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縱價格? 陶氏, 巴斯夫, 科思創面臨訴訟!

近日, 化工製造巨頭巴斯夫, 科思創, 陶氏等公司遭到反壟斷集體訴訟, 涉嫌密謀關閉工廠, 限制生產, 以降低全球供應, 提高聚氨酯原料的價格.

總部位於賓夕法尼亞州的聚氨酯產品製造商C.U.E.認為這場密謀, 至少從2015年一直持續到今年2月. C.U.E.說道, 包括陶氏化學, 科思創, 亨斯邁, 朗盛, 三井化學, 萬華化學, 以及企業分支機構在內, 都是 '違反反壟斷的慣犯' , 在它們過去的行為中, 面臨民事和刑事案件. 該製造商稱, 這次那些企業針對兩種異氰酸酯化學品, 協調了一系列的工廠停車, 和 '近乎同步' 的價格上調.

C.U.E 說道: '根據消息得知, 上述價格上調次數太過頻繁, 時間上太過緊密, 是純粹的平行行為, 這一定是得到了被告們的一致協調和商定的結果. 此外, 在同一天發布的漲價公告, 不可能是僅僅是模仿的平行行為. C.U.E.認為, 這一密謀是通過這些化學公司所屬的各個貿易團體秘密策劃的. 根據30頁的起訴書裡的內容, 由於公司們佔據超過90%的全球異氰酸酯生產份額,競爭對手無法輕易進入, 聚氨酯構建原料也不能輕易地被不是異氰酸酯的化學品替代, 使在這可以很容易交換個別企業的異氰酸酯的市場, 被告們的操作成為了可能.

C.U.E說道, 因為在這個市場, 可以很容易在供應商之間進行交換, 這意味著一個製造商無法自己提價, 反而言之, 提價必須得到協調. 起訴書稱, 其結果就是, 當時供應減少開始發揮作用, 從2016年初開始的 '價格大幅上漲' . 其中一張圖顯示了價格的持續和急劇上漲, 在一年裡, 一種叫做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MDI)價格上漲了25%, 另一種叫做甲苯二異氰酸酯(TDI)的價格上漲了35%,

C.U.E在起訴書中說: '據消息相信, 在2015年初, 被告們達成了一項協議, 通過故意減少供應, 來合理化和支援異氰酸酯們的價格. 在整個期間, 被告同意執行, 協調和輪轉化學工廠的停車, 通常是根據 '不可抗力' 條款, 允許他們撤銷先前的採購訂單. 這些工廠停車的理由純粹是託詞, 例如假設的原材料短缺或需要 '維護' 等原因. '

C.U.E.說: '起訴書中詳細列出了在期間內發生的多起工廠關閉和停產事件, 壓低全球供應, 推高了價格. 這樣的停車次數在異氰酸酯工業並不典型, 也不符合標準. '

C.U.E還強調了使用一個大陪審團調查本質上是違法的事實的重要性. C.U.E.說: '被告是違反反壟斷的慣犯, 在過去就已在同一行業內溝通和操作價格. 除萬華和三井外, 所有被告或他們的公司前身都曾在1995年至2009年期間接受過有關聚酯和聚醚脲的價格壟斷的政府調查和民事訴訟. ' 訴狀進一步指出, 這些訴訟產生的和解金額總計超過10億美元.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