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是複活了, 但以後可能要換個活法了

7月12日消息, 美國商務宣布將與中興通訊簽署代管協議, 待中興繳納4億美元的保證金後, 將取消此前發布的禁止美國供應商與中興之間進行銷售的禁令. 這意味著, 在曆經了3個多月的曲折和波瀾後, 中興通訊重獲生機, 中興複活了. 但是, 這不是一個結局, 一個終點, 相反, 這是一個新的開始, 新的起點. 而且, 就當下看來, 這不是一個好的起點.

中興馬上就要面臨一系列新的問題, 經受種種艱難險阻的考驗, 接下來的路, 中興應該怎麼走?

首先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 從前的市場還在嗎?

6月底, 有消息傳出, 由於中興解禁遲遲沒有下文, 意大利最大的移動運營商Wind Tre SpA正式終止了與中興通訊的5G供貨合同, 合同價值達6億歐元. 據了解, 此項目是中興傾注了大量時間, 金錢和精力, 艱難地擊敗了華為, 愛立信等主流廠商後拿下的項目, 本來打算採用中興通訊完全自主產權的Pre-5G方案, 打造成歐洲新的樣板基地的, 被視為中興5G進程的裡程碑項目. 這次煮熟的鴨子飛了, 對中興來說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而更為嚴重的是, 後續可能還要付出巨額的違約賠償.

這隻是丟掉的其中一個項目, 據了解, 中興在世界各國的很多項目都出現不同程度的負面問題, 在日前一篇關於華為的報道中,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暗示已經有中興的客戶主動與華為聯繫了. 哪怕最後能保住項目, 但足足耽誤了3個多月, 其中涉及的項目賠償估計將是一筆天文數字.

經此一役, 中興受到的傷害不光是項目上的, 金錢上的, 更嚴重的是企業品牌上的, 可以說, 在短期內, 中興國際化的道路基本上被切斷了, 隨時會進入 '休克' 狀態的企業, 誰敢跟它長期合作啊.

而中興丟掉的Wind的項目, 最後落在了中國廠商的老對手愛立信手裡, 對中興來說是一種此消彼長的不利局面, 本來近幾年以華為為代表的國內廠商已經把愛立信的勢頭打沒了, 這次讓對手吃上肉, 攢足勁了, 以後要競爭起來難度就更大了.

第二個問題, 從前的員工還在嗎?

從當前的消息面來看, 中興雖然經曆了長時間的 '停工' , 但沒有開展大規模的裁員, 有零星的離職情況, 但不影響中興的基本面. 據了解, 此前中興通訊有博士學位的員工416 人, 碩士學位的員工22903 人, 本科學曆員工29451 人. 這些都是富有專業技能的高學曆人士, 是一支極具戰鬥力的隊伍, 正如中興高管的各種公開信中說的 '只要這些員工還在, 中興就在' .

但是, 這些人真的還在嗎?事實上, 雖然他們人還在, 但他們對於企業的歸屬感, 忠誠度和認知度可能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一家頻頻陷入 '風雨飄搖' 狀態的企業, 一家連公司高管都會被整鍋端掉的企業, 下面員工的安全感能有多少?安全感都沒有了, 還能有多少心思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呢?有多少人內心裡已經做好的拿到賠償就另找工作的打算的了.

如果中興不能在短時間內開啟員工的這個心結, 重新激發大家的工作激情和對中興的歸屬感, 哪怕市場回來了, 我不認為中興能回到此前的發展軌道.

第三個問題, 中興還能站上5G的舞台嗎?

最近有很多分析文章指出, 中興在5G上有很大的影響力, 手握很多5G專利, 很可能在5G上實現王者歸來. 這種說法對嗎?

誠然, 中興在5G上是有實力的, 在 '拒絕令事件' 發生之前, 中興在5G的推進上頗為顯眼, 如, 2017年, 中興與全球20餘家頂級運營商就5G開展了合作——與中國移動開通國內首個5G預商用基站, 與日本軟銀開通首個5G外場測試, 為歐洲建設首張5G預商用網路等. 今年1月份, 中興宣布將在2018年底或2019年初在美國推出一款支援5G的智能手機, 成為第一家在美國推出5G智能手機的公司;2月份, 中興在世界移動大會上公布了其 '技術, 商用, 規模效益' 三大領先的5G戰略, 並稱已組成4500餘名技術專家的團隊全力投入5G標準制定, 產品研發和商用驗證, 未來幾年將投入467億元用於5G產品開發;4月份, 中興在廣州成功打通了基於3GPP R15標準的第一通電話, 正式開通端到端5G商用系統規模外場站點, 進一步加速了5G商用進程. 到現在, 據中興的公開信上所述, 中興在5G的網路架構設計, 高頻通訊以及IOT等有深厚的積累, 而在5G網路晶片方面, 中興具備7nm工藝製程設計和開發的能力, 同時中興還手握業界最大容量的5G向量多處理器高性能基帶晶片, 是全球少數有能力提供完整5G端到端解決方案, 包括無線, 有線, 核心網, 雲計算, 業務, 終端等眾多能力的廠商之一.

以上是中興在5G上的實力, 是中興重新出發的最大的資本, 但是, 在華為, 愛立信, 諾基亞, 高通等巨頭面前, 中興等這些實力就沒有那麼顯赫了. 市場遵循的是贏者通吃的法則, 第一能大口吃肉, 第二還能啃骨頭喝湯, 第三隻能站邊上看了.

比如, 都說過去中興經曆過輝煌, 但如果從財務的角度來算的話, 中興的過去遠遠稱不上輝煌——中興過去10 年的稅前利潤合計為262.2 億元. 其中, 處置各類股權的投資淨收益88.8 億, 各種退稅及政府補貼收入扣減各種營業外支出後的淨額為180.87 億 . 這兩項加起來已經超過262億元, 這意味著過去10年中興的主營業務是虧損的, 其利潤的全部均源自於退稅, 政府補貼和投資減持收益.

經過 '拒絕令事件' , 中興的市值肯定大打折扣, 而同時, 來自政府方面的退稅, 補貼等扶持還會否像此前那麼給力, 這一點是存疑的. 一旦資金鏈出現問題, 中興拿什麼去征戰5G?再回到第一個問題, 還有多少國際運營商還願意信任中興, 還願意把5G建設這麼生死攸關的重任交給中興?

當然, 中興是一家國內企業, 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中國製造的形象, 沒有誰願意眼睜睜看著它從中國企業劃名出去, 我們希望中興能夠認清楚當前的形勢, 做出正確的選擇, 走出一條新的路來.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