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 单晶龙头隆基官网最新消息显示, 继本月中调价之后, 再次降低180μm厚度低阻单晶硅片价格, 国内价格降至3.35元, 海外价格降至0.445美元, 降幅达到8.22%.
同日, 出货量位列国内第二位的中环股份也宣布降价, 同规格的单晶硅片每片降至3.32元, 低阻单晶硅片则每片3.37元, 160μm厚度常规单晶硅片价格则每片3.18元币, 低阻单晶硅片每片3.23元.
此次下调之后, 相比当前同规格多晶硅片2.38元的国内均价, 单多晶硅片的价差进一步收缩到了0.9-1.1元之间, 而这也是隆基今年以来第九次下调单晶硅片售价, 其中半个月前的价格下调甚至达到了14.1%的最大跌幅.
过去两年, 单晶硅片的发展势头迅猛, 产能供不应求, 硅片的价格也持续居高不下, 同规格的单晶硅片和高效多晶硅片, 其价差一度扩大到了2元/片. 然而, 虽然单晶硅片具有高效的优势, 但由于其技术较为复杂以及售价较高, 生产厂家较为有限等原因, 其市占率远远落后于多晶技术.
不过, 在业内人士看来, 这一形势或将发生逆转. 盖锡咨询战略咨询部Jason Tsai 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指出, 隆基, 中环价格下调举措的积极性其实超过了预期, 伴随着单晶硅片价格的降低, 单多晶的竞争进入白热化的阶段, 或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分出胜负, 而多晶, 二线单晶厂家均面临洗牌出局的危机.
而隆基董秘办相关人士回应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们预计今年单晶会占市场份额的50%-60%' .
需要注意到的是, 即便受益于单晶线路强势崛起, 隆基得以在近两年快速上窜成为全球单晶片龙头企业, 但九连降降幅将会给隆基带来怎么样的影响? 以价换量之下, 自年初提出三年扩产计划的隆基是否仍会出现产能过剩? 单多晶市场发生逆转之后, 又会对整个光伏上游环节的硅料, 硅片产业带来怎么样的影响?
积极调价与产能扩张
查阅隆基官网可以看到的是, 隆基在过去半年中, 每月均进行了180μm厚度单晶硅片价格的下调, 其中2月份及6月份均连续下调了两次, 该规格硅片的国内售价也从1月24日的5.2元一路降至了此次调价后的3.35元.
对于此次调价, 隆基相关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一方面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 国内的光伏市场确实比较有压力, 虽然从全球市场上来看, 今年全球市场新增规模预期持平, 海外市场的销量增加大致可以覆盖掉国内市场的下降, 不过短时间内国内市场仍需要一段时间过渡; 另一方面则是在多晶硅片也接连降价之下, 隆基下调单晶硅片的价格也是为了跟进与多晶硅片之间的性价比.
在业内人士来看, 隆基和中环积极的价格策略, 或许更多的是其在市场环境突变之下, 为应对产能扩张计划所采取的措施. 据悉, 2018年1月, 隆基股份发布的《单晶硅片业务2018-2020年发展规划》显示, 力争单晶硅片产能2018年底达到28GW, 2020年底达到45GW.
就该扩产计划而言, 按照2017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102GW和国内新增装机量53GW, 及PV Infolink测算的2017年单晶市场占有率全球为36%, 国内为27%来计算, 在单晶市场急剧增长下, 2017年单晶的市场容量全球为27.54GW, 国内为19.08GW. 相比之下, 隆基2017年28GW的产能目标已经超过了去年全球全年的市场增量.
事实上, 隆基的扩产计划已经 '箭在弦上, 不得不发' . 从隆基2017年的财报中可以看到的是, 隆基于2017年已接连在银川, 保山, 马来西亚投资新项目加速单晶硅料及硅片的产能释放, 截至统计期内, 隆基2017年已经实现15GW, 而在建产能达到16GW.
此外, 梳理隆基2018年上半年的公告可获悉, 隆基在今年2月6日, 4月3日及5月23日, 分别与OCI及其子公司OCIM, 新疆大全和永祥股份, 永祥多晶硅, 通威高纯硅签订了三份持续到2020年的长期硅料订单, 金额分别为10.23亿美元 (68亿元) , 49.46亿元和69.96亿元, 后两者分别占2017年营业成本的45%及63%, 合计硅料达到15.92万吨, 金额达到187.92亿元, 超过去年163.62亿元的营收高峰.
然而, 在产能大增而市场又没有极大扩张之下, 上述盖锡咨询战略咨询部Jason Tsai 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 隆基的扩产来源于对市场的预期, 即2020年多晶被淘汰, 单晶不足以支撑整体市场需求, 因此今年隆基必须用低毛利去换取出货量, 从而让扩产计划顺利进行.
不过, 以价换量的动作必然带来盈利空间的大幅收缩, 而在过去2017年, 隆基以逾30%的高毛利为业界所关注, 隆基方面亦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今年毛利率会受到降价的影响. 而在盖锡咨询分析师看来, 隆基中环实际上已经做好了降低毛利率的准备, 今年毛利率一定会跌破30%, 并预期在10%-20%的区间, '基于市场竞争, 低利保量将会是他们今年主要的指导策略' .
走量策略之下也必然缓解单晶扩产带来产能压力. 据业内人士分析, 通过价格调整策略, 如若今年国内单晶的市占率达到60%, 隆基今年28GW的产能并不一定会过剩.
隆基相关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国内领跑者项目中单晶比例占到80%, 而要求高收益的扶贫项目其实更适合单晶录像, '因此, 此前隆基公告的在建项目仍在正常推进, 今年单晶硅片的产能有可能实现28GW的目标, 其中保山项目进度比较快. '
单多晶市占率或逆转
值得注意的是, 当单晶龙头企业大举进行价格战之时, 单多晶的竞争将呈现白热化, 然而, 目前已经没有多少降价空间甚至亏本消货的多晶企业或将疲于应战, 单多晶市占率之争或将演变成为众多相关企业的生存之战, 而这一转变的轨迹和速率或将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
据了解, 自2015年开始, 单晶硅片国内的市占率从18%的低点逐步攀升, 并在2017年达到27%, 此外统计机构预测2018年全球单晶市场将进一步提升到45%. 不过Jason Tsai认为, 45%的估算是基于今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达到100GW的基础上, 如果今年的市场新增容量下降到80-90GW的话, 那么单晶的份额可能就会达到50%以上, '因为整体市场的需求有所下降, 如果市场优先考量单晶的话, 那么多晶的市场份额就会被压缩. '
隆基方面指出, 隆基此前在2月份进行的两次调价正是为了引导市场向单晶路线切换. 事实上,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 仍然有留给单晶龙头企业的操作空间.
Jason Tsai认为, 目前市场仍然处于过剩状态, 甚至出现一些产能收缩和停产现象, 但因为需求的收缩, 有些产能收缩还没有跟上, 目前多晶硅片的毛利率已经惨不忍睹, 唯一可下调价格的空间来自于多晶硅料成本的调降.
相比之下, 单晶龙头企业则仍有可调整空间, '以这次降价后的价格来看, 隆基价格降到3.35元, 中环是3.25元, 二线单晶厂商的成本大概是在3.1元到3.2元, 隆基中环等龙头厂家的成本在2.8元或者2.7元左右' .
'如果单晶进行积极的价格策略, 那么单多晶之争会在今年第三季度分出胜负. 因为多晶硅片厂家没有办法去支撑这种连续的超跌经营. ' Jason Tsai表示.
因此, 行业预计多晶硅片及单晶硅片均会进一步下调价格, 而部分多晶硅料厂家可能出现停产的情况. 但如果多晶硅厂家的价格反弹, 则有可能是该厂家已经难以支撑.
厂家面临生存危机
正如上述提及的, 预期产能过剩之下, 单晶厂家正通过价格战略以期挤压多晶市场, 但在隆基, 中环等龙头单晶龙头或将赢得技术路线胜利果实之时, 被挤压出光伏市场的或许除了多晶厂家以外, 还有二线的单晶企业.
实际上, 成本是此次价格战的关键, 而硅片的成本来自于硅料及拉棒, 切片等非硅成本, 相比二线单晶厂家, 隆基, 中环等单晶龙头由于占有技术上的优势, 可以大大降低非硅方面的成本, 并且在与上游的硅料厂家议价时占有优势, 因此一二线厂商之间大概有0.2元之间的成本之差.
Jason Tsai表示, 经过大概的测算, 隆基于6月14的调价中, 大概0.4元的降价空间来自于硅料价格的下降, 0.2元来自原来毛利的压缩, 而在此次降价中, 隆基在压缩自己毛利的同时, 也间接拉低了二线单晶厂家的毛利.
他举例分析认为, 比如隆基原本的毛利率为20%, 调价之后降低为15%, 由此其压缩了原来占比25%的毛利, 但对于二线单晶厂家来说, 这样的调整可能压缩了他们占比达到70%的毛利, 所以调价对于一二线单晶厂家的影响差距是很大的. 另外, 二线单晶厂家为了提高竞争力, 一般其产品的售价会比一线厂家少0.1元. 这意味着, 在成本不占有优势之下, 单晶二线厂家有可能开始面临被淘汰.
'首先面临淘汰危机是江浙一带的二线单晶厂家, 一是这些厂家的电费比较高, 二是他们的拉棒技术没有龙头企业成熟, 因此这类厂家的成本是最高的; 而对于位于电价比较便宜的区域的企业, 比如在内蒙, 山西, 陕西之类的二线厂家, 在这一波的单晶降价中, 或许还能撑得下去, 但如果还有下一波的降价, 那么这类厂家也将会受到影响. 因此目前的情况是阶段性的, 虽然没法断定二线单晶厂家就会被淘汰, 但会开始陷入经营困难, 这点是肯定的. '
此外, 隆基相关人士也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 虽然短期内光伏企业会有比较大的压力, 但另一方面也会加速行业的整合和市场的集中化, '未来一些没有竞争力的小厂, 往后生存会比较困难' .
不过, 值得注意的是, Jason Tsai指出, 进入8月份, 随着国内及海外开发者习惯了低价的市场开发之后, 硅片市场或许将逐渐回暖, 尤其当市场在9月份进入领跑者的备货期之后. '所以从8月下旬开始, 需要观察市场是否有释放出转好的信号, 如果有的话, 市场可能会逐渐往上走, 硅片厂家的情况会缓解一些, 尤其是多晶硅片厂家, 但仍未能达到使其恢复产能投产的形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