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綜合報道, 5月21日至25日, 國際移動通信標準化組織3GPP工作組在韓國釜山召開了5G第一階段標準制定的最後一場會議. 據悉, 本次會議將確定3GPP R15標準的全部內容, 預計下月在美國召開的全體會議上, 3GPP將宣布5G第一階段的確定標準.
據悉, 參加此次會議的有來自晶片集, 手機和設備供應商, 包括三星, 高通, 以及Verizon, AT&T, NTT DoCoMo, KT和SK Telecom等主要移動運營商在內的約1500名標準專家, 以完成5G階段第一版標準.
此前3GPP確定5G標準化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啟動R15為5G標準, 於2018年6月完成; 第二階段啟動R16為5G標準, 於2019年12月完成. 下月在美國舉行的3GPP會議上將最終確定5G第一階段標準.
毋庸置疑, 5G時代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5G 不僅將帶來新一輪全球移動通信技術變革和建設熱潮, 同時也是包括高通, 華為, 中興, 愛立信, 三星等各大技術企業爭搶的新風口, 這次5G標準之爭實質上就是專利之爭.
一直以來, 高通是專利市場的霸主. 據了解, 目前高通在全球擁有超過13萬項專利和待批準的專利申請.
在2G時代, 高通就擁有很多的標準必要專利, 特別是CDMA, 此後的3G技術很多也是從CDMA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3G技術包括CDMA2000, WCDMA以及TD-SCDMA三種標準, 其中CDMA2000便由高通主導.
到了4G時代, 則是FDD-LTE和TD-LTE兩種制式. 根據此前高通壟斷案的一些資料顯示, 高通仍可以對TD-LTE技術收取3.5%的專利費.
去年11月, 高通也高調公布了5G的專利收費計劃, 全球範圍內使用高通移動網路核心專利的5G手機都必須依照下列條款繳納專利費:
1, 使用高通的核心專利, 並且只支援5G的手機, 將會收取2.275%的專利費用;
2.使用高通核心專利, 並且支援3G/4G/5G的手機, 將會收取3.25%的專利費用;
3.使用高通核心專利加非核心專利, 並且只支援5G的手機, 將會收取4%的專利費用;
4.使用高通核心專利加非核心專利, 並且支援3G/4G/5G的手機, 將會收取5%的專利費用.
按照這個標準, 國內手機廠商每賣出一部售價3000元的手機, 就要向高通付97.5~150元.
上述條款與高通自2015年以來簽署的針對3G/4G品牌手機超過150個許可協議一致. 但未來的談判中, 高通將會提供4G的後續版本及第一次5G的發布, 不會增加在此類協議下所適用的特許權使用費.
值得一提的是, 此前, 包括5G通訊數據碼和控制碼的標準已經確立, 在三個標準中, 華為以一票之差失去了主導權, 只拿到了控制碼的標準, 長碼和短碼標準被高通贏取.
事實上, 除了高通, 其他廠商也都早已開始布局5G, 並申請相應專利. 中興稱, 在5G領域, 中興通訊累積專利申請已超過1500件, 屢獲技術突破, 首創Pre5G Massive MIMO基站已在中國, 日本實現規模商用; 三星稱, 三星在5G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截至本月, 擁有1254項專利, 三星電子在向歐洲電信標準化組織 (ETSI) 申報5G標準專利的3GPP成員公司名單中名列第一; 華為於年初發布首款3GPP標準5G商用晶片和終端, 並在國內外實現多個5G部署. 2.來電與街電打響專利戰 核心技術成共用充電寶護城河;
每經記者 宗旭 每經編輯 趙橋
就日前來電科技起訴街電專利侵權案的一審判決結果, 街電終於在5月28日做出了回應.
根據一審判決結果, 街電侵犯來電科技兩項專利 (專利號ZL201520847953.1, 名稱為 '移動電源租用設備及充電夾緊裝置' 的實用新型專利; 專利號ZL201520103318.2, 名稱為 '吸納式充電裝置' 的實用新型專利) 成立, 責令街電停止侵權行為, 並賠償來電科技共計200萬元.
對於一審判決結果, 街電方面在回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聲明中認為一審法院的事實認定存在偏差, 正在通過司法程序糾正上述錯誤認定, 此次事件不會影響街電合作商戶的正常經營, 不會損害合作商戶的權益.
關於侵權的專利, 街電錶示對來電持有的7項爭議專利, 已經向國家智慧財產權局發起無效宣告請求, 其中的4項已被認定無效, 1項被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駁回, 剩餘2項的其中一項 '吸納式' 專利等同於VCD吸納光碟, ATM機插卡的功能, 街電認為這並非核心專利, 且在無效宣告程序中, 極有可能將被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判定無效, 另外一項在行政訴訟程序中也極有可能將被認定無效, 屆時來電基於這兩項專利的請求都將被駁回.
來電科技亦向記者發來了一份材料. 在該材料中, 有業內人士認為, '來電科技從成立伊始就將智慧財產權保護放在公司發展的首要位置, 涉案的兩件專利也是吸納式共用充電設備的底層基礎專利. '
在外界看來, 共用充電寶是一個門檻較低的行業. 那麼, 什麼是共用充電寶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業內的主流觀點認為, 重點在資金力, 供應力, 場景力和技術力, 專利更是護城河. 隨著國內企業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的逐漸增強, 企業對專利布局及維權愈加重視, 專利或將成為共用充電寶的 '核武器' , 決定生死.
實際上, '專利戰' 在共用充電寶行業並不鮮見. 以此案件的主角之一來電科技為例, 就曾起訴過雲充吧, 友電科技等共用充電寶企業, 其中雲充吧被判侵犯來電科技2項專利權, 停止侵權行為, 並向來電科技賠償40萬元; 友電科技被判立即停止製造, 銷售, 許諾銷售, 使用侵犯原告來電科技的侵權產品行為, 並銷毀在用的侵權產品, 並依法賠償原告來電科技經濟損失及合理維權費用合計40萬元整.
而共用充電寶是一個重資產的行業, 專利侵權案一旦被判敗訴, 前期投入的產品需要下架, 這意味著專利案敗訴不僅會導致前期投入的重金打了水漂, 市場佔有率也會由於產品的下架進一步縮小, 也給了競爭對手進入這些空白商家機會.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 專利訴訟對企業的影響是巨大的. '雲充吧曾經屬於第一陣營, 但是由於此前的專利侵權訴訟, 讓其錯過了2017年的一波風口, 最終掉落到第二梯隊. ' 來電科技合伙人, CMO (首席營銷官) 任牧此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不過, 由於此次判決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作出的是一審判決尚未生效, 且鑒於街電已當庭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此案最終是否會對街電造成影響尚未可知. 每日經濟新聞 3.蘋果新專利曝光: MacBook 要和 iPad 合體了?
如果 MacBook 採用 Surface Book 系列一樣的二合一設計會怎樣?
實際上, 早在 Surface Book 推出的前兩年 (2013) , 蘋果就在為 MacBook 筆記本研發連接屏幕和底座的鉸鏈, 並在 2017 年提交了相關的專利申請.
這周歐洲專利局發布了蘋果一項新專利的補充說明, 更加詳細地解釋這種新型靈活鉸鏈設計如何應用在 MacBook 上.
根據專利檔案的介紹, 這種鉸鏈被蘋果稱為「活動鉸鏈」 (Living Hinge) , 這種設計可以讓 MacBook 外殼或其中一部分由單獨的剛性材料製成, 蘋果也進一步解釋了這種鉸鏈設計:
筆記本的外殼可以由剛性材料製成, 這種材料在中點位置具有小部分的柔性材質. 而柔性部分可以讓剛性材料實現摺疊和彎曲, 同時可支撐顯示屏和鍵盤觸控板所在的底盤, 剛性外殼的側壁內部可容納各種電子元件.
這種鉸鏈設計除了可以增加筆記本的靈活性外, 也能讓生產流程更加高效, 因為整塊外殼都可以用同一塊材料製成.
看到蘋果這個專利描述, 很容易就會想到微軟在 2015 年推出的 Surface Book , Surface Book 採用了一種「動態支點鉸鏈」 (dynamic fulcrum hinge) 設計, 可以實現屏幕反向摺疊, 或者將屏幕單獨取下變身平板電腦.
Surface 的創意總監 Ralf Groene 曾經介紹過這種鉸鏈設計的靈感來源, 他希望這款產品看起來像一本書一樣, 後來又誕生了將屏幕可單獨取下的想法, 於是 Surface Book 的輪廓就基本成型了:
一款具有 Surface DNA 的筆記型電腦, 可以像書本一樣反向摺疊, 同時可以像平板電腦一樣使用.
鉸鏈設計正是為了實現這種設想應用而生的, 因為一般的筆記型電腦的底座要都要比屏幕要重不少來維持整體的平衡, 當若要把屏幕單獨像平板電腦一樣工作, 屏幕和底座的重量將會十分接近, 因此需要一個連接兩者的鉸鏈來維持平衡.
最終 Surface Book 採用了鋁材質的鉸鏈, 而機身則用了比鋁更輕的鎂, 而這條鉸鏈的外觀有點像一個捲軸, 大概就是 Ralf Groene 心目中「像書一樣的筆記型電腦」.
不過這種二合一設計的在日常生活的應用場景或許不會太多, 愛範兒在評測 Sueface Book 2 的時候曾提到, 平時真正用到 Surface Book 2 二合一分拆功能的情況主要有兩個:
在長途飛機上方便在小桌板上看電影. 而辦公室內需要和同時面對面溝通時單獨拿屏幕, 更加輕便.
可以看出這兩個場景對很多人來說都不是很高頻, 也不能解決比較大的痛點, 算是一種錦上添花的設計.
如果蘋果要在 MacBook 上採用類似的設計會有什麼不一樣嗎? 在 MacBook 上裝一個大號 iPad? 這樣的傳聞在過去幾年也傳出過好幾次, 不過蘋果 CEO 庫克在 2015 年接受採訪時就曾明確表示不會推出 Macbook 和 iPad 的混合型產品, 他確信「消費者並不需要這樣一款 Mac 和 iPad 混合型產品. 」
雖然蘋果從專利到產品落地可能還要很久, 甚至最後不會實際應用, 但蘋果從 2013 年開始至今仍在不斷完善這種鉸鏈設計, 可以看出蘋果對這種設計還是有所期待的.
題圖來自: Pinterest, 部分配圖來自: Patently Apple 愛範兒 4.螞蟻金服蔣國飛:去年區塊鏈領域專利數全球NO.1;
據Bianews 報道, 螞蟻金服副總裁蔣國飛出席2018數博會國際金融科技產業高峰論壇, 談及區塊鏈時表示, 在區塊鏈這個世界裡面, 數據是生產資料, 演算法是生產力, 區塊鏈是改變了生產關係. 蔣國飛透露, 螞蟻金服過去兩年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在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與落地, '螞蟻金服去年在區塊鏈領域的專利數量是全球第一. ' 新浪財經
5.全球在AI專利布局上的前20名, 你猜有幾家中國企業上榜?
'全球在人工智慧專利布局上的前20名, 沒有一家中國企業. ' 在日前舉行的2018世界智能大會智能科技產業發展CXO論壇圓桌對話環節, 北京人工智慧專利產業創新中心總經理劉翰倫的話引人深思. 他從智慧財產權角度, 給國內人工智慧企業來了個現場 '把脈' .
劉翰倫介紹, 前段時間, 一家國際組織調研了全球前24家人工智慧晶片企業的排名, 這些企業中有7家是中國的企業.
'我們把這些企業分成中國企業和國外企業進行比較, 對這些企業擁有的專利數量進行了粗略統計. ' 劉翰倫解釋說, 此處的專利數量指的是企業擁有的全部專利, 並非人工智慧專利, 但這可以從整體上代表人工智慧晶片企業對智慧財產權的重視程度, 或者其智慧財產權實力.
研究結果引人深思. 劉翰倫說, 17家國外人工智慧晶片企業在全球範圍內擁有40萬件專利. 而國內7家人工智慧晶片企業擁有的專利數量一共5.5萬件. 與前者相比, 存在明顯差距.
在這7家國內人工智慧晶片製造商當中, 在專利數量上走在前列的是華為和台灣的聯發科. 如果把這兩家企業去掉, 結果用劉翰倫的話說, 簡直 '慘不忍睹' .
依據人工智慧專利的申請情況, 也能看出未來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大勢.
劉翰倫分析, 從專利申請情況來看, 未來人工智慧領域的競爭主要在中美兩國之間. 在專利數量方面, 中國與美國雖有差距, 還不至於落差太大. 更加令人擔心的是, 很多人工智慧領域的基礎專利, 掌握在美國企業手中. 一方面, 由於美國人工智慧技術起步早於中國, 所以掌握的基礎核心專利較多. 另一方面, 中國的人工智慧企業傾向於應用端研發, 申請的應用端專利較多, 基礎核心專利就成了短板. 這對國內人工智慧行業的發展是個不小的隱憂.
還有一個讓人擔憂的地方, 與歐美人工智慧企業在全球布局專利相比, 中國人工智慧企業申請的專利中有90%以上都是國內專利. '這意味著, 未來中國的人工智慧產品在走出國門後, 可能會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出現 '裸奔' 的情況. ' 劉翰倫說.
看來, 這幾年中國人工智慧企業發展勢頭雖猛, 但仍需繼續開拓提升才能真的 '牛' 起來. 科技日報
6.專利數量穩定 質量正在提高;
日前發布的《2017年全國專利實力狀況報告》顯示, 2017年, 全國專利綜合實力穩步提升, 各項工作取得新的進展. 此次報告新增了 '專利數量偏離指數' 指標, 引導各區域專利申請量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 在保持專利數量穩定的基礎上, 全面提高專利創造質量, 從而推動地區形成更高質量, 更有效率, 更可持續的發展
'對各省專利實力進行評價, 是推動區域創新質量, 動力, 效率變革的有效手段, 有助於促進創新鏈, 產業鏈, 資金鏈, 政策鏈在空間上的深度融合, 從而推動地區形成更高質量, 更有效率, 更可持續的發展. ' 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專利管理司司長雷筱雲說.
專利水平不斷提升
各省區市通過正確認識自身專利水平, 及時查找不足, 為其有針對性施策提供參考依據, 從而提升各地區專利事業綜合水平
專利實力是指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專利能力總和. 《報告》以專利實力指標體系和客觀數據為依據, 以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導向, 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專利實力進行全面, 客觀評價. '這些年, 我們通過不斷完善指標體系內容, 以突出當年專利工作重點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特徵. ' 國家智慧財產權局智慧財產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韓秀成說.
《報告》顯示, 2017年, 廣東, 北京, 江蘇, 浙江, 山東, 四川, 上海, 福建, 安徽, 湖北在全國專利綜合實力中排名前十. 廣東, 北京, 江蘇在東部地區專利綜合實力排名中位列前3位, 安徽, 湖北, 湖南位居中部及東北地區前3位, 四川, 重慶, 陝西位居西部地區前3位.
'《報告》不是為了排名而排名, 而是通過排名及其變化, 更好地發現各地區專利事業發展中的成績和短板. ' 在雷筱雲看來, 《報告》一方面能夠讓各省區市正確認識自身專利水平在國內的位置, 及時查找不足, 為其有針對性施策提供參考依據, 從而推動全國專利事業均衡發展; 另一方面, 可以科學地解析專利事業發展中各個組成部分, 提升各地區專利事業綜合水平.
'這一排名反映出我國專利實力地域分布差異明顯. ' 韓秀成認為, 排名前十的省區市中有7個位於我國東部, 這也說明了專利事業與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
與此同時, 得益於專利運用能力的增強, 2017年, 福建, 四川, 湖北位次比2016年有較快提升. 以四川為例, 過去一年, 圍繞智慧財產權運用的一系列創新舉措在這裡實施: 針對高校等科研院所專利轉化率較低問題, 四川省智慧財產權局相繼出台《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方案》等檔案, 新政實施以來, 分割確權職務發明專利200餘項; 在專利質押融資領域, 四川省推出了 '天府知來貸' 等金融產品, 建立了 '1+1+3+N' 的智慧財產權運營基金出資聯動制度, 募集資金規模達11.3億元, 進一步完善了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機制.
質量導向更加明確
各地區深入實施專利質量提升工程, 建立專利導航區域創新發展決策機制, 促進智慧財產權與區域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合
《報告》更加突出專利事業發展的質量導向, 通過設置區域專利質量指數, 對各地區專利質量實力進行評價, 引導各地區進一步重視專利質量提升工作, 培育高價值專利.
'區域專利質量指數包括區域專利技術水平, 區域專利申請質量, 區域專利經濟效益3個一級指標. 專利質量指數排名靠前的省區市都是這3個方面指標得分較為全面, 均衡的地區. ' 韓秀成說.
以北京為例, 在區域專利技術水平指標下設的3個二級指標中, 北京在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 高被引專利數量均位列全國第一, PCT國際專利申請量位列全國第二, 體現出較高的區域專利技術水平和較高的專利申請質量.
對於廣東而言, 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26830件, 位列全國第一, 展示出該地區海外專利布局以及向外申請專利的意識和能力. 而在區域專利經濟效益指標下設的質押及許可備案金額指標中, 廣東超過100億元, 位列全國第一, 是區域專利運用情況對經濟貢獻程度的體現, 凸顯出高質量專利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此外, 《報告》增加了 '專利數量偏離指數' 指標, 強調發明專利申請數量增長要與經濟增長速度, 科技創新水平相適應, 引導各區域專利申請量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 在保持專利數量穩定的基礎上, 全面提高專利創造質量.
'但部分省份片面追求專利數量的現象還不同程度存在, 專利與科技, 產業, 企業匹配程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 雷筱雲分析說, 這主要表現為研發經費, 研發人員投入後的專利產出密度低, 企業專利規模, 結構, 覆蓋面和持續性有待改善. 地區主導產業產值與專利布局存在一定程度偏離, 新興產業目標定位與實際專利活動趨勢吻合度較低.
對此, 她建議, 各地區需要強化質量導向, 深入實施專利質量提升工程, 建立專利導航區域創新發展決策機制, 引導專利申請數量和布局結構與城市經濟發展水平, 產業發展需求, 科技創新能力相匹配, 促進智慧財產權與區域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合, 提高區域智慧財產權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強省試點取得突破
強省建設試點地方在部分領域和環節取得了一些相對成熟的經驗, 智慧財產權對支撐產業經濟發展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強
2017年, 智慧財產權強省試點工作呈現全面發力, 縱深推進的良好局面. 《報告》顯示, 廣東, 江蘇, 四川, 上海在創造, 保護和運用重點環節上取得新的進展, 充分發揮了引領型強省試點示範作用. 支撐型強省試點省中, 福建, 重慶在專利保護方面有較大提升, 山東, 河南, 湖南, 陝西在專利運用方面表現突出. 江西, 甘肅, 廣西等特色型強省試點省在專利創造方面進步明顯.
雷筱雲稱, 強省建設試點工作實施近兩年來, 各試點地方加快研究, 主動探索, 在部分領域和環節取得了一些相對成熟的經驗, 智慧財產權對支撐產業經濟發展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強.
在上海, 上海國際智慧財產權學院, 上海智慧財產權交易中心等功能型平台先後成立, 漕河涇國家智慧財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範區建設完成, 以智慧財產權評議, 質押融資, 專利保險等試點項目為抓手, 提升創新主體智慧財產權運用能力的工作格局已然形成; 在福建, 2017年全省公安機關共破獲各類侵權假冒犯罪案件513起, 專利行政執法案件2057件, 智慧財產權信用體系和維權援助體系初步建成; 在河南, 專利質量提升, 專利導航, 智慧財產權強校強企等工程深入實施, 為加強智慧財產權創造能力增添動能, 而首屆河南省專利獎的設立更為專利提質增效注入 '催化劑' .
'同時, 各省區市在組織保障, 政策落實, 配套措施方面均通過專題研究, 細化有關實施方案. ' 韓秀成介紹說, 江蘇省先後制定了智慧財產權人才五年發展規劃, 區域布局試點工作推進方案, 重大經濟科技活動智慧財產權評議辦法等系列政策檔案; 四川, 廣東依託全創改, 自貿區等試驗功能載體, 全面開展強省試點各項工作, 在全國起到示範帶動作用.
'成績固然喜人,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各省份資源投入不夠, 執法力量不強, 市場效益不明顯等問題依然存在. ' 韓秀成表示, 從專利實力狀況報告所監測智慧財產權專項經費投入數據來看, 有10個省份2017年智慧財產權專項經費投入不足5000萬元, 相比2016年智慧財產權專項經費投入發生下降的省份有7個, 而2017年智慧財產權工作專項經費與2016年地區財政支出的比值均高於0.1%的省份只有福建, 江蘇, 浙江, 安徽, 四川, 廣東6個.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