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富聯跌成這樣, 聯電為何還要謀求子公司大陸上市?

近日, 聯電發布重大資訊, 宣布將整合旗下子公司和艦科技, IC設計服務公司聯暻以及廈門的合資公司聯芯整合, 計劃由和艦科技申請發行A股, 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對此有分析認為, 如果該計劃成功, 將有助於聯電擴充產能, 改善財務結構, 加強本地化發展. 但是對於中國大陸本土半導體廠商來說, 也意味著更強的競爭挑戰.

台資登陸A股漸成趨勢

根據聯電的規劃, 此次和艦科技預計增資發行4億股新股, 籌措25億元資金. 所籌資金一部分用於擴充和艦科技旗下一座8英寸晶圓代工廠1萬片的月產能, 預計明年第二季度完成;同時, 也將用於改善聯芯整合的財務結構, 未來聯芯整合的月產能將從1.5萬片擴增至2.5萬片規模, 對於聯芯整合來說資金壓力頗為巨大.

這是繼富士康工業互聯網成功登陸A股之後, 又一傢具有台資背景的公司計劃在A股上市. 目前正有越來越多台資公司登陸(或者計劃登陸)中國大陸的資本市場. 除6月8日剛在上交所上市的富士康工業互聯網之外, 目前中國台灣地區廠商在中國大陸上市的公司還有日月光旗下的環旭電子, 亞翔旗下亞翔整合, 華映的華映科技, 楠梓電的滬電股份. 而規劃在A股上市的公司則有南僑, 巨大機械, 臻鼎及榮成等, 聯電子公司和艦科技則是最新的加入者. 不過, 有分析認為, 在當前A股市場弱市的背景下, 此次和艦科技的上市之路阻力並不小, 日前, 富士康工業互聯網A股上市表現不佳, 上市蜜月期僅4個交易日, 跌破專家眼鏡, 也令人擔心和艦科技重蹈覆轍.

借力中國大陸市場資源

根據聯電的表示, 此次推動和艦科技A股上市, 主要目的一是融資, 二是穩定人才隊伍. 聯電財務長劉啟東指出, 聯芯整合剛剛起步, 目前營運資金以向當地銀行融資為主, 負債比率已趨近7成, 若能從資本市場取得較低成本的資金, 財務結構將會明顯改善. 此外, 和艦科技去年的人才流失率高達15%至20%, 若能夠提供一個跟股權連結的獎勵機制, 必定有助於留住人才.

對於這兩個原因, 業界的分析也大致認同. 半導體專家莫大康認為, 聯芯目前月產能約為1.7萬片, 按照前期的規劃, 其將在2018年年底擴增產能達到2.5萬片/月, 資本支援仍然不低. 而和艦科技目前的月產能為6.5萬片, 其也計劃在未來的半年中, 將月產能從6.5萬增加到7.5萬片. 在公司擴產之際, 通過股市融資, 可以獲得更加多元化的資金來源, 減輕財務壓力.

此外, 通過上市留住人才也是聯電推動和艦上市的主要原因. 目前, 全球半導體業對人才的爭奪激烈, 公司上市可以對員工掌握更多獎勵措施, 有助於人員隊伍的穩定, 對留住人才具有重要影響, 同時也能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的加入.

推動和艦科技上市, 對於拓展聯電整體集團業務及全球布局也非常重要. 寶來證券策略分析師王兆立分析, 聯電近年營運策略調整, 不再追逐先進工藝技術, 改以追求獲利為導向. 未來資本支出將以中國大陸的和艦與聯芯為主. 而根據TrendForce的數據, 2018年上半年全球前五大晶圓代工廠, 排名分為台積電, 格羅方德, 聯電, 三星與中芯國際, 市佔率(以營收計算)依次為56.1%, 9.0%, 8.9%, 7.4%及5.9%. 聯電如果想進一步擴大市佔率, 以至超越格羅方德, 那麼藉助中國大陸市場資源, 推動和艦科技在上海證交所上市, 擴充和艦與聯芯的產能, 進行市場競爭, 將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對中國大陸半導體影響有待觀察

為了推進整合電路產業的發展, 中國大陸晶圓製造廠商也在積極擴充產能規模. 中芯國際投資近千億元在上海開工建設12英寸生產線, 工藝為14納米及以下, 月產能7萬片;另外, 中芯國際還在深圳投資建設月產4萬片的12英寸生產線, 在天津投資擴充原天津8英寸廠的產能, 由4.5萬片/月擴大至15萬片/月. 華力微啟動二期12英寸高工藝等級生產線建設項目, 總投資達387億元, 規劃月產能4萬片. 華虹宏力在無錫開工建設12英寸生產線, 產能規劃為每月4萬片. 市調機構預估, 至2018年年底, 中國12英寸晶圓製造月產能將近70萬片, 較去年增長逾4成.

近期, 中國台灣地區代工廠搶攻中國大陸市場的步伐正在加速. 台積電南京12英寸廠的16納米FinFET工藝已經實現量產. 聯電此次整並和艦的8英寸廠, 聯芯的12英寸廠及上遊IC設計聯暻半導體, 以多樣產品, 加以上下遊垂直整合, 希望在中國大陸晶圓廠快速增加壓力下, 維持聯電在中國大陸半導體發展既有優勢. 莫大康指出, 如果聯電子公司和艦科技成功上市, 將對中國大陸其他的代工廠形成更大的競爭壓力.

芯謀諮詢首席分析師顧文軍指出: '多種因素下, 中外合資公司, 外資的中國子公司在中國發展或者上市會越來越多. 但是, 這類合資公司或者子公司, 不一定有採購權, 研發自主權, 運營主導權, 很多可能就不是一個完整的公司, 可能是渠道公司, 也可能是 '生產車間' , 更有的可能是殼. 如果這樣的話, 在這裡上市有啥意義?如果這樣的話, 有的企業既能享受海外的低稅收和人才多的研發優勢, 又能享受中國政府支援和資本市場的助力, 中國公司怎麼競爭呢?'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