之家才撐起了足夠的門店流量以及成交數據.

2017年7月, 小米之家首次單月銷售額突破5億, 為此, 林斌和張劍慧還特地在小米總參大樓舉辦了團隊慶功會.

可以說再戰江湖, 小米除了 '軟體+硬體+互聯網' 的鐵人三項而外, 手中還增加了新零售這一神兵利器, 也正是因為有了成功逆轉的勢頭, 小米才能在國際市場也開足馬力, 2017年還同時拿下了印度市場的智能手機出貨量份額第一.

8年500億, 小米奇蹟

2018年, 小米最大的事自然是上市, 這也是我們文章開頭就提到的部分, 但除此之外, 2018年的小米同樣有不少動作, 同時需要面對著各類的危機.

根據極光大數據2018年Q1季度報告來看, 小米的主要銷售額還是由低端機型提供, 雖然構成相比之前要健康一些了, 但50%以上仍是不足千元的入門機, 高端市場依舊錶現乏力.

但與大家預料中提高售價衝擊高端所不同的是, 雷軍在小米6X發布會上直接宣布向用戶承諾' 小米硬體綜合淨利潤率永遠不會超過5%, 如有超出的部分, 將超出部分全部返還給用戶 '. 這一點在之後作為8周年獻禮的小米8之上得到了充分證明. 縱使對劉海屏和後蓋設計多少存在著意見, 但小米8起步2699元售價公布的時候, 大家還是不由得說了一句' 真香 '.

同時, 根據CDR招股書顯示, 2018年第一季度, 小米海外市場的銷售額達到了124.7億元, 占公司總收入的36.24%, 由此可見小米的國際化進程已經不是初見成效那麼簡單.

說回上市本身, 在7月9日上午09:30敲響定製的大鑼之後, 小米集團正式掛牌上市, IPO發行價最終定為17港元/股 (約合人民幣14.3元) , 開盤一度跌至16港元低點後開始回升, 最終收盤為16.8港元, 較發行價下跌1.18%, 成交額為76.824億港元, 這也就代表著現在小米市值約合478.98億美元 (約合人民幣3167.2億) .

雖然開盤即破發, 但不可否認小米仍是一個奇蹟, 500億美元是一個新的開始, 此後小米還將面對更多的挑戰. 對於整個手機業來說, 也許業界增長已經放緩, 但是放到小米之上, 大環境卻不一定能夠決定一切, 小米已經給我們帶來過太多的不可思議, 我們也都期待著他能再實現下一個奇蹟.

最後也許還是那句話, 願你走出半生, 歸來仍是少年, 獻給雷軍, 獻給小米, 也獻給你我的這8年青春.


2018年7月9日上午9:30, 雷軍和米粉代表在香港正式敲響了小米上市的鐘聲. 從硬體零基礎到三年國產第一再到八年上市, 小米創造了一系列奇蹟, 也開啟了新一輪造富運動.

小米的上市成了港交所修訂《上市規則》後, 首家掛牌的 '同股不同權' 公司, 也是有史以來全球第三大規模的科技互聯網公司IPO, 前兩位是目前市值5000多億美元的阿里巴巴和Facebook.

從最初的2000億美元到1000-1200億美元再到700-1000億美元, 進而到今天發行價17元港幣, 開盤報收16.60港元, 約合473.2億美元, 雖然距離雷布斯最初的定價打了折上折, 但是依然阻擋不了小米是媒體聚光燈下寵兒的事實, 而這一切還要從8年前說起.

移動互聯網浪潮來襲

2009年, 此時已經卸任金山CEO的雷軍早已名滿天下, 轉身成為天使投資人. 而從現在回望, 站在上帝視角, 彼時的2009年前後正是移動互聯網大潮的黎明時分, 暗潮湧動, 一個新的時代即將被拉開.

這一年, 大洋彼岸, 蘋果發布iPhone 3GS, 影響漸盛, 但遠未到如今滿大家隨處可見的狀況; 而在中國, 東南沿海一家此前做MP3的小廠在產品連續跳票後終於在這一年的2月18日發布了被後世稱為經典的M8, 這家廠商就是魅族. 隨後, 接連幾款爆款令魅族名聲大噪, 黃章功成身退, 此為後話.

而在魅族M8眾多粉絲中, 雷軍就是其中之一. 雷軍對於魅族M8的喜愛到在有時間逢人就會掏出給人介紹, 並且毫不吝嗇讚美之詞. 也正是魅族M8, 雷軍和黃章逐漸有了交集.

兩者的惺惺相惜令雙方一見如故, 所以2009年和2010年, 在魅族黃章辦公室常常能見到雷軍的身影, 而也就是在這段時間, 黃章毫不吝嗇的向雷軍介紹了關於做手機的方方面面, 使雷軍對於如何做手機有了最初的印象和準備.

然而對於產品的認同並不能消弭兩者在公司管理方面的分歧, 雷軍想以投資控股的方式成為魅族董事長, 這對於身為天使投資人並且手機零基礎的雷軍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但對於從底層一步步打拚上來的黃章來說, 對於股份和公司控制權的重視從根本上斷絕了雷軍的想法.

投資不成的雷軍便有了自己做手機的想法, 其實在2009年便已經悄悄開始籌備小米, 到2010年4月小米成立, 當時的雷軍和黃章還處於蜜月期, 而彼時雷軍已經搭建好了小米最初的領導班子: 雷軍金山舊部下黎萬強, 穀歌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林斌, 穀歌的洪峰, 北京科技大學設計系的劉德, 摩托羅拉的周光平以及多看的王川.

在上市敲鐘前, 雷軍發言: 謝天謝地, 公司第一天開張, 有13人一起過來一起喝了小米粥......今天還有175位小米同學們代表小米19000位員工到了現場. Ps: 一想到鎚子科技第一天只有老羅和朱蕭木兩個人大眼瞪小眼不知道幹什麼, 再看如今的鎚子科技, 不免令人心生敬佩.

一條別人未曾走過的路

'一碗小米粥' 已成經典傳唱於江湖, 被後來者或傳頌或膜拜. 而對於為何將公司命名為 '小米' , 則有多種解釋, 而在接收崔永元採訪時雷軍曾笑侃, 去工商局登記時人家以為小米是一家農貿公司. 而就是這家起初被人認為的 '農貿公司' , 後來成為中國移動互聯網當之無愧的主角, 用現在流行的話講: 站在了C位.

正如雷軍在上市前對小米的定位: 小米是一家互聯網公司, 一開始雷軍就是想要用互聯網方式做手機. 這條路前無古人, 而後來者紛紛. 2010年8月16日, MIUI發布首個內測版本, 從最初的100人, 到2013年1月9日1000萬, 2015年2月13日突破1億, 2017年12月月活躍用戶達1.71億.

MIUI作為小米公司的第一款產品, 奠定了小米的基調, 而這最初的100人, 對於小米來說也擁有這別樣的意義, 他們是後來數以億計 '米粉' 的雛形, 也是小米 '粉絲經濟' 的萌芽.

雷軍在敲鐘前的致辭中對於這最初的100人這樣寫到 '正是這100個用戶支援, 我們一步一步成長, 才有現在的月活躍用戶1.9億人' 並且還特意邀請了6位從一開始就支援小米的米粉來到現場, 所以正如大家看到的, 與雷軍一起敲鐘是一位米粉.

天時地利人和, 2011年8月16日, 小米1誕生, 而這一天也正是MIUI內測版推出一周年之際. 雖然當時的發布會現場如今看起來有些簡陋, 但是現在看來這一天確實是值得被中國手機史值得銘記的一天. 從這一天開始, 為發燒而生+1999元的價格, 成為小米大殺四方的兩把利刃.

還有一點是無法忽視的, 與小米1發布的同時間, 雷軍提出了著名的 '鐵人三項' 理論即硬體+軟體+互聯網服務, 對應到產品則是手機+MIUI+米聊.

對於小米來說, 米聊是一款有些悲情的產品, 自2010年12月問世, 兩個月後微信推出, 所以米聊是佔了天時的優勢, 隨後2011年4月米聊推出對講機功能, 用戶猛增100萬. 微信緊隨其後, 5月突出語音聊天功能, 用戶井噴, 後面便是微信2.5版本推出 '查看附近的人' , 2011年10月的搖一搖和漂流瓶, 以及2012年4月的朋友圈, 隨後就是8月份的微信公眾平台.

此時米聊的先發優勢徹底喪失殆盡, 於是2014年2月, 小米科技全資控股北京瓦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 組建 '小米互娛' 將米聊, 遊戲, 視頻等業務進行統一整合. 至此, 三駕馬車只剩兩架, 好在2016年小米又找到一架: 新零售, 於是就有了現在的新鐵人三項: 硬體+新零售+互聯網.

2012年是小米狂飆突進的一年, 這一年小米發布兩款手機小米1S和小米2, 也讓 '搶購' 這個詞第一次真正被全國人們所知曉. 毫無手機經驗的小米作為一個 '門外漢' , 自然是得不到供應鏈的資源支援, 所以前幾年手機產能跟不上而採取搶購方式也是小米的無奈之舉, 但是這另一方面而也造成了小米手機火爆的銷售場面, 一機難求, 成為當時中國手機圈一道別緻的風景.

這一年的另一件事是小米完成新一輪2.16億美元融資, 估值達到40億美元, 此前小米成立的2010年底, 估值為2.5億美元, 2011年底達10億美元, 隨後2013年估值已達百億美元. 截至目前, 小米已經完成A, B, C, D, E, F輪優先股融資, 從最初的2.5億美顏到現在的543億美元 (按照發行價17元計算) , 小米僅用了8年.

這一年, 小米賣出了719萬部手機, 屬於小米的時代, 來了!

小米IOT漸成雛形

2013年, 也許是中國手機史上最混亂的一年, 這一年一大批互聯網手機紛紛成立, 殺入手機市場, 這一次小米成了被模仿的對象, 但是硝煙散盡, 哀鴻遍野, 成功者寥寥.

而對於小米來說, 這一年如果有什麼最值得被銘記, 毫無疑問應該是在這一年, 小米如今的樣子, 有了雛形.

這一年小米4月份發布MIUI V5, 小米2S, 小米2A, 而更加值得一說的則是當年7月31日推出的紅米手機, 它是小米聯合QQ空間發布, 定價799元, 首輪10萬台共有745萬人預約90秒售罄, 盛況空前.

有意思的是, 小米上市前公布的數據顯示, 2017年銷售9000萬部手機, 但是平均售價只有800元, 意味著每賣出4台手機, 其中就有3台紅米, 而且2015年, 2016年和2018年第一季度紅米手機佔小米手機總銷量比例均在75%以上. 足以可見當初小米推出紅米品牌的重要性, 保證了小米的銷量, 但是也顯示了小米向中高端市場邁進的艱難與無力.

這年8月, 穀歌全球副總裁, Android產品副總裁Hugo Barra加盟小米. 也是在這個月小米, 小米完成新一輪融資, 估值達100億美元, 成為當時僅次於阿里, 騰訊和百度的中國第四大互聯網公司.

隨後的9月5號小米在國家會議中心發布年度旗艦小米3, 10號便以 '小米推出全球運行最快的智能手機' 的方式登上新聞聯播. 而在此次發布會上, 除了小米3, 小米還發布了如今熱門的小米電視, 正式殺入電視領域, 並Copy手機模式而迅速壯大, 成為如今現在互聯網電視領域的佼佼者.

而此前主要承擔售後職責的小米之家也開始了銷售手機的責任, 11月小米之家旗艦店先後在珠海和上海開業, 小米新零售有了最初的樣子.

'一塊鋼板的藝術之旅' 背後的改變

2014年7月22日, 小米數字系列第四款手機小米4正式發布, 發布會主題 '一塊鋼板的藝術之旅' , 這是黎萬強在廊坊富士康生產線上參觀歸來之後拍的板, 雖然當時也引起了奧氏體304不鏽鋼相關的一系列吐槽, 但這些早在他預料之中, 負面評價在發布會之前就基本被化解為了單純的調侃.

雖然發布會上沒有了經典的 '不服跑個分' , 但小米4的配置依然發燒. 當然, 小米不跑分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發布會為了給 '手感' 和 '工藝' 留下足夠的篇幅, 這是小米手機產品的一種改變, 不算是轉型, 更類似於升級.

這時的小米已經不再堅持過往的 '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 , 設計不僅出現了, 還佔據了極大比重, 甚至導致了本應在4月份米粉節發布的小米4又優化了近3個月一直拖到了7月份才正式登場. 這是因為有了小米2, 小米3, 紅米等超千萬級銷量的產品打底, 這個從零做起的小米才有了玩工藝的資本, 有了這樣的量級, 工藝分攤的成本在每一款手機上才能夠被1999這個數字給再次覆蓋.

這一年, 小米的總銷量達到了6112台, 出色完成了自己制定的6000萬台出貨量目標 (年初計劃4000萬台, 年終調高至6000萬台) , 這也是小米所達到的一個小巔峰.

銷量不及預期, 衝擊高端未果, 風口上的豬崴了腳

在成立五周年之際, 雷軍在內部公開信裡表示, 市場份額國內第一, 全球第五的成績足以為過去五年划上一個句號, 同時開啟一個新的五年. 而在內部信之前, 雷軍在小米手機全球供應商大會上還提出了2015全年的出貨量目標是8000萬到1億台.

一切似乎都在說明風口上的豬依舊在飛, 但最終的成績卻不盡如人意, 2015年小米出貨量止步6654萬台, 距離自己目標的底線都仍有不小差距.

銷量的疲軟是最終的結果, 2015稱得上是小米 '心魔' 的還不止8000萬台這個目標. 2015一整年小米似乎都在發布小米Note, 各版本連番轟炸, 作為衝擊高端之作, 其上的品質感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但指紋識別缺失, 標準版驍龍801稍顯過時, 頂配版驍龍810過熱和市場接受度等種種原因造成了其失利.

此外, 小米的數字系列也因為高通驍龍820的跳票沒能如期而至, 本應在下半年發力的小米5一直到次年2月份才與大家見面.

這種種的原因似乎都可以成為銷量不及預期的理由, 所以雖然大家判斷小米的節奏亂了, 但看起來一切似乎都還是可以處理的.

銷量不增反減, 危機也是轉機

2015的增長放緩如果還可以解釋為發展不順, 那2016年總出貨量5541萬台的成績就已經稱得上是危機了, 畢竟在小米之前, 一家手機廠商的銷量下滑, 基本就是不可挽回的.

2016年2月, 遲到的小米5終於發布, 但是上市之後就經曆了至少3個月的缺貨期, 這次缺貨直接暴露出了由周光平管轄, 郭俊直接負責的供應鏈環節所積壓下的地雷. 其中最廣為人知的, 應該就是三星半導體當年與郭俊負責的小米供應鏈團隊鬧得不歡而散, 導致小米一直無法拿到AMOLED屏幕供應了.

在察覺到事態的嚴重之後, 雷軍終於下定決定要重整供應鏈關係, 5月份, 一封人事調動內部信開啟改變, 周光平雖然被任命為首席科學家, 但同時也被調離了供應鏈管理崗位, 小米整個手機研發和供應鏈團隊直接向雷軍本人彙報, 吹響第二次創業號角. 之後雷軍就開始頻繁到各地去拜訪供應鏈高層, 包括直接飛去韓國, 親自登門三星總部.

在接近年底的10月和11月, 又接連推出了新機小米Note 2和小米MIX, 分別採用了選擇不同定位代言人和大打科技創新牌的方式, 雖然因為兩款產品的定位, 並沒有為當年的銷量做出更多貢獻, 但小米在這方面擁有了試探性的經驗.

關於這一年, 雖然堪稱是小米低穀的一年, 但其積極的動作和果斷的改變卻為其謀得了生機, 特別是供應鏈方面雷軍親自捉刀上陣, 給予了真正的重視.

小米MIX可以說是直接開啟了現在手機的全面屏時代, 而在小米MIX發布會上, 雷軍公開點名表揚了兩位員工——張峰和顏克勝, 這兩人正是雷軍在供應鏈方面新的左膀右臂, 張峰本身是紫米科技的創始人, 而顏克勝則是周光平的老部下.

實現逆轉, 刀利馬快, 再戰江湖

有了2016年整年的調整和積澱之後, 來到2017年的小米實現了不可思議的逆轉, 最明顯的就是年初寄予厚望的7000萬台出貨量目標, 在到達10月的時候調到了此前巔峰時期都不曾達到的9000萬台, 當然我們都知道最後結果, 小米2017年超額完成了9141萬部手機出貨.

而這一年裡小米的產品的規劃也更加清晰, 首先是4月的小米6, 不僅配置旗艦, 在工業設計方面同樣也是小米數字系列的一個巔峰. 之後的小米MIX 2相比於小米MIX 則做出了不少的改變, 這些改變不是工業設計方面做了多麼大的改進, 而是在量產和供應鏈方面做出的調整, 比如小米MIX初代的全陶瓷機身其良品率難以把控, 當它摘下概念機的光環之後, 在小米MIX 2上出於產量考慮, 標配版採用了更常規一些的7系鋁作為替換.

此外, 小米2017還在小米品牌下打造了兩款注重顏值與營銷, 主打線下市場的小米 5X和小米Note 3, 其中小米 5X更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甚至在OPPO, vivo等主攻線下市場的廠商中搶得了不少銷量.

說到線下, 同樣重要的還有小米在2016陣痛中重點布局的小米之家線下門店, 不同於OPPO和vivo是因為留足了充分的利潤所以瘋狂開設門店和推廣線下渠道, 小米之家能站穩腳跟, 多虧了早在2013年時就啟動的小米生態鏈計劃.

憑藉著 '入資不控股, 幫忙不添亂' 的理念, 小米順利的將自己的生態鏈建設起了規模, 又依靠著生態鏈企業和產品的豐富性 , 小米之家才撐起了足夠的門店流量以及成交數據.

2017年7月, 小米之家首次單月銷售額突破5億, 為此, 林斌和張劍慧還特地在小米總參大樓舉辦了團隊慶功會.

可以說再戰江湖, 小米除了 '軟體+硬體+互聯網' 的鐵人三項而外, 手中還增加了新零售這一神兵利器, 也正是因為有了成功逆轉的勢頭, 小米才能在國際市場也開足馬力, 2017年還同時拿下了印度市場的智能手機出貨量份額第一.

8年500億, 小米奇蹟

2018年, 小米最大的事自然是上市, 這也是我們文章開頭就提到的部分, 但除此之外, 2018年的小米同樣有不少動作, 同時需要面對著各類的危機.

根據極光大數據2018年Q1季度報告來看, 小米的主要銷售額還是由低端機型提供, 雖然構成相比之前要健康一些了, 但50%以上仍是不足千元的入門機, 高端市場依舊錶現乏力.

但與大家預料中提高售價衝擊高端所不同的是, 雷軍在小米6X發布會上直接宣布向用戶承諾' 小米硬體綜合淨利潤率永遠不會超過5%, 如有超出的部分, 將超出部分全部返還給用戶 '. 這一點在之後作為8周年獻禮的小米8之上得到了充分證明. 縱使對劉海屏和後蓋設計多少存在著意見, 但小米8起步2699元售價公布的時候, 大家還是不由得說了一句' 真香 '.

同時, 根據CDR招股書顯示, 2018年第一季度, 小米海外市場的銷售額達到了124.7億元, 占公司總收入的36.24%, 由此可見小米的國際化進程已經不是初見成效那麼簡單.

說回上市本身, 在7月9日上午09:30敲響定製的大鑼之後, 小米集團正式掛牌上市, IPO發行價最終定為17港元/股 (約合人民幣14.3元) , 開盤一度跌至16港元低點後開始回升, 最終收盤為16.8港元, 較發行價下跌1.18%, 成交額為76.824億港元, 這也就代表著現在小米市值約合478.98億美元 (約合人民幣3167.2億) .

雖然開盤即破發, 但不可否認小米仍是一個奇蹟, 500億美元是一個新的開始, 此後小米還將面對更多的挑戰. 對於整個手機業來說, 也許業界增長已經放緩, 但是放到小米之上, 大環境卻不一定能夠決定一切, 小米已經給我們帶來過太多的不可思議, 我們也都期待著他能再實現下一個奇蹟.

最後也許還是那句話, 願你走出半生, 歸來仍是少年, 獻給雷軍, 獻給小米, 也獻給你我的這8年青春.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