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一次性塑料製品的爭議
歐盟禁用一次性塑料製品
日前, 歐盟委員會提議, 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產品, 如棉簽和塑料吸管, 並將清理廢物的負擔放在製造商身上, 以減少海洋垃圾.
根據該提案, 將禁止使用具有現成替代品的一次性塑料產品, 並以更加環保的材料取而代之. 該提案還要求歐盟國家在2025年前收集90% 的一次性塑料飲料瓶, 生產商幫助支付廢物管理和清理的費用.
但是這一提案仍需得到歐洲議會和委員會的批准, 有望在2019年5月歐洲大選前獲得通過.
麥當勞拒絕 '禁用塑料吸管'
與此同時, 麥當勞的投資者會議上, 股東們投票否決了在美國麥當勞 '禁用塑料吸管' 的提議.
提案的董事會成員 Elaine Leung 是海洋生物學家和全球消費者倡導組織 SumOfUs 的一員, 她表示全球麥當勞每天平均消耗 9500萬支一次性塑料吸管, 其中每天使用的數百萬塑料吸管僅用幾秒鐘就扔掉, 麥當勞是繼星巴克之後消耗塑料吸管最多的商家.
麥當勞董事會認為這項禁用吸管的要求多餘且不必要, 停用塑料吸管意味著要改用非一次性或者可生物降解的吸管, 而採納該提案所耗費的資源會影響其他麥當勞承諾的環保行動.
今年1月份, 麥當勞也曾提出, 要在年底前淘汰全球供應鏈中的泡沫包裝, 並且至 2025 年前, 要以可回收或可再生材質取代所有的包裝材質.
有關 '禁用一次性塑料製品' 的話題, 在中國禁廢與全球禁塑的大環境下, 已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浪潮. 很多吃瓜群眾紛紛表示, 支援禁用塑料吸管, 直接倒進嘴裡不是也很好嗎?
而像麥當勞, 聯合利華, 雀巢等集團紛紛表示到2025年實現塑料包裝100%回收.
如何實現塑料包裝100%回收?
真正實現塑料包裝的100%回收, 需要更廣泛的塑料工業參與其中.
1, 機械物理法再生工藝
目前廣泛用於塑料回收領域, 工藝相當成熟, 且在塑料包裝瓶的回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但是此工藝想要實現塑料包裝的100%回收還有一段相當長的距離, 例如一次性塑料吸管, 塑料餐盒, 包裝袋的回收處理都需要前端非常完善的回收系統.
實現塑料包裝的100%回收, 必須考慮其他回收工藝.
2, 廢塑料油化工藝
廢塑料油化工藝, 對混雜廢塑料(聚乙烯, 聚丙烯, 聚苯乙烯和少量聚氯乙烯)不需要篩分, 運用催化熱裂解與催化重整的原理在常壓反應裝置內發生一系列化學反應切斷有機分子鏈, 還原為低分子燃油的最新技術, 最終轉化成氣體, 汽油, 柴油等產品的過程.
廢塑料油化工藝相比於機械物理法再生工藝不需要塑料的分選與清洗, 對塑料的種類沒有要求, 生活垃圾中的廢塑料或者是陳腐垃圾中的廢塑料都可以作為原料. 該工藝對於一次性塑料製品的回收更加有效.
2018年4月20日, 中國合成樹脂供銷協會塑料迴圈利用分會與安徽科茂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成立 '綠色油化技術中心' , 以推動廢塑料再生石油(PRF)技術的政策支援, 技術升級和產業化應用.
3, 化學回收工藝
以溶劑為基礎回收工藝
在上個月剛剛結束的2018 RE|FOCUS SUSTAINABILITY & RECYCLING SUMMIT上, 來自寶潔的首席技術專家John Layman表示: 機械物理法回收具有局限性.
例如, 回收的PP大多是黑色或是灰色的, 非常透明的PP再生料在市場是很難得到的, 並且PP再生料可能是 '臭的' , 並可能被 '有毒化學物質' 汙染.
因此, 寶潔開發了一項以溶劑為基礎的塑料回收工藝, 命名為 'PureCycle Technologies' , 該技術去除了PP中的顏色和氣味, 產生了高純度的可回收的薄片.
PS的化學回收
總部位於俄勒岡的Tigard Agilyx公司打破了世界上第一個商業規模的聚苯乙烯化學回收迴圈過程. Tigard工廠將回收多達10噸的聚苯乙烯廢料, 生產高質量苯乙烯油, 將由苯乙烯製造商AMSTY和NiNOS公司製造, 用於製造消費品.
AmSty可持續發展和創新的高級經理Jon Timbers表示, 化學回收技術是現有塑料回收技術的重要補充.
塑料在一次使用後, 它的重要的性能特徵已失去, 而現有的回收技術很難恢複這些特性. 化學回收技術除了能夠保留原始塑料的性能外, 化學回收的主要優點是它將再生材料和原材料放在成本曲線中同一位置.
選擇性萃取和色譜分離技術
另外, 印地安納普渡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Nien-Hwa Linda Wang帶領的研究小組利用選擇性萃取和色譜分離技術, 從廢塑料中回收工程塑料聚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和苯乙烯-丙烯腈(SAN)以及阻燃劑.
可見, 全球禁塑的大環境下, 激發了更多科研人員, 企業家投入更多的精力開發有關塑料回收的新技術.
塑料以其可以迴圈利用而著稱於世, 但誕生不足百年後卻因為塑料的汙染和引發人類的討論, 其缺失在於塑料被廣泛應用的同時其回收與再利用的相關技術沒有同步發展. 而當人類面臨危機的時候, 才引發更多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