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飛即將 | '賣身', 給中國家電企業帶來什麼警示

目前提及冰箱, 相信不少人會率先想到海爾, 美的, 美菱等國產品牌以及西門子等外資品牌, 但是在很多年以前, 老牌冰箱企業新飛也曾書寫過屬於自己的輝煌曆史, 與海爾, 容聲, 美菱並稱為冰箱界的 '四朵金花' , 並一度創下赫赫戰績.

不過如今物是人非, 昔日冰箱巨頭新飛已日落黃昏. 據公開報道, 自去年年底起, 新飛因面臨業績和資金壓力, 工廠大門緊閉, 車間停產, 倉庫貼封. 而在本月初, 新飛更是被曝出旗下三家公司新飛電器, 新飛家電, 新飛製冷器具的全部股權正式進入 '司法拍賣' 的尷尬通道, 公開拍賣活動將於6月28日開始進行, 起拍價為4.5億元. 據悉, 不少國內家電企業有意接盤.

作為昔日閃耀於冰箱市場的一大巨頭, 新飛如今的倒下可以說是給國內冰箱企業乃至家電企業敲響了警鐘. 畢竟, 有市場就有競爭, 有競爭就難免有品牌被淘汰出局. 那麼, 其餘冰箱企業和家電企業又該如何做呢?

在此之前, 先來看看冰箱市場整個大環境. 公開數據顯示, 冰箱市場近些年的狀況不容樂觀. 冰箱市場在經過2013年的高點後, 在隨後的四年進入到下滑通道, 持續呈現零售量下跌的態勢.

進入2018年, 冰箱市場依舊沒有提振的跡象. 奧維雲網全渠道總數據顯示, 2018年1-4月中國冰箱市場零售量為920萬台, 同比下降3.2%. 由此可見, 如今的冰箱市場整體表現依舊低迷. 而相應地, 市場競爭也日益加劇, 企業承壓較大.

所以說, 當整個市場難以提振, 新飛 '賣身' 的例子又擺在眼前之際, 企業不僅需要尋求新動能以刺激用戶換新需求, 更重要的是汲取新飛的教訓, 避免在大浪淘沙中被淘汰出局.

縱觀新飛的發展曆程, 其衰落或許大致可以分為兩個原因. 其一是新飛與新加坡企業豐隆集團實現合資後, 逐漸將其股權和經營管理權轉讓給後者, 而後者被指經營不善. 在外資全面接管新飛的幾年間, 新飛的業績急轉直下, 乃至品牌價值也逐漸淪喪.

其二是儘管 '新飛廣告做得好, 不如新飛冰箱好' 的廣告語頗為經典, 但實際上新飛自身對於冰箱市場和家電市場的發展趨勢缺乏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銳的嗅覺, 再加上技術沉澱不夠, 導致其在產品創新上沒有較大突破, 產品升級的速度明顯慢於競爭對手, 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從以上兩點可以看出, 對於國內冰箱乃至家電企業而言, 首先需注意的就是不僅不能輕易放棄控制權, 還要加強自主運營能力, 強化品牌力量.

比如當下的彩電行業, 隨著互聯網經濟的崛起, 傳統彩電企業也早已做起了互聯網內容服務, 這固然是趨勢, 但目前來看, 不少彩電企業在這方面將運營自主權讓渡給了互聯網企業, 而自己只做硬體通道. 一定程度而言, 這種做法弱化了自身品牌效應, 為他人作了嫁妝. 更長遠來看, 一旦形成路徑依賴, 在未來全面到來的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 相比其餘擁有軟硬一體的完整生態的企業, 只做硬體的企業無疑將處於劣勢地位.

然後就是企業在廣告營銷之外更要精準把握市場趨勢, 抓住消費者需求, 並加大技術研發投入, 及時推出相應產品, 佔據競爭優勢. 這一點在整個家電行業面臨緊迫的轉型升級壓力的前提下, 更為凸顯.

就冰箱行業而言, 保鮮依然是各大企業競爭的主賽道, 在這方面, 國內主流品牌有著較為亮眼的表現: 海爾冰箱擁有精控微風道技術和智能恒溫技術, 卡薩帝原創了控氧保鮮技術, 美的冰箱推出了微晶一周鮮黑科技, 美菱M鮮生冰箱則開發出了水分子激活保鮮技術……

儘管各大企業的技術路徑有所不同, 但如今集體回歸發力保鮮技術, 可見用戶的核心痛點依然是保鮮, 同時也標誌著冰箱行業的 '保鮮大戰' 已經打響.

而冰箱企業要做的就是進行技術升級, 不斷推陳出新, 為用戶帶來更佳的保鮮體驗, 並進一步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比如結合當下火熱的AI, 利用智能化的手段來提升產品的保鮮能力.

而除了針對當下冰箱行業整體回歸的保鮮賽道開發差異化功能之外, 冰箱企業也可以通過不同使用場景實現細分市場的差異化, 體現在產品上, 如車載冰箱, 兒童冰箱以及美容冰箱等或許也會是不錯的選擇.

對於整個家電行業而言, 也同樣如此. 當消費升級和智能化的時代到來, 消費者的消費決策發生了很大變化, 家電企業需要適應新環境, 把傳統業務跟新興技術相結合, 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