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策紅利牽引, 到企業說服教育, 再到如今消費者主動嘗試, 這一系列的變化似乎表明電動汽車時代真的不會太遠.
國際能源署在最新一期《全球電動汽車展望》上發布統計數據, 2017年, 全球新能源汽車(包含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市場保有量超過300萬輛, 同比增長54%.
截至2017年底 全球共有43萬台公共充電樁可供使用
全球加速電動化
和幾年前相比, 2017年電動汽車銷量大幅增加, 全球開始加速電動化. 到目前為止, 中國仍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 每售出兩台電動汽車中就有一輛在中國. 2017年, 中國的電動汽車銷量接近58萬輛, 同比增長72%. 排在其後的是美國, 2017年共售出28萬輛, 而2016年為16萬輛.
儘管中國, 美國賣出的電動汽車最多, 但按照比例計算, 市場份額最高的卻並不是它們, 而是北歐的一些國家. 挪威電動汽車銷量在新車總銷量中佔比39%, 電動汽車市場份額居全球領先;冰島純電動汽車新車銷量佔總銷量的12%, 而在瑞典, 這一比例達到了6%. 此外, 德國和日本也出現了強勁增長, 2017年兩國的銷售額均比2016年增長了一倍以上.
然而呈現電動化趨勢的卻不僅限於四輪小汽車. 2017年, 電動公交車存量從2016年的34.5萬輛增至37萬輛, 電動兩輪車達到2.5億輛, 而這些領域的電氣化驅動主要來自中國. 目前, 中國電動巴士和雙輪汽車佔比已達99%以上, 歐洲和印度的註冊人數也在逐年增加.
隨著電動汽車的數量不斷增多, 充電基礎設施也在加緊修建. 數據統計, 截至2017年全球家庭和工作場所的私人充電器數量已經接近300萬台. 其中有四分之一是快速充電站, 而快速充電站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尤為重要, 並提高了電動汽車在長途旅行中的吸引力.
政策支援 成本下降
無論是歐美還是國內, 在電動汽車發展過程中, 政府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公共採購項目, 減少購買電動汽車成本的財務激勵, 加強當地汙染物排放的燃油經濟性標準法規, 低收入和零排放車輛規定以及當地各種各樣的措施, 比如根據汙染物排放性能限制車輛的流通等, 促進了電動汽車的銷量上升.
除了外力因素外, 電動汽車自身也在通過改進技術來提升市場競爭力. 隨著生產規模不斷增加, 鋰離子電池成本下降, 電動汽車更具性價比, 此外, 續駛裡程, 性能的提升也使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考慮購買純電動汽車.
無法迴避的供需矛盾
電動汽車銷量增加, 市場不斷擴大, 愈發明顯的需求卻導致另一問題出現. 由於鎳, 鋰和鈷等構成鋰離子電池的核心元素供應存在問題, 電池化學方面的創新也將需要維持增長. 特別是鈷元素的供應尤其面臨風險, 目前全球鈷產量的近60%集中在剛果民主共和國, 精鍊和加工原鈷的能力也高度集中, 90%左右的精鍊技術由中國控制. 而考慮到電池化學的不斷髮展, 到2030年, 電動汽車的鈷需求預計將比目前水平高出10至25倍. 而解決這一矛盾的重要方式即電池回收, 重複利用.
國際能源署的報告中還指出, 未來, 隨著支援性政策和成本削減, 電動汽車市場將繼續大幅增長. 考慮到當前和計劃中的政策, 到2030年電動汽車的數量預計將達到1.25億輛. 而如果繼續提高環保標準, 2030年道路上電動汽車的數量可能更高, 接近2.2億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