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A股科技板塊: 是 | '至暗時刻' | 還是 | '黃金坑'

近期, 以科技創新企業為龍頭的創業板指數跌幅深重. 科技板塊是否砸出 '黃金坑' , 迎來較好的投資機會? 《投資者報》通過研判和採訪為投資者提供參考

市場專家認為, 長期來看科技股代表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 具備較好的配置價值. 特別是晶片, 軟體等中國短板行業, 更容易得到政策支援. 因此, 當前的殺跌提供了較好的抄底機會, 細分行業龍頭股尤為值得關注

截至今年6月25日, 科技板塊572隻個股的平均動態市盈率為46.21倍, 中位數為39.37倍. 在A股曆史上, 目前估值已處於相對較低的位置

《投資者報》記者 吳悅

投資者報

股市中有句諺語: 五窮六絕七翻身. 遺憾的是, A股走勢再次應驗了這句話.

從今年5月至今, A股幾大主要指數紛紛大幅下跌, 其中科技板塊的跌幅首當其衝. 在監管層大力促進 '獨角獸' 回歸, 新興產業發展多次被決策層提高到戰略高度的背景下, 科技板塊本應承擔起優化A股結構的重任, 同時這一板塊也是上市公司中最具活力與發展潛力的板塊, 然而這段時間的表現卻並不給力.

截至6月中下旬, 隨著中美貿易摩擦再次升溫, A股市場也再次大幅下跌, 不到兩周時間, 上證指數從3000點上方最低跌到2800點以下, 創出本輪調整以來新低. 以科技創新企業為龍頭的創業板指數也大幅滑坡, 不過到6月28日收盤, 市場強勁反彈, 各大指數漲幅紛紛超過2%, 創業板指數更是大漲4%.

那麼, A股的大科技板塊能否承擔起新技術革命與新產業中興的曆史使命? 眼下的大跌企穩之後, 科技板塊究竟是繼續延續 '至暗時刻' 還是已砸出 '黃金坑' ? 這一板塊是否擁有真正具有發展前景的公司, 哪些可能只是純粹的概念炒作? 《投資者報》記者對A股科技公司進行了詳細梳理, 並採訪了深圳前海開源基金公司董事總經理, 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 以期為投資者提供投資參考.

A股系統性調整

科技股首當其衝

自5月末以來, 特朗普宣布對中國企業加征500億美元關稅, 中國政府也隨之採取相應措施, 市場各方對中美貿易戰升級的擔憂越來越濃, 引發了全球股市大幅震蕩. A股市場亦大幅下跌, 6月1日至27日, 上證指數跌幅為9.12%, 上證50指數跌幅為7.74%, 深證成指跌幅為10.95%, 而科技股最為集中的創業板指數, 跌幅更是高達11.33%.

事實上, 今年以來, A股整體性的系統調整中, 科技板塊的跌幅也較為突出. 在Wind分類下的科技板塊572隻個股中, 今年1月1日至6月25日, 只有92隻個股上漲, 僅占科技股總數的16.08%. 其餘400多隻個股均下跌, 跌幅最大者達到85.71%. 在此區間, 板塊的加權平均跌幅為31.27%, 即使排除掉樂視網, 中興通訊等非常態下跌的股票, 科技板塊的整體跌幅也並不算小.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據多家投資機構研究報告的觀點, 其導火索正是中美貿易戰中美國對中國科技行業的多種限制, 特別是對中興通訊的重罰. 此次中興通訊的損失無法估計, 對其他科技企業來說也會帶來衝擊. 高科技行業是全球化分工, 中間一個環節斷掉了全產業鏈都會受到影響. 如果進口晶片被遏制, 就等於從源頭上關掉了 '水源' .

更令投資者擔憂的是, 如果美國對中興通訊的禁令進一步擴散, 對國內所有高科技企業都會帶來衝擊, 特別是晶片依賴程度比較高的行業, 畢竟目前大部分核心晶片還需要依賴進口, 而美國在這一領域仍處在全球領先的地位. 當然, 美國高科技企業也需要依靠大量對外出口才能帶來更多利潤, 因此貿易戰的走向也不會是長期犧牲美國企業自身的利益. 從這個角度來看, 中國科技公司的前景也並非那麼悲觀.

談到這個問題, 深圳前海開源基金董事總經理, 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 受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 科技股整體出現了比較大的回調, 導致現在市場投資的熱情更多都在消費股上, 因為消費股的業績增長比較穩定, 並且不受中美貿易戰的影響. 但從長期來看, 科技股代表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 具備較好的配置價值. 特別是中國的一些短板行業, 比如晶片, 軟體等, 更容易得到政策支援. 因此當前的殺跌其實是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比較好的抄底機會, 細分行業的龍頭股尤為值得關注.

科技股良莠不齊

機遇與風險並存

當然, 市場出現深幅調整過後, 也並非所有科技股都具備投資價值. 由於多年來, A股 '講故事' 之風盛行, 而各類科技題材更是 '講故事' 的重災區, 其中也不乏藉此爆炒股價, 實際並無業績支撐的公司, 因此投資者在選擇投資標的時, 還需要仔細甄別.

基於當前政策層面及產業層面的扶持傾斜, 特別是在中興通訊事件之後, 國產晶片, 軟體, 5G, 衛星, 人工智慧, 數字中國, 雲計算等細分領域更加引人關注, 但總體來看, 在這些科技細分領域, 中國企業在世界範圍內還沒能走到更前沿的位置, 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同時也面臨著極大的競爭壓力與挑戰.

以國產晶片行業為例, 據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魏少軍所長發表於2017年的文章顯示, 中國整合電路產業持續高歌猛進, 晶片設計, 製造, 封裝測試都取得了超過10%的銷售增長率. 但行業火爆的背後, 產業結構與需求之間失配, 晶片製造業主要為海外客戶加工, 晶片設計主要使用海外資源, 晶片封測主要為海外客戶服務等問題也顯現出來. 最關鍵也是最致命的問題是, 核心整合電路的國產晶片佔有率低, 即便有國產晶片, 要麼為海外代工, 要麼無人問津.

另外, 整合電路進出口存在較大貿易逆差. 2016年, 中國整合電路進口額達到2270.7億美元, 連續四年超過2000億美元, 是價值最高的進口商品; 同期出口整合電路613.8億美元, 下降11.1%, 貿易逆差高達1657億美元. 預計未來幾年, 整合電路進口額仍將維持高位. 從這組數據來看, 國產晶片替代進口產品仍然任重道遠.

此外, 在人工智慧, 雲計算, 衛星, 5G等細分領域, 中國企業特別是A股科技公司同樣面臨來自全球的巨大挑戰. 但也正因如此, 那些真正把精力放在發展技術與創新產品之上的企業, 發展潛力也非常可觀. 畢竟, 科技股的投資邏輯, 更多的是投資未來.

美國十年牛市鏡鑒

科技巨頭增長驚人

投資科技股等於投資未來, 這在全球範圍內是有跡可尋的.

以美國股市為例, 美股近十年的大牛市, 其龍頭正是以穀歌, 微軟, 蘋果等全球科技巨頭為代表的公司, 這些公司的股價漲幅遠遠超越了汽車, 銀行等傳統產業公司. 這些年在美國上市的中國科技龍頭公司, 如阿里巴巴, 百度, 網易等, 其股價漲幅都非常令人振奮.

對此, 楊德龍的觀點是, 過去這些年, A股錯過了很多科技創新類的企業, 例如早期的互聯網公司, 後期的BATJ等科技互聯網巨頭. 而新經濟在中國經濟中已經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貢獻了GDP總量的23%. 這些 '獨角獸' 企業多數是在國內獲得收入和利潤, 令人遺憾的是, 國內投資者卻無法分享這些企業的成長. 這些公司在海外上市之後股價都出現了比較大的上漲, 像騰訊上市之後已經有500倍以上的漲幅.

那麼, A股投資者該如何分享新經濟發展成果呢? 監管層近期大力推進的 '獨角獸' 回歸A股, 對科技創新企業回歸開闢了新的通道, 對於未在海外上市的創新企業, 可以在A股通過IPO快速通道上市, 比如富士康, 寧德時代等. 已經在海外上市或者在境外註冊的公司, 可以發行CDR, 即中國存托憑證實現回歸.

不過, 對於 '獨角獸' 通過發行CDR回歸, 很多投資者也非常擔憂: 一個是發行CDR可能會對國內市場資金造成分流; 另一個是CDR發行價格可能過高.

對此, 楊德龍強調, '獨角獸' 回歸確實會分流一部分市場資金, 造成大盤的分化, 這一點在近期市場上已經有了充分的反應. 受到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以及資金面緊張的影響, 上證指數連續調整, 已經跌破2800點關口, 這說明 '獨角獸' 回歸對市場資金面的壓力還是比較明顯的. 對於投資者擔心的CDR發行價格會不會偏高的問題, 他認為, 美股畢竟已經漲了9年, 很多中概股股價都處於曆史高點. 而港股也已經大幅上漲, 在香港上市的騰訊市值也達到4萬億港元. 在這個時候回歸國內發行CDR, 確實存在著定價偏高的風險, 建議投資者理性對待, 多打新股, 少參與炒作, 根據公司發展前景以及定價情況來進行配置.

深幅調整之後

'估值底' 與 '政策底' 有望共振

說到科技公司的投資價值, 除了考慮公司所處行業的發展前景, 發展階段等問題, 更現實的指標是當前的估值水平. 那麼, A股的科技板塊整體在當前處於什麼樣的估值水平?

Wind數據顯示, 截至今年6月25日, 科技板塊572隻個股的平均動態市盈率為46.21倍, 中位數為39.37倍. 業績方面, A股科技股總體也有一定增長, 2017年大科技板塊的營收增長率 (中位數) 為19.78%, 淨利潤增長率 (中位數) 為12.9%, 2018年一季報的淨利潤增長率 (中位數) 為8.36%. 與傳統行業相比, 科技股估值會有一定溢價, 因此在A股曆史上, 目前估值已經處於相對較低的位置. 如果是參照美股, 截至今年5月, 亞馬遜PE大約178倍, Netflix (奈飛) 是204倍, 穀歌的PE是32.5倍.

在成熟的美股市場, 投資者對於科技股的投資也並非完全依據PE而論, 更多考慮其發展前景, 特別是在創新領域有沒有足夠多的核心技術與足夠深的護城河. 對於A股投資者來說, 選擇邏輯也可以參考美股的經驗和前車之鑒, 重點關注那些有較深護城河的創新公司.

此外, 從近期政策面變化來看, 新興技術產業的發展已經成為重中之重. 就在不久之前, 監管層快速批准發行6隻戰略配售基金,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 '獨角獸' 回歸對於市場資金面的衝擊.

此外, 小米申請推遲發行CDR, 也被楊德龍解讀為管理層呵護市場的一個積極訊號. '這一舉措緩解了之前投資者擔心的 '獨角獸' 回歸帶來市場資金面緊張的問題, 有利於穩定市場情緒, 改善市場資金面偏緊狀況. 另外, 央行宣布在貨幣政策方面保持中性, 通過定向降准, 額外增加2000億元的MLF的適當寬鬆政策來應對外部衝擊, 這對於市場資金面也是一個改善. '

從這個角度看, A股在經曆了持續下跌後, 或已接近 '政策底' . 對於代表著未來中國經濟新力量的科技板塊來說, 目前估值已經具備了一定吸引力, 正是精選個股的好時機.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