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iPhone今年新3款, 傳親民LCD版受蘋果青睞

1.iPhone今年新3款,傳親民LCD版受蘋果青睞; 2.蘋果計划下一代iPhone生產仍主要使用LCD顯示屏; 3.競逐Micro LED 大廠積極搶進; 4.OLED面板下半年倒吃甘蔗, 全年營收估增16%; 5.騰挪資產聚焦半導體顯示 TCL發債融資 '補血'

1.iPhone 今年新 3 款, 傳親民 LCD 版受蘋果青睞;

蘋果新款 iPhone 動向備受矚目. 外媒報導, 蘋果今年可能著重銷售更多的 LCD 版 iPhone 新品, 主要是消費者價格敏感度提高. 蘋果今年可能推出 3 款新 iPhone.

華爾街日報 (WSJ) 引述供應鏈消息人士報導, 蘋果已經針對新款 iPhone 提出量產計劃, 相較於高價的有機發光二極體 (OLED) 版 iPhone, 蘋果有意銷售更多的 LCD 版 iPhone 新品.

報導指出, 蘋果著重價格較低廉的 LCD 版 iPhone 新品, 主要是消費者對於智能型手機價格敏感度提高. 今年新款 iPhone 系列中, LCD 版 iPhone 銷售量可望佔大部分比重, 超乎分析師預期.

不過, 報導也分析, 若蘋果著重 LCD 版 iPhone 的銷售量, iPhone 的平均銷售價格 (ASP) 可能會受到影響.

蘋果對於上述消息不予評論.

國外科技網站 MacRumors 和 AppleInsider日前引述韓國媒體網站 ET NEWS 報導, 蘋果近期已規劃 2019 年新款 iPhone 作業, 計劃明年推出 3 款 iPhone 新品, 若新品超過 3 款, 多出來的款式機種有可能 另外採用 LCD 面板.

報導推測, 蘋果在 2019 年若推出 3 款新 iPhone, 均將採用 OLED 面板.

市場一般預期, 今年下半年蘋果可能推出 6.5 吋和 5.8 吋 OLED 版 iPhone, 以及 6.1 吋 LCD 版 iPhone. 其中 6.1 吋 LCD 版 iPhone 占今年下半年 3 款新 iPhone 出貨比重, 可達約 65% 到 75%, 出貨量可達 1 億支到 1.2 億支.

南韓財經網站 Business Korea 日前引述智能型手機產業人士消息報導, 蘋果今年新款 6.1 吋版 iPhone, 可能採用南韓 LG Display 研發的 MLCD+ 顯示技術.

AppleInsider 報導, MLCD+ 顯示技術可較 IPS LCD 技術節省約 30% 的功耗. LG Display 也是蘋果的供應鏈之一, 因此預期蘋果新款 iPhone 可能會採用上述現成的顯示技術.

南韓三星 (Samsung) 目前是 iPhone 所需 OLED 面板獨家供貨商. 不過, 財經網站 The Investor 先前引述產業人士消息報導, LG Display 預期將在今年下半年開始出貨首批 OLED 面板給 iPhone 使用.

分析師先前指出, 蘋果從今年起積極引進, 全力支援 LG Display 成為 OLED 版 iPhone 第二面板供貨商, 以分散未來 3 年到 5 年 OLED 供應風險.

蘋果先前在 5 月初公布財報時指出, 消費者在截至今年 3 月底的 2018 會計年度第 2 季, 每周選擇 OLED 版 iPhone X 比其他 iPhone 程度要高. 當季 iPhone 平均銷售價格達到 728 美元, 較上一年同期 655 美元揚升, 起跳價 999 美元的 iPhone X 銷售有很大幫助. 中央社

2.蘋果計划下一代iPhone生產仍主要使用LCD顯示屏;

蘋果公司正在規划下一代iphone的生產計劃, 其中液晶顯示屏 (LCD) 的使用比例超出分析師此前預期, 這顯示出消費者仍對智能手機價格較為敏感.

參與蘋果供應鏈的人士說, 蘋果預計今秋髮布的iPhone產品線銷售中LCD機型將佔據絕大部分, 並計劃明年也使用LCD.

上述生產計劃顯示, 蘋果向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屏 (OLED) 的過渡可能要慢於許多業內人士一年前的預期, 當時這家iPhone製造商正準備推出首款OLED智能手機. 分析師表示, 使用OLED的iPhone X需求低於最初預期, 主要原因是其999美元起的定價.

知情人士稱, iPhone X定價高昂的一個關鍵原因即是OLED屏. Samsung Display是該顯示屏的主要供應商, 其成品率尚未超過使用更廣泛的LCD. LG Display也可能會為今秋髮布的iphone系列提供部分OLED顯示屏, 但該公司同樣面臨提振成品率的困境.

文章來源: 華爾街日報

3.競逐Micro LED 大廠積極搶進;

蘋果聚焦於手機和手錶等中小尺寸顯示, 傳出近期在小尺寸應用上準備2種Micro LED面板, 1.3~ 1.4吋用於未來Apple Watch中, 0.7~ 0.8吋用於AR穿戴裝置, 可能是AR眼鏡.

蘋果發展Micro LED主要是為了減少對一家獨大的三星OLED過度依賴, 從2014年併購LuxVue後便開始積極布局, 至今蘋果在Micro LED領域已取得相當多的專利, 現在已基本完成Micro LED的技術儲備.

索尼產品布局是以高階商用型大尺寸屏幕為主要目標, 主打高階家庭和電影院投影場景應用, 以與OLED競爭, 像是CES 2017展索尼展出的CLEDIS顯示器, 正是以144片Micro LED拼接而成.

索尼早在CES 2012展中便已推出Crystal LED Display技術, 採用622萬顆LED顆粒導入55吋電視, 但造價相當昂貴, 加上巨量轉移相關技術尚未成熟, 以致生產良率低且耗時費工, 無法實現量產.

在沉寂多年後, 2016年索尼改變策略重新推出拼接型顯示屏幕, 並將該項技術命名為CLEDIS, 確立藉由Micro LED專攻大尺寸顯示器市場的策略.

三星在Micro LED領域是以中大尺寸為發展方面, 現以三星VD當中的商用顯示器部門主導, CES 2018三星推出全球首款模組化拼接146吋Micro LED TV「The Wall」, 一時蔚為話題. 然而根據了解, The Wall電視的LED晶片尺寸約為100微米, 仍未達到真正的Micro LED水平.

為了搶佔Micro LED市場, 三星也與中國晶片廠商簽訂預付款協議, 該協議有一定排他性, 協議生效後3年內中國晶片廠商將供應三星約定的LED晶片.

LG集團目前由LG電子主導Micro LED技術, 2015年已完成Micro LED全彩化顯示產品, 採用RGB Micro LED和軟性基板於約3吋屏幕大小達成3000 ppi的產品.

2018年3月LG已向歐盟申請三項新商標, 皆與Micro LED面板有關, 分別為XμLED, SμLED與XLμLED, 可見LG也在積極布局, 計劃於2018年9月推出首款Micro LED TV.

三安光電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全色系超高亮度發光二極體晶圓和晶片生產廠商, 這2年在LED晶片產業的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 下遊領域呈現系統整合與多樣化技術發展, 同時積極布局Micro LED產業鏈.

2018年2月三安與三星展開長期商業合作關係, 三星將支付廈門三安1,683萬美元預付款, 以換取廈門三安產線生產一定數量用於顯示產品的LED晶片.

一旦廈門三安達到大規模量產產能, 三星將考慮以廈門三安為首要供貨商, 屆時三安可能將引領Micro LED晶片市場.

早在2017年6月, 三安光電就曾表示, Micro LED是未來重點發展方向, 在1~ 2年前就開始研發. 此外, 在中國國家大基金扶持下, 三安切入化合物半導體的計劃也將順利展開, 屆時有望成為中國甚至是全球Micro LED產業鏈中重要一環.

而在新創廠商方面, 錼創科技成立於2014年, 專註於氮化物材料及其用途, 擁有開發和設計Micro LED能力, 其Micro LED顯示技術稱為「PixeLED Display」, 透過轉移技術將Micro LED晶片轉移至面板, 宣稱轉移良率可達99.9% ; 此外, PixeLED Display耗電僅有一般LCD的10% , OLED的50% .

Micro LED廠商大多開發藍光單色, 錼創則開發RGB三色, 色彩顯示更完美, 但良率挑戰更大. 公司已於2017下半年開始試產Micro LED, 在2018年4月ICDT展會上, 更展出Micro LED顯示器, 共分白光, 綠色以及全彩三種色彩顯示.

加拿大新創公司VueReal成立於2016年, 基於Micro LED技術開發高性能和超低耗的微型顯示屏幕. VueReal專有的10微米以下高效率Micro LED和專利巨量轉移工藝, 被稱為連續畫素 (Continuous Pixelation) 技術, 能高產量和實惠價格實現大於4,000 ppi的顯示屏幕, VueReal並以此技術開發出4K微型LED顯示屏幕, 畫素密度高達6,000 ppi, 創下最高解析度紀錄, 便於為更小巧的顯示器開發亞微米畫素間距, 有助於縮小頭戴式顯示器和抬頭顯示器等AR設備體積.

著眼智能型手機應用的龐大商機, VueReal宣稱目前已解決製造上的3個關鍵問題: 發光光效, 轉移良率與巨量轉移時間製程.

在資本方面, 2018年3月VueReal獲得逾1,050萬美元的A輪融資, 將用於團隊擴編, 並推出先進微型組件開發和特性研究中心, 加速Micro LED技術發展, 預計在2021年達到量產水平.

從整個LED產業來看, 2016年起LED作為顯示背光, 應用開始進入高原期, 整體成長空間不大, Micro LED出現或將讓LED顯示產業又重新燃起希望, 儘管Micro LED牽涉的產業廣泛, 包含精密機械, 半導體製程, 測試與檢修等, 巨量轉移技術也仍有待突破, 短期內無法達到量產水平, 但從目前發展態勢來看, 龍頭廠商積极參与研發Micro LED, 部分技術已得到一定進展, 2018下半年將可見到高階產品量產. Micro LED未來仍有很大潛力成為下一代顯示技術.

(本文作者為拓墣產業研究院)

(工商時報)

4.OLED面板下半年倒吃甘蔗, 全年營收估增16%;

據美國調研機構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s (DSCC) 周五公布的報告預測, 今年全球OLED面板營收將來到269億美元, 較2017年成長15.5%.

DSCC指出, 儘管首季OLED面板營收季減33%, 僅58億美元, 但預料第三, 第四季將回複成長. (韓聯社)

報告顯示, 首季智能型手機面板佔整體OLED營收的88%, 其次依序是電視面板7%, 智能手錶面板2.3%.

三星Display占當季OLED面板營收的89%, LG Display佔9.5%. 從需求面來看, 三星與蘋果當季佔OLED面板消費量的79%.

展望未來, DSCC預期智能型手機仍是OLED最大應用產品, 預料2022年出貨量將佔91%, 營收佔79%. 精實新聞

5.騰挪資產聚焦半導體顯示 TCL發債融資 '補血'

騰挪資產聚焦半導體顯示 TCL發債融資 '補血'

高瑜靜, 童海華

北京時間6月14日晚, 2018年世界盃正式在俄羅斯盧日尼基球場拉開帷幕.

實際上, 世界盃此類頂級賽事作為電視品牌 '必爭之地' , 諸多電視品牌在數月之前就展開營銷布局. 畢竟, 能去現場看球的只是少數觀眾, 絕大多數觀眾都守在電視屏幕前看直播. 所以, 在頂級賽事開幕前後, 電視銷量大都會被注入一針 '強心劑' .

TCL集團(3.050, -0.03, -0.97%)股份有限公司(000100.SZ, 以下簡稱 'TCL集團' )在2018年4月就攜巴西球星內馬爾, 在全球13城商圈投放主題廣告, 以其產品, 渠道, 營銷快速在消費端滲透.

除此之外, TCL集團旗下的TCL多媒體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070.HK, 以下簡稱 'TCL多媒體公司' )近日斥資7.93億元, 將 '兄弟公司' TCL商用資訊科技 (惠州) 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 'TCL商用資訊' ) 收歸囊中, 開啟TCL集團消費電子終端的業務重組.

TCL集團相關負責人近日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稱, 'TCL多媒體收購TCL商用資訊, 是公司實現戰略轉型, 業務多元化發展的布局. 公司在原有家用電視 (B2C) 業務模式上, 橫向延伸商用資訊 (B2B) 業務模式, 拓展商用顯示新藍海市場. '

資產加減整合

作為TCL品牌消費電子終端的最大出口, TCL多媒體承接了TCL集團家電整機業務板塊, 並不斷重組吸收消費電子終端業務.

6月1日, TCL集團發布公告稱, TCL多媒體, 將收購TCL集團, 寧波元亨聚源投資合夥企業 (有限合夥) 以及惠州市冠聯實業投資有限公司合計持有的TCL商用資訊100%的股份. 收購總價約為7.93億元, 資金源於TCL多媒體自有資金.

據了解, TCL商用資訊定位於智能商用資訊科技產品及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 主要向商業客戶提供軟體, 內容, 整體解決方案和智能產品的一站式服務, 業務集中在智慧酒店, 資訊發布和安保監控等領域.

作為TCL集團旗下的商用顯示 '標兵' , TCL商用資訊業績不俗. 公開資料顯示, TCL商用資訊過去4年持續盈利, 2016年, 2017年除稅後淨利潤分別為3740.5萬元, 1.09億元, 其中2017年度整體毛利率達到16.82%, 淨利潤率 (扣除稅及特殊項目後的淨利潤) 達到5.63%.

可供對比的數據顯示, 在TCL主要的家用電視 (B2C) 業務模式下, 2017年TCL集團電視銷售產生的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為7.01億元 (8.15億港元) .

TCL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公司在原有家用電視 (B2C) 業務模式上, 橫向延伸商用資訊 (B2B) 業務模式, 拓展商用顯示市場. '通過此次收購, 公司將享有TCL商用資訊科技在物聯網, 雲應用及人工智慧等領域的發展成果, 有利於拓展軟體研發能力, 增加來自軟體和服務的收入, 以增強公司的整體盈利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全力打造全球化的電子產業集團. '

家電行業資深分析師劉步塵指出, 商用顯示主要做的是機場, 會議室等大屏顯示產品. TCL多媒體做的是家用電視顯示產品. 兩類產品的技術同源性就決定它們兩家不應該分開, 而應該整合到一起.

根據TCL集團發布的資本架構調整規劃, 集團層面將逐步把消費電子終端業務分拆在香港上市的TCL多媒體, 增強TCL多媒體的業務規模和盈利能力, 打造國際化的TCL品牌電子終端產業集團.

橫掃半導體顯示生態鏈

隨著中興通訊(22.820, -2.54, -10.02%)公司向美國政府累計繳納22.9億美元罰金, 暫解禁運之急後, 更為中國製造業企業的產業鏈自研能力敲響警鐘. 通過資本架構調整, TCL集團緊鑼密鼓地推進半導體顯示產業鏈延伸.

面板是電視, 手機的主要元器件, 其成本約佔整機總成本一半以上. 生產液晶面板的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 '華星光電' ) 更成為TCL搭建半導體顯示產業鏈的根基.

目前, 華星光電有3條量產的G8.5代生產線, 產品全線覆蓋大尺寸電視面板和中小尺寸移動終端面板.

值得注意的是, TCL集團近日再度在上遊面板生產線上加碼. 5月22日, TCL集團公開宣布, 將投資約426.83億元建設一條11代超高清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 據悉, 該項目主要用於生產和銷售65英寸, 70英寸 (21:9) , 75英寸的8K超高清顯示屏及65英寸OLED, 75英寸OLED顯示屏等超高清新型顯示器件, 以實現國內大尺寸OLED產品的突破. 預計2020年12月完成產品點亮, 2021年3月正式達到量產.

與此同時, 與華星光電G11及G8.5配套的高世代模組項目也於6月12日正式宣布投產.

在中小尺寸方面, 華星光電也有涉足. 2017年3月時, 華星光電第6代柔性LTPS-AMOLED顯示面板生產線項目正式簽約, 項目總投資350億元, 產品定位為高分辯率, 可摺疊工智能手機顯示面板.

一位在半導體顯示領域深耕多年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面板製造的核心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產品的設計, 二是設備加工工藝, 三是材料. 其中, 加工工藝和材料更加關鍵.

TCL集團藉助華星光電在液晶面板加工工藝上不斷精進時, 同時還在顯示技術及材料研發上率先布局.

由華星光電主導成立的廣東聚華印刷顯示技術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 '廣東聚華' ) 從事印刷與柔性顯示關鍵共性技術研究. 目前, 廣東聚華已成功研製31英寸的印刷OLED顯示和5英寸的印刷量子點 (QLED) 顯示.

此外, TCL集團旗下的廣州華睿光電材料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 '華睿光電' ) 主要從事具有自主IP的新型OLED關鍵材料的開發. 華睿光電部署了印刷型OLED材料, 同時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中的 '印刷OLED顯示關鍵材料產業化示範項目' , 在溶液加工綠光材料領域取得突破.

TCL集團表示, 按照既定的資本架構調整規劃, 將TCL集團作為華星半導體顯示產業發展的主要融資平台, 以及經營管理其他業務.

據了解, 根據TCL集團的資本架構調整規劃, 2018年將基本完成資本和產業結構調整的第一階段工作, 將集團直接管理的二級企業及實體減少到30家以內, 以簡化公司結構, 聚焦半導體顯示這一主導產業.

'無論是建超高清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 還是研究印刷型OLED, 都是TCL在半導體顯示上遊的拓展延伸. 以前TCL的市場定位是一家做家電整機的企業, 現在TCL希望把自己轉型為以面板為主, 開拓上遊資源的企業, 過去的產業布局主要集中於產業鏈中端的整機部分. ' 家電行業資深分析師劉步塵說道.

融資補血備彈

在半導體顯示這個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行業, 一個項目動輒需要上百億元的資金支援. TCL集團在半導體顯示產業鏈上攻城略地時, 同時也意味著巨量資金投入. 為此, 公司啟動了債券融資渠道.

6月4日, TCL集團發布公告稱, 將僅面向合格投資者發行不超過20億元的債券, 其中基礎發行規模為10億元, 可超額配售不超過10億元 (含10億元) . 發行人和主承銷商將根據網下申購情況決定是否行使超額配售權, 剩餘部分自中國證監會核准發行之日起24個月內發行完畢.

據了解, TCL集團曾在2017年3月獲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許[2017]276號批覆核准, 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面值不超過80億元 (含80億元) 的公司債券, 債券採用分期發行方式.

TCL集團此次發行的債券就是上述債券融資計劃中的第三期, 債券為5年期債券, 第3年末附發行人調整票面利率選擇權及投資者回售選擇權.

對於資金使用情況, TCL集團稱, 擬將本期債券8億元募集資金用於償還債務, 其中償還廣發銀行總計1億元, 中國進出口銀行6億元, 中國農業銀行1億元, 總計8億元.

TCL集團相關負責人近日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稱, 除發行債券外, 公司目前還沒有其他資金籌措計劃. '公司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的第一期公司債券, 6月7日已經完成10億元規模的發行. 其中8億元募集資金用於償還公司債務, 剩餘募集資金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以滿足日常生產經營需求, 優化資本結構等. '

劉步塵告訴記者, 半導體顯示生態鏈的資金需求很龐大, TCL聚焦於此, 除了自籌資金外, 還有政府基金的扶持.

據悉, TCL集團投建的第二條11代超高清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 即由TCL集團與深圳市重大產業發展基金共同投資完成.

另外, 2016年5月, TCL集團曾與湖北省長江引導基金, 湖北科投宣布共同組建一支百億規模的產業併購基金. 當時在規劃併購基金投資方向時, 包括半導體整合電路在內的光電子資訊業成為其重點投資領域.

中國經營網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