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G如约将至, 射频前端市场将迎来哪些新挑战;
集微网7月3日消息, 继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 (5G NR) 独立组网功能冻结后, 短短半个月时间, 国内三大运营商, 移动芯片厂商和手机厂商等各方面均在加快5G商用部署的脚步, 为5G手机的到来打下坚实基础.
6月14日, 5G NR独立组网功能实现冻结, 加上去年12月完成的非独立组网NR标准, 5G已经完成第一阶段全功能标准化工作, 进入产业全面冲刺的新阶段. 5G标准的最终确定, 实现了5G '万里长征' 的第一步.
在上海举办的MWCS 2018上, 国内三大运营商纷纷表态, 为2020年实现5G正式商用作出详实部署.
中国移联合大唐电信等合作伙伴发布 '5G SA(独立组网)启航行动' , 打通全球首个基于5G独立组网端到端系统的全息视频通话. 同时公布5G商用计划表, 预计2018年底面向行业客户开放5G产品测试, 明年10月实现友好用户测试, 2020年正式商用. 中国联通副总经理邵广禄宣布, 今年将在全国16个城市开展5G规模试点, 预计2019年开始预商用, 2020年正式商用. 中国电信发布《中国电信5G技术白皮书》, 提出5G '三朵云' 目标网络架构和 '一个前提, 三个原则' 的网络演进策略, 采用SA组网方案, 通过核心网互操作实现4G和5G网络的协同, 初期主要满足eMBB(增强移动宽带)场景需求.
今年在深圳举办的IMT-2020(5G)峰会上, 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表示, 目前5G第一阶段的国际标准已经制定完成, 我国企业全面参与了5G国际标准制定, 新型网络架构等多项技术方案被国际标准组织采纳. 目前, 我国已经突破大规模天线, 网络编码等关键技术, 各项测试工作将加速进行. 确保今年底前推出符合第一版本5G国际标准的商用系统设备.
5G给我们带来什么?
提到5G网络, 与4G时代不同, 将具有更高速率, 更低时延和海量的连接. 较4G提升数十倍的速度, 低于1ms的低时延, 全球超过500亿台设备相互连接. 以此, 也建立了超宽带移动通信 (eMBB) , 超低延时通信 (uRLLC) , 海量物连 (mMTC) 三大5G应用场景. 正是基于这三大场景让5G时代催生了更多AR/VR, 无人驾驶和远程医疗, 万物互连等市场的应用. 从人与人的交互, 转变成物与物的沟通, 实现电信级的蜂窝物联, 或将引发人类社会的一场新变革.
通信行业专家指出, 射频在5G手机的设计中尤为关键. 4G手机最大的制造成本在屏幕与处理器, 但5G手机最大的成本或许会转向整套的射频方案. 市场调查机构Navian预测, 2020年仅移动终端中射频前端芯片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12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15.4%.
5G时代将有更多的频段资源被投入使用, 多模多频使得射频前端的芯片需求增加, 同时Massive MIMO, 波束成形, 载波聚合, 毫米波等关键技术也将助长射频前端芯片需求增加这一趋势, 直接推动射频前端芯片市场成长.
射频前端的挑战对于即将到来的5G通信, 射频前端面临的挑战主要表面在以下方面: -更多射频通路下的布局空间挑战. - 更多射频通路下的成本挑战. - 更高功率输出, 更高工作频段对射频器件性能的挑战.
更多射频通路下的布局空间挑战. 以当前5G通信频谱使用中, 主要分为Sub-6GHz 与6GHz以上频段两个频谱. Sub-6GHz指的是6GHz以下频段, 6GHz以上指的是26GGHz以上的毫米波频段. 针对于最接近商用的Sub-6GHz频段, 中国使用的频段为3.3G~ 5GHz频段, 频谱高于4G时代的最高频段2.7GHz, 并且未来5G可能需要覆盖的频段更多. 整个射频前端需要搭配更多, 功率更高的射频器件以实现频率的覆盖. 以Sub-6GHz为例, 一部支持3.5GHz和4.9GHz两个频段的5G智能机, 其4G/5G射频功放的通路个数至少从现在的3路增加至5路. 若未来支持毫米波的话, 还要提升到6路或者更多. 这在智能设备尺寸越来越小的趋势下, 对射频前端的尺寸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另外, 据射频行业人士向集微网解释, 对于Sub-GHz以下的射频器件, 还会采用多进多出 (MIMO) 的技术方案实现更高速率的信号传输, 在MIMO中, 不论是发射还是接收, 都需要倍数级的射频前端器件进行支持. 以CPE (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 无线路由器的简称) 为例, 其接收和发射一般为4路及8路, 也就代表了其射频部件以x4, x8的倍数级增长. 而在毫米波频段, 由于路径衰减大, 通信距离将变短, 射频厂商就无法做到全向的大功率传输. 以此, 射频器件将采用波束成形+MIMO的方案满足网络需求. 波束成型需要将阵列级别的射频信号进行空间波束成型, 通路数量一般在8路合成以上, 每路至少需要一组射频前端通路. 所以, 不论是Sub-6GHz, 还是毫米波频段, 都需要倍数级的射频前端来进行射频传输, 这对手机体积方面产生了巨大挑战. 更多射频通路下的成本挑战. 由于增加射频通路个数, 需要单独的硬件进行支持. 所以射频前端的成本, 与射频通路的通路数目成正比例关系. 射频前端本身不断增加的通路个数, 与不断降低的连接终端成本之间的价格矛盾, 也对单个射频前端通路的成本, 提出巨大挑战.
更高功率输出, 更高工作频段对射频器件性能的挑战对于Sub-6GHz频段, 由于5G频段的频率更高, 衰减多, 未来可能还需射频套件的输出功率从原有的23dBm提升至26dBm, 以支持更好的空间覆盖, 即功率等级将由 Power Class 3转换成Power Class 2, 这对射频厂商的设计难度也提出新的挑战.
对于毫米波频段, 欧美传统射频厂商一般采取IDM模式, 即设计与代工同时兼顾. Skyworks与Qorvo都拥有自建的GaAs 封装厂, 这在成本控制, 技术演进方面可以带来优势. 但GaAs传统HBT工艺的特征频率无法满足26G~ 29GHz及更高频率的要求, 无法应用于毫米波频段. 在毫米波应用中, 欧美传统射频厂商在GaAs HBT工艺下线性功率的优势, 在5G时代将不复存在. 对于包括Skyworks, Qorvo等在内的传统射频厂商, 必须进行新技术的开发. '尽管在GaN, InP工艺升级方面也有尝试, 目前仍无法找到一个实现技术成熟和经济效益的平衡点. ' 射频行业人士分析道, 这对于拥有Foundry厂的传统射频厂商来说挑战非常大, 似乎到了技术分岔口.
可重构射频前端, 适用于5G演进的射频前端技术为了解决常规方案射频前端面临尺寸, 成本, 性能多方面压力, 国内一家射频厂商: 慧智微电子, 借助RF CMOS及SOI技术, 运用 '软件可重构' 架构进行全新的射频前端设计, 满足未来4G演进及5G对射频器件小尺寸, 低成本, 高性能多方面的需求, 顺应市场及技术发展. 以4G时代为例, 覆盖全部频段, Skyworks及Qorvo等传统方案至少采取3个射频通路完成信号的放大, 采用慧智微可重构技术的4G手机射频功放芯片, 仅需要2路射频通路就可以满足所有4G频段需求. 相比Skyworks等竞争对手, 至少可以节省一个射频通路. '在5G时代, 传统欧美厂商需要将射频套件增加到6路, 而慧智微利用可重构技术期待可将射频通路个数保持在2路, 甚至1路就能够满足对频段的需求. 与传统方案下需要6个通路相比, 无论是成本还是芯片尺寸, 都会是非常明显的减少. ' 慧智微CEO,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李阳博士对集微网讲到.
对于毫米波频段, 高通已经在毫米波上使用CMOS工艺, 这也许成为射频厂商的一个新方向, 而且, 随着工艺节点的下降, CMOS工艺的射频性能还能够继续提升. 虽然CMOS在大功率输出中还不如GaAs等工艺, 然而, 由于毫米波使用了波束成形技术, 对每一路的要求都下降了一个数量级, 这也使CMOS成为更适用于毫米波应用的工艺技术.
李阳博士表示, 在这轮5G射频前端市场的变革中, 慧智微的可重构技术优势愈加明显. 不仅帮助5G终端解决了因覆盖更多频段产生的尺寸和成本增加问题, 还能实现性能的进一频提升, 并且可以借助CMOS/SOI制造工艺延续带来的性能提升, 持续进行性能, 尺寸, 成本的演进.
此外, 从支持高数据率, 多天线方面, 可重构技术能够让射频器件对未来5G终端的功率, 环境负载动态调配方面提供灵活的支持. 无论在系统性能, 场景优化, 功耗控制等任何方面, 5G的应用场景越复杂, 可重构技术的优势将表现得越加明显. 2.射频器件大变革, 65nm RF-SOI工艺已实现量产!
集微网消息, 以色列特种晶圆代工厂商TowerJazz于6月27日宣布其65nm RF-SOI技术已在位于日本鱼津的300mm工厂实现量产.
为了保证该工厂数万片300mm SOI硅晶圆的顺利供应, TowerJazz与其长期合作伙伴半导体材料供应商Soitec签订了一份供应合同, 以确保未来几年内在SOI晶圆市场紧俏的情况下, 晶圆供应不受影响.
据了解, TowerJazz的65nm RF-SOI工艺能够为结合了高性能低噪声放大器和数字集成的RF开关提供低插入损耗和高功率处理能力, 从而减少RF开关过程中的损耗, 提高电池寿命, 提高手机以及物联网终端的数据传输速率.
据移动通信市场研究公司LLC的分析师预计, 移动射频前端市场规模将会从2018年160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220亿美元.
随着TowerJazz的RF-SOI工艺技术实现新的突破, 将有可能继续推动这一市场高速增长, 甚至在下一代的5G标准中大展拳脚. 要知道, 5G带来的高速率需要更好的射频器件, 而TowerJazz工艺所提供的特性将能够满足这一需求.
此外, TowerJazz还宣布将与RF组件和物联网集成电路供应商Maxscend达成合作, 以开拓这一技术的应用市场.
Maxscend的首席执行官Zhihan Xu表示: '我们之所以选择TowerJazz, 是因为其能够提供具备大批量交付能力的先进技术以及不断创新的产品. 公司为下一代产品线特别选择了TowerJazz 300mm 65nm RF-SOI工艺平台, 正是看中其卓越的性能, 低插入损耗和高功率处理能力. '
'我们很高兴与Maxscend继续合作, 将基于TowerJazz最新300mm 65nm RF-SOI平台制造的突破性产品推向市场. ' TowerJazz首席执行官Russell Ellwanger表示, '此外, 我们很高兴与Soitec加强了合作伙伴关系, 以确保300mm RF-SOI晶圆供应能满足我们日本300mm工厂的强劲需求. ' (校对/Aki)
3.人工智能, 5G来临, 半导体产业谁是最大受益者;
集微网消息, 人工智能, 5G对于半导体产业的影响正在凸显. 此前受到中美贸易关系以及美股走势低迷的影响, 台积电的股价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但是, 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分析师Mehdi Hosseini表示, 人工智能芯片和5G掀起的浪潮, 将会让台积电从中获得极大的好处, 台积电的投资评级也被从 '中立' 调至 '正面' .
人工智能过渡成主要驱动力
报道指出, 时代的潮流正在发生变化, 智能手机, 消费电子的时代行将结束, 未来将会是商业应用驱动的人工智能时代.
这将有助于台积电改变其相对集中的客户结构, 将客户群体分散到更多的领域当中. 此前, 台积电的客户主要集中在苹果, 海思, 华为, 高通, 联发科等厂商, 这些厂商主要生产的也是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
而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 谷歌, 微软等大型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正在崛起, 如果台积电能够抓住机遇, 赢得订单, 台积电或将会成为收益最大的企业.
不过Hosseini也承认, 过去的几年中, 人工智能一直处于炒作的状态, 但是现在来自不同公司的关于人工智能的实质性的设计正在逐年增加.
报告显示, 人工智能将会让台积电在大客户之外产生更多的 '增量' 收入, 而这一增量的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
Hosseini预计, 到2020年之前, 人工智能将占到台积电总营收的最多20-25%. 同时, 人工智能带来的 '增量' 营收或将改变台积电的客户结构, 帮助其分散营收来源.
值得注意的是, 目前, 人工智能的客户群体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坐拥尖端科技的先进企业; 一类是在跟进人工智能技术的云计算, IC设计等厂商.
但是, 无论细数哪一类厂商, 只有少数是台积电现有的客户. 可以说, 人工智能的到来, 将会使得更多厂商转变为台积电的客户.
5G将刺激台积电运营
Hosseini强调, 与人工智能有关的应用也将会在2019年年中开始, 成为刺激台积电增长的一大动力, 而5G技术也将会在2020年之前提振台积电的业绩.
集微网此前曾报道过, 高通曾选择把芯片制造分别放在了台积电和三星的篮子里, 不过最近高通宣称将放弃三星, 和台积电展开全面深入的合作, 也就是说台积电将有望成为高通下代处理器骁龙855的唯一合作伙伴.
另外高通表示希望台积电能构建其5G调制解调器芯片而不仅仅只是骁龙855,有意思的是联发科先发制人已经向台积电下了5G调制解调器的芯片订单.
而且联发科也公布了旗下专门为5G打造的基带芯片M70, 据介绍, 这款基带芯片就是使用了台积电7nm工艺打造, 预计明年开始商用.
可以说, 随着5G商用的逐渐到来, 芯片厂商将会陆续推出5G芯片的设计, 这对于拥有先进工艺的台积电来说, 将会是一大利好.
对于台积电来说, 虽然智能手机的增长逐渐放缓可能会影响其未来的营收, 但是随着人工智能, 5G等新应用的出现, 台积电将会涌现更多新的客户, 与此同时, 新技术影响下出现的新应用也将会影响台积电的发展.
4.中国手机市场进入寡头时代 中小厂商动荡中求生存;
国内手机市场进入增长乏力状态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 在刚刚过去的6月份, 国内手机品牌华为, OPPO , vivo, 小米陆续发布了自家的旗舰新机型, 在手机行业低迷的大背景下, 今年上半年手机行业的销量如何?
5月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2% 结束14个月连跌
6月是各大手机厂商新机扎堆发布的月份, 众多手机厂商在这个月集中发布新品, 从高端旗舰到入门级的产品都有, 除了vivo NEX和OPPO Find X外, 华为, 小米等也陆续发布了新机.
6月18日京东数据显示, 当天京东手机销量同比增长134%, 具体品牌表现方面, 华为荣耀, 小米, 苹果占据销量前三名, OPPO, vivo线上实力开始凸显. OLED面板, 屏下指纹, 3D感测等技术应用成为新机型的看点.
OPPO中国大陆市场产品总监 李胜: 新机高达93.8%的屏占比, 下边框只有3.4毫米, 它是前后一体无孔无镜的设计, 整个产品的研发周期超过一年半, 花了很长的时间来打磨这款产品.
随着手机换机周期的拉长, 消费者对手机性能的关注度逐渐提升, 在手机零售市场, 3000-4000元价位的手机销量持续增长, 反映出用户对高性能高品质手机的喜爱. 而在4000元以上价位的手机销量中, 国产品牌占比进一步增大.
苏宁易购通讯公司总裁 顾伟: 1月到6月, 整个国产手机的增长趋势还是非常好的, 尤其中高端产品上, 3000元以上的产品销售同比60%以上. 在这个价格段, 国产品牌已经占到65%以上, 占到绝对主导的地位.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月份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报告显示, 今年1月至5月, 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为1.59亿部, 同比大跌19.0%. 尽管从国内总体出货量来看跌势明显, 但国产手机也似乎看到了止跌回稳的曙光.
来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同样显示, 今年5月份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3783.6万部, 同比增长1.2%, 结束了连续14个月的单月出货量同比下降态势. 华为, OPPO, vivo, 小米, 苹果分别位居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前五名, 占据了八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深圳市手机行业协会会长 孙文平: 新的技术, 特别是新的一些软硬件结合的, 用户体验的技术非常完善, 这样也促进了用户的购买欲望. 因为2017年到2018年是从4G到5G的过渡之年, 然后, 现在4G必然要换成5G, 这个时候的增速可能预测每年要超过3%. 手机市场进入寡头时代 中小厂商动荡中求生存
近几年, 在产业升级的背景下, 国产手机品牌在经过几轮的洗牌之后, 正进入寡头时代, 逐渐形成了以华为, 小米, VIVO和OPPO为首的第一梯队, 他们占据了八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剩下的一些中小手机品牌则分食不到两成的市场份额, 整个手机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陈劲是广东一家手机企业的负责人, 在手机行业打拼了十几年, 他告诉记者, 这两年消费者换机的欲望在下降, 手机行业硬件的升级没有给消费者太多的惊喜, 手机市场已经开始饱和.
糖果手机CEO 陈劲: 三年前, 安卓手机的更换机频率大概是14到16个月, 也就是用户差不多是一年零三个月他会换一部手机. 而到最新的数据, 用户的更新周期已经变成了24个月以上, 也就基本上一个标准的用户, 他是需要2年才换一部手机. 这个市场饱和的状态下, 给所有的市场从业者都是有比较大的压力.
同样在手机行业打拼多年的张家炜也告诉记者, 他见证了中国手机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几轮大洗牌, 从功能机到智能机, 从山寨机到品牌机, 伴随着每一次的行业洗牌, 手机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小.
克里特手机CEO 张家炜: 刚开始做手机, 基本上差不多有做到20%的毛利空间, 做到大概2015年左右, 基本上能做到几个点, 有的功能机, 可能就只能赚几块钱. 如果量小的情况下, 现在的空间毛利率完全发不起工人工资.
业内人士表示, 2018年将是智能手机发展的关键一年, 手机市场将进入寡头竞争时代. 大数据服务商QuestMobile近日公布的一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数据显示, 截至2018年3月, 苹果, OPPO, 华为, vivo, 小米五家厂商的累计市场份额为82.3%, 其它众多手机品牌则分食剩下不到20%的份额, 并且还在不断下滑, 中小手机厂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有的甚至面临生存危机.
广东省东莞市科新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贺玲玲: 今年订单的下滑比例, 可以用断崖式下滑来形容. 去年做智能机的时候, 每个月出货量在30万台到50万台左右, 但今年智能机很少, 一个月大约是3万台到5万台, 但是其它的, 因为订单不足, 所以接上了功能机和智能机周边的一些产品.
手机产业链竞争激烈 零部件厂商创新中求发展
随着国内手机市场竞争白热化, 新功能新应用的突破成了各大手机品牌的必胜法宝. 为了获得新订单, 手机零部件厂商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他们有的通过并购拓展产业链, 有的进行技术创新寻求发展.
今年4月17日, A股手机设备制造上市公司闻泰科技宣布因重大事项停牌, 随后公司发布公告, 全资孙公司合肥中闻金泰半导体投资有限公司和另外两家公司组成的联合体, 受让了合肥芯屏产业投资基金持有的安世半导体的七成股份, 成交金额为114.35 亿元人民币.
公开资料显示, 安世半导体是半导体行业的知名公司, 闻泰科技借助入股安世半导体, 可打入手机产业链上游领域.
闻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学政: 非常看好安世半导体的这个公司, 它有很强大的研发能力, 也有很大的行业客户. 它的客户主要是在消费品和汽车电子, 还有IoT (物联网) 上, 跟整个行业的发展是非常相符的.
公开资料显示, 今年第一季度, 智能手机的出货量暴跌近二成, 这对手机配件厂商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 越来越多的手机配件厂商开始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 在整个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 创新将成为手机产业的主要驱动力, 双摄像头, 全面屏, 屏下指纹识别等创新技术正逐步融入智能手机之中, 并给相关公司带来不错的业绩. 技术创新带来产品的单价提升, 掌握相关技术的公司业绩实现了持续增长.
丘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秘 范富强: 截止到今年5月, 摄像头模组的出货大概有8300万颗, 对比去年同期的增长是同比增长超过20%. 指纹识别模组的出货数量大概3600万颗, 对比去年同期的增长超过30%.
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 杨昕宇: 电显事业部的收入, 2017年比2016年翻一番, 利润增长500%以上; 今年的一季度比去年一季度同期营业收入又增长30%以上.
2018年, 手机全面屏市场已经迎来了集中爆发的时期, 高屏占比已成为手机产业链各大厂商竞相角逐的焦点, 根据业内测算, 2020年全面屏智能手机面板需求量将达19.63亿片.
旭日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 吴凌云: 预计2018年全面屏手机的出货将近6亿部, 同比增长超过300%. 预计2019年全面屏手机将占智能手机的50%, 除了全面屏以外, 3D摄像头, 屏下指纹, 手机多摄等也是手机技术的创新的亮点, 将会给手机整个产业带来全新的机遇.
手机传统旺季来临 消费电子板块有望回暖
数据显示, 5月手机出货量已经同比转正, 再加上下半年是手机的传统旺季, 业内人士表示, 手机产业链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 消费电子领域或将进入新一轮景气行情.
Wind资讯数据显示, 消费电子指数从去年2017年11月14日阶段最高点一路下跌, 截至6月底累计下跌了31.28%, 而同期上证综指下跌17.41%, 消费电子指数跑输上证综指13.87个百分点. 个股方面, 从去年2017年11月14日至今年6月底, 蓝思科技下跌45.05%, 深天马A下跌43.57%, 欧菲科技下跌37.72%.
中信建投证券电子行业分析师 马红丽: 电子板块指数从去年11月份开始回调, 然后手机产业链有一些个股也出现了一些股价的回调, 主要的原因是去年下半年iPhone X发布以后, 销量不达预期, 市场对整个手机产业链的创新, 还有出货量产生一定程度的担忧.
业内人士表示, 下半年是手机的传统旺季, 新机型发布是手机产业边际改善的重要推力.
目前苹果新机型目前已逐渐开始备货, 华为, OPPO和VIVO等厂商近期发布的旗舰机型也搭载了诸多创新功能, 比如华为P20pro搭载了开创性的徕卡三镜头, 小米8搭载双频GPS, 红外人脸识别功能, 解决了使用痛点, 有望刺激消费者的换机需求. 预计手机出货量在今年下半年将继续回暖, 而前期消费电子板块上市公司股价出现了大幅下跌, 估值已经处在相对低位, 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
闻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学政: 一个手机里边有500多个供应商, 因为部件很多, 无论是屏的创新, 摄像头的创新, 指纹识别的创新, 甚至是外壳的创新都可以带来消费的升级, 刺激消费者进行更新换代.
中信建投证券电子行业分析师 马红丽: 从二季度行业数据以及产业链代表公司的出货和经营数据, 已经看到向好的趋势, 一季度为整个行业面的低点, 6到7月份, iPhone的新机开始备货, 消费电子全年景气度是先抑后扬的状态. 从更长期来看, 手机会经历一个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 再到AI, 加AR智能手机, 智慧手机的演化, 从而实质性改变人们的生活, 会带来手机消费电子类的换新潮. 央视财经
5.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 应用前景广阔;
钱童心
[与自动驾驶技术相比,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不可控性要小得多. 人体的器官和机能都是相对固定的, 不会像一些道路的路况那么复杂]
[行业统计数据显示, 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到2024年将达到1730亿美元. ]
人工智能在医疗方面的应用一直饱受争议, 但随着机器学习技术更加深入的发展, 未来医生借助人工智能对病人进行诊断和健康管理将成为大势所趋.
试点人工智能
在日前举行的上海科技大学主办的年度大会上, 包括图灵奖 (TuringAward) 得主IvanEdwardSutherland教授在内的众多国际顶尖学者分享了人工智能和视觉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和核心技术.
今年的一大亮点是机器视觉在医疗方面将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人工智能领域专家艾伦·尤尔 (AlanYuille) 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他的团队正在和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合作, 利用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辅助病人的诊断和管理. 尤尔是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学生, 80年代他完成了博士学位后, 由物理学转向了人工智能.
尤尔教授认为, 相比于无人驾驶而言, 人工智能在医疗方面将率先实现大规模应用. '我们通过对上万个病例数据库的医学影像进行分析, 用这些数据提供放射学和病理学方面的训练, 帮助医生做出更为精准高效的针对. ' 尤尔教授表示, 目前该项目仍在研究阶段, 要进入临床还有待美国FDA等一系列政策的批准. 不过他相信人工智能在医疗影像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
尽管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还处于早期阶段, 但美国的各大顶尖医院都已经开始行动. 早在两年前, GPU巨头英伟达就宣布与麻省总医院医疗数据科学中心建立合作关系. 该中心希望成为人工智能医疗应用领域的中心, 对疾病进行探测, 诊断, 治疗和管理. 英伟达的DGX-1深度学习超级计算机也已经被安装到麻省总医院.
据了解, 麻省总医院的数据库包含100亿张医学影像, 如果英伟达DGX-1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未来医疗数据科学中心将能扩大到电子病历和基因学等领域.
目前美国顶尖的五大医院最受欢迎的人工智能项目包括预测性分析, 也就是通过数据分析和关键指标来监控病人的状况; 以及通过机器学习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去年年初, 梅奥诊所个性化医疗中心与初创公司Tempus展开合作, 利用机器学习平台开发个性化癌症治疗方案. Tempus为1000名参与免疫疗法相关研究的梅奥诊所病人进行了分子测序和分析, 针对的癌症种类则包括肺癌, 黑色素瘤, 膀胱癌, 乳腺癌和淋巴癌. 行业统计数据显示, 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到2024年将达到1730亿美元.
涉足医疗
巧合的是, 尤尔是上海人工智能独角兽公司依图科技的创始人CEO朱珑的导师.
尤尔对于依图这样的中国初创公司给予很高的评价: '在领先的自然语言处理 (NLP) 技术, 计算机视觉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的支持下, 依图正在积极布局医疗领域, 这是一个好的方向. '
就在上个月, 依图宣布与华西医院的战略级合作, 加速AI医疗普惠民生. 双方称将以AI治理多模态医疗大数据, 构建全维度临床研究平台, 推动医院智能化. 依图与华西医院还发布了两项双方合作研发的肺癌人工智能成果: 全球首个肺癌临床科研智能病种库, 及全球首个肺癌多学科智能诊断系统.
依图医疗产品市场总监王文艇介绍称: '在依图医疗发布的全国首个肺癌临床科研智能病种库中, 依图医疗携手华西医院完成了2.8万例肺癌患者全周期数据的跨系统集成, 纳入了超过100万份的临床文档与报告, 超过千万份原始医学图像, 为肺癌领域科研打下坚实基础, 并以此为基础研发出世界首个肺癌多学科智能诊断系统, 极大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肺癌诊疗水平. '
依图科学家杨俊博士也表示: '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利用强大的计算力, 建立普通统计学无法完成的复杂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预测和风险分级的大数据数学模型. '
他举例称, 在脑卒中患者发病到院后的第一时间, 对输入计算机的CT和MR影像资料进行高效的智能量化评估, 填补多学科衔接上的影像决策输出空白, 实现真正服务于临床, 辅助临床医师进行信息化, 智能化, 数字化的 '多学科会诊' , 提高脑卒中的整体诊治效能. '影像判读越快, 越精确, 诊疗建议越精准, 患者的脑功能受损就越小, 而这一块正好是人工智能的强项所在. ' 杨俊表示.
近日英特尔与分析机构ConvergysAnalytics合作开展了一项调查, 有200名美国医疗决策者参与其中. 该调查重点关注对人工智能的态度以及对其采用的感知障碍. 研究显示, 虽然大多数专业人士认为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