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電能不能做個性化定製, 柔性生產?

昨天在一個群中, 看到一個討論 '小家電能不能做個性化定製, 柔性生產? '

仔細思考了一下, 還是決定寫一篇文章闡述一下.

個性化定製與柔性生產概念不同

這個問題中, 將個性化定製與柔性生產並列在一起討論, 但既然個性化定製與柔性生產是有差異的.

首先個性化定製與柔性生產產生的年代不同, 柔性生產概念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 而個性化定製概念最早在法國出現的服裝高級定製, 但現在普遍理解是在工業4.0概念提出之後流行起來未來的製造模式.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工業發展階段, 製造業面臨的難題與當下的發展階段, 製造業面臨的難題是不同的.

柔性生產是為適應市場需求多變和市場競爭激烈而產生的市場導向型的按需生產的生產方式. 主要依靠高度柔性的以計算機數控機床為主的製造設備來實現多品種, 小批量的生產方式.

個性化定製是工業4.0概念流行後提出來的生產方式, 概念應該還沒有完全統一, 但用戶參與產品的設計, 生產的製造方式. 主要解決的難題是個人屬性強烈的定製商品, 解決的是根據用戶需求設計產品的屬性.

我理解的個性化定製可以從三個維度定製: 產品尺寸的個性化定製 (比如服裝在個性化定製中根據不同人的身材的量體定製) ; 產品外觀的個性化定製 (比如中端消費品產品的外觀用家庭成員照片) ; 產品功能的個性化定製.

產品功能的個性化定製是最難實現的, 而現在通常提到的個性化定製主要以產品尺寸, 外觀的個性化定製. 通常說的產品功能的個性化定製, 更多的是通過功能選項形式的模組定製 (屬於大規模定製, 而不能算真正意義的個性化定製) . 真正意義的個性化定製是每一個產品都是一個SKU. 我認為產品功能的個性化定製才是工業4.0製造方式真正要解決的方式.

而尺寸的個性化定製, 外觀的個性化定製實際上是在大規模定製.

相對於柔性生產而言, 柔性生產解決的問題是多品種, 小批量的製造效率問題, 其發展階段還是早於大規模定製的.

柔性生產是高效率完成多品種, 小批量的製造方式. [ 可以不必對物料, 生產過程全流程跟蹤] 大規模定製是在多品種, 小批量的製造方式基礎上, 增強了生產過程的全程追溯. (海爾現在推動的智能製造, 在功能維度上屬於大規模定製) 個性化定製的尺寸, 外觀的定製, 是大規模定製基礎上, 增加了用戶參與的環節. [ 紅領或者酷特的個性化定製屬於這個維度, 服裝的功能設計非常弱, 海爾的個性化定製, 是外觀維度的個性化定製] 個性化定製的產品功能定製, 需要產品設計, 生產, 測試能夠用數字類比 (數字雙胞胎) , 通過虛擬設計實現功能, 通過虛擬生產類比生產環節, 通過模型驗證功能. 這個應該主要是高端產品的生產設計, 比如飛機的生產, 汽車改裝.

柔性生產容易, 個性化定製難.

其實問題的提出者, 應該明確自己的目標, 是計劃做柔性生產, 還是個性化定製?

個性化趨勢

隨著生產力的提升, 產品不再稀缺, 產品的個性化需求將是未來的增長點. 個性化將由兩方面功能實現:

1, 產品智能化, 通過智能化實現產品的個性化.

2, 產品個性化, 通過個人蔘與產品的設計, 將個性化元素融入產品中.

通過產品智能化的趨勢

產品智能化, 將通過軟體定義產品來實現個性化. 這種主要是電子類的產品, 產品由機械, 硬體, 軟體三部分功能, 機械, 硬體部分越來越標準化, 通用化, 而更多的功能通過軟體來實現. 這類產品對於終端消費者而言, 就是產品智能化.

電子類產品智能化趨勢之後, 產品的種類反倒降低了 (機械, 硬體的種類降低) , 但軟體功能通過軟體平台的生態, 通過豐富的開發者, 實現軟體功能的多樣化. 就比如蘋果手機用一款手機打敗了諾基亞手機, iphone手機的型號數量遠遠少於諾基亞手機型號的數量 (產品種類變少) , 但蘋果通過App Store建立了軟體開發者生態, 通過豐富的軟體實現了手機功能的多樣化, 個性化.

在物聯網時代, 會有越來越多的產品電子化, 產品電子化之後, 通過智能化實現個性化功能.

比如: 手錶智能化, 通過智能手錶的軟體實現個性化; 眼鏡智能化, 通過智能眼鏡生態, 提供豐富的個性化功能; 未來戒指, 鞋, 衣服都有可能電子化.

還有智能家居, 多個智能家居產品融合成智能家居生態, 通過多個產品的組合智能實現家居功能的個性化.

通過智能製造實現產品個性化

另外一個趨勢就是產品個性化, 通過個人蔘與產品的設計, 將個性化元素融入產品中, 這個環節需要有用戶參與設計的環節, 需要有設計工具能夠實現用戶需求與設計師的協同; 需要有柔性的供應鏈, 根據設計靈活生產.

對於產品的外觀, 尺寸類的個性化生產, 已經有實踐企業. 但功能的個性化設計, 還僅僅處於高端類型產品 (飛機製造) 和高端消費者 (汽車改裝) . 還沒有辦法應用於普通產品和為普通消費者服務.

個性化定製的成本還是相對較高.

所以選擇產品功能的個性化的戰略的時候, 需要考慮產品的定位 (高端用戶, 還是當中消費者) .

而電子類產品在產品功能設計環節包括: 機械設計 (3D設計) , 硬體設計, 軟體設計, 而且需要三類設計能夠協同. 而如果這類產品的個性化定製普及的話, 這三類設計需要快速高效的協同, 還需要具備柔性生產能力. 產品的設計環節, 還需要考慮便於生產, 所以電子類產品的個性化產品的門檻還是相對較高的.

如果電子類產品公司希望在產品個性化做嘗試, 建議研究一下EPlan公司, 能夠為電子產品實現3D, 硬體, 軟體設計協同的工具.

其實小家電的產品, 模組化程度還不高, 優先解決大規模定製問題, 是一個好的路徑. 而如果小家電期望個性化定製, 可以根據公司規劃, 分步驟實現. 顛覆性的創新有可能成功, 但成功的機率遠遠小於根據需求改進快速迭代的創新模式.

小家電的個性化定製的路徑可以考慮:

優先實現柔性生產, 大規模定製 (模組生產) , 產品的外觀個性化, 產品功能的個性化幾個步驟.

而產品功能的個性化定製, 現在成功案例還少, 建議不要立即實施.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