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廣州之後, 湖北省半導體行業協會成立

1.廣州之後,湖北省半導體行業協會成立; 2.我科學家成功合成 '金屬氮' , 能量密度為TNT十倍以上; 3.複盤沃特瑪閃崩: 一家上市電池巨頭因何跌至破產邊緣; 4.Finisar搶VSCEL商機 新廠年底前投產

1.廣州之後,湖北省半導體行業協會成立;

集微網消息, 7月8日, 湖北省半導體行業協會在武漢東湖高新區舉行成立大會. 協會於今年1月26日由湖北省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局批覆成立. 經過多年發展, 湖北已擁有180家半導體相關企業, 其中8家上市公司, 上下遊產業鏈初步形成.

6月3日, 廣州市半導體協會在黃埔區, 廣州開發區宣布成立, 並舉行揭牌儀式. 該協會由粵芯發起並任會長單位, 51個單位共同創會.

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 武漢新芯整合電路製造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道虹當選首任會長. 在協會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上, 原工信部電子資訊司司長, 紫光集團聯席總裁刁石京被聘請為協會名譽會長.

會上, 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武漢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成為, 湖北興發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湖北興福電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少平, 湖北台基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邢雁, 華燦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榕, 烽火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 中國工程院院士餘少華, 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國際微電子學院執行院長鄒雪城, 武漢力源資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馬克, 武漢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勇, 新思科技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董事長葛群當選副會長 (按姓氏筆畫排序) . 湖北九同方微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紅當選秘書長.

協會是在國家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的背景下, 由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湖北省內半導體企業, 科研機構等共同發起, 並於今年1月26日由湖北省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局批覆成立.

未來, 協會將主要做好服務企業, 引導行業, 聯繫政府的工作, 為湖北半導體產業發展作出貢獻.

2.我科學家成功合成 '金屬氮' , 能量密度為TNT十倍以上;

科技日報合肥7月8日電 (記者 吳長鋒)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 該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員採用超快探測方法與極端高溫高壓實驗技術, 以普通氮氣為原材料成功合成了超高含能材料聚合氮和金屬氮, 揭示了金屬氮合成的極端條件範圍, 轉變機制和光電特徵等關鍵問題, 將金屬氮的研究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相關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著名綜合性期刊《自然》子刊上.

全氮材料聚合物被認為是五種常規超高含能材料之一. 在極端高溫高壓條件下, 氮分子會發生一系列複雜的結構和性質變化, 比如分子發生解離進而發生聚合作用形成聚合氮或進一步形成金屬氮, 這兩種形態的氮材料都是典型的超高含能材料, 是目前常用炸藥TNT能量密度的十倍以上, 如果能作為燃料應用於載人火箭一, 二級推進器, 有望將目前火箭起飛重量提升數倍以上. 然而, 金屬氮並不容易獲得, 需要高達百萬大氣壓(GPa)的極端高壓和幾千度的高溫條件.

科研人員引入了脈衝雷射加熱技術和超快光譜探測方法, 建成了集高溫高壓產生及物性測量的原位綜合實驗系統. 利用綜合實驗系統, 研究人員獲取了高達170 GPa, 8000 K高溫高壓極端條件, 並在此條件下原位研究了氮分子在絕緣體-半導體-金屬轉變過程中的光學吸收特性和反射特性, 確定了氮分子解離的相邊界及金屬氮合成的極端壓力溫度條件範圍, 原位光譜分析研究也進一步證實了實驗中確實合成了具有半金屬性質的聚合氮和具有完美金屬特性的 '金屬氮' .

該成果不僅能夠對其他形式高能氮材料的合成提供指導, 也為未來 '金屬氫' 的成功合成奠定了重要基礎.

3.複盤沃特瑪閃崩: 一家上市電池巨頭因何跌至破產邊緣;

在沃特瑪停產6個月的消息還未下 '熱搜榜' 時, 堅瑞沃能(沃特瑪上市公司主體, 300116.SZ)7月4日晚發布公告稱, 全資子公司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簡稱 '沃特瑪' )擬通過存貨銷售的方式, 將部分資產進行變現, 所涉及資產的賬麵價值約7-8億元, 按照2-3折進行處置後的變現金額預計不超過1.5億元. 預計此番變現將造成公司當期淨利潤淨損失6億元. '目前來看, (沃特瑪)複活機率很小. '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沃特瑪內部知情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 沃特瑪已經走到破產邊緣, 並可能成為新能源汽車投資大潮中第一家 '閃崩' 的動力電車龍頭企業. 而另一位知情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 沃特瑪目前正在等待破產重組, 但由於監管銀行不同意, 所以推遲了破產重組和破產清算的時間.

2016年, A股上市公司堅瑞消防(後更名為 '堅瑞沃能' )以52億元——超過沃特瑪當時9億元身價4倍的價格全資收購沃特瑪後, 當年業績曾一度飆升. 但作為國內較早研發磷酸鐵鋰車用電池並大規模涉足新能源汽車運營的動力電池企業. 2013年, 沃特瑪因組建近千家企業加盟的 '沃特瑪創新聯盟' 的模式而進入行業視線, 到在全國投資20多家新能源產業園, 出貨量躍升全國第三, 再到突爆資金鏈斷裂, 面臨破產崩盤, 只用了不到三年時間.

在今年3月遭到供應商堵門討債後, 今年4月2日, 正處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停牌中的堅瑞沃能發布公告, 稱公司已經出現19.98億元債務逾期的情況, 面臨債權人的權利主張. 截至3月底, 公司債務總額達到221.38億元. 在償債風險下, 公司收購澳洲鋰礦, 引入戰略投資者等重大資產項目都面臨著終止的可能. 隨後連續發出多條風險提示, 包括上市公司實控人郭鴻寶老闆直接持有的股份整體質押率為94.95%, 如果公司股價連續下跌, 有被平倉的風險; 大股東及董事總經理李瑤持有的上市公司全部3.3億股已被司法凍結; 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沃特瑪名下共13個銀行賬戶被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凍結等.

資金鏈的突然斷裂, 讓沃特瑪作為動力電池巨頭的光環瞬間消失, 其商業模式, 產品路線, 押注新能源補貼而進行的持續借債投資等擴張戰略, 也都成為被拷問的對象和新能源汽車行業過渡投資的反面教材. 但在沃特瑪內部人士看來, 事情並非如此簡單, 技術路線, 步伐過於激進, 跟不上政策調整都只是表面的, 非主要的原因. '更準確的說, 沃特瑪是敗於管理失控, 用人不當, 以及家族企業的作風, ' 上述內部人士稱. 在2016年上市後, 沃特瑪仍沿用民營家族式企業的粗放管理文化和方式來治理公司, 管理層在採購, 財務, 供應商管理等方面缺乏決策機制, 尤其是後期融資決策上的重大失誤, 導致資金鏈緊張這一電池企業普遍存在的危機沒有得到及時解決. 該人士稱, 危機出現後, 其實資本市場是給了半年時間糾錯的, 但最終管理層還是錯失了在第一時間採取防護措施的時機.

導致潰敗的 '一招不慎'

6月28日, 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向全體職工發出通知, 稱公司一度出現資金困難的緊張局面, 為解決因訂單不足, 資金困難給全體職工帶來的職業發展影響, 決定自7月1日起, 全體職工放假6個月. 據悉, '放假通知' 發出之後, 沃特瑪員工辭職速度加快.

此時據今年3月被曝出供應商催款風波僅3個月, 沃特瑪的危機為何發展如此之快? 上述內部人士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 沃特瑪的資金鏈危機在2017年下半年已經顯現, 11月爆發後, 通過董事長李瑤的周旋, 短期內靠借貸安然度過. 但後期在融資和危機處理上的錯誤導致了全盤失控. 而這種錯誤並非偶然, 是沃特瑪公司內部管理混亂的必然結果.

堅瑞沃能公告顯示, 沃特瑪董事長李瑤與總裁李金林為兄弟關係. 曾做過比亞迪鋰電池公司高管的李瑤負責戰略, 實際管理和執行層面都由李金林負責, 而採購負責人也是家族近親, 這種家族式的管理和用人風格也映射在了最重要的財務體繫上. 上述內部人士稱, '缺乏專業的財務團隊和具有融資經驗的負責人, 直接導致管理層並不了解企業真正的資金狀況, 資金劃轉混亂, 採購和財務管理環節的爭權和內訌則加劇了資金跟不上的情況' .

據悉, 在這場危機前期, 作為董事長的李瑤一直處於 '被隱瞞' 的狀態, 甚至並不知曉沃特瑪已身處險境. 一位資本市場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 2018年元旦過後, 由於資金狀況惡化, 銀行開始抽貸, 新能源行業融資通道收緊, 沃特瑪的財務團隊此時將賭注全部押在了依賴總部所在的深圳市政府以及坪山區政府的挽救上, 但事實上, 雖然深圳市政府將把壯大沃特瑪寫進了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 但面臨沃特瑪積重難返的局面, 最終並未出手相救. 此時, 沃特瑪也錯失了在第一時間實施裁員, 變賣資產等防護措施的時間和機會.

2018年2月農曆春節後, 金融系統放貸進一步收緊, 沃特瑪全面告急. '單純依賴地方政府是最大的失誤. 地方政府不可能給錢的, 深圳也沒有更多的市場可擴展了, 這時候只能靠自我斷臂和尋求其它市場融資方式來求生' . 接近沃特瑪的知情人士表示. 2016年被堅瑞沃能溢價收購後, 沃特瑪一躍成為資本市場新寵, 但根據該人士所言, 公司體制, 以及對資本市場的理解和規則意識似乎並未隨之完善.

多方資訊顯示, 沃特瑪高層本身也並未意識這場危機會惡化的如此之快, 在2018年4月初接受媒體採訪時, 沃特瑪高層仍公開表示, 公司面臨的僅是短期現金流緊張. 沃特瑪高深在多次採訪中都強調, 高負債率是動力電池行業的共性, 特別是沃特瑪, 既生產銷售電池, 又購買電動車進行運營, 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上下遊回款周期較長, 以及等待補貼到位的時間差. 並指出, 在總債務高達200多億元的同時, 沃特瑪的應收賬款也高達百億元.

據悉, 目前沃特瑪的主要外來管理團隊成員已經離職, 而外界也對沃特瑪本可以避免的一夜跌落頗為唏噓. 雖然應收帳款高企, 現金流長期緊張, 但沃特瑪2017年仍高居國內動力電池出貨量第三名, 僅次於寧德時代和比亞迪.

聯盟已是 '空殼'

融資決策上錯失自救時機只是沃特瑪跌落的最後一步, 事實上, 早在此之前, 沃特瑪在技術路線和企業發展上已錯判了局勢. 從2017年開始, 三元鋰電池已經成為必然的政府主導趨勢, 但直至今日, 沃特瑪的三元鋰電池仍未投產. 堅瑞沃能在6月3日對深交所關於年報的問詢答覆中透露, 公司三元鋰電池研發已經完成, 按由於公司目前資金債務狀況導致三元鋰電池投產進度暫停, 需待公司資金債務妥善處理後重新啟動.

三元鋰電池生產線建設預計投資總額15億元, 建設資金來源於商業融資及公司自籌, 目前處於方案設計階段, 預計產能3GWh, 但截至目前並未開工建設. 而在沃特瑪2017年的銷售收入中, 能量密度115Wh/kg以上的動力電池收入僅佔比14.29%; 95-115Wh/k的動力電池收入佔比11.24%. 而按照2018年新的補貼政策, 電池能量密度只有達到105Wh/k以上, 才可以享受補貼.

產品技術無法達到市場需求嚴重消耗了沃特瑪的市場競爭力. 堅瑞沃能2017年的年報披露, 已簽訂的重大銷售合同(4億元以上)總金額約107.3億元, 但截至報告期末僅執行了41.57億元, 約61.4億元的重大合同被取消. 其中約52億元的訂單額取消源於對方需要的電池規格變更, 沃特瑪無法滿足.

此外, 不得不指出的是, 雖然內部人士強調內部管理失控是沃特瑪跌落 '神壇' 的主要原因, 但其前半程 '賭徒式' 的發展布局也已早早地為後期困局埋下了伏線.

沃特瑪將賭注押在補貼庇護的產業鏈, 和聯盟穩固的共同利益上. 這也使得其在過去三年中的發展一直伴隨著 '野蠻擴張' 的質疑. 2013年組建中國沃特瑪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聯盟(下稱沃特瑪聯盟)時, 主攻磷酸鐵鋰電池的沃特瑪是行業的領軍. 而且在最初的覆蓋了 '三電' 系統, 上遊材料供應商, 下遊運營公司等全產業鏈的成員單位中, 沃特瑪是唯一一家動力電池生產企業, 這為沃特瑪帶來了穩定的訂單.

但業界隨即質疑沃特瑪通過聯盟以 '反向定製' 的方式來獲得訂單,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沃特瑪通過運營公司深圳新沃運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新沃運力' )向汽車企業下達採購訂單, 但指定其採購沃特瑪電池. 沃特瑪雖然否認了與新沃動力的關聯關係, 但這種 '左手賣, 右手買' 的方式, 最終將資金回款的壓力全累積到了自己身上.

2017年的財報顯示, 沃特瑪仍有近30%的訂單來自聯盟. 但這個時候, 聯盟卻已經變質, '聯盟已經是個空殼' , 上述內部人士稱, 沃特瑪創新聯盟的模式本身沒有問題, 且在新能源發展初期是有降低成本, 模式創新的先進性的, 但在利益的驅動下, 後期逐漸出現了 '誰給的折扣多' 就由誰配套的腐敗現象. 另外, 聯盟盲目的擴張, 也成為這個模式難以維持長久的原因之一.

儘管聯盟內部已經接近分崩離析, 但在對外投資上, 沃特瑪創新聯盟仍作為地方政府的 '座上賓' , 並在四處投資產業園. 在供應商圍攻沃特瑪總部的前兩個月, 沃特瑪仍帶領聯盟簽下總投資200億元的郴州新能源汽車小鎮項目, 以及總額30億元的坪山區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

2017年9月, 聯盟一周內連續簽訂總額150億元的兩大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項目時, 有業內人士質疑指出, 沃特瑪聯盟在全國已擁20多個產業園, 全部產業園動力電池建設產能達產後已是全球第一了. 除了聯盟四處圈地建產業園外, 沃特瑪自身的擴張也同樣偏離理性.

沃特瑪副總裁, 公司新聞發言人鐘孟光在今年4月對外解釋沃特瑪資金鏈緊張的原因時, 承認公司在三方面出現決策失誤, 首先是低估了2017年國家對電動汽車產業政策調整, 尤其是3萬公裡運營門檻的影響; 其次, 對於行業過於樂觀, 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反而加大擴張速度, 各地建廠, 全面技改, 希望藉助規模擴張, 彌補利潤損失. 其三, 長期採用短債長投的方式擴大經營規模, 導致在銀根緊縮時, 資金直接陷入困境.

從2016年開始在全國快速擴張至今, 沃特瑪目前在全國已有11個工廠投產. 而該公司最高峰時期員工達到過一萬人, 其背後的綜合成本足以讓人望而生畏. '現在其實很多公司學習沃特瑪聯盟的模式, 但對沃特瑪危機的形成, 更應該充分警惕, 特別是上市之後的公司治理. ' 沃特瑪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員工表示.

逼近全行業的大預警

沃特瑪發起的一場 '自掘墳墓' 的金融會議, 被認為是將沃特瑪推入絕境的 '最後一根稻草' . 據內部人士透露, 在沃特瑪高層強作震驚地對外表示面臨的只是短期資金問題時, 銀行系統實際上已經對沃特瑪全面斷貸. 而導致這一結果的關鍵是沃特瑪的一步錯棋——推動深圳市金融辦召開了一次金融會討論如何挽救沃特瑪. 一位了解內情的投資人士表示, 那天4點開會, 7點就在全國金融圈就傳開了, 而且最後訛傳成了 '銀監局要求所有金融機構都不得向該公司貸款' . 一時間, 所有銀行都宣布停貸, 要求回款. 有報道稱, 一天之內, 市場恐慌之下, 20家銀行一次性收走沃特瑪16億元現金. 而上遊供應商和下遊客戶顯然也感受到了危機, 訂單銳減.

'沃特瑪並非個例, 是整個行業現今的普遍狀態. ' 蔚來資本合伙人張君毅稱, 所有企業都在賭能夠撐到新能源汽車行業具有自我造血能力的一天, 但隨著應付應收帳款的不斷累積, 以及研發生產等投資擴張的加大, 企業對融資的依賴越來越大. 2017年第三季度, 在堅瑞沃能應收賬款達到99億元, 經營現金流量淨額為-26億元時, 業內人士曾評價稱 '完全是自己拿錢去搶訂單' .

作為挽救資金鏈的應急措施, 沃特瑪在5月與16家銀行擬簽訂銀團協議, 涉及貸款初始承貸金額約42.34億元. 為維持銀行穩定, 採取將沃特瑪的專利, 土地, 應收賬款等給銀團進行增信, 銀行則承諾暫時不抽貸.

堅瑞沃能6月29日對沃特瑪放假半年的報道做出回應, 稱放假所涉及的僅限於沃特瑪深圳地區的員工, 沃特瑪其它地區的子公司, 工廠不在此列. 但目前沃特瑪的生產線已經大面積停產, 具體為深圳電池電芯生產線的開工率為4%, 其它地區電芯生產線停工; 深圳PACK(電池組)生產線的開工率為24%, 舒城PACK生產線的開工率為9%, 其它地區PACK生產線停工.

公告同時指出, 將通過存貨銷售和固定資產銷售來抵扣對相關供應商的應付債務, 降低公司負債. 截止目前, 所涉金額共計約29億元. 目前公司應付票據逾期25.95億元, 銀行借款逾期11.73億元, 融資租賃長期應付款2.18億元, 其他非金融機構借款3.29億元.

'對於汽車供應鏈領域, 目前並沒有合適的金融產品來支援' , 張君毅指出, 眼下這個行業的中大型企業都是靠多重抵押來獲得所需貸款, 在銀行全面收緊貸款貸款後, 利息, 資金成本和門檻都隨之提高, 而且目前對抵押的要求也在提升, 不僅要抵押品, 還要求企業實際控制人的資產證明. 沃特瑪目前的股權已經幾乎盡數抵押, 只剩下變賣資產這一最快途徑來獲得急需資金.

堅瑞沃能7月4日的公告稱, 由於目前多數銀行賬戶被凍結, 部分設備被查封, 生產經營受到較大影響, 訂單也隨之出現大幅減少. 而深圳市坪山區政府要求沃特瑪必須儘快解決員工的工資及社保問題. 因此, 啟動實施資產折價變現事項.

'沃特瑪只是第一個倒下的, 明年情況將更加嚴峻' , 張君毅稱, 有資金的企業可以做好低價收購的準備了. 經濟觀察報

4.Finisar搶VSCEL商機 新廠年底前投產

看好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VCSEL)商機, 光通訊模組與VCSEL製造商Finisar積極擴大產能, 宣布其位於美國德州謝爾曼(Sherman, Texas)的新製造工廠即將啟用, 將於近日舉行剪綵慶典儀式 ; Finisar迄今已經生產並出貨了超過3億顆VCSEL晶片, 而該公司未來將利用新工廠進一步提升VCSEL及相關3D感測產品產能.

Finisar首席執行長Michael Hurlston表示, 即將啟用的新製造工廠將能滿足市場需求, 進一步擴大重要的VCSEL產能; 同時也能為美國當地帶來數百個製造業工作機會.

據悉, Finisar一直在為新工廠的順利運營積極準備, 該廠原為MEMC和SunEdison所有, 而Finisar自2017年12月以來一直在進行翻修, 目標為在2018年底前開始投產. 目前新工廠的潔淨室已經過認證, 且第一批生產設備也已安裝並驗證合格. 該公司現已新招了近200名員工, 包括投產所需的生產運營和支援人員, 預計在今年內還會有更進一步的擴大招聘, 以支援預期的大批量生產.

Finisar最初將VCSEL技術應用於其光通訊產品, 目前已經擴展至消費類和科學應用, 包括3D人臉識別, 擴增實境(AR), 汽車車內感測器, 以及車載雷射雷達等; 該公司近期也於2018 Sensors Expo展會上展示VCSEL和衍射光學技術, 像是實地進行的3D光場測量, 3D飛時測距(ToF)和2D紅外線成像應用等.

Finisar 3D感測市場和業務發展副總裁Craig Thompson指出, VCSEL技術帶來了許多優勢, 包括高輸出功率, 擴展源區域的高均勻性, 溫度波長穩定性, 以及高可靠性, 這對IR照明和嚴格的汽車應用而言都非常重要 ; 而VCSEL技術也已廣泛的導入至許多應用中, 包括生物識別認證, AR和汽車光達(LiDAR)等, 該公司也會持續強化VCSEL設計和創造新的使用體驗. 新電子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