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收, 都有这样一群人, 驾驶收割机从家乡出发, 像候鸟一样四处 '迁徙' , 靠帮人收割小麦赚取收入, 他们就是人们常说的 '麦客' .
只要手脚快, 活儿干得好, 一两个月时间他们就能拿到好几万元的收入. 不过, 随着近些年收割机的数量越来越多, 麦客们开始有了新的烦恼.
赶了10个小时的夜路, 早上6点, 杨文和李翠荣两口子带着雇来的三个农机手, 到达安徽宿州. 按计划, 他们当天就要赶到下面一个乡镇收麦子. 不过开工之前, 他们得先修好坏掉的空调.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农机手李翠荣: (吹灰)20块钱一个车, 三个车是60. 这个空调缺的那个氟, 又打了两罐. 两罐60块钱. 这还没算油钱, 去了油三亩地(白干)了.
空调坏了很常见, 车里就备了维修材料. 很快, 车队又出发了. 中午, 他们到了地方开始忙活. 刚刚割了半圈, 麦地的主人赶来, 认为他们留下的麦秸秆太高了.
安徽省宿州市种粮大户 岳建新: 如果你们要是(拿)尺子一量(留下的麦秸秆)超过了(标准), 都是说不过去, 拿不来钱我跟你说.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农机手李翠荣: 知道我们知道, (一直)都是15厘米.
为了达到标准, 杨文让农机手降低收割高度. 没多久, 刀片就被埋在地里的石头硌出了缺口.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农机手杨文: 都是小事, 这都不算事, 这不算事的.
尽管一再遭遇不顺, 杨文却并未放在心上. 对他来说, 尽快干完活儿, 赶往下一站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 20分钟后, 他们再次被叫停. 由于这次收的麦子主要用于做种, 对含水量要求十分严格, 麦地的主人看了已经割下的麦子后, 认为湿度不合格.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农机手杨文: 还多少湿点, 还嫌湿. 他湿一点他都不收, 人家花钱买的人家能收你湿的吗.
几番沟通无果, 杨文两口子只好停下了今天的作业.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农机手李翠荣: (叹气)等的着急, 这大好的天, 也不阴天也不下雨, 急死了. 不知道他今天还能不能找到要收的地了.
一个月前, 杨文和李翠荣从黑龙江佳木斯出发, 辗转河南, 湖北多地, 宿州是他们此行的第六站. 一路过来, 雇人, 车辆保养以及油耗已经花去了四万多块钱, 如果在宿州耽误了时间, 那么接下来到山东, 河北揽活儿的计划就很可能泡汤.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农机手 杨文: 头几年咱说这车, 一个车整个三万多块钱, 仨车整个八九万块钱, 现在这仨车整得好整到家整个四五万块钱, 三四万块钱, 还得整好了. 今年都够呛.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农机手 李翠荣: 车太多啊现在, 收割机多, 土地还是那些, 所以说就是涨不上去这个价, 收割机现在就是不挣钱了, 挣得少.
收割机多了, 割麦子的价格自然就起不来, 这不是杨文夫妇一家遇到的问题. 据农业农村部统计, 今年全国将有63万台联合收割机投入小麦收割, 全国冬小麦机收率将超过94%. 面对竞争不断加剧的市场, 麦客们该怎么办呢?
王玉坤是安徽宿州一家农机合作社的负责人. 正是大规模收割开始的时节, 王玉坤每天都要调度各路收割机, 忙得不可开交.
安徽省宿州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玉坤: 这个车是什么毛病?
安徽省宿州市农机手蔡三兵: 有几个链条不好使了.
根据合作社提供的信息, 农机手蔡三兵5月下旬到安徽阜阳割了一趟麦子, 虽然由于机器出问题提前回到家, 但这一趟不到两个星期的作业, 蔡三兵拿到了四万多块钱的收入.
安徽省宿州市农机手蔡三兵: 揽这个活不用我们自己去找了, 这节省了很多开销.
十年前, 王玉坤也是跨区作业的麦客中的一员. 那时候, 他已经在这行里干了差不多10年, 劳动时的辛苦不必说, 更头疼的还是因为单打独斗, 信息很成问题. 有时候是人等活儿, 有时候又是活儿等人. 2008年, 他有了的想法.
安徽省宿州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玉坤: 农机合作社就是农户带机器, 以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
10年时间, 王玉坤的合作社已经拥有社员20多人, 各类收割机30多台. 今年, 合作社仅在安徽就签下了6000多亩订单, 比去年多了1000多亩. 虽然收费比市场价略低, 但利润仍然不错.
安徽省宿州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玉坤: (单独的农机手)割的是零散的地, 他们一台机器一天只能割个三四十亩, 多了能割个五十亩, 我们都是大块地, 我们机器正常一天要割一百二三十亩.
越来越多麦客开始依托合作社来安排外出作业. 事实上, 伴随农业现代化进程, 像候鸟一样的跨区机收这一作业模式, 正在日渐减少. 麦客需要面对的, 已经不是短期的市场供求带来的此消彼长, 而是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副会长陈涛: 小麦跨区机收形成的主要条件就是收获机械资源相对稀缺, 各地保有量有差距, 现在来看这个条件逐渐式微, 各地区的机械相对饱和, 因此最近几年跨区作业的收益下降明显.
数据显示, 截至2016年, 全国稻麦联合收割机保有量已达到143万台, 河南, 山东, 安徽这些麦客必到省份农机保有量更是趋于饱和. 与此同时, 新的生产方式也改变了对农机的需求. 从2012年开始, 种粮大户岳建新开始把自家承包的2000多亩土地全部托管给专业合作社, 按亩支付服务费, 合作社则提供一条龙的专业服务. 岳建新发现, 托管后的收益明显好于自己打理的时候.
安徽省宿州市种粮大户岳建新: 估计今年这个(麦子)价钱比市场上高出两毛钱, 就是一块二三吧. (全部)估计能卖一二百万.
在宿州, 土地托管已十分普遍. 托管带来的另一个结果, 是专业合作社越来越不能接受零星的, 或是小规模的农机服务.
安徽省宿州市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素兰: 总计托管的面积, 全程托管的是2.3万亩.
安徽省宿州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玉坤: 我们的规模一大, 作业能力也强了, 一些种地大户, 包括一些家庭农场, 他就愿意找我们.
专家表示, 跨区机收未来或将越来越少. 当下土地连片集约化已是大势所趋, 农机专业服务, 必须紧跟环境变化做出改变.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副会长陈涛: 与当经纪人, 农业服务公司等协同作业, 尽可能地走订单式服务的方法, 杜绝开车就走, 去了再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