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為什麼不給華為投票' , '聯想不支援Polar方案' , '聯想站隊高通, 導致華為以微弱差距輸了' 等文章在各大平台被刷屏熱議.
儘管投票已經過去了一年半, 但3GPP RAN1 87次會議上關於5G短碼方案的投票過程在知乎上被挖出了多個 '版本' , 關於 '聯想為什麼不給華為投票' , '聯想不支援Polar方案' , '聯想站隊高通, 導致華為以微弱差距輸了' 等文章隨後在各大平台被刷屏熱議.
既質疑 '騰訊有沒有夢想' 後, 聯想這時候又成為了大家 '拷問' 的對象, 只不過, 在中美貿易摩擦不斷的今天, 不得不說有些帖子著實摻雜了部分個人情緒. 有專業人士批評道, 把專業和嚴謹當成了透明, 3GPP在決定每一項技術標準時都要經過反覆討論和嚴格審查以確保其可實現性, 絕非 '村幹部拉選票' 一樣, 一個嚴謹的技術話題被硬扣上了一頂帽子, 蒙上一層陰影.
華為更是發布澄清聲明, 表示 '對於Polar碼作為控制通道的編碼機制, 聯想及其旗下摩托羅拉移動針對該方案的投票都是贊成票. 移動通信是個開放的產業, 需要業界各方攜手合作. '
從技術本身來看, 通道編碼技術是5G背後眾多核心技術的一種, 它包含了毫米波技術(萬兆傳輸速率的基礎), 幀格式(低延時的關鍵), 多址接入(支援密集場景), 通道編碼(通道分控制通道和數據通道, 編碼又分短碼, 中長碼)以及數據編碼等.
而當時作為華為Polar碼的競爭對手, 主要包括美國高通為主導的LDPC編碼以及法國主導的Turbo2.0編碼. 而這兩個陣營所代表的是此前在3G, 4G技術的主導力量. 第三代通信技術包括CDMA2000, WCDMA以及TD-SCDMA三種標準, 其中前兩者佔據最大市場, 歐美以及日本為主要技術主導國. 並且, 無論是3G還是4G技術, 高通在標準制定上一直處於主導地位.
雖然投票記錄無法查取, 但從公開資料來看, LDPC作為數據通道的長碼部分所有廠商都達成了一致, 只是留下了短碼待定. 而網上流傳的所謂因聯想和摩托羅拉的關鍵兩票造成了華為長碼的敗選或者說LDPC長碼勝出, 純粹是無稽之談. 同時, 由於Polar陣營的投票權重不夠, 在加上高通, 三星, 愛立信等公司的反對, 最終會議決定數據通道的短碼也採用LDPC, 與長碼保持一致.
而在5G移動寬頻控制通道上, 因為本身傳輸的數據量小, 比起速度更注重可靠性, 恰好是Polar碼的優勢, 自然而然華為推崇的Polar碼成為控制通道編碼方案的提案最終得以通過. 從結果來看, 中國企業在5G上第一次獲得編碼級別的標準認定, 確實是一次進步.
有華為內部人士表示, 這次編碼之爭, 更多的是技術之爭, LDPC成為數據編碼, Polar成為控制編碼, 都有技術層面的優勢.
通信技術標準制定一直是業內具有研發實力企業必爭之地, 有這麼一句話, 一流公司做標準, 二流公司做品牌, 三流公司做製造. 可以看到, 目前在3GPP中, 中國人擔任關鍵職位30餘個, 投票權超過23%, 文稿數量佔總量30%, 牽頭項目佔總數40%, 可謂佔據了相當大的話語權;5G核心網標準亦由中國企業牽頭制定, 2017年6月3GPP確定5G核心網將採用中國移動聯合華為等26家公司提出的SBA架構.
不得不說, 從3G到4G再到5G, 中國企業從落後到平行追趕再到現在標準組織裡的領軍梯隊, 著實是 '揚眉吐氣' 了一把.
但越是這樣的時候, 越怕 '捧殺' .
雖然中國企業拿下了控制通道eMBB場景編碼的最終解決方案, 但這並不意味著華為就能完全碾壓高通, 也並不能說明中國在通信技術領域已經超過美國, 事實上, 在推行5G技術上, 華為以及國內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華為所拿下的eMBB不過是5G應用的其中一個場景, 其他的兩個場景仍需要在國際舞台上做另一番技術較量.
並且, 在4G核心專利數量上, 美國依然領先於中國, 雖然5G上的距離在縮小, 但並不代表企業已經有了 '終極武器' , 而在全球化合作分工愈發明顯的大背景下, 企業與企業之間,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愈發密切, 合作成為主題, 強者更應該學會的是包容和妥協.
最後, 從1998年開始的, 由全球主要國家與電信, 通訊廠商組成的3GPP標準組織是個各方協同的平台, 在商業, 政治與技術的分歧下, 相信技術的聲量在這個平台上將會更加得到重視, 這時候片面的捧殺華為, 貶低聯想, 對於中國5G的發展都不是一個聰明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