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摺疊屏不遠了京東方與手機廠研發摺疊屏手機有4款

1.摺疊屏還遠嗎? 京東方與手機廠商研發的摺疊屏手機已有4款; 2.大廠布局重要專利 首款可折迭OLED手機今年面市有望; 3.因廣告語 '掐架' 美的向格力索賠490萬; 4.智慧財產權做 '護身盔甲' 才能贏得人工智慧未來; 5.VAR惹上官司! 專利者: 停止使用 索賠1500萬歐

1.摺疊屏還遠嗎? 京東方與手機廠商研發的摺疊屏手機已有4款;

集微網消息, 據外媒 The Verge 披露的一封微軟內部郵件顯示, 微軟正在開發一款可摺疊的移動設備.

The Verge 透露, 這款可摺疊的移動設備屬於 Surface 系列, 內部檔案將其描述為「可裝進口袋的 Surface 設備 」 (pocketable Surface device) , 但檔案並沒有明確說明這款設備是手機, 平板或是其他.

雖然尚不能確定這款可摺疊的移動設備, 是否為傳言中的 Andromeda 或者 Surface Phone, 但實際上, 已經有不少手機廠商開始將目光鎖定在了摺疊屏手機上.

據悉, 為了讓手機的屏幕更大, 更炫, 國內外手機廠商可謂煞費苦心, 在全面屏紛紛進入市場之後, 不少廠商開始專註研發可摺疊的智能手機. 其中, 三星是最早著手研製的手機廠商, 中興, LG, 蘋果, 小米和華為正緊跟其後.

▲ Galaxy X 假想渲染圖

自2013年起, 三星就開始了可摺疊屏幕手機的研發. 當時三星預計2015年可摺疊, 可彎曲的手機就能問世, 但2015年時三星再一次公布Project Valley項目新線路圖時, 卻表示在可摺疊屏幕在研發過程中技術上碰到了障礙, 該項目的第一款智能機Galaxy X還要再等等. 直到最近, 三星旗下Samsung Display部門才證實可摺疊屏技術要等到2019年方能成熟.

上個月外媒ETnews報道稱, 華為目前正在研發一款可摺疊的智能手機, 而其合作方正是中國最大的顯示器製造商京東方. 不過由於京東方目前仍對有機發光二極體研發存在疑問, 所以這款產品短期內不會發布. 值得一提的是, 有消息人士稱, 京東方已與兩家公司合作推出了四款可摺疊產品.

▲Axon M. 圖片來自: cnet

而中興去年就推出了一款可摺疊手機Axon M, 通過將兩塊5.2英寸1080P屏幕連接在一起.

此外蘋果, OPPO和vivo等手機廠商也有都陸續有可摺疊的相關專利曝光.

2.大廠布局重要專利 首款可折迭OLED手機今年面市有望;

在柔性AMOLED顯示器市場, 曲面顯示器已率先量產, 今年更有望看到首款可折迭OLED手機問市. 除了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與京東方持續在該領域技術耕耘之外, 手機大廠摩托羅拉(Motorola)更於日前傳出開始布局相關專利.

早在2013年, 三星電子便展示了可彎曲與可折迭的智能型手機屏幕, 曲面的OLED顯示器也早已量產, 儘管許多大廠已紛紛展示可折迭的OLED顯示技術, 但也未見終端手機品牌量產計劃. 然而, 隨著可彎曲的柔性AMOLED顯示屏幕已迅速導入高階手機市場, 曲面顯示器所帶來的創新外型更有助於提高產品的利潤. 因此, 面板廠商對於提供差異化產品的意願也越來越高. IHS顯示研究總經理謝勤益指出, 以目前現狀看來, 第一批具備可折迭AMOLED屏幕的智能型手機將有望在2018年年底推出.

可折迭顯示器可以做到180度對摺, 並具有許多不同的折迭型式, 諸如G型或是Z型的二維折迭. 然而折迭如何不損傷內部組件, 以及如何避免摺痕與變形將是很大的技術挑戰. 摩托羅拉已於2018年6月14日獲得美國專利商標局的專利, 名為「可折迭顯示器的永久變形恢複方法(Method to Recover Permanent Set in A Foldable Display)」, 是一項讓OLED可頻繁彎曲的重要專利. 看得出來摩托羅拉正試圖打造更加耐用的可折迭智能型手機.

另一方面, 中國京東方也已開發出7.56英寸2048x1536 ppi的可折迭AMOLED顯示器樣品, 其彎曲半徑為5mm, 並可以彎曲10萬次而不會斷裂. 京東方並預計將於今年開始供應華為可折迭AMOLED顯示器. 與此同時, 友達也開發出了5英寸1280x720 ppi AMOLED顯示器, 雙向皆可彎曲, 其彎曲半徑為4mm, 並能彎曲超過150萬次.

目前, 智能型手機品牌對於擴大屏幕尺寸與比例相當重視, 希望能夠提供手機最大尺寸屏幕. 而可折迭的顯示器將可能結合智能型手機的隨身特性, 以及平板計算機的大屏幕優勢. 然而, 由於該技術的生產過程非常複雜, 因此售價可能將會偏高, 成為消費者購入時的重大考慮. 新電子

3.因廣告語 '掐架' 美的向格力索賠490萬;

格力美的兩大巨頭再次對簿公堂. 近日, 美的空調在廣東省佛山市起訴老對手格力在銷售空調時 '蹭熱度' , 要求格力公司停止使用 '有涼感無風感' 相關廣告語, 同時賠償其經濟損失480萬元及相關合理開支10萬元, 並在格力官網和《法制日報》等媒體公開賠禮道歉. 由於雙方不同意法庭調解, 法院將對此案擇日宣判.

美的公司訴稱, 自2015年起, 其耗費巨資通過電視, 報紙, 廣播等媒體公開大力宣傳美的公司具備 '有涼感無風感' 技術的舒適星系列空調, 並使 '有涼感無風感' 成為廣告形式的未註冊商標, 起到識別不同於其他空調品牌標識的作用. 而格力公司明知其空調產品不具有 '有涼感無風感' 的技術與功能, 卻利用美的公司享有極高知名度的廣告語對其商品做宣傳, 獲得了本來不應該歸屬於其的競爭優勢.

為此, 美的要求格力立即停止使用 '有涼感無風感' 廣告語, 賠償各項經濟損失490萬元, 並在格力官網和《法制日報》等媒體公開賠禮道歉.

格力則表示, 格力涉案的空調只在京東商城線上銷售, 京東的購物流程決定了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不會出現混淆品牌的情況. 此外, 格力還表示, '格力無需藉助於國內外任何一家大小家電企業的任何一款商品, 更無需實施任何足以引人誤認為是他人商品或者與他人存在特定聯繫的混淆行為, 來提高格力自身商品本身早已具有的強大競爭力. '

格力認為, 空調的 '無風感' 功效非美的公司首創, 這一功效及 '無風感' 這一宣傳詞, 現已是國內外家電空調行業普遍的宣傳內容之一.

而針對美的稱格力空調不具備 '有涼感無風感' 技術與功能的說法, 格力表示, 經格力公司測試, 就空調無風感功效檢測對比, 格力臻淨爽不亞於或優於美的舒適星系列, 美的公司訴稱格力臻淨爽不具備無風感功效無任何事實依據.

事實上, 格力和美的兩大巨頭之間的紛爭一直不斷. 2017年6月, 格力曾起訴稱美的 '製冷王' 系列空調侵犯其專利權, 要求賠償經濟損失5000萬元. 美的去年則分別在蘇州和廣州針對格力空調提起三起專利侵權訴訟, 訴訟索賠金額累計也近4000萬元. 截至目前, 雙方起訴的案件都被受理但尚未宣判. 藍鯨財經

4.智慧財產權做 '護身盔甲' 才能贏得人工智慧未來;

據外媒近日報道, Uber申請了一項很有意思的人工智慧專利: 通過機器學習技術來判斷使用APP約車的乘客是否處於醉酒狀態, 然後為其定製乘車服務, 比如讓接受過醉酒乘客服務培訓的司機前往接送.

產品未出, 專利先行. 在技術市場打拚, 沒有智慧財產權做 '護身盔甲' 萬萬不行, 在競爭日益白熱化的人工智慧領域更是如此. 想要贏得AI的明天? 得趕緊看看手中有幾張智慧財產權的籌碼.

AI領域智慧財產權層次豐富

'從技術的角度分析, 人工智慧領域所包含的智慧財產權可以依據產業劃分, 大致分為三類. ' 北京人工智慧專利產業創新中心總經理劉翰倫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劉翰倫告訴記者, 第一類屬於基礎層, 也就是人工智慧的底層技術所包含的智慧財產權. 這類智慧財產權覆蓋硬體和軟體, 例如晶片, 演算法, 感測技術等方面最基礎的技術.

第二層屬於技術層, 這類智慧財產權覆蓋將基礎層的技術進行整合後所產生映像識別, 語音識別等人工智慧技術.

第三層屬於應用層, 這類智慧財產權覆蓋的範圍主要是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在具體的行業或場景中, 比如自動駕駛, 陪伴機器人, 醫療映像識別等等.

'人工智慧企業要進行智慧財產權布局, 可以從很多方面入手. ' 劉翰倫介紹, 例如從技術角度可以申請發明專利或實用新型專利, 軟體則可以考慮著作權, 為產品外觀設計申請外觀專利, 同時企業的商標在註冊後也會受到法律保護.

美國飛翰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萊昂內爾·拉維努爾曾在中國智慧財產權培訓中心做講座時介紹, 如今外觀專利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但人工智慧等技術領域的企業往往重視為其技術申請發明專利, 卻忽略保護技術產品的外觀專利. 實際上, 一架小小的無人機可以申請幾十甚至上百項外觀專利.

另一個容易被忽視的保護方式是商業秘密. 劉翰倫介紹, 商業秘密需要企業有一整套的規範對涉及企業經濟利益的技術和經營資訊進行保護. 在商業秘密遭到侵犯時, 可利用法律手段要求侵害人停止侵害並承擔法律責任.

專利數量第一, 整體布局偏弱

這幾年國內人工智慧領域很火, 早些年起步的人工智慧公司迎來春天, 新的人工智慧創業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BAT等互聯網公司也開始爭相布局人工智慧業務.

從智慧財產權角度來看, 國內人工智慧專利的申請數量也令人欣喜.

據《2018人工智慧行業創新情報白皮書》統計, 目前全球人工智慧專利申請集中在中國, 美國, 日本三國, 其專利申請量分別為: 99264件, 48870件, 31158件 (包括髮明和實用新型專利) . 中國申請的人工智慧專利數量妥妥位居第一.

'但國內人工智慧企業在智慧財產權布局上整體依然偏弱. ' 劉翰倫說.

劉翰倫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雖然中國機構或企業申請的人工智慧專利數量已處於領先, 但從人工智慧智慧財產權所劃分的基礎層, 技術層和應用層三個層面來看, 中國的人工智慧專利主要集中在應用層, 少數位於技術層, 基礎層專利鳳毛麟角.

這一方面是由於跟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 國內在人工智慧領域起步較晚, 掌握的核心基礎專利自然較少; 另一方面是由於國內人工智慧企業比較偏向於人工智慧應用端的開發, 專利申請自然也嚮應用層傾斜.

'國內企業往往在一開始比較重視國內市場, 容易忽視在國際市場上的智慧財產權布局. ' 據劉翰倫觀察, 國內很多人工智慧企業的專利90%以上集中在國內, 如果企業的產品只面向國內市場問題不大, 一旦想要走出國門, 就會面臨非常大的智慧財產權風險.

劉翰倫舉例說, 國內某家著名互聯網公司近年來業務不斷向人工智慧領域傾斜, 雖然目前該公司即將進入IPO階段, 但是遲遲不宣布它會進入美國市場.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智慧財產權布局上積累不足, 一旦進入美國, 會面臨嚴重的智慧財產權風險.

應構建立體化智慧財產權版圖

在劉翰倫看來, 人工智慧企業在智慧財產權上的布局可折射出企業對智慧財產權的態度. 在這些方面, 國內外都有一些很好的 '榜樣性' 企業值得學習.

例如IBM在2016年申請了8088項專利, 其中2700多項專利與人工智慧與認知計算相關. 英特爾近來對人工智慧晶片的關注越來越多, 對人工智慧晶片的智慧財產權布局也比較完整.

國內也有一些做得比較好的企業. 劉翰倫介紹, 國內一家機器人領域的創業企業非常重視在智慧財產權領域的布局, 不但在國內申請很多專利, 同時也在國外市場加緊布局. 除此之外, 這家企業還非常關注人工智慧領域其他專利的動向, 研究其他專利與自己的專利的關係等等.

'在智慧財產權領域的前期投入, 雖然會產生一定成本, 但是換來的是市場競爭力. ' 劉翰倫認為, 人工智慧企業不能僅僅將精力集中在技術或產品研發上, 應對智慧財產權布局有基本的認知. 而且這種認知不應僅僅是企業法務部門的事, 從企業的管理層到研發人員都應提高相關意識.

除了盡量提高智慧財產權的質量, 重視在海外市場智慧財產權布局以外, 專業人士提醒國內人工智慧企業重視應用對商業秘密的保護手段.

美國飛翰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姚克實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介紹, 美國人工智慧企業非常重視以商業秘密的形式保護自己的智慧財產權, 例如某項技術由於保密的需要並未公開申請專利, 但可以通過與合作夥伴簽約, 允許對方使用該項技術的同時對其保密.

而姚克實在中國觀察到的情況是, 技術員工的離職常常會帶走企業的技術秘密, 甚至對企業造成巨大損失, 原因是企業沒有就商業秘密與員工簽訂必要的協議.

'這就需要企業儘早建立關於商業秘密的系統規範, 並在企業內部執行. 這樣在遭受侵權時, 不會毫無防備. ' 劉翰倫說. 科技日報

5.VAR惹上官司! 專利者: 停止使用 索賠1500萬歐

國際足聯在本屆世界盃啟用視頻助理裁判技術, 簡稱VAR技術. 但據《馬卡報》報道, 一名西班牙男子已向法院提起訴訟, 因為他認為國際足聯VAR技術侵犯了他的個人專利.

這名叫弗朗西斯科-洛佩茲的西班牙男子聲稱: 自己於1999年9月就將這一想法提交西班牙教育部與文化部, 並命名為: 21世紀的足球: 未來裁判技術. 洛佩茲的想法是通過一個控制中心進行視頻回放, 並與當值主裁及時溝通.

洛佩茲憤怒地說道: '現在所使用的技術, 與我當時99年想到的一模一樣! 包括球證在現場觀看回放的設備都是一樣的! '

洛佩茲正在向西班牙足協以及國際足聯提出, 暫停使用VAR技術, 並要求得到1500萬歐元的賠償. 洛佩茲說: '這項技術在很多年前就應該造福足球比賽了, 我之前並沒有索要什麼東西, 但現在, 我看到了國際足聯為了自己的私慾, 他們表現得很差, 太自大了. 本來一次會面並道歉就可以解決這個事件的.

我將向國際足聯索賠1500萬歐元, 每年使用費是300萬歐元, 我已經擁有這項技術的專利. '

新浪體育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