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用戶反映, 限速後有的 '微信半天登不上去' , 有的甚至正常工作也受到影響.
面對用戶的吐槽, 運營商也有苦水. 頻寬資源有限, 你一個人佔用太多, 影響他人上網. 問題是, 沒有金剛鑽, 別攬瓷器活.
既然運營商現行技術與商業模式不支援真正意義上的不限量套餐, 就不應該拿 '不限量' 招攬用戶, 等用戶上了套再重新定義 '不限量' .
運營商又說了, 限速之後你也能用啊, 所以理論上還是不限量. 但是連微信都登不上去的 '能用' , 已經不叫能用了. 有些套餐可以通過購買流量加油包恢複正常上網速度, 這一選項更是赤裸裸打 '不限量' 套餐的臉.
這就好比, 一家飯館門口招牌宣傳若干元管飽, 但是顧客進去之後卻發現, 吃了兩個饅頭之後就只能喝涼水. 以前用戶也忍受過2G上網的龜速, 但在4G時代把用戶的網速降至2G時代, 就不能叫不限量.
運營商在宣傳中明顯存在誤導用戶的意圖. 廣告上大字寫著 '不限量' , '任性用' , '想看就看' , '限速' 方案卻在不起眼的角落裡, 生怕被發現. 線上下營業廳, 工作人員在宣傳 '不限量' 套餐時, 大多不會提及限速規定.
在針對特定APP的定向免流量套餐裡邊, 同樣有陷阱, 比如APP內圖片, 文字, 視頻內插播廣告, 彈幕等, 都不在專屬流量使用範圍. 難道用戶就那麼熱愛廣告, 自己花錢買流量也要看廣告? 只能說這是運營商與互聯網公司合作給用戶挖的坑.
所謂的 '不限量' , '任性用' , 實質就是虛假宣傳, 誤導用戶. 運營商與其推出名不副實的 '不限量' 套餐, 不如明明白白寫清楚多少錢多少流量. 提速降費的本意應該是讓用戶可以放心大膽地使用, 而不是處處提防有沒有潛規則, 霸王條款.
李克強總理說: '提速降費不僅可以直接讓利百姓, 更可以加快促進我國經濟的轉型升級, 可以說是' 一手托兩家' ' . 運營商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不限量' 套餐的文字遊戲, 與國家 '提速降費' 的精神不符, 更體現不出這些國字頭大企業應有的責任擔當.
4G已經普及, 5G正在前方. 流量套餐非小事, 關乎著經濟社會的升級進步, 關乎著數字中國的建設. 運營商不能夠只打自己的小算盤, 卻看不到國家, 社會層面的大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