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投500億元開發晶片就能成功嗎

最近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股東會上表示, 必須做晶片, 格力打算投入500億元人民幣進行晶片研發. 此事在業界引起了熱議, 一些業界知名人士也對此發表了看法.

比如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 從晶片整體的產業鏈來講, 如果每個環節都做確實是很大的突破, 但假如就某一個環節, 比如晶片設計, 還是可以的. 晶片的加工生產往往只有少數大企業能夠承擔, 生產規模很大, 投入太少就很難推進. 但晶片設計公司在中國卻有很多, 因為設計往往可以面嚮應用, 小公司也可以做.

因此倪光南認為, 像格力那樣的規模做晶片設計毫無問題, 但要覆蓋整個產業鏈不太現實. 因為需要投入, 華為做晶片投入了很多年, 有一定積累, 所以能做出來. 晶片比較複雜, 並不是說一兩年就做得出來. 晶片複雜程度不一樣, 兩年左右是可以做, 但就是比較簡單的數字晶片, 要求不高的那種. 從專業角度看, 倪光南認為, 我國目前在晶片上和國外的差距, 通用數字晶片和設計晶片差得不多, 在一些特殊晶片, 比較複雜的晶片, 可能我們之前沒有做過, 還有缺口的地方, 這是在設計方面, 而製造方面差距就比較大了.

再比如在華為Fellow及部分歐研所座談會上, 華為創始人兼CEO任正非強調: '我們也要加強基礎研究的投資, 希望用於基礎研究的費用從每年總研發費用150億~200億美元中划出更多的一塊來, 例如20%~30%, 這樣每年有30億~40億美元作為基礎研究投入. '

任正非同時提到, 晶片急是急不來的, 不光是工藝, 裝備, 耗材問題, 股市為了圈錢, 誇大太多了. 我們還是要踏踏實實, 自知在雲, 人工智慧上我們落後了許多, 才不能泡沫式地追趕. 在這些問題上, 我們要有更高眼光的戰略計劃.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則稱格力作為家電企業跳到陌生領域風險太高. 作為從事過晶片投資的業內人士, 李東生在採訪時告誡董明珠, 有人投資500億元做晶片, 如果真做晶圓, 500億元不夠. 家電企業跳到陌生領域風險高, 國內外晶片差距大, 中國目前落後發達國家20~30年.

格力高調宣布投巨資從事晶片開發, 與最近中興通訊被美國禁售晶片, 公司運作從而停擺的教訓密切相關. 中興的遭遇讓國內眾 2000 多企業認識到了 '無芯之痛' . 董明珠甚至表示, 力爭明年讓格力空調全部用上自家開發的晶片.

分析人士認為, 晶片行業技術更新迭代速度快, 且人才, 資本密集, 格力貿然挑戰風險極高; 格力創始人朱江洪更是直言: '格力做高端晶片, 我沒有太大信心. ' 而董明珠卻說, 錢不是問題, 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

其實晶片產業包括設計, 製造和封裝檢測等環節, 作為高技術的核心, 晶片產業一直受到國內企業的高度關注. 但因為過去很長時間內, 我國整機企業供應鏈全球化分布, 從投入產出比, 性價比, 效率等方面, 確實全球化採購更有利於企業產品快速進入市場, 提升競爭力. 而晶片投資, 特別是製造環節的投資規模十分巨大, 幾百億甚至上千億元投資短期內都可能起不到很明顯的效果. 近年來, 在國家政策支援下, 我國每年社會各界在晶片領域的投資都超過千億元, 但在高端晶片領域, 目前依然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 在製造領域, 目前主流工藝水平落後國外二代以上. 但中興的案例確實警醒了國內企業界, 不掌握核心晶片技術, 就永遠擺脫不了被別人卡脖子的隱患. 所以再苦再難, 也要咬緊牙關進行投資開發.

格力投500億元進行晶片開發, 用意是好的. 作為家電領域的龍頭企業, 理應在這方面先走一步. '格力掌握核心科技' '好空調格力造' 這些廣告語人們耳熟能詳, 但格力也必須尊重晶片產業發展的規律, 希望短時間內靠加大投入來開發出自主晶片是不太現實的. 做晶片產業必須 '板凳要坐10年冷' , 耐得住寂寞, 受得了失敗. 不是一年兩年地投, 而是十年八年不斷地投, 就像華為那樣, 低調務實地一點一點啃硬骨頭, 才有可能在自研晶片領域取得進展. 董明珠說, 明年就用上格力自主開發的晶片, 這就有點過於心急了, 賺點眼球可以, 真要做到可能還有些困難.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