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紅利逐步消失, 人工成本不斷上升, 年輕群體 '逃離' 製造業工廠……這些都讓包括中國製造業開始面臨嚴峻的勞動力不足問題. 這一大環境下, 工業機器人產業的興起, 成為破解以上難題, 實現製造工業自動化, 智能化加速發展的核心力量, 成為名副其實 '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 .
'成長快速' 和 '亟待突圍' 是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兩大關鍵詞. 數據顯示, 我國已連續5年成為工業機器人的最大消費市場,並仍處於加速成長階段,2017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約為13.6萬台,同比2016年增長了60%. 然而, 國外企業以全球機器人 '四大家族' (ABB, 庫卡, 發那科, 安川)為代表, 在中國市場份額合計達到70%左右. 除了市場份額佔比少, 國產機器人產業還大多集中在中低端領域, 在 '三大核心零部件' 方面, 國際巨頭的技術壁壘依然很高.
不過, 近年來對這一現狀發起挑戰的國產機器人公司也開始初顯, 2014年成立的上海節卡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節卡)便是其中備受關注的一個. 始終秉持 '解放人類雙手, 點亮智慧火花' 理念的他們, 用原創的科技力量連連突圍, 衝破國際巨頭技術壁壘, 朝著機器人核心技術高地發起衝擊, 在 '助' 力中國成為科技強國的路上不斷斬獲可喜成果.
商業全球化浪潮中, 懂技術, 有情懷, 有遠見的中國企業家層出不窮, 驚豔國際舞台, 節卡創始人李明洋先生及聯合創始人王家鵬先生便是個中代表. 從一開始就看到工業機器人巨大市場前景的他, 將創業鎖定工業機器人, 並創立了節卡. 從一開始採用機器人技術的應用實現禮品型高端牛奶的包裝自動化, 到通過機器人及工業資訊技術解決化纖包裝自動化和資訊化, 再到協作機器人領域突破技術封鎖, 幫助新能源, 汽車零部件等企業實現柔性製造, 找到中國工業機器人 '彎道超車' 的機遇. 2017年, 節卡的營收已達數千萬元, 預計今年營收將近2億元. 此外, 節卡還獲得了和君資本的1500萬元A輪投資及方廣資本6000萬元的A+輪投資. 即使在嚴苛外資競爭和核心技術封鎖下, 節卡創業團隊依然一步步切入工業協作機器人市場, 研發出有市場影響力的國產機器人, 成為科技報國的踐行者和示範者.
2014年7月, 由一群工程師和教授組成的節卡公司正式註冊成立. 節卡的第一份智能化系統的設計圖紙, 也幾乎同時亮相. 當年10月, 節卡的智能化系統原型機設計完成, 並找到第一家客戶. 2015年, 該技術及產品開始在國內乳製品生產企業中得到推廣, 並進入全國前五大乳品企業. 2016年開始, 節卡嘗試改變同樣勞動密集型的紡織業, 研發了化纖領域的氨綸自動分級分揀裝箱系統. 此外, 節卡正在切入新能源, 汽車零部件等領域.
但是, 節卡在智能裝備系統領域擴張的同時, 也看到了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與國際巨頭之間在核心技術方面的差距. 正如李明洋先生所稱 '中國廠商技術能力薄弱, 都是以整合為主, 關鍵部件的核心技術全部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 同樣的產品, 國外廠商會以高出國外價格數倍的價格賣給中國廠商, 而中國廠商也無奈只能接受. '
這一情況下, 節卡與上海交通大學成立了聯合智能裝備研究中心, 進行機器人本體核心技術的前沿研發. 上海交通大學機器人研究所是我國最早從事機器人領域研究的科研機構之一, 在機器人領域具有深厚的積澱, , 這種積澱與開闊的商業視野融合, 讓他們找到了 '夾縫' 中的機遇——協作機器人, 並朝著這一領域攻城略地, 高歌猛進.
經過3年的研發和調試, 節卡的協作型六軸機器人於2017年底實現量產. 這款被命名為 '小助' 的協作機器人, 目標是給眾多生產, 加工行業提供便捷的技術和產品, 再結合不同產業的特性進行適配, 滿足各種不同的生產場景, 如機床的上下料, 流水線上產品的抓取裝箱, 點膠噴塗等. 不同於使用門檻頗高的傳統工業機器人, 用戶通過移動終端APP/PAD, 即可進行編程作業, 操作界面更加簡單, 真正實現機器人的 '傻瓜式' 操作.
此外, 傳統工業機器人, 協助機器人通常需要數十萬的價格, 而小助機器人量產之後, 價格將大幅度降低. 在產品使用技術壁壘消失, 終端價格大幅下降後, 眾多中小型商家甚至個人或家庭, 都能成為小助機器人的用戶.
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作出指示: 機器人是 '製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 , 其研發, 製造, 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製造業水平的重要標誌, 也是我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重點領域. 包括節卡在內的中國機器人領域優秀企業, 正匯聚合力, 打破行業國外壟斷, 將人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 引領中國 '智' 造不斷向前, 讓世界見證中國智慧和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