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 優化經濟結構, 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 本文聯繫農業機械化實際, 根據2004年—2016年全國農業機械化統計資料, 以曳引車擁有量為切入點, 對我國曳引車擁有量變化態勢進行深入分析, 以期對曳引車結構調整取向提供研究支援.
總量呈增長態勢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日益迫切
從總量分析, 我國曳引車擁有量總體上還呈增長態勢, 但結構調整, 轉型升級的要求日益迫切.
我國曳引車擁有量從2004年1579.59萬台增加到2016年2317.03萬台, 12年增加了737.44萬台, 年均增加61.45萬台. 說明在我國農業現代化正處於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期, 對曳引車的需求總體上還呈增長態勢.
但必須認識到, 我國曳引車年增量2008年達高峰值187.6萬台後, 總體年增量出現逐漸減小情況, 2016年比2015年只增加6.63萬台, 2013年還出現負增長3萬多台(見表1). 說明曳引車生產能力總體上已大於實際需求的現象日益明顯, 某些地區, 某些曳引車已出現飽和現象. 從需求和供給兩方面, 曳引車結構調整, 轉型升級, 從量的增長轉向質的提高的要求日益迫切.
小型減大中型增已成發展主流
從結構分析, 2012年後總體上小型減大中型增的發展格局已成主流.
從表1看出, 全國小型曳引車(20馬力以下)擁有量2011年達高峰值1815.22萬台後, 2012—2016年連續5年持續下降, 2016年已減至1671.6萬台, 比高峰值減少143.62萬台, 5年年均減少29萬台左右. 以上數據說明兩個情況, 一是我國小型曳引車擁有量總體上已趨飽和, 在結構調整中總量呈下降態勢;二是小型曳引車仍然不少, 還是我國農村曳引車擁有量最多的類型, 這是我國農業機械化的重要國情. 小型曳引車總量飽和後, 質量提升, 更新換代, 轉型升級是今後發展的主攻方向.
從表1還可看出, 全國大中型曳引車(20馬力以上)擁有量總體上一直呈增長態勢, 由2004年111.56萬台增加到2016年645.43萬台, 12年增加533.87萬台, 年均增加約44.5萬台, (近幾年年增量保持在40萬台左右). 2016年大中型曳引車擁有量為2004年的5.78倍. 在曳引車結構調整中, 小型減大中型增的發展態勢還在繼續, 曳引車總量增加主要是大中型曳引車增加. 加大對大中型曳引車自主研發創新支援力度, 打造國際著名中國曳引車品牌, 提高中國智造的大中型曳引車有效供給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已成為當務之急.
25-50馬力, 80馬力以上曳引車增長較多
80馬力以上曳引車增長更顯強勁
全國農業機械化統計資料把大中型曳引車分為20—25馬力, 25—50馬力, 50—80馬力, 80馬力以上4個馬力段. 從發展情況看, 雖然4個馬力段的曳引車擁有量都在增加, 但增幅有大有小, 增量較多的主要在25—50馬力和80馬力以上兩個馬力段, 80馬力以上曳引車增長勢頭更顯強勁(見表2). 如2016年比2015年全國25—50馬力曳引車擁有量增加16.71萬台, 80馬力以上曳引車增加12.66萬台, 50—80馬力曳引車只增加6.37萬台, 20—25馬力曳引車只增加2.33萬台. 而且20—25馬力, 25—50馬力, 50—80馬力的曳引車年增量比上年都減少, 只有80馬力以上曳引車比上年年增量還在持續增加. 說明實踐中對各馬力段曳引車的需求是有選擇的, 投入著力點有輕重之分.
地區發展有增有減各具特色
從地區分析, 以2004年為基點, 2005—2016年全國曳引車擁有量基本上呈現持續增長態勢(只有2013年出現過1次下降情況), 但2012年以後總量增幅已逐漸減弱. 各省的情況則不盡相同. 2005—2016年12年間, 有雲南, 貴州, 吉林, 黑龍江, 甘肅, 湖南, 山西, 新疆等8省, 區曳引車總量一直在增加;有23個省(市, 自治區)曳引車總擁有量都曾出現過下降現象. 其中, 重慶(2005), 陝西(2006), 西藏(2009), 內蒙古(2012), 江西(2013), 青海(2013), 湖北(2014), 遼寧(2016)等8個省(市, 區)都是11年增加, 只有1年減少, 總體上還呈增長勢頭. 而且湖北, 江西, 西藏, 遼寧是2004—2016年間, 全國曳引車擁有量增幅最大的省份前4名, 2016年比2004年都翻了一番多. 出現曳引車擁有量2年以上減少的有15個省, 市, 自治區(其中廣西出現在2005, 2006兩年, 其後一直持續增加)(見表3).
從表3可以看出, 全國曳引車擁有量下降省份2011年前主要出現在北京, 天津, 浙江, 上海, 福建, 廣東等發達地區, 曳引車總量下降是由於產業結構調整, 轉型升級要求, 糧食麵積減少所致. 這6個省市生產的糧食人均量是全國最少的6省市. 例如, 2015年全國人均糧食452.1公斤, 這6省市依次是: 福建172.2公斤(26位), 浙江135.8公斤(27位), 廣東125.2公斤(28位), 天津117.5公斤(29位), 上海46.4公斤(30位), 北京28.8公斤(31位). 北京, 天津, 浙江, 上海, 福建是全國僅有的2016年曳引車擁有量比2004年還少5個省市, 廣東2016年曳引車擁有量僅比2004年多0.63萬台. 這6省市在12年中, 出現曳引車擁有量減少的年份: 北京, 天津各10年, 浙江9年, 上海, 福建各7年, 廣東5年. 這反映出結構調整, 轉型升級期曳引車擁有量變化的客觀規律, 量減質升, 發達地區要先行一步.
從2012年開始, 出現了河北, 河南, 山東等小麥, 玉米主產省和江蘇, 安徽等小麥, 水稻主產省曳引車擁有量持續下降情況. 這是由於這些省主要糧食作物生產基本實現了機械化, 農機化發展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 更加註重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 曳引車向80馬力以上更新換代, 小型曳引車數量減少, 馬力增大, 台數減少, 符合結構調整, 轉型升級, 經濟有效, 綠色發展要求. 這5省大馬力曳引車發展都位居全國前列, 2016年全國80馬力以上曳引車擁有量排序前4名依次為: 河南(14.44萬台), 山東(12.18萬台), 安徽(9.1萬台), 河北(8.92萬台). 江蘇8.04萬台, 排名第6位. 2016年比2015年全國80馬力以上曳引車增量排序前4名依次是: 安徽(+2.28萬台), 河南(+1.85萬台), 山東(+1.52萬台), 江蘇(+1.43萬台). 河北增加量為+0.88萬台, 次於黑龍江(1.11萬台), 排名全國第6位. 相應, 全國小型曳引車減少最多的省份排序依次是: 1河南(-10.12萬台), 2江蘇(-5.81萬台), 3安徽(-5.22萬台), 4河北(-4.45萬台), 5黑龍江(-3.3萬台), 6山東(-1.7萬台)(見表4). 這些省份曳引車擁有量變化情況, 反映出糧食主產區農業機械化結構調整, 轉型升級的客觀規律, 應當引起統籌謀劃高度重視.
重視小型曳引車因地制宜提質增效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 對小型曳引車發展應有全面認識. 曳引車發展態勢既有小型減, 大中型增的一面, 又要看到小型曳引車仍然是我國曳引車5個馬力段中擁有量最多的類型, 2016年仍高達1671.6萬台, 居5個馬力段之首. 由於我國地域遼闊, 國情複雜, 各地自然條件, 農業生產條件差別較大, 在全國小型曳引車總體上呈減少態勢的情況下, 仍然有一些省市和地區小型曳引車還是主流, 還在繼續增多, 是農機化發展不可忽視的增長點. 例如, 2016全國還有廣西, 江西, 甘肅, 湖南, 湖北, 貴州, 雲南, 重慶等8個省(市, 自治區)小型曳引車擁有量比2015年增多, 廣西, 江西年增多2萬台以上, 甘肅, 湖南年增多1萬台以上(見表5). 而且是在我國小型曳引車擁有量2011年達高峰值後, 2012-2016年總體持續下降期間, 廣西, 甘肅, 湖南, 貴州, 重慶小型曳引車仍保持持續增長. 江西, 湖北, 雲南也基本保持持續增長, 只有1年出現過下降. 可見, 小型曳引車在這些地區仍然是需求迫切, 大有可為. 今後對小型曳引車的研發製造支援, 要在小巧, 輕便, 可靠, 智能化, 自動化方面下功夫, 形成中國特色, 昂首走向世界. 要貫徹落實創新, 協調, 綠色, 開放, 共用新發展理念, 貫徹落實因地制宜, 經濟有效, 保障安全, 保護環境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原則, 不能不重視小型曳引車因地制宜, 高質量創新發展. 在農業機械購機補貼政策方面, 要統籌兼顧對小型曳引車及農機具的支援力度, 給適宜發展小型農業機械的地區更多的自主權, 實現協調發展, 共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