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 | 在路上: '晶片之城' | 南京江北的新移民一代

一大早從北京到南京, 再在當天返回北京, 對南京九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吾立峰來說, 這樣的奔波即將結束——等這家公司在南京江北新區的辦公室今年年底裝修完成, 就可以正式入駐, 開始當地的研發和技術服務.

吾立峰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隨著台積電 (TSMC) 12寸晶圓廠在江北新區的落地, 不管是技術還是規模都開始出現集聚效應, 正吸引大量的各種半導體公司逐漸形成整合電路的產業生態. 九芯科技落戶於江北新區, '可以隨時和客戶串門聊兩句, 即時相互反饋, 在工具使用中有問題也能快速解決, 對雙方來說都是好事' .

看中江北新區未來晶片產業集聚的不只有吾立峰.

作為國內晶片設計領域的龍頭, 於2013年被清華紫光集團收購的展訊通信有限公司 (現為 '紫光展銳' ) 也在江北新區設立了子公司, 總投資約50億元人民幣, 主要承擔以CPU, 5G, 移動智能終端系統及軟體為核心內容的研發工作, 計劃5年內人員規模逐步達到1000人以上, 實現總銷售額約30億元. 紫光展銳南京公司負責人表示, 南京是國內首批5G試點城市, 這也是其落戶江北新區的重要原因.

目前整個江北新區已經吸引了整合電路企業約200家, 包括台積電, 紫光存儲, 安謀科技 (ARM) , 新思科技 (Synopsys) , 中感微, 華大九天, 晶門科技等國內外龍頭和引領性企業. 從晶片設計到晶圓製造, 再到晶片封裝, 成品測試和終端製造, 上下遊的企業正在加速集聚. 僅在去年, 就新增各類整合電路企業100餘家, 國內排名前10位的整合電路設計企業已有半數在新區集聚, 全產業鏈逐漸形成.

毋庸置疑, 產業集聚是打造 '晶片之城' 的重要前提, 而要讓新區持續吸引人才並且留住人才, 還需要醫療, 教育等全方面配套設施的完善. 作為對資本, 人才和技術都有極高要求的高科技產業, 晶片產業尤其依賴人才. 除了和當地高校一起培育基礎人才, 吸引資深的晶片技術 '移民' 則是更快捷的方式. 那些已經或即將在新區安頓的第一代移民們, 懷揣夢想卻也面臨著現實的挑戰.

人氣升溫

劉雨 (化名) 是江北新區一家晶片企業的科研人員. 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自己團隊裡的多數同事都是從上海的公司離職來到南京的. 由於更低的生活成本, 一些年輕人果斷在江北新區買了房, 決定在當地安家. 還有一些在南京雨花台區工作的同行, 也在考慮把家遷到江北.

'一些在崑山外企工作的技術人員, 也來找我幫忙推介, 看能不能回到南京來工作. ' 劉雨說, 迴流南京並選擇到江北新區的人才正在快速增加, '以前在園區的食堂吃飯, 飯點左右去都有飯吃, 現在晚幾分鐘到的話可能就沒飯吃了, 發展特別快. '

江北新區研創園企業服務部部長葉玲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隨著入駐新區的企業迅速增加, 載體的建設進度已經跟不上了. 他們正在想辦法把周邊的民用科研載體租下來, 供給不斷入駐的創新企業. 而從去年下半年開始, 越來越多的海外歸國的高端人才也開始關注江北新區.

博流智能科技創始人兼CEO宋永華就是來自全球領先半導體廠商, 矽谷公司Marvell的創業者.

2016年, 已經通過內部創業組建了研發團隊的宋永華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並在江北新區設立了研發及運營總部, 同時在上海張江, 美國矽谷和中國台灣的新竹設立了研發中心.

宋永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選擇在江北新區設立研發總部既因為自己本身就是南京人, 對南京有感情, 也因為看到江北新區作為江蘇唯一國家級開發新區, 將是整合電路的產業集聚地, 對公司未來的發展有利. 另外, 江北新區管理團隊的開放務實態度, 也給他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吾立峰是通過國家 '千人計劃' 從美國回到國內的高端研發人才. 作為本土最大的電子設計自動化 (EDA) 工具提供商——華大九天的全資子公司, 南京九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承擔各種先進EDA工具的開發工作.

EDA工具平台是整合電路行業的基石. 目前我國在關鍵晶片從設計到製造過程中嚴重依賴國外EDA技術, 急需提升完善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晶片設計全流程EDA工具系統.

吾立峰說, 雖然整體上仍與國際水平存在較大差距, 但經過多年的努力他們已經建成了數模混合設計EDA工具全流程平台和面板設計EDA工具全流程平台, 填補了國內在這一領域的空白. 此外, 多個特色點工具如Spice電路模擬, SOC先進時序及時鐘的優化, 海量電路版圖分析工具等等, 已經具有國際領先水平, 在國內整合電路企業得到大量的使用並進入國際市場.

由於EDA的技術標準需要在市場的應用中不斷提升, 因此和企業保持密切技術互動十分重要. 用吾立峰的話來說, 在江北新區建立公司, 就是為了和當地及所輻射區域的客戶離得最近, 在第一時間了解客戶的困難及需求, 因而可以提供高效的技術服務.

正因如此, 對於國內的市場和整合電路設計與製造企業來說, 本土EDA企業凸顯出了優勢. 和壟斷了80%以上全球市場的美國三大巨頭相比, 九芯科技可以針對企業實現更貼近需求的定製化服務, 並且把中國客戶放在高優先順序上, 與用戶磨合探討最合理的解決方案, 而不是一刀切.

對於中國企業而言, 本土EDA有其獨特的競爭力. 另外, 當地政府給予有力的政策支援及南京的優秀高校院所人才, 對於企業而言也頗具吸引力. '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的建設在南京高校尤為活躍, 也為我們建設合理人才梯隊提供了助力. ' 吾立峰說.

上海靈動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也是最早一批入駐江北新區的企業. 該公司是少數推出國產32位微控制單元 (MCU) 晶片的本土企業之一, 也是國內首次實現MCU產品定製化的企業.

靈動整合電路南京有限公司研發總監蔣醒元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除了隨著台積電入駐而形成的產業集聚, 公司還看中江蘇應用MCU的市場基礎. 和上海的公司把重點放在晶片設計本身不同, 南京的公司更多將面對應用商.

'現在上海公司40多人, 南京公司30多人, 預計3年左右, 南京公司會擴展到100人, 成為研發中心. ' 蔣醒元說. 為了幫助企業招聘人才, 江北新區政府給予人才每人每月800元左右的補助. 在靈動南京公司去年招聘的人才中, 90%來自於南京當地的高校.

作為中國高校分布密集的城市之一, 南京擁有豐富的人才資源, 東南大學, 南京大學, 南京郵電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等院校均開設有微電子相關的專業. 為了給入駐江北新區的企業和人才提供儘可能專業, 系統的服務, 當地還專門成立了全國首個涵蓋人才, 技術, 資金, 市場等全方位產業要素的整合電路公共服務平台——南京整合電路產業服務中心 (ICisC) . 吸取已有園區的經驗, 該中心設立了整合電路人才培養與服務平台, 技術創新服務平台, 公共技術服務平台, 系統應用平台四大特色平台, 目標就是把握產業發展的痛點, 整合海內外的創新資源, 為客戶提供精準且專業的服務, 幫助入駐企業加速成果轉化.

'政府在政策, 配套環境和土地等方面提供服務, 而具體與企業對接, 深入了解每個企業的需求提供精準服務, 就需要由我們的專業團隊來做. ' 南京整合電路產業服務中心綜合管理部總監呂會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這兩年在招聘的時候, 收到了越來越多在上海工作的人才簡曆. 隨著當地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 不少優秀的晶片人才開始想回到南京工作和生活. 再加上產業集聚的優勢, 回來這個選擇對他們的職業生涯發展也有好處.

不過, 劉雨也坦言, 今年在幫公司做校園招聘時發現, 在安徽和江蘇上學或出生的人才比較喜歡來南京, 而那些來自浙江或西部城市的人纔則仍然更傾向於上海. 和北京, 上海和深圳相比, 後來者江北新區需要正視問題, 全面發力.

雙城記和人才缺口

和吾立峰往返於北京和南京兩地一樣, 已在上海安了家的蔣醒元也頻繁地奔波於上海和南京之間. 對於劉雨來說, 雙城記也將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繼續, 因為他們的家人都還在上海.

'小孩都在上海上學. 再加上新區這邊教育, 醫療還沒有完善, 上海很多人才可能無法安心過來, 畢竟舉家換一座城市還是挺難的. ' 劉雨說, 因此, 公司接下來的人員擴充都將以本地招聘為主.

宋永華表示, 在矽谷和新竹的團隊成員會定期來江北新區與南京的團隊交流, 幫助他們快速成長. 在適當的條件下, 公司也會引進海外人才. 但目前來看, 房屋, 待遇, 交通和整體環境都還面臨挑戰.

在葉玲看來, 要填補 '晶片之城' 的人才缺口, 一方面要有積極的措施吸引外來的高端人才, 另一方面還要抓緊培育當地人才, 充分利用南京當地的人才優勢.

2018年伊始, 南京市陸續出台了市委1號檔案《關於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創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和《市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才安居工作的實施意見》, 提出十大政策措施, 打造綜合性科學中心和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最近兩年來, 江北新區出台的《促進創新創業十條政策措施》, 靈雀計劃和 '創業江北' 人才十策, 也分別針對研發機構, 智慧財產權促進, 創新型中小企業以及年輕人才等多方面給予了支援. 其中, 研發機構和總部落戶新區, 最高可獲3000萬元支援; 單個創新初創企業最高可獲得3000萬元的綜合融資; 符合條件的頂尖人才團隊最高可獲得1億元的綜合支援, 高層次創業人纔則最高可獲250萬元的資金支援, 青年大學生還可實現在新區 '零門檻' '零成本' 就業創業.

據葉玲說, 研創園提供了約500套人才公寓, 目前基本飽和. 劉雨就以每月1000多元的租金住著一室一廳, 而他的大部分同事也都住在人才公寓中.

東南大學國家專用整合電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授楊軍表示, 計劃把實驗室的老師和學生都搬到江北新區, 就近和園區的企業進行互動.

針對目前江北新區產業發展的人才現狀, 當地政府依託南京整合電路產業服務中心給出了三大舉措, 一是加快引進國內外優質培訓機構和師資, 市場化運作, 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提供職業化教育課程; 二是通過共建國家示範微電子學院 (南京) 人才培養聯盟, 江蘇工程應用人才培養聯盟, 打造產學研融合, 協同育人交流平台; 三是圍繞企業人才需求提供招聘及培訓服務, 降低企業培訓成本, 提高企業招聘效率. 呂會軍說, 佔地7000平方的ICisC人才培訓中心將於7月份投入使用, 預計5年培養5000人以上的整合電路專業人才, 為區域的產業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供給.

紫光展銳南京分公司的負責人表示, 在2016年落戶江北新區時, 就在人才引進和生活配套上遇到了困難. 隨著當地人才政策, 生活配套等整體環境的提升, 一年多以來, 公司已經吸引了近百名整合電路相關人才的加入.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