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紫光國微等推動中國芯金融IC卡進軍海外

1.比特大陸九月港交所交表年底前上市, 嘉楠耘智更快一步2.金邦達攜手紫光國微和華大, 推動中國芯金融IC卡進軍海外3.秦皇島: 國產致冷晶片走出國門4.捷世智通承接國產晶片申威市場化, 切入軍工, 政府行業

1.比特大陸九月港交所交表年底前上市, 嘉楠耘智更快一步

集微網消息, 據媒體最新報道, 比特大陸正在與紅杉等知名基金進行120億美元估值的Pre-IPO輪融資, 融資規模為4億美元, 將於本月內交割. 作為礦機生產業務的全球巨頭, 比特大陸將於今年9月在港交所交表, 並於年底前正式上市, 預計市值可達300~ 400億美元.

此前據彭博報道, 比特大陸CEO吳忌寒正在醞釀IPO, 儘管目前還沒有具體的計劃, 但他表示願意讓比特大陸在香港上市, 或者在海外市場發行以美元計價的股票, 因為這將給包括紅杉資本和IDG資本在內的早期投資者提供變現機會.

對照來看, 這兩則資訊吻合度高. 本輪Pre-IPO輪120億美元的估值, 僅為比特大陸2017年實現淨利潤15億美元的8倍, 屬於價值窪地, 僅向紅杉資本等內部老股東開放.

數據顯示, 2017年比特大陸營收25億美元, 是2016年收入的8倍多; 2017年淨利潤是2016年淨利潤的15倍; 2018年第一季度數據已經接近於2017年的全年數據.

比特大陸生產加工各種加密貨幣挖礦的晶片, 包括比特幣, 以太坊, 門羅幣等等. 比特大陸CEO吳忌寒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 人工智慧領域需要大量計算, 對比特大陸來說這是自然的選擇. 吳忌寒還預測, AI晶片在五年內可佔據比特大陸收入的40% , 他們只是試圖做一些他們無法控制很好的事情.

除此之外, 比特幣礦機排名第二的廠商Canaan (嘉楠耘智) 已經向香港交易所正式提交了上市申請, 或籌資約10億美元, 這或許是比特大陸宣布IPO的另一誘因.

不久前, 國內第二大比特幣挖礦晶片製造商嘉楠耘智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 該公司2017年利潤為3.61億元, 較2年前上升了230多倍, 掙錢能力上看, 經調整淨利潤率2年內從3.2%扶搖直上, 到達36%. 若成功上市, 嘉楠耘智將成為首家在港交所上市的區塊鏈領域公司.

嘉楠耘智成立於2013年, 註冊資本10萬元. 公司專門設計和銷售高性能整合線路板, 也是阿瓦隆 (Avalon) 系列比特幣礦機的生產商. 2015年起, 嘉楠耘智開始人工智慧晶片的研發. 經過近兩年的努力, 2017年12月, 嘉楠耘智預發布了全球最早的人工智慧邊緣計算晶片KPU.

嘉楠耘智的創始人張楠賡在幣圈被稱為 '南瓜張' , 2011年他設計的阿瓦隆比特幣礦機是全球第一台專業的比特幣礦機, 終結了電腦挖礦時代. 不過嘉楠耘智被比特大陸後來居上, 成為僅次於比特大陸的全球第二大比特幣礦機公司. 根據嘉楠耘智的招股書披露, 2017年該公司的礦機算力總量佔市場上所有比特幣挖礦產品合并算力的19.5%, 比特大陸則佔據約60%.

同比特大陸一樣, 嘉楠耘智的礦機ASIC晶片都為自家設計, 其火熱的礦機銷售也為半導體產業鏈帶去不菲的收入. 近三年台積電總計從嘉楠耘智獲得的營收達到了3.8億元, 佔三年裡嘉楠耘智晶片代工總支出的60%. 據悉兩家公司之間並未簽訂長期合同, 而是採購單形式獲取供應品並預付金額的.

除了比特幣ASIC晶片, 嘉楠耘智還在研發另一種數字加密貨幣的ASIC晶片, 預計2018年四季度批量生產, 現在已經預售了5260萬元人民幣. 除此之外人工智慧ASIC晶片據說也在研發中, 計劃在今年四季度投入生產, 主要用於智能家居, 智能城市, 智能監測, 智能玩具中的語音和映像識別, 以及多種物聯網應用.

值得提及的是, 此次是嘉楠耘智第三次申請IPO, 前兩次嘗試均未獲得成功.

2.金邦達攜手紫光國微和華大, 推動中國芯金融IC卡進軍海外

在6月9日舉行的2018全球服務外包大會上, 金邦達與國內兩大晶片製造業巨頭——紫光國微與華大電子分別舉行簽約儀式.

今後, 合作各方將以金邦達位於珠海的寶嘉金融科技中心為平台, 抓住 '一帶一路' 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 整合產業創新資源, 推動金融科技創新, 在移動智能支付, 物聯網等領域展開廣泛合作, 積極拓展全球金融外包服務方案, 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技術交流和金融科技產業對接平台.

據介紹, 金邦達是全球領先的金融智能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 在支付解決方案行業位列中國第一, 世界第四. 公司業務橫跨全球25個國家和地區, 已為超過1000家海內外大中型金融機構提供安全支付產品和服務. 今年年初, 金邦達自主研發的以中國國產晶片為基礎並載入國密演算法的金融IC卡產品正式通過EMV (即VISA, 萬事達和Europay國際三大銀行卡組織聯合制定的統一技術標準) 組織認證, 標誌著該公司以國產晶片為基礎的金融IC卡產品已具備全面進軍海外市場的實力.

當前, 中國整合電路產業正在快速追趕國際先進水平, 自主創新和產業鏈深度融合是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作為中國知名的智能卡和物聯網安全晶片及其應用解決方案供應商, 華大電子堅持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 大力發展自主核心技術. 此次與金邦達攜手合作, 雙方將依託各自的優勢, 不斷深化合作領域, 促進產業鏈深度融合, 為實現中國整合電路產業的跨越式發展貢獻力量.

與此同時, 金邦達此次與紫光國微強強聯手, 雙方也將進一步深化合作, 加大創新技術, 創新產品研發, 推廣力度, 搶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 積极參与 '一帶一路' 建設, 助力中國金融外包服務產業加快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 進一步推動 '中國芯' 在全球各地的應用推廣. 珠海特區報

3.秦皇島: 國產致冷晶片走出國門

近日,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秦皇島富連京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工人正在加緊生產. 秦皇島富連京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與華為, 日立, 比亞迪等公司展開深度合作, 專業生產半導體致冷器件和致冷機芯, 產品主要應用於通訊, 汽車, 醫療等精確控溫領域, 遠銷日本, 韓國等國家和地區.

4.捷世智通承接國產晶片申威市場化, 切入軍工, 政府行業

國產化需求井噴, 捷世智通於2016年開始承接申威處理器的市場化生產和推廣工作.

隨著國家對資訊安全的日益重視, 國產化需求井噴, 尤其在設備核心元器件的晶片行業.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 捷世智通於2016年開始承接申威處理器的市場化生產和推廣工作, 並優先選擇軍工, 黨政機關市場切入, 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晶片是資訊化設備的核心元器件, 被喻為資訊化裝備的'神經中樞', 軍工晶片的性能和質量對於資訊化裝備的作戰能力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 但過去軍工晶片市場一直被國外晶片廠商佔據, 每年進口額預計300億以上.

然而隨著2013年斯諾登事件的爆發, 國產化需求成為現階段國產晶片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軍工晶片正逐步實現國產替代. 國家規定軍品在數量, 種類和價格三個方面的國產化率必須達95%以上.

東方證券研究報告顯示, 粗略估計我國軍工晶片的國產替代空間在每年200億以上, 因此國產晶片廠商也將迎來巨大機會.

目前國內公認的自主研發的CPU共有三款, 分別是龍芯, 飛騰, 申威. 其中, 申威是由上海整合電路中心 (以下簡稱'中心') 研發設計, 國內唯一一款完全自主研發的晶片, 一直應用於大型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

軍民融合戰略的推進, 使申威處理器得以走出研究所, 迎來市場化的機會.

捷世智通(430330.OC)成立於2003年, 主營業務是嵌入式計算機軟硬體的研發, 生產與銷售. 作為最早與中心合作的公司之一, 捷世智通於2016年成立成都申威科技有限公司, 承接申威處理器的市場化生產和推廣工作.

目前, 公司共擁有五款申威處理器產品, 分別是SW411, SW421, 421M, 221以及SW1621.

其中, 第一代產品SW411已實現量產, SW421預計將在今年實現量產, SW421, 421M, 221也分別於去年也實現首次研發流片. 通過參與晶片設計過程, 並承接後續的流片, 封裝, 生產工作.

相比龍芯等其他國產晶片廠商, 捷世智通的優勢在於四點:

第一, 申威一直應用於大型超級計算機, 用量遠遠高於兩者, 可靠性更強.

第二, 依託申威研究所, 無需在研發方面耗費大量資金.

第三, 公司原有業務仍然處於盈利狀態, 可以支撐起申威CPU市場推廣的資金需求.

第四, 原有客戶本身也存在國產化需求.

然而, 儘管有國家政策支援, 實現國產化替代的過程可能極其漫長. 原因在於, 國內應用軟體生態體系尚待培育和國產CPU缺乏具體的應用場景, 產品仍需打磨. 據捷世智通總經理周旭濤透露, 在盈利方面, 公司希望能做到三年持平, 五年盈利.

值得一提的是, 中興事件後, 國家進一步加大了對國產CPU的扶持力度. 在不久前中央政府集采中心頒布的採購目錄中, 申威等三家國產CPU廠商名字赫然在列.

未來在申威處理器推廣方面, 捷世智通將從三個方向繼續推進:

第一, 打造標準化產品, 完成應用軟體生態鏈的整合, 為實現國產化替代做準備.

第二, 爭取進入國家更多的採購目錄.

第三, 建立一個更有力的技術團隊, 提供售後服務, 提升客戶體驗.

近日, 華璋資本&讀懂新三板調研了捷世智通, 公司總經理周旭濤先生詳細介紹了公司目前狀況以及未來發展規劃等.

/ 01 /

掌握申威技術智慧財產權, 客戶集中在軍工, 政府領域

1.公司如何接手申威晶片的市場化生產和推廣?

周旭濤: 之前申威處理器只有軍方在用. 隨著軍民融合的戰略, 申威需要推廣到民用領域.

之所以選擇我們, 主要有三點原因:

第一, 我們進入國產化領域的時間比較早, 最早是和龍芯合作, 主要做嵌入式主板.

第二, 申威在2013年剛剛開放時, 我們是最早去做他們產品的公司之一.

第三, 我們的客戶大部分都是一些軍工研究所, 黨政機關, 正好貼合現在國產化的市場.

2.民用CPU與神威超算使用的CPU存在哪些區別?

周旭濤: 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使用的CPU是超算專用的, 而公司所銷售的CPU主要應用在案頭系統, 嵌入式計算機系統等場景中的普通CPU.

從體積上來講, 超算使用的CPU要比我們普通CPU要大許多, 它的CPU裡面有260個核. 我們將260個核分為幾組, 只取一組裡面很小的一部分, 再經過一些改進之後得到普通CPU.

從設計理念來講, 超算使用的CPU有兩個要求. 第一個, 是計算性能, 超算對於計算的性能要求非常高; 第二個, 可靠性, 它不需要外面介面豐富. 而我們普通CPU追求綜合性, 不只是計算, 還有通訊, 介面豐富等要求, 它不需要在哪方面能力特別突出, 而是綜合能力均衡.

3.在申威市場化生產與推廣的過程中, 我們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周旭濤: 首先, 我們會參與CPU的整個設計過程, 因為中心之前是在一個封閉系統裡面設計CPU, 與大眾化的CPU還有很大的差異, 我們會根據市場的需求來提供設計建議與要求.

其次, 由於整個生態尚未建立, 所以我們還承擔了包括主板在內的整機生產. 但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只賣CPU.

推廣方面, 我們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

第一, 產品的生產與市場的宣傳工作. 生產以外包的方式進行, 現階段我們的工作還是主要在鋪市場方面.

第二, 整合相應軟體的生態鏈. 相對于軍工系統較為簡單的軟體生態, 案頭的軟體生態環境非常複雜, 需要我們提供技術支援, 去一個一個軟體適配, 整合生態鏈;

第三, 售後技術支援. 對於出售的產品, 我們需要提供後續的技術支援的, 包括幫助客戶移植應用軟體等. 4.能介紹下目前公司的申威處理器情況嗎?

周旭濤: 目前公司的申威處理器產品有SW411, SW421/421M/221以及SW1621型號.

SW411是第一代產品, 40nm的工藝; SW421是第二代產品, 28nm的工藝. 兩者的差異主要在性能上. 相比SW411, SW421整體的功耗下降, 性能提高了.

在第二代產品上, 我們還豐富了產品線--SW421/421M/221. 三者的差別主要體現在針對的對象, 比如421是擁有4個核數; 中間產品421M的介面少了一些, 晶片做的相對更小; 而221相對於其他產品功耗更低, 擁有兩個核數, 性能也相對較低.

5.這些產品公司是否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

周旭濤: 目前我們擁有SW421/421M/221產品的部分智慧財產權, 因為我們參與了其封裝設計過程, 並且後續的流片, 封裝, 生產都是由我們來做的.

至於SW411與SW1621, 我們只擁有銷售權, 目前公司也在積極與計算機所溝通, 爭取儘快獲得申威處理器的IP授權, 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生產處理器的廠商.

6.您說的這些處理器都已經實現量產了?

周旭濤: SW411已經可以實現量產, 其他還沒有. 去年我們實現SW411的生產流片, 客戶有需要, 我們今年就可以實現量產. 而SW421/421M/221在去年也實現了首次研發流片.

7.從流片到實現量產的周期大概多長?

周旭濤: 非常順利的情況下, 基本在半年左右. 但很少有一次流片成功的, 都需要進行幾次, 不斷地去改進.

8.申威處理器的客戶主要集中在哪些領域?

周旭濤: 主要面對軍工企業, 黨政機關. 選擇這些行業的原因有兩點:第一, 政府和軍工企業所需要處理器的軟體生態環境相對簡單, 更容易滿足需求. 第二, 國家給予明確的政策支援.

9.目前國家在軍工, 政府領域的政策支援有多大?

周旭濤: 很大. 在軍工領域, 現在國家有規定, 軍品的國產化率必須達三個95%以上. 第一個, 晶片的數量要超過國產化率的95%; 第二個, 晶片的種類要超過國產化率95%; 第三個, 晶片的價格要超過國產化率95%. 這個國產化率的要求包括新老裝備, 目前有部分關鍵產品已經在進行改裝.

在政府方面, 在中興事件後, 中央政府集采中心頒布的採購目錄中已經出現包括我們在內的三家國產CPU廠商名字. 但長期來看, 國產化的過程是漫長的.

10.我們的主要銷售方式是怎樣的?

周旭濤: 一是國家有大的需求, 政府的採購; 二是在國產化大背景下, 我們去爭取項目.

從數量上來講, 應該更多是來自於政府的採購; 從效益上講, 應該是來自各個項目. 簡單來講, 政府採購的數量可能對遠遠大於項目的採購數, 但是對於公司獲得利潤還是項目比較多.

11.目前成都申威的人員規模有多少?

周旭濤: 成都申威大概有50多人, 絕大部分都是研發人員, 只有三個市場人員.

/ 02 /依託中心, 整合生態鏈, 捷世智通預計五年實現盈利12.在國產CPU推廣困難的原因是什麼?

周旭濤: 國產CPU推廣困難的原因, 我認為有兩個:

第一, 國內應用軟體的生態環境建設很不理想. 處理器上層是需要應用軟體的支撐. 但國內的軟體生態環境一直不好, 導致我們沒有相應的的軟體, 所以需要我們去移植客戶需要使用的應用軟體, 這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

其次是在設計方面. 超算與普通的CPU在設計理念是不同的, 這就需要我們結合市場來改進設計CPU. 而且, 國內對於國產CPU的包容度太差. 我覺得應該給我們一個試錯的機會, 不可能一蹴而就, 都是需要一代一代進步的.

13.除了申威, 國內自主研發CPU的還有哪幾家?

周旭濤: 目前國內公認的就是三家, 分別是龍芯, 飛騰, 申威. 嚴格來講, 只有申威的構架是我們國家完全獨立自主完成的, 龍芯的構架是購買的MIPS構架的永久授權; 飛騰之前是完全自主的, 用的Sparc的構架, 但是後來轉到arm構架了. 這是我們的一大優勢.

不過, 隨著2013年斯諾登事件以及今年的中興事件後, 除了我們三家外, 市場上還出現十幾家做國產CPU的公司. 一方面, 說明國產化的事情確實要完全推進了, 真的有市場需求, 否則不會有人衝出來; 另一方面, 對於真正做國產化的廠家來說, 這會是一個漫長艱苦的過程, 最後一定是大浪淘沙, 留下真正的贏家.

14. 三者的產品是否存在差異?

周旭濤: 我認為國內的這三家產品不會有太大差異, 主要差別還是對於國外的CPU來講的.

目前國內生產的CPU與國外的CPU的差距還是挺大的, 主要體現在大型的映像, 影視處理, 遊戲方面, 但日常辦公的需求已經能夠滿足. 同時, 我不認為我們國內CPU的設計能力差, 主要原因在基礎製造上達不到要求.

15.相比於其他的競爭對手, 公司的優勢是什麼?

周旭濤: 第一, 是在於申威CPU的用量. 相比於市面上的龍芯, 飛騰, 申威一直應用於大型超級計算機, 用量遠遠高於兩者. 用量越高, 就越能夠發現問題並加以改進, 所以說相對可靠性會更好.

第二, 晶片的研發有強有力的依託.

第三, 公司原有業務仍然處於盈利狀態, 完全可以支撐起申威CPU市場推廣的資金需求. 同時, 公司結合原有業務, 建立'晶片-軟硬體-整機-服務'的生態體系, 形成較好的CPU應用場景, 有助於申威CPU的市場推廣.

第四, 銷售渠道豐富. 公司原有客戶資源本身也有國產化需求, 有很多客戶都是直接找到我們, 要求我們給他們升級為申威的產品.

16.公司對申威處理器的未來規劃是怎樣的?

周旭濤: 具體規劃主要從三個方面談起. 第一, 完成應用軟體生態鏈的整合, 做出標準化產品. 我們之前花了大概一年的時間去打通各個生態鏈, 目前已經初見成效. 簡單來講, 我們不能只有一個機器的方案, 還需要一套完備的軟體體系, 做好替換政府辦公的準備.

第二, 爭取進入國家更多的採購目錄. 我們在前段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