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尼先驅晨報》報道, 澳大利亞聯邦法院於近日裁決, 對蘋果公司處以900萬澳元罰款, 原因是蘋果誤導消費者, 使其認為如果iOS設備之前曾由第三方機構維修過, 蘋果將不再對它們提供維修服務.
據了解, 在2016年, 蘋果ios軟體升級後, 部分經過第三方維修過屏幕和Touch ID的設備在更新後出現了 '變磚' 情況, 受到影響的iPhone和iPad會顯示一條 '53錯誤(Error53)' 的資訊.
當時蘋果稱 '53錯誤' 是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 旨在防止 '惡意' 第三方零部件可能破壞用戶的iPhone. 而在公眾抗議後, 蘋果發布軟體更新包, 恢複了 '變磚' 後的iPhone的功能. 與此同時, 蘋果方面也告知消費者, 如果出現問題的設備此前經過了未經授權的第三方維修商維修, 蘋果將不會對其進行修複與賠償.
在接到蘋果拒絕修複受到影響設備的投訴之後, 澳大利亞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CCC)經過調查後認為, 蘋果拒絕修複相關受到影響的設備違反了澳大利亞有關消費者權益的法律, 因此對蘋果採取了法律行動, 將蘋果訴諸澳大利亞聯邦法院.
據ACCC確認, 受誤導的消費者至少有275名. ACCC還表示, 蘋果在軟體升級和用戶的修理權問題上存在誤導或欺騙性行為, 並對消費者進行虛假或誤導性陳述.
此外, 據了解, 在獲悉受到來自ACCC的調查後, 蘋果方面表示已經聯繫了約5000名消費者, 並將對其提供補償. 蘋果還稱將改進員工培訓方式, 在網站上審核有關保修和 '澳大利亞消費者法' 的資訊, 並確保流程符合規定.
由此可見, 即便強如蘋果, 在面對公眾抗議和法律之時, 也只能積極應對, 作出調整. 事實上, 在筆者看來, 如今的消費者愈發注重消費感受, 自我維權意識相比以往也有了大幅提升. 而無論產品有多麼優秀, 也須以消費者為中心, 站在消費者角度出發, 這樣才能真正提升用戶忠誠度和品牌高度.
所以說, 蘋果那一套封閉式的策略或許也是時候做出一些調整了, 畢竟前段時間與電池有關的 '降頻事件' 已經讓蘋果深陷輿論風波, 頭大不已了.
而且, 如今處於消費升級的時代, 日益崛起的國內手機廠商正在大力布局高端市場, 並加速國際化進程. 除了華為之外, Ov這一對藍綠兄弟也在往技術方向轉型, 並試圖拔高品牌形象, 前不久發布的vivo NEX與最近選在巴黎正式登場亮相的OPPO Find X就是最好的佐例. 蘋果再不加大產品創新力度, 並真正用心為消費者考慮的話, 其高端市場的統治力在受到來自華為, Ov們的更強烈衝擊後將有可能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