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洗衣機又出問題了, 但是這並不令人奇怪. 因為最近幾年來, 日立空調, 日立洗衣機頻頻被曝出產品質量問題, 再次折射這家曾經的日本家電巨頭, 已經徹底在中國一線市場上加速淪陷. 更暴露松下, 夏普等日本家電企業未來的發展迷途.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2018年第2批休閑服裝, 家用電動洗衣機產品等27種產品質量抽查結果. 此次共抽查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山東, 廣東, 四川等7個省, 直轄市54家企業生產的54批次家用電動洗衣機, 有12個批次的產品不符合標準規定, 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為22.2%.
據了解, 此次抽查中, 重點對產品的單位功效耗電量, 單位功效用水量, 洗淨比, 漂洗性能, 含水率, 連續騷擾電壓, 連續騷擾功率等24個項目進行了檢驗. 不合格項目涉及對觸及帶電部件的防護, 輸入功率和電流, 機械強度, 結構, 電源連接和外部軟線, 漂洗性能, 洗淨比, 連續騷擾電壓.
而上榜的企業中包括不少中外知名企業和品牌. 其中, 上海日立也因連續騷擾電壓指標不合格上榜. 對於洗衣機產品來說, 這一項目不合格會影響產品使用過程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長期出現這種情況不解決, 會造成洗衣機的使用壽命縮短.
近年來這已經不是日本家電第一上登上質量黑榜, 包括日本空調都曾登上質量黑榜, 表明日立在中國及全球家電產業已經處在一輪 '持續退守' 的發展階段, 缺乏大手筆的技術創新投入, 缺乏持續性的市場經營提升, 就是 '吃老本' . 對過去的老產品, 老技術, 在當前的市場競爭中滾動發展, 缺乏後勁.
在競爭白熱化的全球家電市場上, 日立已經找不到可以生存的能力和根基. 同時受到日立整體業務轉型的影響, 家電業務早就不是日立的戰略核心業務 . 所以, 日本總部對於家電業務的關注度降低.
當前日立的核心業務已經放在電梯等工業品上, 主要盈利方向也在於此. 對於洗衣機等家庭消費品, 質量門檻要低於電梯等工業品, 准入門檻低, 產品質量標準也不同, 日立在附帶性發展該業務時, 這就導致對家電方面缺乏持續的技術, 研發和創新投入.
再加上, 日立家電在中國本土化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的能力下滑, 上遊品質和質量和管理過於寬鬆, 產品質量不過關在意料之中. 這也公開暴露包括松下, 夏普等日本家電企業的通病: 當企業在這一業務上的收入下降, 利潤減少, 拿什麼資金投入這一業務的滾動式發展, 又拿什麼保證產品的質量和用戶的服務?
目前, 日本家電企業在中國市場上已經被擠到邊緣地帶, 雖然今年以來松下借百年慶典發出了 '重振家電業務' 的口號, 顯然也屬於有心無力: 在渠道布局基本空白, 用戶認知全面轉移, 市場消費持續升級等背景下, 松下只是簡單將日本的家電搬到中國銷售, 其結果可想而知.
同樣的問題, 還存在於夏普的身上. 雖然過去, 夏普是中國市場上的高端外資品牌代表, 其產品定位一直處在高端水平, 但是在賣身富士康之後, 夏普的市場價格已經跌到 '地板上' , 雖然短期刺激了市場銷量, 但長期的用戶信任和口碑, 已經被透支.
可以說, 日立家電只是外界觀察和分析日本家電企業的一個視角, 但是卻折射出日本家電當前在中國, 以及海外等全球市場上的發展新挑戰: 在投入不足, 收入銳減的情況下, 這塊 '雞肋' 型業務, 到底應該如何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