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航】427億元再投大屏戰 | TCL殺入OLED鬆動韓企壟斷

1.定了!TCL第二條11代線將為大尺寸OLED '護航' ;2.427億元再投大屏戰 TCL殺入OLED鬆動韓企壟斷? ;3.京東方張羽: 引領技術升級 中國已成全球顯示領域領跑者;4.傳富士康減少威州廠初期投資 改做 iPhone 用中小型屏幕

1.定了!TCL第二條11代線將為大尺寸OLED '護航' ;

TCL在深圳規劃的第二條第11代超高清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即華星光電t7項目)終於敲定, 於2018年5月22日正式簽約, 儀式在深圳市光明新區華星光電G11產業園舉行. 華星光電t7項目目標在深圳市光明新區投資建設一條產能達月加工3370mm×2940mm玻璃基板約9萬張的第11代超高清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 主要生產和銷售65英寸, 70英寸, 75英寸的8K超高清顯示屏及65英寸OLED, 75英寸 OLED顯示屏等, 項目總投資約426.83億元. 該項目由TCL集團, 華星光電和深圳市重大產業發展基金共同投資完成, 計劃在2021年3月正式實現量產. 雖然目前顯示業界仍對面板產能過剩表示擔憂, 但對這條早已在規劃中的t7產線還是備受看好, 因為它是TCL半導體顯示業務的一部分, 符合新型顯示產業主體集中的需求, 同時又有TCL多媒體作為產能的重要出海口. 此外, IHS Markit資深分析師吳榮兵認為, t7項目的亮點是印刷OLED, 華星光電已經展出了31英寸印刷OLED面板, 具備一定的技術實力, 三年後即使印刷OLED良率不是很理想, 也能維持一定的試生產的產能, 是印刷OLED快速成熟的必要基礎. TCL集團在當晚發布的公告中強調, 此次t7項目同時規划了部分印刷OLED的產能, 以實現國內大尺寸OLED產品的突破, 引導行業新技術趨勢的走向. 在技術儲備方面, 華星光電以廣東聚華為平台, 聯合產業鏈上下遊建立印刷顯示聯合實驗室, 加快印刷制式工藝和技術的開發及量產應用. 廣東聚華作為 '國家印刷及柔性顯示創新中心' , 是顯示領域第一家國家級創新中心, 目前已成功研製31英寸的印刷OLED顯示和5英寸的印刷量子點(QLED)顯示. 待印刷顯示關鍵技術成熟並實現產業化應用, 將大幅降低大屏OLED的生產成本, 推動大尺寸OLED面板市場快速發展, TCL作為國內最早布局印刷OLED面板的企業, 將成為下一代新型顯示技術的引領者. 此前, TCL旗下已經有一條11代線t6項目在建, TCL方面表示, t6計劃2019年初實現量產. 此次再度投資建設11代面板生產線, 顯然是看好大尺寸, 超高清面板的行業發展前景. 伴隨消費升級以及新型顯示技術驅動, 電視面板市場正在向大尺寸, 超高清顯示轉移, 65英寸及以上高端彩電的市場需求快速增長, 預計8K產品將在2018年之後進入高速發展期. 公開資料顯示, 日本宣布將在2020年的奧運會上實現8K視頻轉播, 電視終端廠商陸續發布8K電視, 中國將成為8K電視最大的消費市場. 在今年4月舉辦的第六屆中國電子資訊博覽會上, 華星光電推出了85英寸8K IGZO GOA液晶顯示屏, 是全球第一家成功將背溝道蝕刻(BCE)的IGZO製程技術應用於GOA電路的超大尺寸的8K4K液晶顯示器. 華星光電85英寸8K模組獲得了 '第六屆中國電子資訊博覽會創新獎' . TCL選擇在此時投資上馬第二條11代線項目, 顯然意在搶先戰略布局大尺寸超高清面板市場, 以滿足未來幾年日益增長的8K產品的市場需求. 吳榮兵表示, 華星t7項目將進一步推動電視面板的大尺寸化, 可能再過幾年, 55英寸將成為佔比最大的單一尺寸. 據了解, 華星光電經營效率和盈利能力持續處於全球領先水平, 自2013年以來, 華星光電EBITDA利潤率指標持續保持行業領先水平. 根據財報, 2017年, 京東方淨利潤率為8%, 而華星光電則達16%. 2018年第一季度, 即使在面板行業整體處於低景氣度時, 華星仍舊實現銷售收入64.6億元, 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27.6億元, 同比增長9.86%, 業績表現優於同行. TCL集團旗下華星光電發言人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 '華星光電兩條8.5代線的運營效率一直保持業內領先, 我們有信心將8.5代線的經驗複製到11代線上. ' 但吳榮兵認為, 華星光電8.5代線集中資源只做熟悉的產品, 所以效率高. 至於11代線是否能成功複製8.5代線的高效率還有待觀察. 目前, 全球面板廠商都在馬不停蹄的投資10.5/11代線, t7項目又是一次加碼. 群智諮詢副總經理李亞琴指出, t7將是全球確定投資的第6條10.5/11代線. 之前5條10.5/11代線分別是京東方合肥10.5代線, 京東方武漢10.5代線, 富士康廣州10.5代線, 華星光電t6項目, LG Display坡州10.5代線(注: 據群智諮詢調查, 惠科鄭州11代線玻璃基板配套未確定, 項目還無法最終成形). 投資這麼多條10.5/11代線未來幾年將不斷推高面板產能. 根據群智諮詢測算, 到2022年全球的10.5/11代線產能每年將達到6400萬平方米, 相當於全球8.5代線產能的50%~ 60%. 而且這些產能都是在2018到2021年4年間迅速增長的. 雖然電視面板大尺寸化確實需要更多高世代產能來滿足, 但這樣快速擴產投資很可能帶來的結果是產能供應的增長速度快於需求增長速度, 而這可能是未來幾年電視面板市場面臨的主要矛盾. 李亞琴強調, 一旦供應過快增長, 會造成短期內的供過於求, 傷害的不僅僅是面板廠的盈利, 也包括上下遊的盈利. 供過於求帶來價格快速下滑, 整機品牌成本雖然有所下降, 但也會帶來客戶和消費者持幣待購的觀望情緒, 不利於市場良性發展. 而上遊供應商也會面臨降成本壓力. 群智諮詢認為, 隨著物聯網的深化發展和TV大尺寸市場需求增長, 市場需要高世代線. 但應該有個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 否則會傷害整個產業的良性發展. 李亞琴呼籲國家有關部委從政策角度引導地方政府和企業進行理性有序的投資, 避免無序投資的行為. 中國電子報

2.427億元再投大屏戰 TCL殺入OLED鬆動韓企壟斷? ;

427億元再投大屏戰 TCL殺入OLED鬆動韓企壟斷?

本報記者 黃興利 北京報道

'缺芯少屏' 一直是我國電子資訊產業的集體痛點. 在面板產業中, 尤其是代表新一代顯示技術的OLED面板生產上, 三星, LG等韓國企業一直處於壟斷地位.

近年來, 以TCL, 京東方為代表的國產面板廠商已經在OLED面板生產線上投入重金. 5月22日, TCL宣布在深圳投資近427億元上馬第二條11代線, 在搶佔超大尺寸面板制高點同時, 布局大尺寸印刷OLED面板. 那麼, 隨著中國OLED大批產能在隨後的兩三年集中釋放, 是否能打破當前的壟斷現狀?

1500億元砸向面板

5月22日, TCL集團(3.220, -0.02, -0.62%)發布公告稱, 計劃在深圳市投資建設一條第11代超高清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 (t7項目) , 主要生產和銷售65 ', 70' , 75 '的8K超高清顯示屏及65' OLED, 75 ' OLED顯示屏等.

據悉, 項目總投資約426.83億元, 由TCL集團, 華星光電和深圳市重大產業發展基金共同投資完成, 計劃在2021年3月正式實現量產.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介紹稱, 目前, 華星光電已經在深圳建成兩條8.5代線, t6項目是華星第一座11代線工廠, 該項目12個月完成主廠房封頂, 18個月實現主設備搬入, 創造了新的深圳速度. 華星有信心t6項目能夠提前建成投產, 成為11代產線當中爬坡上量, 效率最高的項目.

公開資料顯示, 華星光電是TCL集團半導體顯示業務的運營主體, TCL集團直接持有華星光電85.7135%股權, 國開發展基金和廣東粵財信託分別持有11.0024%和3.2841% (該部分股權只享受固定的收益, TCL集團按照投資協議將陸續回購) .

TCL人士介紹稱, 目前TCL旗下在建的t6項目, 計劃2019年初實現量產, 此次再度投資建設11代面板生產線, 主要是看好大尺寸, 超高清面板的行業發展前景.

近幾年, TCL集團對華星光電面板業務的投資力度巨大. 據介紹, 目前華星光電已建成和在建的產線有5條, 合計投資金額近1500億元. 其中, 電視面板線均建設在深圳, 包括2條8.5代線 (t1和t2) , 1條11代線 (t6) ; 中小尺寸面板線均建設在武漢, 包括1條6代LTPS-LCD線 (t3) 和1條AMOLED線 (t4) .

行業人士分析指出, 伴隨消費升級以及新型顯示技術驅動, 電視面板市場正在向大尺寸, 超高清顯示轉移, 65英寸及以上高端彩電的市場需求快速增長, 預計8K產品將在2018年之後進入高速發展期. 'TCL選擇在此時投資上馬第二條11代線項目, 顯然意在搶先戰略布局大尺寸超高清面板市場, 以滿足未來幾年日益增長的8K產品的市場需求. ' 該人士稱.

打破OLED韓系壟斷?

OLED技術被公認是下一代顯示技術. 近年來, 國內彩電企業紛紛推出OLED電視新品. 市場調查公司IHS Markit指出, 2017年全年, 在2500美元以上高端電視市場, OLED電視市場佔比達到51.3%, 首次超越液晶 (LCD) 市佔率, 而在2018年, OLED電視在2500美元高端電視市場佔比將升至70.7%, 成為高端市場的主流產品.

但對於國內彩電廠商來說, 卻不得不面對大尺寸OLED面板嚴重依賴進口的尷尬現狀. 目前韓國兩大面板廠Samsung Display與LG Display分別在中小尺寸以及大尺寸OLED面板上的壟斷地位在短期內還難以撼動.

在宣布建設t7項目同時, TCL集團發布公告表示, 此次t7項目同時規划了部分印刷OLED的產能, 以實現國內大尺寸OLED產品的突破, 引導行業新技術趨勢.

對此, 業內有聲音指出, 作為目前唯一一個明確10.5/11代線建設中包含OLED產能的面板企業, 這意味著TCL可能想利用OLED技術實現大尺寸面板技術等級的 '超車' .

目前, 除了TCL外, 京東方等國內其它面板企業也在加快OLED產線投資. 公開資料顯示, 京東方成都OLED產線已經投產, 綿陽產線也於2017年年底封頂, 隨後在2018年年初其又公布了重慶產線的投資計劃.

業內認為, 在TCL, 京東方等國產面板企業重金投入下, 韓系企業在OLED面板上的壟斷地位或將鬆動.

IHS預計指出, 到2022年, 韓國面板製造商在全球OLED產能中所佔的比重將從2017年的93%下降至71%, 中國大陸面板製造商的市場份額則將從2017年的5%增至2022年的26%.

華星光電與京東方誰更賺錢

目前, 華星光電是TCL 集團的主要利潤來源.

按照TCL集團發布的2017年年報, 2017年實現營收1115.8億元, 淨利潤35.4億元, 其中歸母淨利潤26.6億元, 同比增長66.3%. 其中華星光電產能提升並保持滿產滿銷, 實現銷售收入304.8億元, 同比增長17.6%, 實現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114.9億元, 同比增長111.1%.

TCL提供的數據顯示, 2017年, 華星光電銷售收入和利潤均創曆史新高, 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全球第五, 其中32吋電視面板產品市場佔有率全球第二, 55吋UD等高規格大尺寸產品市佔率保持國內第一.

據悉, 隨著華星光電t6項目和t7項目建成達產, 華星光電在大尺寸產品上的行業市佔率將提升至全球前三 (產能面積佔有率達到14%, 僅次於LGD及京東方) .

據IHS數據統計, 2017年, 在國內TV面板市場, 華星光電和京東方出貨面積相當, 分別為1671萬平方米和1674萬平方米.

不過, 從盈利能力上看, 2012年首條產線量產至今, 華星光電淨利潤率持續高於京東方. 僅從2017年數據來看, 京東方當年實現938億營收, 淨利潤率為8%, 而華星光電的營收約304.8億, 淨利潤率高達16%.

值得關注的是, 在行業處於低景氣度行情中, 今年一季度, 華星仍舊實現銷售收入64.6億元, 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27.6億元, 同比增長9.86%, 業績表現優於同行.

對此, 業內分析認為, 華星光電主要供應一線品牌客戶, 對TCL, 三星, 海信, 創維, 長虹, 康佳在內的品牌客戶出貨佔比達到80%以上, 良好的客戶結構使華星光電保持較低的銷售費用, 同時持續維持滿產滿銷.

'TCL多媒體作為華星光電的重要出口, 占華星光電電視面板出貨量的40%. TCL多媒體與華星光電的垂直產業一體化優勢越來越顯著, 產業協同優勢也使華星光電具備更強的抵禦行業周期波動的能力. ' 該人士稱. 華夏時報

3.京東方張羽: 引領技術升級 中國已成全球顯示領域領跑者;

近日, 京東方科技集團副總裁, 安徽區域總經理張羽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表示, 京東方不斷提高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 構建以企業為主體, 以市場為導向, 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取得較為矚目的成果.

以下為訪談主要內容:

新華網: 近年來, 京東方在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張羽: 京東方是中國半導體顯示產業的先行者和領導者. 近年來, 京東方科技集團堅持創新突破, 不斷提高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 通過整合內外優勢資源, 構建了以企業為主體, 以市場為導向, 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並取得較為矚目的成果.

自2003年開始, 先後在北京, 合肥等地投建第5代TFT- LCD生產線, 第6代TFT- LCD生產線, 第8. 5代TFT- LCD生產線, 結束了中國大陸的 '無自主液晶顯示屏時代' , 真正實現了中國全系列液晶屏國產化. 2017年, 京東方投建的中國首條, 全球第二條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量產, 開啟了柔性顯示新紀元; 12月, 全球最高世代線——京東方合肥第10. 5代TFT- LCD生產線投產, 開創了全球顯示產業發展的新裡程碑, 標誌著中國在全球顯示領域已成為領跑者.

京東方合肥公司在不同技術領域取得多項重大突破, 如大尺寸超高清液晶面板製造技術, 大尺寸AMOLED面板製造技術, 金屬氧化物技術, 有機膜技術, 銅工藝, 光配向技術等.

今年一季度, 京東方智能手機液晶顯示屏, 平板電腦顯示屏, 筆記型電腦顯示屏, 顯示器顯示屏出貨量均位列全球第一, 電視顯示屏出貨量居全球第二.

(來源: 新華網 記者: 李東標)

4.傳富士康減少威州廠初期投資 改做 iPhone 用中小型屏幕

據亞洲日經評論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稱, 鴻海 (富士康) 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投資的 10 億美元屏幕工廠, 可能從原先計劃的生產電視用大型面板, 改為生產供應蘋果, 汽車廠商等的中小型面板, 以減少初期開銷. 報道指出, 鴻海這項計劃變更, 適逢全球電視屏幕可能持續供應過剩, 京東方等許多國內公司都在積極擴產. 生產大型屏幕面板將需要更完整的區域供應鏈和更大規模的初期設備投資.

消息人士說: 鴻海原本計劃建造一座適合生產大型面板的第 10.5 代面板廠, 但他們後來認為, 建造第六代或第 8.5 代面板廠可能會比較可行且有效率, 因為他們這樣能從亞洲直接搬一些設備過去.

第六代面板廠主要是生產手機, 平板, 筆電和穿戴裝置用的小型面板, 8.5 代廠則是較適生產平板, 筆電, 監視器和電視用的面板. 兩者都可生產一些醫療或車用的利基產品.

亞洲日經評論的資訊源還認為富士康正打算在工廠投產後為 iPhone 供應屏幕. MacX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