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的電池到新興鋰電業務的快速增長, 南都電源在鋰電領域的布局已經深入到新能源汽車和儲能兩大領域.
關於資本, 它到底在幹什麼, 誰都知道資本在做什麼, 目前資本運作的典型也有很多. 國內一些代表性企業的發展還是很迅速的. 我們曾經聽到過 '要做不不需要補貼的電池' 的口號. 那麼企業是不是從一開始就不需要補貼?
據了解, 許多企業都是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做的, 這就證明了我們做電動汽車也行, 做動力電池也可以. 國內的一些聯盟合作究竟為什麼不行了呢? 其實很大一部分是因為3萬公裡規定的影響. 這裡面資本確實起了作用.
我們再回顧一下電動汽車的曆史, 來看看三次電動汽車進入我國的曆史. 第一次是2003年, 第二次是2008年, 第三次就是2014年, 2014年, 國家補貼政策出台, 產業發展突飛猛進.
從技術角度來講, 首先是車, 有一部分車是改裝出來的. 第二是電池, 電池不好是系統做得不好, 車和系統搭配不起來. 到今天, 我認為影響電池的是電樁. 從整體來講, 我認為中國電池是越做越好, 特別是領先的企業.
我們認為後續企業的跟進也是比較快的, 也投入了很多的研發. 但是電池有什麼難的呢? 跟2.0T的發動機相比還是容易多了, 我認為這是我們需要在這個領域裡面進行改造和轉變的. 我認為鋰離子電池做到了今天是一個相對成熟的製造業, 但是裝備特別大, 因為你每天都要做工藝, 做製冷.
鋰電池電極是第一重要的, 所以我們在裝備設備上進行了改改進, 我們要把連續的, 自動化做一下改裝. 所以在這個裡面我們也是創新, 也能夠對行業有一些引導.
下一步, 我認為資本的投資第一還是要看規模, 第二看人工智慧, 看誰用得最好, 下一代的裝備如果沒有人工智慧的裝備, 那它將是落後的.
創新和人工智慧將是我們未來電池製造領域最重要的發展方向. 未來, 我們要做性能更高的電池, 可以更好地連續放電. 電池比發動機要容易多, 電動汽車也要容易很多. 未來互聯網造車非常有可能. 自動駕駛才是未來的核心, 如果說摩拜並不生產單車, 如果說自動駕駛成功了, 那麼就是他們整合了汽車. 我認為大家下一步還是要考慮一下未來格局的變化, 但是有一條就是, 這個行業一定不能退步, 只能前進.
我們專業從事電池製造, 2013年, 我們把電池做成了軟包. 節能是電動汽車的一個要求, 節能減排也是我們的一個要求, 也是我們在世界上進行競爭的一個要求. 未來, 我認為還是要做軟包, 有一些問題並不複雜, 但是很難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