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團隊將全面開展海水稻試種 | '技術路線圖' | 已形成

2018年5月28日, 袁隆平參觀山東青島的海水稻試驗田, 為工作人員傳遞海水稻秧苗.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4日, 記者從湖南省農科院, 湖南省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獲悉, 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將攜團隊, 全面開展耐鹽堿雜交水稻(海水稻)試種. 目前, '技術路線圖' 已獲形成.

據報道, 全球現有6%以上陸地面積受鹽堿危害. 可耕地中, 19.5%的水田和2.1%的旱地已受鹽堿危害. 在東南亞國家, 每年有上百萬公頃的適宜水稻種植土地, 因鹽堿化而棄種. 我國有15%的水田受不同程度鹽害影響. 隨氣候變化, 海平面提升, 排灌系統不合理, 及富含有害鹽分的底層岩石等因素, 全球鹽漬化土地面積仍將不斷擴大.

'啟動海水稻研究和鹽堿地稻作技術推廣, 對實現我國 '藏糧於地, 藏糧於技' , 和確保 '中國的飯碗一定要端在自己手裡' 的戰略目標, 具重要意義. 我國有15億畝鹽堿地, 其中約2億畝具備種植海水稻的條件. 將雜交海水稻研究作為我們未來雜交水稻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不僅可提高我國雜交水稻種植面積, 也能解決越南, 孟加拉等國海水入侵造成稻穀失收的問題. ' 湖南省農科院黨委書記柏連陽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2016年, 袁隆平在海南省三亞市召開的首屆國際海水稻學術論壇上, 宣布啟動海水稻研究. 截至目前, 團隊採用常規技術結合分子育種, 獲得了一批產量較高, 抗性較好的耐鹽新組合. 2017年利用培育出的耐鹽堿雜交稻組合, 在不同鹽堿度的土壤, 不同生態區進行了栽培試驗. 如, 2017年, 在山東即墨市試種了120畝 '湘兩優900' ,土壤鹽堿度在0.6%左右, 驗收畝產量達396公斤. 在青島雜交海水稻小面積試種, 初步測產每畝620公斤, 顯示出了雜交海水稻在海水稻研究中的優勢.

未來, 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擬圍繞雜交海水稻研究, 在海水稻資源利用與機理研究, 親本創製與組合培育等方面力爭形成原創性自主智慧財產權成果, 並形成雜交海水稻技術體系, 引領國際雜交海水稻發展. 具體包括:

以雜種優勢利用技術為主, 綜合利用遠源雜交, 突變誘導, 分子育種等現代育種技術, 培育耐鹽堿不育系和恢複系, 選育優質高產雜交海水稻;

建立種質資源庫和高通量表型檢測平台, 為海水稻育種提供材料, 數據與技術支援;

對鹽堿脅迫下的水稻細胞形態構成, 礦物質營養元素吸收利用, 不同生育時期鹽害差異等方面開展生理學研究, 為海水稻品種選育提供理論基礎;

針對所選育的海水稻, 配套豐產高產栽培技術與鹽堿地改良措施, 通過農業資訊化, 遙感技術, 提高肥料, 農藥和水資源利用效率, 實現種, 土, 肥, 水等各生產要素協調配合. 在不同類型鹽堿地進行規模化稻作改良示範, 建立適應不同氣候區域, 水土條件, 種植制度的綠色可持續生產模式.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