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創上市以來新高, 華虹半導體上漲的邏輯

在半導體, 晶片產業, 太多人談論中芯國際, 紫光國微, 其他企業似乎都被掩蓋在其光芒之下. 然而近來, 談到港股市場中半導體板塊最亮的一顆星, 許多投資者會頒給華虹半導體(27.25, 1.00, 3.81%)(01347-HK). 昨日, 華虹半導體大漲破頂, 創上市以來曆史新高27.85港元, 未來是否還能繼續這股升浪?

業績向好, 擴大產能

5G, 新能源汽車, 人工智慧, 物聯網等這些資本奔湧入流的行業都牽動著另一個熱門行業——積體電路. 《中國製造2025》指出當前全球製造業格局面臨重大調整, 新一代資訊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 正引發深遠的產業變革. 在這些新興高科技中, 最核心也是離不開的, 便是小小的一枚晶片.

華虹半導體是世界領先的200mm純晶圓代工工廠, 其銷售收入絕大部分來自半導體晶圓的直接銷售, 最大市場面向中國. 於2017年公司的銷售收入達到8.081億美元, 較2016年增長12%, 其中97.8%的銷售收入來源於半導體晶圓的銷售. 公司指, 該表現為前十純晶圓代工行業同企業中最佳, 優秀的業績是由於對電子消費品, 工業級汽車應用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以及整體差異化技術平台的持續優化產品結構所致.

即便是受季節性因素和兩間工廠年度維修的影響, 第一季度的銷售收入達到2.101億美元, 同比增長14.7%; 期內溢利4023.1萬美元, 同比增長18.1%; 毛利率保持在32.1%, 淨利潤率約19.1%. 根據公司管理層指引, 預計第二季度銷售收入環比增長5%-7%, 毛利率將在32%以上.

2017年, 華虹半導體晶圓製造月產能達到16.8萬片, 產能利用率達到98.1%的高位. 而在近期公布的2018一季度報中, 華虹半導體的產能利用率維持在97.3%, 無論從環比還是同比上來看, 都有不錯的進步.

政策扶持, 未來可期

在近日來連續不斷的中美貿易摩擦中, 中興事件也牽動著無數人了心, 這些事情無一不在撩撥著脆弱的神經, 半導體, 晶片一類核心的自主創新也成為了科技創新的重中之重. 3月30日四部委通知扶持 '中國芯' , 定向減免整合電路企業所得稅, 也佐證這點. 這一切都有利於半導體企業的發展, 而華虹半導體首當其衝.

圖源自: 人民日報

6月22日, 人民日報刊文稱: '有人認為, 今天的中國與幾十年, 十幾年前相比, 無論是科技實力還是創新能力都已經實現巨大進步, 完全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關起門來搞創新. 這種認識也是片面的. 對於我國科技發展水平, 我們既不能妄自菲薄, 也不能妄自尊大. 我們應在更高起點上推進自主創新, 搶佔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 儘快改變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 ' 可見, 國家對於半導體, 晶片等高新技術產業已有清晰認識, 且扶持力度正在加大.

2018年初, 華虹半導體獲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斥資4億美元入股, 一掃之前遭控股股東上海聯和減持的陰霾. 對於資金的利用, 公司曾表示將致力於增加投資來擴充產能. 目前華虹半導體在上海金橋和張江建有三座200mm晶圓廠 (華虹一廠, 二廠, 及三廠) , 月產能約17萬片. 受益於雲計算, 物聯網, 大數據, AI, 5G電信, 比特幣等各大領域高速發展, 對於半導體和晶片的市場需求增加. 華虹半導體的產能雖在不斷增加, 嗷嗷待哺的市場仍然顯示出缺貨的狀態. 供給不足但需求大增, 從而推高了矽晶圓的價格, 產能利用率高的華虹半導體盈利能力毋庸置疑.

同時, 華虹半導體在無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在建一條月產能4萬片的300mm整合電路生產線 (華虹七廠) . 光大海外研報顯示, 無錫12寸廠預計在2019年底投產, 初始產能為10K, 而後逐年增加10K, 預計2022年底達到規劃產能40K. 新12寸廠計劃優先生產公司原有eNVM等優勢產品, 既能確保既有產品優勢延續, 亦有望推動新廠產能利用率迅速爬升, 從而緩解初期投產帶來的業績壓力.

毫無疑問, 高質量產品+優化結構+擴大產能+市場需求+政策扶持, 很難不造就華虹半導體這一大波升浪.

華虹半導體今日早盤下挫, 而後迅速回升, 收盤報27.25港元, 漲幅3.81%, 連升三日.

■ 作者| 朱亦丹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