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 由寰球汽车主办的 '燃' 力量汽车动力发展趋势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多位内燃机领域权威专家汇聚一堂, 通过解读汽车动力的新技术, 分析汽车动力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中国制造2025》中, 中国将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作为重点领域发展突破. 与此同时, '国六' 排放标准, '双积分' 政策, 4阶段燃油限制遍准等产业政策即将陆续实施, 上述严格的标准表明了中国要走节能减排之路的决心.
论坛上,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结合自身从业经历谈到, 运动式的思维, 浮躁的心态会毁了中国汽车产业;中国汽车应遵循市场规律, 要按照科学规律办事;中国汽车应做到传统的动力升级, 发展混动技术最终达到替代能源技术成熟;中国汽车要实现由大变强的伟大目标必须做好转型升级两篇文章, 在转型中升级, 在升级中转型.
以下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付于武发言实录: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这么一个论坛, 关于汽车动力的问题, 应该讲这样的论坛就今天的汽车产业而言是比较罕见的, 所以邀请我的时候我就欣然答应. 今天短短十分钟的时间, 我想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我记得2003年到2008年,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连续六年举办了汽车动力和能源论坛, 六年之久, 我觉得坚持起来不容易, 2009年开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年会开始聚焦于其他方面, 大家都知道当前我们对于汽车产业面临的技术变革产业革命没有任何疑义, 新四化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是完全统一的. 但是即使是这样一个情况下, 我觉得有些情况还是值得我们业内, 社会各界来关注, 所以我跟大家今天交流的第一点感想就是, 我对有些问题的反思思考或者担忧.
比如有几个现象, 一个现象比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参与主办承办了北京汽车博览会, 上海汽车博览会, 广州汽车博览会, 这三大平台都是世界各国汽车界最新技术的一个展示平台, 经常有外国同行就跟我讲, 为什么中国的观众包括一些专业人士到了展会直奔新能源, 他说实际上我们带来的产品都是低分组, 低滚组, 用最新的技术包括发动机的升级, 为什么你们不看呢?比如今年北京汽车展零部件的展区, 有非常好的项目. 你比如48V, 你比如汽车的芯片, 你比如轮毂电机, 毫米波雷达, 激光雷达等等, 这些零部件的技术含量蛮高的, 为什么我们不去呢?为什么我们一直奔新能源, 好像一下子传统的车就没有. 你比如我们的技术改造, 我到一个企业去开会, 他说我们经过市场调查, 经过项目的论证, 我们决定要开发一个十五升的天然气的发动机, 但是由于禁售燃油车, 或者我们大家都认为燃油车没有前途了, 所以这个技术改造停下来了. 听到这样的话我的心相当的沉重, 我跟欧阳老师我们统一过, 我说能不能在现阶段商用车的新能源比较容易产业化, 节能减排应该是天然气. 我们的主机厂, 如果我们把发动机的技术改造的项目都停下来的话, 我不知道将来我们跟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是拉大还是缩小.
你比如人才培养, 今天跟沈老师, 姚教授, 徐教授我们沟通, 我们发动机专业研究生, 博士生, 我们可能要找这样的名家比较不容易, 为什么呢?报这个学科的人越来越少, 另外我听到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我们学发动机的博士生毕业以后到了一个主机厂马上改行AI到人工智能, 所以我想我们应该承认我们的发动机它会存留很长的时间, 如果我们这个现象下去, 我们跟国际的距离肯定越拉越大. 另外, 地方政府的冲动,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遍布全区, 现在就是智能网联的创新中心又是遍布全国, 我家住在东四旁边有一个街道办事处, 街道办事处挂出一个牌子叫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某某办事处, 如果是这样一种思维的话, 我觉得对我们汽车来讲损伤是非常大的. 中兴缺少芯片, 也看到我们中国汽车的软肋, 就我们的核心技术方面与国际的距离很大. 那么这种浮躁运动式的思维, 那是不是能够缩小我们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所以我觉得运动式的思维, 浮躁的心态会毁了中国汽车产业, 这是我第一点感想.
第二点我们还要遵循市场规律, 要按照科学规律办事. 你比如最近我见到日产的CTO板本先生, 他带了两个人, 一个是动力总成的负责人, 一个是搞智能化智能网联的负责人, 他跟我说对日产而言就是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一手抓动能总成的升级, 另一手新能源和智能化. 我觉得这是实事求是的. 你比如这几年行业组织的领导都组团轮流的参观考察丰田, 本田日产, 我们今年9月份还要到日产去, 我们跟日产交流, 日产坚持的纯电驱动, 山下是我的老朋友, 他说我领导日产的纯电Leaf十年, 每年的能量密度增长5%, 所以使我们看到了我们搞纯电驱动的前景, 所以我们日产就坚持纯电. 当然他现在也搞混合动力. 到丰田去, 我们去年11月3号, 丰田的燃料电池搞得风声水起, 我们就问他你对燃料电池怎么看?他说十几年的时间能量密度综合看每天提高17%, 所以日产丰田看到了燃料电池的希望. 但是他们认为燃料电池的产业化还会比较需要时间.
最近李克强总理到丰田去也看了燃料电池, 那我们的媒体朋友就有人说, 中国的纯电驱动的技术路线错误, 应该搞燃料电池, 我一个大学同学在南非专门打电话给我, 就说这个纯电驱动战略的失误跟你们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有没有关系?我觉得这样就是很荒谬的一种提法. 你比如到丰田看它的固态电池, 这么长的时间, 就从我个人感觉, 他实验室的工作已经做完了, 工程化已经解决. 去年我们开国际咨询委员会, 后来我们要到丰田跟他交流的时候, 我就问他固态电池就我看技术上挺成熟, 为什么还推向不了市场?他说你要知道成本的问题仍然是制约产业化的最大问题, 我说你估计哪年, 他说看来得2030年, 所以我觉得不是说日本的同行怎么样, 但是他们的科学规律办事严谨还是值得我们深思, 最近我到欧洲去考察, 跟他们一些科技公司也做了深入的交流, 他们对新能源, 智能网联和传统汽车的关系, 我觉得非常冷静, 非常理智, 在战略上对电动化的转移坚定不移, 当下对发动机的提升升级也是非常坚定, 我觉得在当下我们还应该回到理性的轨道来思索.
第三条就是我们已经有了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路线图, 这个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路线图, 是集合我们行业五百多个专家共同制定, 我觉得是比较全面成熟理智的对未来技术发展做了描述, 这个有七大方向. 第一个方向就是节能汽车, 上星期我们又做了中长期规划的八大工程实施方案的讨论会, 我跟秉刚主任都参加了, 节能汽车的路线图得到了与会的各位专家和代表的高度赞同, 那么节能汽车的路线图涵盖三个方面, 一个第一项就是传统的动力升级, 第二个就是混合动力技术, 第三个就是替代能源技术. 就传统的动力升级, 比如先进的发动机热效率2020年要达到40%, 2025年要达到44%, 要发展高效能变速器, 要发展先进的汽车电子电器技术, 要发展低摩擦的技术, 所以全面准确把握节能汽车的方向, 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混合动力技术, 从混合动力技术来讲我们要发展我们的发动机技术. 还有替代能源技术, 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说了.
第四我要跟大家交流的是, 我们这么多年汽车产业的使命是两个字, 升级, 不断地升级. 那么从最近几年看我们要转型, 怎么转?要转到混合动力, 要转到新能源, 要转到智能网联, 我今天要跟大家交流的是我们转型和升级同样必要, 对中国汽车人来讲要实现由大变强的伟大目标, 必须做好转型升级两篇文章, 在转型中升级, 在升级中转型, 才能实现由大变强的伟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