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恐拿外商開刀, 鴻海代工動向受矚目

美中互祭關稅, 在中國經營的外商恐成貿易戰下的受害者. 華爾街日報報導, 替蘋果公司代工的鴻海集團曾檢視供應鏈, 評估加征關稅產生的影響, 未來動向備受關注.

今年 3 月底, 國際商業機器公司 (IBM) , 晶片大廠高通 (Qualcomm) 和私募股權投資公司黑石集團 (Blackstone) 等美商高層齊聚一堂, 會見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 與會人士透露, 中方預告, 美中貿易緊張若升高, 「請繫緊安全帶」.

王岐山當時呼籲這些商界領袖, 更努力勸阻美國總統川普政府對中國發動貿易攻勢. 其中一名與會者表示: 「中方訊息很明確, 很多企業會淪為美中貿易戰下的受害者. 」

華府今天宣布, 對總值 500 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 25% 關稅, 特別鎖定和「中國製造 2025」相關的產品. 川普還揚言, 若中方還擊, 美國會以更多關稅響應.

北京不甘示弱, 隨後宣布對 500 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征 25% 關稅, 並指雙方先前磋商達成的所有經貿成果失效.

報導指出, 全球兩大經濟體打貿易戰, 勢必會讓兩國企業和消費者受害, 特別是事業版圖擴及中國的跨國企業. 當今全球供應鏈複雜, 許多外商從其他地方採購零件, 在中國組裝產品, 再賣到美國和其他市場, 一旦美國發動貿易攻勢, 這些企業容易受北京施壓與報複的影響.

紐約智庫經濟評議會 (The Conference Board) 分析, 中國出口品中, 台灣與香港在內的外商生產 43%; 中國出口的資通訊技術, 外商製造業者占 77%. 川普政府這次加征關稅, 資通訊正好是重點產業.

跨國企業評估美中貿易緊張升高的潛在衝擊之際, 至少有兩家個人計算機 (PC) 製造商正在洽詢將部分產線從中國移往美國.

報導引述知情人士透露, 鴻海集團已檢視旗下供應鏈, 衡量中國供貨商的專精程度, 此舉可能用於評估美中加征關稅的影響. 鴻海檢視供應鏈後是否採取行動, 目前還不清楚. 鴻海尚未響應華爾街日報置評要求.

波音公司 (Boeing) 去年向中國交機 202 架, 佔總銷量逾四分之一, 中國若以轉單空中巴士 (Airbus) 報複美國, 波音恐損失慘重. 高通併購荷蘭恩智浦半導體 (NXP Semiconductors) 一案, 北京是否加快審查放行, 也出現變數.

川普政府認定北京施壓美商轉移技術給中國企業, 因而加強貿易攻勢, 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 形同撕毀美國財政部長梅努欽 (Steven Mnuchin) 5 月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曆經多輪談判達成的停戰協議.

部分中國官員對川普政府立場不斷變化表達無奈, 並說此舉傷害美國政府信譽. 中國官員宣稱, 面對華府採取強硬姿態, 中方不會做出任何讓步, 尤其不會放棄攸關製造業升級的「中國製造 2025」計劃.

報導引述未具名北京官員說: 「美方若認為施壓手段有用, 那就錯了. 」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 (USCBC) 中國區事務副會長彭捷寧 (Jacob Parker) 指出, 部分美商已在中國面臨更嚴格的監管審查, 例如產品通關時間拉長, 中國主管機關嚴審美商廣告用語, 美國輸往中國的部分汽車, 豬肉等農產品堆積在港口.

彭捷寧說: 「現在在中國市場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低調, 確認你完全服從規定. 」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