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參觀昆蟲博物館的時候, 細心的人們會發現很多標本都是用針腳固定的.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 它們會面臨脆弱老化, 甚至被 '博物館甲蟲' (標本圓皮蠹) 給啃食等問題. 有鑒於此, 德國科學家想到了一種讓它更加長久的選擇 —— 對其進行 3D 掃描, 然後數字化保存. 而這項研究的關鍵, 就是打造一台專門為昆蟲而設計的 '自動化 3D 掃描成像儀' . DISC3D 工作原型 (Credit: Gregor Schuster) 這台開源的原型設備, 被稱作 '達姆施塔特 3D 昆蟲掃描器' , 簡稱 DISC3D . 它由達姆施塔特大學和應用科學大學的一支聯合團隊, 曆經四年時間 開發 完成. 其先在掃描器中間放置任意大小的昆蟲, 由兩個半球形光源提供各個方向的照明, 然後用一台板載數位相機來持續採集照片. 隨著雙軸步進馬達的旋轉, 以及機台的往複移動, 相機就能夠從四面八方進行拍攝. 由 DISC3D 創作的部分 3D 昆蟲模型 (Credit: Michael Heethoff) 最終結果是, 相機拍攝了 400 個不同空間方向的 25000 張照片. 將它們結合到一起, 就形成了一個高清晰度, 採用真彩色攝影和表面紋理的昆蟲 3D 模型. 由於是數字映像, 它可以放到互聯網上被所有人訪問. 而在電腦上觀賞的人們, 可以隨意轉動和放大觀看細節, 測量各個部分, 甚至用 3D 印表機製作一份放大後的物理拷貝. 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 已經發表在近日出版的《 ZooKeys 》期刊上. 原標題為: 《An automated device for the digitization and 3D modelling of insects, combining extended-depth-of-field and all-side multi-view imag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