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冕冠軍爆冷出局 | 世界盃賽場上演逆襲神話的還有中國品牌

27日晚間進行的一場世界盃F組收官之戰中, 衛冕冠軍德國隊0: 2遭韓國隊絕殺出局, 創下本屆世界盃開賽以來的最大冷門.

球場上, 韓國隊表演了爆冷劇本, 球場外, 中國品牌也在上演逆襲神話. 此前世界盃賽場邊的廣告牌, 總是索尼, 三星, 耐克等國際知名品牌的天下, 但是到了本屆世界盃, 19家贊助商中, 有7家是中國企業. 排除FIFA自身的兩個品牌, 剩下的贊助品牌僅為15個, 也就是說中國品牌幾乎佔據了半壁江山.

以海信為例, 這是海信首次贊助世界盃, 也是世界盃設立近百年以來的首個中國消費電子品牌贊助商. 本屆世界盃, 海信替代的正是2014年FIFA贊助商中索尼的位置. 而索尼為何退出, 從其最近兩年在市場上的表現可見一斑. 贊助商背後, 是經濟實力和市場地位的博弈.

'中國第一' 的底氣

出現在世界盃舞台上, 對海信來說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電視是海信的主營業務, 已經連續十四年國內第一. '中國第一' 是海信進軍世界舞台的底氣, 無論是在歐洲杯還是世界盃賽場, 海信打出的廣告語始終是 '海信電視, 中國第一' , 這一被網友調侃違反廣告法的宣傳用語, 卻是海信市場表現的真實寫照.

根據中怡康公布的年度數據和月度數據, 自2004年起, 海信電視市場佔有率已經連續14年零5個月排名中國電視市場第一. 而另一調研機構奧維雲網(AVC)公布的2017年年度數據以及2018年1—5月的數據也顯示, 海信電視在國內全渠道市場的銷售量和銷售額均居中國市場第一.

甚至連全球知名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發布的報告也顯示, 2017年年度和2018年第一季度, 海信電視出貨量和出貨額同樣穩居中國市場第一.

可以說, 三大權威機構共同驗證, '海信電視, 中國第一 '所言非虛.

世界盃展示海信進擊海外的決心

作為中國市場的領頭羊, 開拓海外市場對海信來說迫在眉睫. 其實, 海信出海曆史已有20年之久.

從1996年南非海信的成立, 到2001年, 2003年海信接連成立美國, 意大利和澳洲分公司或辦事處, 正式進入西方主流發達國家自主品牌市場. 去年11月, 海信以7.98億元收購了日本知名電視品牌東芝電視, 近期, 海信成功控股收購斯洛文尼亞GORENJE家電公司.

本次贊助世界盃, 可以看作是海信展示進擊海外市場決心最堅決的一次. 這和上世紀80年代日本家電企業全面出現在國際重大體育賽場上的原因和邏輯完全一致.

當然, 中國品牌軍團集體亮相世界盃也被人質疑 '人傻錢多' . 且不說贊助世界盃是國際品牌的通行慣例, 就算以海信為例, 在贊助世界盃之前, 已經通過贊助歐洲杯學到了通過贊助頂級足球賽打造品牌並擴大銷量的經驗. 中國人不傻, 中國品牌也很精明.

這次世界盃, 海信的產品策略也非常積極. 推出了一系列世界盃定製版電視, 包括全面屏設計的U7, 超1000背光分區的旗艦電視U9, 還有L5, L7等超大屏雷射電視. 這些定製版電視, 不僅搭載了更加智能化的VIDAA AI系統, 同時加入的自動體育模式進一步改善世界盃觀賽體驗, 深受球迷歡迎.

俄羅斯消費者在當地家電賣場選購海信電視

這次俄羅斯世界盃, 同樣讓海信收到了驚喜. 據海信官方透露, 除了品牌的影響力繼續擴大外, 最近短短一個月, 海信產品在俄羅斯的銷售額增長了300%, 在捷克, 墨西哥, 阿根廷等國家也都實現了成倍增長.

海信正在收割屬於自己的世界盃紅利, 而更長遠的驚喜, 是品牌知名度在國際市場尤其是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 正在穩步提升. 潛在的增長空間, 並不是一屆世界盃所能囊括的.

在接下來半個月的比賽中, 全球數億觀眾仍將被以海信為代表的中國品牌刷屏, 隨著中國品牌國際化之路越走越遠, 或許我們應該習慣這樣的事情發生.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