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打呵欠? 別大意, 可能是病!

人人都會打哈欠, 感到疲勞時尤其如此, 這似乎是個再正常不過的動作.

打哈欠不僅提醒我們該睡覺了, 該打起精神了, 還可能提醒我們該小心點了! 因為某些情況下, 頻繁打哈欠可能是不正常的.

比如明明睡眠充足卻是還是止不住打哈欠, 可能與睡眠呼吸暫停症有關, 也可能是頸椎病, 缺血性腦卒中的先兆癥狀, 還可能預示著體溫的升高. 打哈欠如此重要, 以至於我們的先祖可能因為不會打哈欠就 '狗帶' 了.

近期研究人員發現, 打哈欠可能還預示著偏頭痛的發生.

在一項對長期偏頭痛患者的橫斷面研究中, 45.4%患者表示在偏頭痛發作期間反覆打哈欠, 而11.2%發生在偏頭痛的先兆階段, 24.2%發生在頭痛期間, 10%發生在先兆期和頭痛期.

'許多癥狀可能伴隨或先於頭痛發生. 偏頭痛的非頭痛癥狀, 如打哈欠, 可能被其他癥狀掩蓋. 而患者也可能把打哈欠歸因於睡眠不足或咖啡因攝入不足. ' 來自梅奧診所神經內科的Juliana H. VanderPluym博士表示.

對於偏頭痛患者, 打哈欠或許是個很好的疾病預兆, 但對於普通人群呢? 我們為何打哈欠?

事實上, 我們目前還沒有證據可以指出打哈欠的確切目的.

疲憊, 發燒, 壓力, 藥物, 社交或其他心理因素都會導致我們打哈欠, 但是我們每個人的情況還有些不同.

一, 關於打哈欠的幾個假說

1.幫助我們醒來

國外曾發生過這麼件事: 陪審員因在法庭上打了個哈欠, 被法官當庭罰款1000美元.

為什麼打哈欠被認為是一件糟糕的事? 因為大多時候哈欠是隨著無聊, 睏倦, 疲勞而增加的, 這就是打哈欠的喚醒假說.

人類的一個哈欠大概持續6秒, 同時還可能伴隨拉伸行為或其它運動的增加. 由於睡眠壓力的增加, 做點 '小動作' 可以幫助我們抵抗瞌睡.

打哈欠時耳朵的特定肌肉 (鼓膜張肌) 也被激活. 這導致了耳膜和聽覺的運動範圍和敏感性重新設置, 增加我們對周圍世界的觀測監控能力.

話說, 為什麼打哈欠會流淚? 因為打哈欠調動起來的面部運動擠壓了淚腺.

2.給大腦降溫

打哈欠時我們一般不自主地張大嘴深呼吸, 把冷空氣吸入嘴裡, 從而冷卻進入大腦的血液, 給大腦降溫, 保持大腦的健康和清醒, 這就是溫度調節假說.

橫軸為溫度, 縱軸為打哈欠次數; 研究表明20℃上下似乎是打哈欠的最佳溫度, 溫度過低或過高時哈欠的次數都下降.

在發燒時我們常會看到哈欠次數增加, 表明身體變暖和打哈欠是有關聯的, 但沒有充分的證據表明它能降低體溫.

3.保護作用

幾乎所有的脊椎動物都可以觀察到打哈欠行為, 打哈欠似乎是一種古老反射活動.

在我們還生活在野外, 處於社會動物的階段時, 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攻擊, 因此群體中的一部分就會出來擔當 '哨兵' .

根據對其它動物的研究, 我們發現當個體處於較低警覺狀態時就會打哈欠或做伸展運動. 從而提醒其他同伴: 我狀態不好了, 需要休息, 你們得出來替我.

有沒有不打哈欠的種群呢? 在人類進化的最初階段應該是存在的, 但 '哨兵' 昏昏欲睡的群體與時刻處於警覺狀態的群體, 誰更容易躲過危險是顯而易見的.

大自然的優勝劣汰法則留下了 '打哈欠' 基因.

二, 打哈欠, 與多種激素相關

刺激下丘腦中含有催產素神經元的特定區域會導致齧齒動物的打哈欠行為. 催產素是一種與社會聯繫及心理健康相關的激素. 將催產素注射到腦幹其它區域也會引起打哈欠.

帕金森患者打哈欠的頻率不如其它患者, 這可能與多巴胺水平低有關, 而多巴胺替代物會增加打哈欠頻率.

另外, 皮質醇, 這種隨壓力而增加的激素, 在切除腎上腺 (皮質醇產生部位) 後, 哈欠也能被阻止. 這表明壓力可能也在引起哈欠中也起著作用.

三, 太感性, 更容易打哈欠

研究人員曾掃描過容易發生傳染性打哈欠人群的大腦, 發現腹內側前額葉皮層被激活. 這一區域與決策有關, 對此處的破壞也與移情 (類似於將心比心) 的喪失有關.

這種移情作用使得打哈欠似乎成了一項群體性活動. 看到旁邊的人打哈欠我們也會打哈欠, 甚至看到打哈欠的圖, 文字, 想到哈欠都會引起我們打哈欠, 這就是所謂的傳染性打哈欠.

雖然不能反過來說同理心少就傳染性打哈欠少, 但研究發現在自閉症譜系障礙以及高精神病傾向的人群中, 傳染性打哈欠也會減少.

別人打哈欠時我們也跟著打哈欠.

主人打哈欠時寵物也跟著打哈欠.

所以看到現在, 你打了幾個哈欠?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