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說, '未來已來, 只是尚未平均分布, 尚未流行' , 這句話像是給雷射電視的一個預言. 作為電視的 '無屏化' 趨向, 起初的雷射電視主要推進者僅有海信, 長虹等少數企業, 但近年來雷射電視變得流行, 極米, 小米, 華錄, 暴風, 堅果, 小帥, 明基, 索尼等廠商紛紛湧入這一市場.
參與者中, 有求變的老牌廠商, 有新生的年輕品牌, 老牌廠商要用 '未來' 實現新突破, 年輕品牌更是要通過求新來創造自己的未來. 無論是市場環境還是技術本身, 都在表明, 在OLED, 量子點之外, 一條由雷射電視鋪就的未來電視之路已然成型.
技術成熟
雷射電視未來已來, 首先在於技術的成熟. 亮度, 解析度的提高, 尺寸, 價格的下探以及機身體積的縮小等等都顯而易見, 這得益于海信等廠商的持續創新.
先看亮度.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徐立新指出, 一般來說, 200到250nit的亮度就基本能夠滿足家用電視的觀看需求. 此前, 海信雷射電視亮度已經超過300nit, 有外界光照基本也可正常觀看. 而新品L5系列, 亮度可達到400nit, 堪比液晶電視, 同時配有原裝定製的丹麥新一代DNP高增益抗光硬幕, 無論何種光源下, 都能呈現清晰畫面.
解析度方面, 以率先扛起行業大旗的海信雷射電視為例. 2016年7月, 海信就發布了全球首款DLP超短焦4K雷射電視. 一年後, 海信進一步將4K雷射顯示技術應用到全系列, 各尺寸段上的產品上, 同時發布了更大尺寸的4K雷射電視, 帶領行業走進4K顯示新時代.
接下來是消費者特別關注的護眼問題. 與普通液晶電視成像與完全不同的是, 雷射電視類比自然界反射成像原理讓人眼看到的是屏幕反射光線, 真實自然, 無輻射, 避免了傳統玻璃熒屏的鏡面眩光及頻閃等問題.
例如, 海信雷射電視的成像原理為由雷射光源發出雷射, 通過色輪後投射出三色光在DMD晶片上成像, 再通過光機及超短焦鏡頭投射到反射鏡, 最後由反射鏡照射到屏幕上, 再經屏幕反射後形成完整映像, 最後進入到人的眼球, 人眼看到的始終是反射光. 這種成像方式更接近自然光光譜和能量分布, 更適合人眼舒適觀看.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曾專門針對海信雷射電視進行了視覺舒適度的專項評測, 檢測數據顯示: 海信雷射電視視覺呈現效果優異, 色覺呈現精準, 畫面清晰度高, 視覺刺激較小, 是具有良好視覺舒適性的顯示產品. 海信雷射電視的視覺舒適度不僅優於液晶電視, 還優於紙質閱讀20%以上, 護眼效果顯著. 近期, 海信雷射電視護眼安全又獲得歐洲, 美國和全球互認的CB證書.
此外, 雷射電視呈現出尺寸段, 價格段下探的趨勢, 機身也更為小巧, 這都得益於技術的不斷完善. 雷射電視作為電視產品的特性也更為顯著, 仍以海信雷射電視為例:
從使用壽命來看, 就是做到使用五年十年畫質不發生變化. 而投影機用了半年一年之後畫面上出現了發黃也是比較正常的現象.
從使用環境來看, 一方面, 超短焦鏡頭的應用, 使得 '主機+屏' 所佔的空間與液晶電視相當;另一方面, 如前文提到的300nit以上的亮度, 加上仿生屏, 避免了環境光幹擾. 以上兩點是使得看雷射電視, 不需要專門的影音室, 也不需要別墅的大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 由海信與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 中國電子商會聯合起草的《雷射電視機技術規範》在今年初正式發布, 這是中國彩電行業第一個雷射電視產品標準. 中國雷射電視行業將正式步入規範, 健康和有法可依的快車道, 技術的提升也將更有章可循. 而產品和技術的成熟, 成為了雷射電視市場暴走的先決條件.
市場暴走
在本輪消費升級中, 家電業表現地尤為活躍, 而在彩電市場, 高端化以及相應的大屏化是升級的主要方向. 目前, 雷射電視已成彩電大尺寸市場主流產品.
2015年以來, 彩電的平均尺寸以每年2吋的趨勢增長, 根據中怡康的預測數據, 2018年65吋及以上大屏電視銷量將達到453萬台, 同比增長47%, 而80吋以上市場的年度增幅更是將達到100%, 實現翻番式增長.
需要注意的是, 雖然消費者對大尺寸產品的需求代表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但需求本身並不容易被滿足, 主要受制於成本和良率.
IHS中國區消費電子研究總監張兵曾指出, 液晶電視尺寸受上遊面板產線的限制, 10代線最經濟的切割尺寸是60英寸和70英寸面板, 10.5代線最經濟的切割尺寸是65英寸和75英寸面板. OLED電視也如此, 短期內很難突破65英寸以上尺寸, 雖然理論上8.5代線能夠切割77英寸, 88英寸面板, 但成本非常高. '幾何式增長' , 這是業界常用的表述.
但雷射電視完全不存在類似問題, 因為它不依託傳統意義上的屏幕而存在. 雷射電視具有超大屏優勢, 與75英寸以上尺寸同尺寸液晶電視相比, 又具有性價比優勢, 例如100英寸以上尺寸段, 液晶電視價格幾十萬元, 而雷射電視的價格僅是其幾十分之一.
有數據顯示, 2017年雷射電視市場以200%的增速大幅增長, 尤其在80吋以上市場, 雷射電視銷量佔比達60%以上. 另據中怡康數據, 5月份75英寸市場佔有率, 海信接近25%, 位列第一, 超過第四名之後的總和. 以上數據足以表明雷射電視的優勢和受歡迎程度.
另外, 隨著海信的推動, 雷射電視在尺寸段和價格段上均下探, 優勢在擴展. 以近期發布的L5為例, 這款款80英寸的產品, 其適宜觀賞距離在3米左右, 與65英寸液晶電視接近;售價為19999元, 突破了2萬元關口, 價格比65吋高端液晶電視更親民.
可以想見, 產品和技術上 '打鐵自身硬' 的雷射電視, 憑藉尺寸段上的天生優勢和價格的愈發親民化, 未來會更受市場青睞.
產業自主
相比在市場上愈發優異的表現, 雷射電視對於國產品牌更重要的意義在於產業的自主可控.
缺芯少屏, 顯示技術上跟隨日韓, 亦步亦趨, 這是國產電視品牌常常受到的詬病和自身的隱痛, 即便國產品牌近年來在國際上的地位不斷上升. 在涉及下一代顯示技術發展的方向性問題上, 中國彩電企業對話語權的缺乏, 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掌握自主技術, 才是中國彩電企業掌握國際市場話語權和主動權的關鍵, 雷射電視就是這樣一個關鍵. 畢竟, 雖然日企與中國品牌在較量中已不佔優勢, 但無論量子點還是OLED, 都由韓企主導, 雷射電視跳出了韓企的包圍圈.
目前, 海信已經掌握了光學引擎開發和生產技術, 70%整機成本掌握在自己手中, 這也是中國品牌首次掌握了新興顯示技術的核心技術. 海信還將向更小尺寸, 更高畫質的產品發力, 使雷射電視在更多尺寸段上實現其他顯示方式電視的替代.
此外, 根據中怡康的預測數據, 到2020年, 70英寸以上電視的市場份額將達到10%, 而70寸向上的尺寸, 正是雷射影院電視所主推和擅長的. 通過進入這個領域, 國產品牌一方面能夠更好的和日韓企業展開競爭, 另一方面也是突破增長瓶頸的途徑.
當然, 雷射電視能否進一步引爆市場, 這需要更多夥伴共同推進, 只有產品的交流, 切磋, 競爭, 才能更好地激發一項新技術的活力. 極米, 小米, 華錄, 暴風, 堅果, 小帥, 明基, 等廠商已紛紛湧入這一市場, 更多夥伴的加入也是可預期的, 畢竟, 制約大屏電視進入普通家庭的價格, 安裝, 視距, 體驗等問題, 都已經或者正在被解決.
技術成熟讓雷射電視充滿競爭力, 市場暴走為彩電行業帶來新機遇, 產業自主令國產品牌掌握話語權, 這一切都表明, 雷射電視 '未來已來' , 而且正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