鈾礦冶專用儀錶智能化 | 還要邁過幾道坎

'鈾礦山的數字化, 智能化, 井場的無人化, 從根本上講, 離不開感測器和 儀錶 技術等, 其技術的關鍵離不開數據的輸入和輸出. ' 在5月24日舉行的中國鈾礦冶建立60周年科技成果交流會上, 核工業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李紹海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認為, 儀錶的穩定性, 可靠性, 智能化, 數據傳輸介面統一化, 對智能化鈾礦山發展至關重要. 目前來看, 鈾礦冶專用儀錶要實現智能化, 還有幾道必須邁過的坎.

需讓儀錶通過學習讓數據 '增值'

一般專用儀錶出現問題, 都是在人工檢查時被發現的, 再由專業技術人員去現場檢修. 鈾礦山整體技術在向數字化, 智能化方向發展, 不可能像以前那樣有專門的儀錶工來維護儀錶, 而是一人身兼數職.

專用智能儀錶的故障自診斷功能顯得尤為重要.

北京博瑞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柳傑告訴記者, 目前鈾礦山專用智能儀錶, 除了具有測量功能, 有些也具有聯網功能, 但數據是單向傳送, 儀錶並不能從網路上獲取特定的測量對象曆史關聯數據, 並通過分析和學習, 使數據 '增值' , 使測量更智能——比如儀錶通過自主學習, 根據曆史大數據趨勢, 可以評估當前測量值出現的異常值是否為可信值. 如果當前數據突破曆史數據趨勢, 儀錶可以不傳輸該測量值, 以避免自動控制系統誤動作.

'這已經打破了傳統智能儀錶的數據計算, 存儲模式, 它需要收集大量相關的數據作為基礎, 將現有的嵌入式系統和大數據結合, 採用相關軟體演算法, 得到某種規律和經驗, 並且將規律和經驗記憶應用到實際測量中, 而這個過程是一個不斷重複和修正的過程. ' 李紹海認為, 要實現這個目的, 首先要解決數據收集問題. 數據量越大, 涵蓋範圍越廣, 越有利於得到可靠的經驗或者正確的規律.

要提高儀錶環境適應性

在實際應用過程中, 儀錶都是在可靠性和環境適應性上出問題.

我國幅員遼闊, 國內鈾礦山所處的自然環境也不同.

一般來講, 南方鈾礦山常處於高溫高濕環境; 北方鈾礦山中, 低溫情況較為常見. 結合鈾礦山采冶工藝, 工藝溶液較為複雜的酸性體系, 也有中性浸出體系. 對於不同礦點, 工藝溶液中組分往往變化很大.

李紹海說, 以下這些因素導致儀錶在實際使用過程中, 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被測溶液易結垢或者泥沙較大, 儀器 取樣單元堵塞導致儀器不能連續線上測量的; 高溫高濕環境下, 儀錶某些部件絕緣度下降, 導致儀錶失效等.

李紹海認為, 根據鈾礦山專用儀錶的使用場合和特點, 在設計智能專用儀錶時, 要採用降額設計和冗餘設計, 提高系統可靠性, 並且根據實際應用情況, 在實驗室條件下, 類比現場溫度, 濕度, 腐蝕條件, 電磁幹擾情況, 機械環境以及電器安全等條件, 在選擇材料, 採用的測量方法等方面, 加大研究力度和測試力度, 提高儀錶的可靠性和適應性.

來源: 科技日報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