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科微與大基金設立合夥投資企業,子公司同步收購華電通訊;
集微網消息, 6月4日晚間, 國科微發布公告稱, 公司擬與國家整合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簡稱 '大基金' ), 深圳鴻泰共同投資設立常州紅盾合夥企業. 合夥企業認繳出資總額2.54億元, 其中大基金認繳出資額1.5億元, 國科微認繳出資額1.03億元.
合夥企業的經營範圍為: 股權投資, 投資諮詢 (除國家禁止或限制的諮詢項目) (以工商註冊為準) . 合夥企業在設立後, 將重點側重於整合電路領域併購整合及有核心競爭力公司的投資.
目前, 大基金持有國科微17,647,026.00股, 占公司股本總額的比例為15.79%, 為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 (公司第二大股東) . 根據有關規定, 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 但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不需要經過相關部門審批.
國科微認為, 公司擬藉助另兩名合伙人 (國家整合電路基金和深圳鴻泰) 的專業經驗及政策引導支援, 通過共同出資設立合夥企業, 尋求有協同效應的產業併購, 投資, 通過與合夥企業所投資的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係, 加快產業優質資源的有效整合, 進一步增強公司研究開發能力, 進一步提升公司綜合實力, 行業地位和競爭力, 提升公司持續盈利能力, 為股東創造更多的投資回報.
與此同時, 6月4日, 國科微還發布公告稱, 公司全資子公司長沙天捷星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 '天捷星科技' ) 與黃學良, 李建佺, 祝昌華, 吳家華, 袁佩良, 葉勁松, 遊權 (以下簡稱 '原七名自然人股東' ) 簽署《關於深圳華電通訊有限公司100%股權之附條件生效的股權收購協議》 (以下簡稱 '《股權轉讓協議》' ) 等, 天捷星科技擬以現金方式購買原七名自然人股東持有的深圳華電通訊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 '華電通訊' ) 100%股權, 初步確定轉讓對價為人民幣36,000萬元.
資料顯示, 華電通訊的經營範圍包括, 通訊設備的技術開發, 設計與生產; 有線電視系統, 安防系統的設計, 生產及工程安裝, 維修; 計算機軟硬體開發, 計算機軟體系統整合; 無人機系統及其機載設備, 無線視頻傳輸設備的研發和銷售.
根據雙方簽訂的協議, 在業績承諾方面, 原七名自然人股東承諾, 在本次交易完成後三年 (以下簡稱 '承諾期' ) 內, 即2018年, 2019年, 2020年, 累積實現淨利潤不低10,000萬元. 淨利潤均指華電通訊合并報表中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國科微表示, 公司在廣播電視, 智能監控, 固態存儲, 物聯網等各方面具有豐富的晶片產品研發經驗和市場優勢, 結合華電通訊在系統整合, 細分市場等領域的多年技術積累與市場成熟資源, 經過併購以及資源整合後, 將對公司產生積極影響.
通過此次交易, 可以在鞏固華電通訊目前行業地位的基礎上豐富其產品系列, 強化華電通訊現有各產品線的技術縱深度, 整合雙方現有技術資源和人才資源, 提升其整體技術水平和運營水平, 使產品線規模化, 系統化, 進而全面提升華電通訊在細分行業市場的競爭力和樹立龍頭品牌地位. 2.國家大基金9.5億元入股太極實業;
集微網消息, 6月4日晚間, 太極實業發布公告稱, 公司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所持公司1.3億股股份, 占公司總股本的6.17%.
公開徵集期內, 共有一家法人單位, 即國家整合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大基金)遞交了申請材料, 並作為最終受讓方簽署相關協議, 轉讓價7.3元/股, 對應總價款9.49億元.
太極實業目前主營業務包括半導體業務, 工程技術服務業務, 光伏電站投資運營業務和滌綸化纖業務等.
太極實業的半導體業務依託子公司海太半導體和太極半導體開展, 其中海太半導體從事半導體產品的封裝測試, 模組裝配和模組測試等業務; 太極半導體從事半導體產品的封裝及測試, 模組裝配, 並提供售後服務. 上述業務符合國家大基金的投資方向.
據了解, 此次雙方股份轉讓協議簽署後, 將由太極實業逐級申報至國務院國資委審批, 國務院國資委批准後才正式生效.
3.燕東微電子遭多家國資斥28億入股 電子城等再投12億;
新京報快訊 (記者 趙毅波) 晶片投資市場日漸活躍. 6月4日, 新京報記者自北交所和上市公司電子城等方面確認, 燕東微電子增資已經正式敲定, 大基金聯合三家國企斥資28億實施入股. 另外, 電子城等還通過非公開渠道再投資12億元.
增資方案顯示, 國家整合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 (即大基金) 投資金額100000萬元, 持股比例19.76%; 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投資金額100000萬元, 持股比例19.76%; 北京京國瑞國企改革發展基金 (有限合夥) 40000萬元, 持股比例7.91% ; 鹽城高新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金額40000萬元, 持股比例7.91%.
早在今年1月, 新京報報道稱, 北京燕東微電子有限公司發布增資項目, 擬引入不超過5家投資方, 擬募集資金總額不低於人民幣28億元, 對應持股比例不高於60%. 增資方案當時顯示, 合格意向投資方所控制的其他企業具有豐富的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經曆, 曾參與過北京市, 區縣所屬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者優先.
這一增資後續又有了新的投資方加入, 涉及上市公司電子城.
6月4日, 電子城董秘呂延強告訴新京報記者, 燕東微電子已經在5月25日就增資等事宜召開股東會. 我們和北京電控的 (增資) 是非公開的, 沒有走北交所的程序, 增資金額是40億.
今年3月, 上市公司電子城公告稱, 公司的控股股東北京電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擬聯合大基金, 電子城等方面組成聯合投資人, 對燕東微電子增資 40 億元.
就增資方案的詳情, 新京報記者6月4日致電燕東微電子相關人士, 對方表示不便接受採訪.
燕東微電子此番引入的投資方實力不凡.
其中, 投資額最大的大基金是在2014年9月由工信部, 財政部的指導下設立, 其成立目的是為了扶持中國本土晶片產業, 以減少對國外廠商的依賴. 據今年3月媒體報道, 大基金總裁丁文武表示, 截至2017年底大基金累計有效決策投資67個項目, 累計項目承諾投資額1188億元.
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創立於2009年2月, 服務於經開區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為使命的國有投融資平台.
燕東微電子屬北京電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簡稱: 北京電控) 旗下, 後者由北京市電子工業辦公室轉制而來, 目前是北京市國資委授權的以電子資訊產業為主業的國有特大型高科技產業集團.
據公開資訊顯示, 北京燕東微電子有限公司成立於1987年, 是一家專業化的半導體器件晶片設計, 製造, 銷售的全資國有高科技企業. 燕東公司自主開發, 製造整合電路及分立器件晶片, 並且提供晶片代加工服務. 公司擁有月產2萬片的6英寸矽晶片生產線及月產2萬片的4英寸矽晶片生產線. 目前, 燕東客戶涵蓋了包括蘋果, 華為, 小米等用戶在內的各層級客戶群體.
燕東微電子的投資方之一電子城方面表示, 聯合投資人向燕東微電子增資人民幣 40 億元, 由燕東微電子投資人民幣 40 億 元設立全資子公司燕東科技, 負責 8 吋線項目的建設與運營.
電子城稱, 燕東微電子旗下全資子公司北京燕東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 8 英寸生產線整合電路研發產業化及封測平台 項目 (以下簡稱 '8 吋線項目' ) 的建設與運營, 而8 吋線項目是落實北京市實施科技創新戰略,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 要舉措, 對推動整合電路產業的發展, 促進國產裝備及國產材料的產業化具有重 要意義.
燕東公司董事長謝小明近期公開表示, 八吋線建設項目是目前為止電控總部直接融資投資的最大項目. 電控公司對燕東快速發展報以極大信心, 努力將燕東打造成為除京東方之外, 又一個明星產業.
公開資訊顯示, 4月15日, 燕東微電子8英寸整合電路研發產業化及封測平台項目上樑, 該項目預計於今年底在開發區投產. 該項目也是北京首條大規模量產8英寸線. 新京報 4.韋爾股份推進重組併購OV/思比科, 具體方案仍在籌劃論證;
集微網消息, 6月4日, 正在停牌的韋爾股份發布最新重大資產重組進展公告稱, 公司正在籌劃收購北京豪威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思比科微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 '思比科' ) 的股權, 該事項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公司股票已於2018年5月15日起停牌.
5月14日晚間, 韋爾股份公告披露上述重大資產重組預案, 交易事項的主要交易對方為紹興市韋豪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 (有限合夥) , 青島融通民和投資中心 (有限合夥) , 嘉興水木豪威股權投資合夥企業 (有限合夥) 等股東.
收購標的——北京豪威的映像感測器系列產品齊全, 主要面向於中高端領域; 思比科的產品主要面向於中低端映像感測器晶片領域.
5月29日, 韋爾股份披露, 公司及相關各方正積極推進重大資產重組的各項工作, 具體方案仍在謹慎籌劃論證中, 公司股票繼續停牌.
截至6月4日, 韋爾股份及相關各方正積極推進重大資產重組的各項工作, 具體方案仍在謹慎籌劃論證中, 因相關事項尚存在不確定性, 公司股票將繼續停牌.
韋爾股份公告稱, 為保證公平資訊披露, 維護投資者利益, 公司將按照有關規定, 結合停牌期間重大資產重組的進展情況, 及時履行資訊披露義務, 每五個交易日發布一次有關事項的進展情況. 待相關工作完成後召開董事會審議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及時公告並複牌. 5.三安光電高淨利率還能維持多久? 行業供需反轉在即;
編者按: 三安光電因為其超高的淨利潤率而被資本市場關注, 但新浪財經深入研究其報表發現, 雖然現在公司高額淨利潤是由收入端較強的議價能力提供, 但公司有今天的行業領導地位的關鍵在於公司早先激進的擴張政策充分把握了政策補貼紅利的窗口期. 但高額的淨利潤也必然引來覬覦者, 行業新一輪擴產已在路上, 公司存貨的積壓或也預示著行業供需反轉在即.
三安光電是一家主要從事Ⅲ-Ⅴ族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的研發與應用, 著重於砷化鎵, 氮化鎵, 碳化矽, 磷化銦, 氮化鋁, 藍寶石等半導體新材料所涉及到外延晶片的高科技企業. 公司主要產品包含 LED 晶片, LED 特殊應用和第二代, 第三代半導體晶片, 主要應用於照明, 顯示, 背光, 農業, 醫療, 微波射頻等領域. 三安光電2017年年報披露, 公司營業收入為83.9億, 其中LED業務營收為70.4億, 佔比約為84%.
簡要介紹公司在半導體晶片產業鏈中的位置和未來發展的方向有助於我們更好理解公司的業務和面臨的挑戰. 半導體晶片是一切智能設備的核心: 是VR, AR和智能手機等終端, 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 物聯網及人工智慧發展的根基. 人們在上述行業所有應用的突破往往是基於相關晶片技術突破帶來的. 目前晶片產業大體上分為四個領域: 第一, 計算和儲存類; 第二, 電力電子類; 第三, 光電轉化類, 本類晶片功能多涉及LED相關的照明和顯示, 正是三安光電的業務方向; 第四, 通訊類, 主要是處理相關通訊訊號用的晶片, 這個領域則是未來公司努力發展的方向.
LED全稱發光二極體, 其原理是利用某些半導體的光電效應來製作可以發光的元件. 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原材料為砷化鎵 (GaAs) , 通過整合電路的工藝將光電單元整合, 因此被稱作LED晶片. LED產業鏈可以簡要分為: 原材料和基材, 外延片製造, 晶圓晶片加工, 晶粒切割, 封裝測試, 下遊照明背光等環節. 目前三安光電在外延片製造和晶圓晶片加工環節取得了全球領先的地位, 在2016年超越了台灣晶電成為全球最大的LED外延及晶片製造廠商.
而在外延片製造和晶圓晶片製造環節, 本環節的核心是產能及生產效率, 產能規模指標是MOCVD的數量. MOCVD是以Ⅲ族, Ⅱ族元素的有機化合物和V, Ⅵ族元素的氫化物等作為晶體生長源材料, 以熱分解反應方式在襯底上進行氣相外延, 生長各種Ⅲ-V主族, Ⅱ-Ⅵ副族化合物半導體以及它們的多元固溶體的薄層單晶材料. 國內使用的MOCVD系統大多數都採購自德國 Aixtron公司的 MOCVD系統和美國Emcore公司的 MOCVD系統, 因此某種程度上, 國內的LED晶片廠商並不具備自身晶片製造核心設備的智慧財產權, 彼此之間的競爭更多屬於規模經濟的競爭模式, 大家比拼的是產能規模和運營效率.
補貼助力激進擴產: 購置設備政府補貼近半
新浪財經發現, 三安光電的 '領先地位' 離不開政府的高額補貼和大規模擴產.
行業數據表明, 2012年-2013年, 大量產能進入LED晶片行業後, 行業出現了產能過剩的情況, 那時三安光電的淨利潤率也跌到穀底, 兩年時間 (2012年, 2013年) 裡三安光電的淨利潤率分別為24%和28%.
經過大量嚴酷的競爭後, 2015年國內約有10家LED晶片企業停產或退出, 導致了LED晶片市場格局重新分配. 前五大製造商佔比穩步提升, 市場佔有率共計65%, 其中三安光電獨佔29%, 行業平均利潤率亦重新回升.
前文表述過, LED晶片行業產能都可以通過外購 MOCVD系統實現, 而競爭的關鍵在於規模經濟的效率和成本. 三安光電正是抓住了LED下遊需求爆發的風口, 並藉助政府補貼快速擴產. 可以看出, 三安光電在市場重塑期間激進擴產策略是依託在政策紅利基礎上, 比起產業的後來進入者, 大量的政府補貼致三安光電整體固定資產也就是MOCVD系統採購價格比起後進入者少了將近一半, 這也就構成了公司獨特的 '護城河' , 隨著國家層面的退補, 新進入者在成本方面難以與公司競爭.
此外三安光電擁有全球最大的LED晶片產能, 只要產能利用率達到合理水平, 研發支出等固定成本就可以在更多的晶片產量上攤銷, 那麼平均成本就可以比一般的競爭對手低很多.
以三安光電蕪湖子公司為例, 2010年7月公司與蕪湖市政府簽訂了《MOCVD設備補貼補充協議》. 對原來簽訂的《三安光電蕪湖光電產業化項目投資合作協議》關於MOCVD採購補貼事項進行了調整, 即採購的200台MOCVD由紅黃光38片機及以上, 藍綠光31片機及以上調整到均不低於 (含) 45片機; 採購紅黃光MOCVD為55片2英寸及以上機型, 在原定每台800萬元人民幣補貼基礎上增加20%, 調整為960萬元; 採購藍綠光MOVCD為55片2英寸及以上機型, 在原定每台1000萬元人民幣補貼基礎上增加20%, 調整為1200萬元, 公司購買的設備必須投入到蕪湖項目, 否則雙倍返還補貼款, 並約定本補充協議為設備補貼的最終協議. 也就是說蕪湖子公司平均每台設備政府補貼 1000萬, 而每台設備價格為2000萬左右, 所以每台設備有一半的錢都是政府出的. 三安光電正是抓住了政策紅利的窗口期 (目前政府補貼佔三安光電利潤已經由60%下降到20%) , 才實現了LED晶片行業的領軍地位.
三安光電高淨利率還能維持多久? 行業供需或反轉 對手熱衷擴產
但是隨著LED 晶片行業持續的景氣, 行業情況也在發生變化, 供需形勢的反轉影響已經開始顯現.
一方面是我國LED在政府大力補貼支援下發展迅速, 2017年滲透率已接近50%, 隨著滲透率越來越高, 未來行業增速必然下滑. 另一方面, 三安藉助以前的大規模擴產成就了LED晶片領域的領導地位, 但是由於LED的技術門檻和資金門檻並沒有半導體晶片那麼高, 所以同行還有機會通過擴產來挑戰三安.
根據公開資訊統計, LED幾大巨頭在2018年產能將繼續擴張約40%. 2018年三安大量購置了MOCVD設備, 預計2018年投產的設備將達到450台, 目標是產能佔全球的30%.
其他競爭對手方面, 2017年11月22日華燦光電義烏二期項目開工, 二期項目總投資30億元, 建成投產後將實現年產1200萬片LED外延晶片和5200萬片藍寶石襯底材料. 澳洋順昌2017年12月12日披露機構調研記錄則顯示, 到今年年底, LED晶片月產能在100萬片左右, 同時明年上半年還將繼續新產能建設, 要達成擴產計劃140萬片/月的目標.
從目前行業格局來看, 各大廠商都意識到了 '規模製勝' 的道理, 擴產成為了各家必經之路.
那麼未來行業會不會出現產能再次過剩過剩, 重打價格戰情況呢? 數據顯示, 2017年第四季度, LED晶片價格已經開始下調, 三安光電和華燦光電等主流晶片均有不同幅度調整, 其中三安光電部分產品價格已經主動下降20%左右.
新浪財經查閱報表發現三安光電存貨增速或許就是行業供需形勢反轉的表現
根據三安光電年報披露可以看出, 公司2017年LED晶片生產量增長67%, 而銷售量同比僅增長了32%. 生產的增速差不多是銷售增速的二倍, 這自然也導致了公司存貨的積壓, 我們可以看到存貨量比去年激增了兩倍. 如果說未來存貨出現持續的積壓, 那麼公司對產品進行降價將是必然, 公司前期保持的超高的毛利率亦將會收窄.
2018年一季度三安光電存貨更是飆升到為22.2億 元, 按照一季度的銷量來預估, 現有存貨可以讓公司賣 2.3季度.
同時生產製造型企業的內部職能包括採購, 生產, 銷售, 評判3種能力的指標分別是存貨中的原材料周轉天數, 在產品周轉天數和商品庫存周轉天數, 而華燦光電的在產品周轉天數近年來持續降低, 在2017年上半年已經大幅低於三安光電, 說明該公司生產管理效率已經超過三安光電, 這也說明未來三安光電可能會面臨更嚴苛的競爭環境.
壞賬計提規則寬鬆 固定資產折舊率偏低 單位設備資產對應晶片量顯示公司存虛增資產嫌疑
由於三安光電所處LED行業發展速度較快, 行業一般使用較高比例的壞賬計提比例,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公司與同行對比, 三安光電的相關計提規則顯然過低.
三安光電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在1-2年, 2-3年, 3-4年和4-5年的計提比例分別為5%, 15%, 30%和50%. 對比同行業華燦光電, 相同年限計提比例分別比公司多5%, 15%, 20%和30%. 如果按照華燦標準對比須計提金額, 會導致三安光電利潤減少約5600萬.
此外公司折舊時間對比同行業相對也較長, 公司房屋建築物折舊年限為30年, 機器設備折舊年限為8-25年. 但對比澳洋順昌, 相關折舊年限分別為房屋建築物折舊年限為20年, 機器設備折舊年限為10年.
查閱公司2017年年度報告機器設備的期末賬面原值, 通過當年LED晶片產量除以機器設備期初賬面餘額來對比單位機器設備賬面原值的合理性. 三安光電這一數值為66. 而對比華燦光電, 這一數值為92. 考慮到行業採購的MOCVD台機價格都相對一致, 那麼對比相同面值的機器單位價格形成的LED晶片產出, 三安光電遠遜於華燦光電的數據也說明了公司可能高估了自身機器設備資產的價值, 有虛增資產的嫌疑.
專利隱憂: 面臨封鎖和訴訟風險
我國LED產業發展相對較晚, 在專利積累方面與國外還有一定差距, 且大多數專利只停留在衍生性專利的階段, 難免會遭受 '專利訴訟之苦' . 隨著LED行業競爭加劇, 專利糾紛, 訴訟亦在同步增長, 不少國內企業已經認識到專利的重要性, 通過與國際巨頭的專利交叉授權形成 '保護傘' , 保持企業穩步且持續的發展.
以三安為例, 三安擁有近1300項專利, 但是含金量不高, 亦多為衍生性專利. 去年三安光電公告與首爾半導體公司和首爾Viosys公司 (首爾半導體公司的子公司) 決定進行業務合作, 共同成立合資公司安徽三首光電有限公司, 合資公司將為韓方生產發光二極體產品, 註冊資金為200萬美元. 三安光電以自有貨幣資金出資98萬美元, 占合資公司註冊資本49%, 希望通過這種辦法獲得交叉專利授權. 但目前全球LED領域的技術和專利, 一半以上被美, 日, 德等發達國家所佔有, 這使得我國LED產業發展受到嚴重的制約, 如果不能和這些LED巨頭達成專利交叉授權, 三安光電亦隨時面臨專利訴訟風險. 同時如果三安跨入不了專利封鎖的市場, 那麼三安的主要市場永遠都只能鎖定在中國國內, 而三安在中國市場佔有率已經遙遙領先的情況下, 擴產的產能如何消化將會是大問題.
此外除了在LED外延片和晶片加工環節持續擴張產能, 建立優勢外, 三安光電還在LED晶片上下遊進行產業布局, 試圖打造完整的LED產業鏈. 公司向下遊應用擴張方面在2010年組建蕪湖安瑞光電有限公司, 進入LED汽車燈生產行業. 2016年營業收入5億, 4000萬左右的淨利潤. 由於市場費用的增加, 2017年的利潤增速是負的 -18.68%, 淨利潤只有 3215萬元. 在上遊原材料, 公司通過子公司福建晶安光電進入上遊藍寶石襯底生產, 保障公司中遊生產環節的原料供應, 根據太平洋證券的測算, 公司進入上遊藍寶石襯底為公司提供了5%左右的淨利潤水平. 同時三安光電亦布局了通訊晶片領域, 通過三安整合電路公司, 通訊晶片已經進入微量產階段. 2014年開始建設通訊微電子器件一期工程, 工程總投資30億元人民幣, 專註於GaAs高速半導體器件和GaN高功率半導體器件產品的生產. 擬建設GaAs和GaN外延和晶片產線 (6英寸) 各一條, 其中GaAs產能3萬片/月, GaN產能6000片/月. 建設期自2015年起45個月, 有望在2018年底實現滿產. 同時公司亦布局了Micro LED 顯示技術, Micro LED是繼 OLED 之後新一代的顯示技術, 顯示效果與功耗雙優. 總而言之, 公司目前仍處於四面出擊的狀態, 但是這些布局都需要耗費大量賬上資金, 單單以整合晶片項目為例, 規劃資金投入就有300億, 而公司目前又處在行業價格戰的前夜, 面臨可能的存貨擠壓的情況, 因此公司未來可能面臨的財務風險也需要投資人多多警惕. 新浪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