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iPhone今年新3款, 传亲民LCD版受苹果青睐

1.iPhone今年新3款,传亲民LCD版受苹果青睐; 2.苹果计划下一代iPhone生产仍主要使用LCD显示屏; 3.竞逐Micro LED 大厂积极抢进; 4.OLED面板下半年倒吃甘蔗, 全年营收估增16%; 5.腾挪资产聚焦半导体显示 TCL发债融资 '补血'

1.iPhone 今年新 3 款, 传亲民 LCD 版受苹果青睐;

苹果新款 iPhone 动向备受瞩目. 外媒报导, 苹果今年可能着重销售更多的 LCD 版 iPhone 新品, 主要是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提高. 苹果今年可能推出 3 款新 iPhone.

华尔街日报 (WSJ) 引述供应链消息人士报导, 苹果已经针对新款 iPhone 提出量产计划, 相较于高价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 版 iPhone, 苹果有意销售更多的 LCD 版 iPhone 新品.

报导指出, 苹果着重价格较低廉的 LCD 版 iPhone 新品, 主要是消费者对于智能型手机价格敏感度提高. 今年新款 iPhone 系列中, LCD 版 iPhone 销售量可望占大部分比重, 超乎分析师预期.

不过, 报导也分析, 若苹果着重 LCD 版 iPhone 的销售量, iPhone 的平均销售价格 (ASP) 可能会受到影响.

苹果对于上述消息不予评论.

国外科技网站 MacRumors 和 AppleInsider日前引述韩国媒体网站 ET NEWS 报导, 苹果近期已规划 2019 年新款 iPhone 作业, 计划明年推出 3 款 iPhone 新品, 若新品超过 3 款, 多出来的款式机种有可能 另外采用 LCD 面板.

报导推测, 苹果在 2019 年若推出 3 款新 iPhone, 均将采用 OLED 面板.

市场一般预期, 今年下半年苹果可能推出 6.5 吋和 5.8 吋 OLED 版 iPhone, 以及 6.1 吋 LCD 版 iPhone. 其中 6.1 吋 LCD 版 iPhone 占今年下半年 3 款新 iPhone 出货比重, 可达约 65% 到 75%, 出货量可达 1 亿支到 1.2 亿支.

南韩财经网站 Business Korea 日前引述智能型手机产业人士消息报导, 苹果今年新款 6.1 吋版 iPhone, 可能采用南韩 LG Display 研发的 MLCD+ 显示技术.

AppleInsider 报导, MLCD+ 显示技术可较 IPS LCD 技术节省约 30% 的功耗. LG Display 也是苹果的供应链之一, 因此预期苹果新款 iPhone 可能会采用上述现成的显示技术.

南韩三星 (Samsung) 目前是 iPhone 所需 OLED 面板独家供货商. 不过, 财经网站 The Investor 先前引述产业人士消息报导, LG Display 预期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出货首批 OLED 面板给 iPhone 使用.

分析师先前指出, 苹果从今年起积极引进, 全力支持 LG Display 成为 OLED 版 iPhone 第二面板供货商, 以分散未来 3 年到 5 年 OLED 供应风险.

苹果先前在 5 月初公布财报时指出, 消费者在截至今年 3 月底的 2018 会计年度第 2 季, 每周选择 OLED 版 iPhone X 比其他 iPhone 程度要高. 当季 iPhone 平均销售价格达到 728 美元, 较上一年同期 655 美元扬升, 起跳价 999 美元的 iPhone X 销售有很大帮助. 中央社

2.苹果计划下一代iPhone生产仍主要使用LCD显示屏;

苹果公司正在规划下一代iphone的生产计划, 其中液晶显示屏 (LCD) 的使用比例超出分析师此前预期, 这显示出消费者仍对智能手机价格较为敏感.

参与苹果供应链的人士说, 苹果预计今秋发布的iPhone产品线销售中LCD机型将占据绝大部分, 并计划明年也使用LCD.

上述生产计划显示, 苹果向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 (OLED) 的过渡可能要慢于许多业内人士一年前的预期, 当时这家iPhone制造商正准备推出首款OLED智能手机. 分析师表示, 使用OLED的iPhone X需求低于最初预期, 主要原因是其999美元起的定价.

知情人士称, iPhone X定价高昂的一个关键原因即是OLED屏. Samsung Display是该显示屏的主要供应商, 其成品率尚未超过使用更广泛的LCD. LG Display也可能会为今秋发布的iphone系列提供部分OLED显示屏, 但该公司同样面临提振成品率的困境.

文章来源: 华尔街日报

3.竞逐Micro LED 大厂积极抢进;

苹果聚焦于手机和手表等中小尺寸显示, 传出近期在小尺寸应用上准备2种Micro LED面板, 1.3~ 1.4吋用于未来Apple Watch中, 0.7~ 0.8吋用于AR穿戴装置, 可能是AR眼镜.

苹果发展Micro LED主要是为了减少对一家独大的三星OLED过度依赖, 从2014年并购LuxVue后便开始积极布局, 至今苹果在Micro LED领域已取得相当多的专利, 现在已基本完成Micro LED的技术储备.

索尼产品布局是以高阶商用型大尺寸屏幕为主要目标, 主打高阶家庭和电影院投影场景应用, 以与OLED竞争, 像是CES 2017展索尼展出的CLEDIS显示器, 正是以144片Micro LED拼接而成.

索尼早在CES 2012展中便已推出Crystal LED Display技术, 采用622万颗LED颗粒导入55吋电视, 但造价相当昂贵, 加上巨量转移相关技术尚未成熟, 以致生产良率低且耗时费工, 无法实现量产.

在沉寂多年后, 2016年索尼改变策略重新推出拼接型显示屏幕, 并将该项技术命名为CLEDIS, 确立藉由Micro LED专攻大尺寸显示器市场的策略.

三星在Micro LED领域是以中大尺寸为发展方面, 现以三星VD当中的商用显示器部门主导, CES 2018三星推出全球首款模块化拼接146吋Micro LED TV「The Wall」, 一时蔚为话题. 然而根据了解, The Wall电视的LED芯片尺寸约为100微米, 仍未达到真正的Micro LED水平.

为了抢占Micro LED市场, 三星也与中国芯片厂商签订预付款协议, 该协议有一定排他性, 协议生效后3年内中国芯片厂商将供应三星约定的LED芯片.

LG集团目前由LG电子主导Micro LED技术, 2015年已完成Micro LED全彩化显示产品, 采用RGB Micro LED和软性基板于约3吋屏幕大小达成3000 ppi的产品.

2018年3月LG已向欧盟申请三项新商标, 皆与Micro LED面板有关, 分别为XμLED, SμLED与XLμLED, 可见LG也在积极布局, 计划于2018年9月推出首款Micro LED TV.

三安光电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色系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晶圆和芯片生产厂商, 这2年在LED芯片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 下游领域呈现系统整合与多样化技术发展, 同时积极布局Micro LED产业链.

2018年2月三安与三星展开长期商业合作关系, 三星将支付厦门三安1,683万美元预付款, 以换取厦门三安产线生产一定数量用于显示产品的LED芯片.

一旦厦门三安达到大规模量产产能, 三星将考虑以厦门三安为首要供货商, 届时三安可能将引领Micro LED芯片市场.

早在2017年6月, 三安光电就曾表示, Micro LED是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在1~ 2年前就开始研发. 此外, 在中国国家大基金扶持下, 三安切入化合物半导体的计划也将顺利展开, 届时有望成为中国甚至是全球Micro LED产业链中重要一环.

而在新创厂商方面, 镎创科技成立于2014年, 专注于氮化物材料及其用途, 拥有开发和设计Micro LED能力, 其Micro LED显示技术称为「PixeLED Display」, 透过转移技术将Micro LED芯片转移至面板, 宣称转移良率可达99.9% ; 此外, PixeLED Display耗电仅有一般LCD的10% , OLED的50% .

Micro LED厂商大多开发蓝光单色, 镎创则开发RGB三色, 色彩显示更完美, 但良率挑战更大. 公司已于2017下半年开始试产Micro LED, 在2018年4月ICDT展会上, 更展出Micro LED显示器, 共分白光, 绿色以及全彩三种色彩显示.

加拿大新创公司VueReal成立于2016年, 基于Micro LED技术开发高性能和超低耗的微型显示屏幕. VueReal专有的10微米以下高效率Micro LED和专利巨量转移工艺, 被称为连续画素 (Continuous Pixelation) 技术, 能高产量和实惠价格实现大于4,000 ppi的显示屏幕, VueReal并以此技术开发出4K微型LED显示屏幕, 画素密度高达6,000 ppi, 创下最高分辨率纪录, 便于为更小巧的显示器开发亚微米画素间距, 有助于缩小头戴式显示器和抬头显示器等AR设备体积.

着眼智能型手机应用的庞大商机, VueReal宣称目前已解决制造上的3个关键问题: 发光光效, 转移良率与巨量转移时间制程.

在资本方面, 2018年3月VueReal获得逾1,050万美元的A轮融资, 将用于团队扩编, 并推出先进微型组件开发和特性研究中心, 加速Micro LED技术发展, 预计在2021年达到量产水平.

从整个LED产业来看, 2016年起LED作为显示背光, 应用开始进入高原期, 整体成长空间不大, Micro LED出现或将让LED显示产业又重新燃起希望, 尽管Micro LED牵涉的产业广泛, 包含精密机械, 半导体制程, 测试与检修等, 巨量转移技术也仍有待突破, 短期内无法达到量产水平, 但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 龙头厂商积极参与研发Micro LED, 部分技术已得到一定进展, 2018下半年将可见到高阶产品量产. Micro LED未来仍有很大潜力成为下一代显示技术.

(本文作者为拓墣产业研究院)

(工商时报)

4.OLED面板下半年倒吃甘蔗, 全年营收估增16%;

据美国调研机构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s (DSCC) 周五公布的报告预测, 今年全球OLED面板营收将来到269亿美元, 较2017年成长15.5%.

DSCC指出, 尽管首季OLED面板营收季减33%, 仅58亿美元, 但预料第三, 第四季将回复成长. (韩联社)

报告显示, 首季智能型手机面板占整体OLED营收的88%, 其次依序是电视面板7%, 智能手表面板2.3%.

三星Display占当季OLED面板营收的89%, LG Display占9.5%. 从需求面来看, 三星与苹果当季占OLED面板消费量的79%.

展望未来, DSCC预期智能型手机仍是OLED最大应用产品, 预料2022年出货量将占91%, 营收占79%. 精实新闻

5.腾挪资产聚焦半导体显示 TCL发债融资 '补血'

腾挪资产聚焦半导体显示 TCL发债融资 '补血'

高瑜静, 童海华

北京时间6月14日晚, 2018年世界杯正式在俄罗斯卢日尼基球场拉开帷幕.

实际上, 世界杯此类顶级赛事作为电视品牌 '必争之地' , 诸多电视品牌在数月之前就展开营销布局. 毕竟, 能去现场看球的只是少数观众, 绝大多数观众都守在电视屏幕前看直播. 所以, 在顶级赛事开幕前后, 电视销量大都会被注入一针 '强心剂' .

TCL集团(3.050, -0.03, -0.97%)股份有限公司(000100.SZ, 以下简称 'TCL集团' )在2018年4月就携巴西球星内马尔, 在全球13城商圈投放主题广告, 以其产品, 渠道, 营销快速在消费端渗透.

除此之外, TCL集团旗下的TCL多媒体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070.HK, 以下简称 'TCL多媒体公司' )近日斥资7.93亿元, 将 '兄弟公司' TCL商用信息科技 (惠州) 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TCL商用信息' ) 收归囊中, 开启TCL集团消费电子终端的业务重组.

TCL集团相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称, 'TCL多媒体收购TCL商用信息, 是公司实现战略转型, 业务多元化发展的布局. 公司在原有家用电视 (B2C) 业务模式上, 横向延伸商用信息 (B2B) 业务模式, 拓展商用显示新蓝海市场. '

资产加减整合

作为TCL品牌消费电子终端的最大出口, TCL多媒体承接了TCL集团家电整机业务板块, 并不断重组吸收消费电子终端业务.

6月1日, TCL集团发布公告称, TCL多媒体, 将收购TCL集团, 宁波元亨聚源投资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 以及惠州市冠联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合计持有的TCL商用信息100%的股份. 收购总价约为7.93亿元, 资金源于TCL多媒体自有资金.

据了解, TCL商用信息定位于智能商用信息科技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 主要向商业客户提供软件, 内容, 整体解决方案和智能产品的一站式服务, 业务集中在智慧酒店, 信息发布和安保监控等领域.

作为TCL集团旗下的商用显示 '标兵' , TCL商用信息业绩不俗. 公开资料显示, TCL商用信息过去4年持续盈利, 2016年, 2017年除税后净利润分别为3740.5万元, 1.09亿元, 其中2017年度整体毛利率达到16.82%, 净利润率 (扣除税及特殊项目后的净利润) 达到5.63%.

可供对比的数据显示, 在TCL主要的家用电视 (B2C) 业务模式下, 2017年TCL集团电视销售产生的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7.01亿元 (8.15亿港元) .

TCL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公司在原有家用电视 (B2C) 业务模式上, 横向延伸商用信息 (B2B) 业务模式, 拓展商用显示市场. '通过此次收购, 公司将享有TCL商用信息科技在物联网, 云应用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成果, 有利于拓展软件研发能力, 增加来自软件和服务的收入, 以增强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全力打造全球化的电子产业集团. '

家电行业资深分析师刘步尘指出, 商用显示主要做的是机场, 会议室等大屏显示产品. TCL多媒体做的是家用电视显示产品. 两类产品的技术同源性就决定它们两家不应该分开, 而应该整合到一起.

根据TCL集团发布的资本架构调整规划, 集团层面将逐步把消费电子终端业务分拆在香港上市的TCL多媒体, 增强TCL多媒体的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 打造国际化的TCL品牌电子终端产业集团.

横扫半导体显示生态链

随着中兴通讯(22.820, -2.54, -10.02%)公司向美国政府累计缴纳22.9亿美元罚金, 暂解禁运之急后, 更为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产业链自研能力敲响警钟. 通过资本架构调整, TCL集团紧锣密鼓地推进半导体显示产业链延伸.

面板是电视, 手机的主要元器件, 其成本约占整机总成本一半以上. 生产液晶面板的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华星光电' ) 更成为TCL搭建半导体显示产业链的根基.

目前, 华星光电有3条量产的G8.5代生产线, 产品全线覆盖大尺寸电视面板和中小尺寸移动终端面板.

值得注意的是, TCL集团近日再度在上游面板生产线上加码. 5月22日, TCL集团公开宣布, 将投资约426.83亿元建设一条11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 据悉, 该项目主要用于生产和销售65英寸, 70英寸 (21:9) , 75英寸的8K超高清显示屏及65英寸OLED, 75英寸OLED显示屏等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 以实现国内大尺寸OLED产品的突破. 预计2020年12月完成产品点亮, 2021年3月正式达到量产.

与此同时, 与华星光电G11及G8.5配套的高世代模组项目也于6月12日正式宣布投产.

在中小尺寸方面, 华星光电也有涉足. 2017年3月时, 华星光电第6代柔性LTPS-AM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项目正式签约, 项目总投资350亿元, 产品定位为高分辩率, 可折叠工智能手机显示面板.

一位在半导体显示领域深耕多年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面板制造的核心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产品的设计, 二是设备加工工艺, 三是材料. 其中, 加工工艺和材料更加关键.

TCL集团借助华星光电在液晶面板加工工艺上不断精进时, 同时还在显示技术及材料研发上率先布局.

由华星光电主导成立的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广东聚华' ) 从事印刷与柔性显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目前, 广东聚华已成功研制31英寸的印刷OLED显示和5英寸的印刷量子点 (QLED) 显示.

此外, TCL集团旗下的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华睿光电' ) 主要从事具有自主IP的新型OLED关键材料的开发. 华睿光电部署了印刷型OLED材料, 同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中的 '印刷OLED显示关键材料产业化示范项目' , 在溶液加工绿光材料领域取得突破.

TCL集团表示, 按照既定的资本架构调整规划, 将TCL集团作为华星半导体显示产业发展的主要融资平台, 以及经营管理其他业务.

据了解, 根据TCL集团的资本架构调整规划, 2018年将基本完成资本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一阶段工作, 将集团直接管理的二级企业及实体减少到30家以内, 以简化公司结构, 聚焦半导体显示这一主导产业.

'无论是建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 还是研究印刷型OLED, 都是TCL在半导体显示上游的拓展延伸. 以前TCL的市场定位是一家做家电整机的企业, 现在TCL希望把自己转型为以面板为主, 开拓上游资源的企业, 过去的产业布局主要集中于产业链中端的整机部分. ' 家电行业资深分析师刘步尘说道.

融资补血备弹

在半导体显示这个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 一个项目动辄需要上百亿元的资金支持. TCL集团在半导体显示产业链上攻城略地时, 同时也意味着巨量资金投入. 为此, 公司启动了债券融资渠道.

6月4日, TCL集团发布公告称, 将仅面向合格投资者发行不超过20亿元的债券, 其中基础发行规模为10亿元, 可超额配售不超过10亿元 (含10亿元) . 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将根据网下申购情况决定是否行使超额配售权, 剩余部分自中国证监会核准发行之日起24个月内发行完毕.

据了解, TCL集团曾在2017年3月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2017]276号批复核准, 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不超过80亿元 (含80亿元) 的公司债券, 债券采用分期发行方式.

TCL集团此次发行的债券就是上述债券融资计划中的第三期, 债券为5年期债券, 第3年末附发行人调整票面利率选择权及投资者回售选择权.

对于资金使用情况, TCL集团称, 拟将本期债券8亿元募集资金用于偿还债务, 其中偿还广发银行总计1亿元, 中国进出口银行6亿元, 中国农业银行1亿元, 总计8亿元.

TCL集团相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称, 除发行债券外, 公司目前还没有其他资金筹措计划. '公司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的第一期公司债券, 6月7日已经完成10亿元规模的发行. 其中8亿元募集资金用于偿还公司债务, 剩余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以满足日常生产经营需求, 优化资本结构等. '

刘步尘告诉记者, 半导体显示生态链的资金需求很庞大, TCL聚焦于此, 除了自筹资金外, 还有政府基金的扶持.

据悉, TCL集团投建的第二条11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 即由TCL集团与深圳市重大产业发展基金共同投资完成.

另外, 2016年5月, TCL集团曾与湖北省长江引导基金, 湖北科投宣布共同组建一支百亿规模的产业并购基金. 当时在规划并购基金投资方向时, 包括半导体集成电路在内的光电子信息业成为其重点投资领域.

中国经营网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