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阿里巴巴不做封闭的物联网产业链? ;
集微网消息, 物联网是什么? 物联网元年是哪一年? 在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物联网巨头集体觉醒的情况下, 如何界定这些概念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
诚然, 无论是今年正式发布物联网战略, 宣布全面进军物联网l领域的阿里巴巴, 还是重金投入物联网的微软, 亚马逊, 国内外的全球巨头都已经瞄准了即将因阿里爆发的物联网市场. 其中, 阿里巴巴更是将IoT列为继电商, 金融, 物流, 云计算之后的新的主赛道.
而在我们的印象之中, 阿里巴巴或许还是那个 '占领' 了我们购物车的阿里巴巴, 但是现实中, 阿里巴巴想要做的远远不止这些.
阿里巴巴从 '人联网' 到 '物联网'
在今年3月举行的2018年云栖大会·深圳峰会上, 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 阿里云总裁胡晓明正式宣布, 阿里巴巴将全面进军物联网领域. 这一宣布或许看似很迟, 但是阿里巴巴的行动并不迟缓.
早在2008年, 阿里巴巴就制定了 '云计算' 和 '大数据' 战略, 建立起了以飞天操作系统为基础的云服务平台, 并借此抓住云计算的发展浪潮, 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云计算厂商, 甚至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
而阿里巴巴云计算业务的成功也为之后阿里巴巴IoT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7年4月, 阿里云IoT事业部宣布成立.
正如之前所说, 虽然很多公司都提出了各自的物联网战略, 但是由于自身的定位和行业不同, 在看待物联网时, 推出的解决方案, 推行的措施也不尽相同, 甚至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而阿里巴巴基于其原本的云计算业务, 在开展物联网业务时, 难免会赋予更多的相关功能.
也正是因为如此, 在阿里巴巴看来, 过去的20年是 '人联网' 的时代, 未来的20年是 '物联网' 的时代.
前者是通过电商, 社交, 文化娱乐活动将人类活动数字化, 从而催生出了今天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市场.
而后者则是将整个物理世界数字化, 从森林, 河流到道路, 汽车, 万事万物, 无所不包, 无所不有, 即所谓的 '万物互联' , 最终目标是实现 '物' 与 '物' , '物' 与 '人' 的交互, 其影响将远胜于 '人联网' .
而在这一过程中, 阿里云IoT也给自己树立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位, 即物联网基础设施的搭建者. 核心价值就在于解决三大问题: 第一, 提供开放, 普惠的IoT连接平台; 第二, 提供强大的AI能力; 第三, 实现云, 端一提的协同计算.
以智能城市建设为例,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2017年10月, 阿里云推出了阿里云City Link城市物联网平台, 提供了一套云, 边, 端的智能城市解决方案, 通过搭建本地化物联网平台加速城市部件接入, 统一数据标准, 提升城市的治理效率, 民生体验和综合协调.
此外, 为应对物联网带来的新挑战, 阿里云将在2018年战略投入 '边缘计算' 这一新兴的技术领域, 打造全世界第一朵 '无处不在的云' .
全世界第一朵 '无处不在的云'
在阿里云IoT看来, IoT就像无处不在的神经网络, 连接和采集数据, 将物体数字化; 但没有大脑的连接只是植物人, 这就需要AI的能力; 而智能的背后是计算能力, 像心脏一样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IoT, AI和云计算, 就是阿里云IoT整个物联网战略中实现万物智能互连的 '三驾马车' . 凭借着 '三驾马车' , 阿里云IoT将能在城市, 汽车, 生活, 制造等多个领域开花结果, 其中边缘计算就是阿里云IoT在2018年最新计划投入的领域.
据预测, 到2020年, 全球物联网设备将达260亿台, 市场规模将达1.9万亿美元. 比如, 智能门锁, 需要依赖家庭网关进行生物识别处理; 自动驾驶汽车对数据传输与交互延迟要求非常高.
如何更快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呢? 边缘计算的概念油然而生. 可以说, 边缘计算更靠近数据源, 可快速处理数据, 实时做出判断, 解决了延时和快速处理的问题.
今天, 阿里云的核心能力是基于数据中心的计算能力, 但在万物互联的时代这个能力需要无缝延展到更靠近端的边缘计算上.
胡晓明强调, 阿里云正在全球布局边缘计算, 让计算无处不在, 实现万物智能. 未来, 数据中心将继续承担大量计算任务, 而一些实时决策和自主协作的过程将转移到边缘计算, 形成云边端的协同计算.
'云' '端' 上的芯片
但不论是云计算, AI还是IoT, 这 '三驾马车' 中的任何一辆, 想要实现都离不开芯片.
因此我们也能够看到, 那些布局物联网领域的国际巨头, 无一不在争相研发AI芯片.
2016年谷歌宣布制造出可以快速训练AI模型的芯片, 英特尔则并购了AI芯片初创公司Nervana. 放眼国内, 百度去年8月发布了一款256核的云计算加速芯片. 阿里也不例外.
由于芯片研发是一个长周期的过程, 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大的突破, 因此我们目前看到的阿里巴巴在芯片领域的动作都有着长时间的积累.
2017年3月9日, 马云在阿里巴巴技术峰会上, 首次推出了阿里 'NASA' 计划, 并点名了五大核心技术, 即机器学习, 芯片, IoT, 操作系统和生物识别.
此后, 在2017年10月, 阿里成立达摩院, 宣布投入1000亿元进入技术研究方面, 其中就包括AI芯片. 2018年4月20日, 阿里巴巴宣布, 全资收购中国大陆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
中天微号称中国大陆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 阿里希望借助中天微实现芯片的自控, 对阿里具有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 阿里还投资了Barefoot Networks, 寒武纪, 深鉴, 耐能, 翱捷科技等芯片公司.
为什么阿里巴巴会想到进军芯片行业呢?
以目前阿里巴巴的业务线来看, 想要在芯片领域有所突破, 最有可能的就是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芯片领域.
一方面, 正如之前所说, 阿里巴巴已经投资了多家芯片公司, 其中不乏在这些领域大有建树的企业, 在此基础之上再接再厉, 不难取得成功.
另一方面, 结合阿里云IoT已有的基础和优势, 能够为开发者和企业提供底层的芯片架构和计算能力, 将芯片和云计算相结合, 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更容易取得成功.
虽然, 通过云端提供深度学习计算解决方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厂商开始在做这样的事情, 阿里巴巴是其中之一, 谷歌也算是一家, 既然巨头都在做, 那么至少说明这一领域大有可为, 甚至可能在未来成为趋势.
不做封闭的物联网产业链
也许很多人认为, 互联网巨头入局IoT和芯片领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新的催化剂加入到这一市场中来, 总能产生 '化学反应' , 甚至是改变市场.
而阿里云IoT对于自身的定位也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 正如之前所说, 做物联网基础设施的搭建者.
通过多方信息来看, 阿里云IoT基础设施搭建者定位, 并不是构建一个闭合的物联网产业链. 阿里云IoT的重心是对外输出物联网平台, 操作系统, AI与边缘计算技术的基础核心能力. 其他芯片, 模组, 连接, 应用和解决方案是放开的, 交由市场和合作生态完成.
另外, 在产业生态中, 取长补短是常见策略, 阿里云IoT战略的实施, 其潜在合作伙伴会分布在芯片, 模组, 连接, 应用, 终端等领域.
毕竟对于阿里云IoT来说, 物联网的核心并不是物, 而是把物连接起来之后, 使其能够智能化, 建立起智能的物联网. 如果没有智能的物联网, 就没有太大的意义. 而要建立起这样的网络, 封闭的产业链明显是做不到的.
未来, 物联网将会把物理世界抽象成数字世界; 数字世界能让我们重新认识物理世界; 而最终, 建立在互连, 互通, 互动基础之上的数字化的物联网世界, 将可能彻底变革我们的时代, 这或许才是阿里云IoT的终极目标! (校对/Jimmy)
2.半导体下半年高景气行情基本确立;
受供给吃紧, 需求加大影响, 2018年半导体领域涨价的主角或成为以MLCC为代表的被动元件, 以及以MOSFET为代表的功率器件. 业内人士表示, 应用需求的快速提升, 加上扩产效应短期难以体现导致这一领域高景气度至少维持到2019年.
部分产品供不应求
以MLCC为代表的被动元件在2017年第三季度后, 受产能供给吃紧影响, 价格大涨. 2018年行业延续涨价行情, 台湾厂商国巨, 华新科多次上调价格, A股上市公司大陆MLCC龙头风华高科也于近期调涨产品价格. 风华高科在互动平台表示, 电阻电容产品均满负荷生产.
2018年一季度, 风华高科实现营收8.42亿元, 同比增加35.1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16亿元, 同比增加327.69%. 公司表示业绩增加主要受益于被动元件行情向好, 公司主营产品订单供不应求. 公司预计2018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约为2.8亿元-3.2亿元, 同比增加150.7%-186.51%. 公司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 正在按计划推进扩产计划.
与被动元件市场行情类似, MOSFET芯片等功率器件也进入紧俏行情. 中泰证券认为, 此轮电子元件产品涨价且呈现愈演愈烈趋势, 本质来看是硅含量的持续提升. 人工智能, 汽车电子, 工业控制, 物联网等领域都带动半导体元件需求, 而MOSFET是目前最常用的功率半导体器件之一, 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对MOSFET需求极大.
根据IHS报告显示, 从内燃机车到电动车的过渡(暂不考虑混合动力汽车), 每辆汽车功率半导体价值有望从17美元上涨至260美元.
一位模拟芯片设计工程师认为, 上述产品缺货的主要逻辑是 '应用端市场起来了, 但产能放量暂时没跟上, 比如智能手机终端性能持续提升, 用量会非常高, 一部iPhone X的MLCC用量就在1000颗以上' .
议价能力提升
'各方面产能都开不出来, 代工厂在向上调价, 封测厂产能也吃紧' , 上述模拟芯片设计工程师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目前涨价的模拟器件, 功率器件, MCU, MEMS 传感等产品并不需要高端工艺制程, 主要来自于8英寸晶圆制造产线, 然而8英寸晶圆制造产能短时间难以增加. 公开信息显示, 目前8英寸晶圆产业链上的硅晶圆厂, 晶圆代工厂都呈现出满载状态. 根据Digitimes的数据显示, 截至2018年6月台湾地区主要晶圆代工产能利用率攀升至94.7%. 广发证券测算的数据显示, 至少在2019年全球8寸晶圆产能仍将维持紧张状态.
近期, 台湾代工厂联电已经上调8英寸晶圆代工价格, 预计涨幅两成左右. 国金证券分析师认为, 中芯国际, 华虹半导体的8英寸晶圆代工业务也有很强地上涨预期.
港股上市公司华虹半导体近期业绩亮眼, 股价已多日上涨. 公司2017年的毛利率同比上涨了2.52%, 2018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则在32.07%左右, 净利率则达到18.56%, 且近五年净利率持续提高.
资深产业人士李磊(化名)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8英寸晶圆代工价格的上涨是综合因素决定的结果. '需求方面, 包括汽车, 工控在内的应用需求带动了功率半导体的增长; 供给方面, 前面几年8寸晶圆厂都在关停, 产能扩充比较难, 主要是买不到设备. 另外, 硅片供应也有困难. '
广发证券表示, 在部分产品上, 8英寸晶圆厂相比12英寸晶圆厂仍具有一些成本优势. 但是, 8英寸晶圆厂在2007年达到顶峰200座后逐渐减少. 2008年-2016年, 全球37座8英寸晶圆厂关闭, 同时有15座晶圆厂从8英寸切换至12英寸, 到2016年全球8英寸晶圆厂减少至180座左右.
李磊表示, 制约8寸晶圆厂扩产的主要瓶颈在设备端. '国外没有新的设备, 都是去买二手的, 但是国产的8英寸设备已经有很多, 不过大部分客户对国产设备还不是特别信任. '
'未来8英寸代工涨价的幅度不会很高, 毕竟8英寸代工也有天花板, 上面还有12英寸. 如果8英寸代工价格超过12英寸, 它就失去了成本优势. ' 李磊提示. 中国证券报
3.国科微与大基金等成立湖南芯盛投资公司, 或涉及关联交易;
集微网消息, 6月29日晚间, 国科微发布公告称, 近日, 由公司与国家大基金, 深圳鸿泰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深圳鸿泰' ) 共同投资设立有限合伙企业, 完成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 合伙企业名称确定为: 湖南芯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 , 注册地为长沙市.
公告披露, 合伙企业——湖南芯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 从事非上市类股权投资活动及相关咨询服务, 并已取得长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岳麓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30104MA4PNFQW0W, 住所为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观沙岭街道滨江路53号楷林国际大厦A栋17楼 (集群注册) .
今年6月4日, 国科微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 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拟于专业机构合作投资设立有限合伙企业的议案》, 与国家大基金, 深圳鸿泰共同投资设立有限合伙企业, 并由深圳鸿泰担任普通合伙人, 国家大基金及公司为有限合伙人.
据悉, 合伙企业——湖南芯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 认缴出资总额为人民币25,400万元, 普通合伙人深圳鸿泰认缴出资金额为人民币100万元; 有限合伙人国家大基金认缴出资金额为人民币15,000万元; 国科微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金额为人民币10,300万元.
其中合伙人——深圳鸿泰成立于2016年, 是一家专注于私募基金投资管理的金融机构.
不过, 笔者通过天眼查发现, 深圳鸿泰第二大股东黄学良持股30%, 身为深圳鸿泰董事, 同时也是深圳国科微董事长. 从2004年2月至今, 黄学良任深圳国科微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深圳国科微又与上市公司国科微有存在关联, 上述投资交易事项或存在关联交易; 但国科微并未披露及说明是否存在具体内幕, 是否存在关联交易事项.
4.美图做芯片是在忽悠股民吗?
AI芯片同样要遵循传统芯片产业的发展规律和商业模式, 从这一角度看, 现今的美图恐怕并不适合赶AI芯片的风口
《财经》记者 周源/文 谢丽容/编辑
6月27日, 美图 (01357.HK) 公司宣布进军芯片领域, 将推出MT-AI图像处理芯片.
美图公司认为, 该公司在探索手机影像处理技术上遇到了硬件的性能掣肘, 现有的手机硬件无法高效支持某些需要庞大的计算量的尖端影像技术, 例如夜景相机的降噪处理. 所以, 这家公司希望在软件解决方案之外, 从底层芯片层面突破.
以 '美图秀秀' 应用起家的美图, 2013年开始涉足智能手机市场, 主推面向女性用户的 '美颜手机' .
从技术层面上来说, 软硬件紧密结合确实能带来更好的性能表现, 但芯片是一个高精尖行业, 即便多了 'AI' 这样一个定语, 还是要遵循传统芯片产业的基本规律和商业模式. 从芯片规律和商业模式来看, 现今的美图恐怕并不适合投身芯片.
芯片研发是一项长期行为, 必须要有迭代升级的路线图, 前期研发成本极高, 单个芯片的设计所需要的工程师数目从几十都数百不等, 开发成本少则数千万美元, 多则上亿美元, 周期长达一至两年.
几千万上亿美元的芯片研发成本对美图来讲压力巨大. 该公司财报显示, 2016年, 美图收益15.8亿人民币, 净亏损高达5.4亿人民币, 2017年, 受益于手机销量的增长, 美图收益大增, 达到了45.28亿元人民币, 净亏损减少至4600万人民币.
实际上, 美图盈利能力一直受质疑, 该公司香港上市首日便跌破8.5港元的发行价, 此后一直呈现下跌趋势, 今年最低跌至6.17港元, 是香港市场表现最差的科技股之一.
即便美图能成功募资做芯片, 但互联网公司起家的美图仍然绕不开芯片行业的其他铁律.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曾提及, AI确实给了一些公司做芯片的契机, 尤其是那些拥有应用场景的公司, 但场景一定要大, 因为芯片讲究上量, 没有量就无法摊薄前期研发成本, 就没有竞争力.
美图生产手机, 从理论上说, 造出来的芯片至少可以自己用, 但也只可能是自用, 除非美图造出了 '性能逆天' 的芯片, 中国别的手机厂商几无可能会去使用美图的图像处理芯片, 这意味着, 美图虽有场景, 但场景还不够大, 因为美图手机销量太小.
美图虽然2013年就开始做手机, 但直到2017年美图手机出货量仅157万台, 而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443亿部 (IDC数据) , 从市占率和品牌知名度来讲, 美图在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厂商中的位置都极为靠后.
之前提及单个芯片研发周期约1.5年到两年, 假定两年后美图芯片成功量产, 同时, 美团还能在竞争惨烈的中国手机市场实现手机销量翻倍, 那两年后有望搭载美图芯片的手机也不过三百万左右.
但三百万对于芯片来而言仅是一个入门级的量, 对摊薄芯片研发成本很有限, 甚至大幅增加了美图手机的总体成本. 安卓智能手机利润本就微薄, 手机厂商之间又大打价格战, 留给美图腾挪的利润空间微乎其微, 很难想象还能容得下自研芯片.
除了成本角度, 美图自研手机图像处理专用芯片的必要性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质疑.
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沙重九认为, 因为手机芯片要求低功耗, 手机芯片这些年一直向高集成度发展, 手机里可能很难有独立的AI芯片品类存在, AI功能将来会被集成到手机应用芯片 (AP芯片) 里.
例如, 过去的手机里曾经有和弦芯片, MP3芯片, 但是后来都被基带芯片集成了, 那些做和弦芯片和MP3芯片的厂家也就消失了.
美图大概率会遇到这样的尴尬. 美图目标只是研发图像处理专用芯片, 主芯片 (AP芯片) 依旧使用市面上主流的手机芯片, 如高通, 联发科的芯片. 往主芯片上集成各种AI功能是手机芯片厂商争先恐后正在做的事情. 例如, 美图最新T9手机采用的是高通骁龙666芯片, 高通骁龙666集成了高通自己的图像处理技术, 为手机提供平滑变焦和快速自动对焦功能, 以及更逼真的色彩.
设想, 如果两年后, 高通和联发科的手机芯片里已经集成有不错的图像处理功能, 美图芯片的存在价值还剩多少呢?
5.总投资30亿! 国科微常州存储项目推进顺利;
标题: 总投资30亿元! 国科微常州存储项目推进顺利, 7月正式启用办公室
集微网消息 (文/春夏) 6月27日下午,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领导观摩了国科微在内的8个省, 市重点项目的建设情况.
4月20日, 国科微正式签约落户武进国家高新区的常州集成电路生态产业园, 成立江苏国科存储科技有限公司, 总投资30亿元. 国科微计划今年投入10亿元进行该项目的建设, 租用研发办公场地达5000平方米, 并计划于7月正式启用3500平方米的办公室. 武进区长戴士福对该项目的顺利推进表示赞赏, 并鼓励其加快推进研发中心建设. 同时, 戴士福要求各级各部门务必全力支持该项目建设, 促进项目早日竣工投产.
据悉, 江苏国科存储科技有限公司将在年内引入200名研发设计人员, 主要从事驱动芯片, 可信计算, 国密安全, 多媒体芯片, 通讯, 人工智能等芯片设计业务, 形成芯片设计研发能力.
其实, 国科微在江苏的半导体产业布局不止于此. 其中, 国科微拟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大基金) , 深圳鸿泰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下称 '深圳鸿泰' ) 共同投资, 设立常州红盾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 (下称 '常州红盾' ) , 侧重于集成电路领域的项目投资. 其中, 国科微认缴出资金额为1.03亿元, 占股40.55%, 大基金出资1.5亿元.
此外, 国科微的控股公司国科控股计划斥资100亿在武进高新区打造集成电路生态产业园. 在国家大基金对常州集成电路产业的支持下, 国科控股也将引进其投资, 参股的芯片公司或生态企业, 牵头成立可信计算联合实验室和院士工作站, 联合有关单位成立数字版权保护 (DRM) 研发, 测试中心, 打造4K内容管理和运营服务产业基地. (校对/叨叨)
6.紫光展锐8908A芯片获GTI授牌认证;
集微网消息, 为了满足产业链及垂直行业的实际需求, GTI测试认证于2017年成立. 将通过携手产业界, 推动TD-LTE演进和全球通用, 并积极推动5G发展和跨行业融合创新, 为产业提供全面可靠的产品评估.
6月26日晚, 'GTI之夜' 活动在上海成功举办, 来自全球的通信代表在本次活动中汇聚一堂, 于2018年世界移动大会前夕开展国际产业交流与合作, 见证GTI最新成果发布, 并分享合作伙伴创新产品.
在本次 'GTI之夜' 活动上, 紫光展锐8908A芯片与其他四款芯片一起获得GTI授牌认证, 助力NB-IoT产业健康发展.
紫光展锐8908A采用40nm工艺, 单芯片集成中央处理器, 调制解调器, 射频收发机, 电源管理, ROM与RAM存储单元等, 为客户提供最优的性价比方案, 适用于通用数据模组, 可穿戴设备等产品. 并且支持3GPP Release 14协议, 具备窄带物联网超低功耗, 超大容量, 超强覆盖等特点. 频率范围覆盖690~2200MHz宽频段, 可以适配国内及外海运营商网络.
紫光展锐始终致力于开发物联网芯片产品和解决方案. 目前, 紫光展锐物联网产品线已经全面覆盖可满足低速率和中速率物联网需求的NB-IoT, GSM/GPRS, CAT1 , eMTC等技术. 2020年左右5G将全面商用, 相信不久的将来, 物联网时代就会紧随5G浪潮来到我们的身边. 紫光展锐有充足的信心把握机遇, 做5G时代的弄潮儿, 抓住万物互联的市场机会, 缔造中国芯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