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這些年鍵盤的變化 | CHERRY依舊一家獨霸?

《DIY老司機系列欄目》二十二期了, 不容易, 這次我們來聊一聊這麼多年鍵盤的變化, 從只有機械鍵盤到薄膜鍵盤大有取代機械鍵盤再到電子競技興起機械鍵盤複蘇, 很多人的印象中都不會忘記CHERRY的存在, 甚至將CHERRY作為了機械鍵盤的一個標誌, 那我們這期就來聊聊鍵盤這些年的變化好了. 奉謹要開車了, 本次可憑乘車碼電子掃碼上車, 本車沒有座位請大家抓好扶手, 好開車了.

【PConline 雜談】其實鍵盤軸體發展了這麼多年, 從最初的只有機械鍵盤到薄膜鍵盤全面鋪開市場再到機械鍵盤和薄膜鍵盤共爭的局面. 這樣一個發展過程中, 我們都不得不提到一家公司-CHERRY, 特別是在機械鍵盤上, 一談到機械鍵盤我腦海中浮現的第一映像就是CHERRY, 相信不知有我一個是這樣的感覺, 但現在的機械鍵盤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 是否還是CHERRY一家獨霸?

最初的鍵盤

既然聊到鍵盤就不得不聊到老梗打字機了, 最開始的亂序QWERTY鍵盤最初就是由打字機演化而來. 1874年美國肖爾斯&戈登公司的打字機正式進入市場, 當時的打字機可謂是群雄爭霸, 鍵位布局也很豐富多樣. 美國是QWERTY布局, 法國有AZERTY布局, 意大利QZERTY布局和德國也沒閑著有QWERTZ布局. 但這些拉丁語系的語言, 放著好好的26個順序字母 (A- Z) 不用, 為什麼都要用亂序布局呢?

受限於當時機械工藝不夠完善, 使得字鍵在擊打之後的彈回速度較慢, 一旦打字員擊鍵速度太快, 就容易發生兩個字鍵絞在一起的現象. 打字員必須用手很小心地把它們分開複原, 這嚴重影響了文字的輸入速度.

於是人們想出了一個辦法, 用 '亂序' 的字元來降低絞鍵的發生率. 只是這種設計必定會導致輸入字元的效率低 (相對不會發生絞鍵的順序打字機來說) . 這種 '亂序' 設計並不是真的胡亂編排按鍵的位置, 而是在保證打字機內部碰撞機率不高的情況下, 盡量使按鍵布局能方便使用. 經過了一系列的市場戰略戰速, 最終QWERTY布局的打字機贏得了曆史.

鍵盤在 設計思路上是 和打字機 一脈相承的, 打字機是現在鍵盤的參考模型. 早期的打字機是通過敲擊對應著不同字元的槓桿, 槓桿前段的突出對應字元再在結結實實的 '打' 到複寫用的油墨條帶和紙上留下印記. 現在的鍵盤也是通過敲擊來開啟電路板, 電路板不同位置對應生成各種特定的訊號, 電腦識別到訊號後又通過ASCII轉換成我們能識別的拉丁語系字元顯示在屏幕上, 我們的輸入法再把拉丁語系字元編譯成各種非拉丁語系的文字. 除去編譯階段, 鍵盤的輸入文字的思路確實就是打字機的思路.

機械軸體鍵盤的出現

軸體的本質是一個個開關, 隨著繼承電路和電子工業的發展, 作為輸入設備也需要改朝換代, PCB板加開關的思路其實和打字機是差不多的, 於是這樣的鍵盤就出現了. 關於軸體太久遠的咱們就不說了, 從熟悉CHERRY開始聊起吧.

70年代個人計算機浪潮到來, Cherry在1967年引進鍵盤生產線, 建造了世界第一個鍵盤工廠ZF Electronics. 同時期的鍵盤廠商還有Key Tronic, IBM (當時說的電腦, 基本就是等於IBM, 蘋果是80年代的事了) , Cherry等. 70年代的鍵盤都很笨重, 很大, 本質就是開關太大了 (現在來說鍵盤要輕了不少了) . 80年代初鍵盤開關廠商經過激烈競爭, 主要剩下的是Cherry和Alps. Alps因為手感不如人意, 市場份額逐漸萎縮, 最終退出鍵盤開關市場.

此後, CHERRY致力於鍵盤和軸體的生產.

MX軸之前的早期軸體M5, M7什麼的就不聊了, 聊聊我們熟悉的MX軸.

1984年MX Black黑軸誕生.
1987年MX Blue青軸誕生.
1992年MX Brown茶軸誕生.
2008年MX Red紅軸誕生.
2014年MX RGB誕生.
2015年MX Slient靜音軸發布.
2018年MX 輕薄RGB軸出現在2018CES

鍵盤的發展曆史

如果從70年代開始算起至今為止, 我們熟知的鍵盤已經走過了40多年近50年, 在最初的70年代到90年代, 當時的人們只能選機械軸的鍵盤, 也只有機械軸的鍵盤可以選. 優點是壽命耐久, 手感一流, 但缺點是, 價格昂貴, 不過貴只是對於普通民眾來說, 畢竟80年代的一台個人計算機, 2萬人民幣, 鍵盤500人民幣, 這樣相比較看起來是不是就不覺得貴了? (我記得最初的小霸王學習機好像還使用的是機械軸. )

隨後90年代, 整合電路, 電子工業出現爆髮式的發展, 特別是千禧年之後, 個人計算機普及飛快, 價格也從高攀不起, 到了家家都可以有台式機. 這個時候, 薄膜鍵盤出現了. 薄膜鍵盤將之前笨重的P多個機械開關用一張矽膠薄膜替代, 通過矽膠碗和金屬碗直接觸擊PCB板產生數字訊號. 當時的的薄膜鍵盤價格低, 組裝難度低, 加工難度低, 特別是國產薄膜鍵盤, 甚至能做到了20塊錢人民幣. 但有很大的缺點: 壽命短, 因為矽膠容易老化. 從始至終薄膜鍵盤的手感, 都沒有機械鍵盤的好, 但經不住人家便宜, 畢竟那個年代, 價錢才是硬道理. 在我接觸PC時, 薄膜鍵盤已經佔據了這個市場. 而機械鍵盤則依靠工業市場和少數高端電競市場存活下來.

2005年左右, 機械鍵盤基本逝去了鍵盤市場. Cherry MX產線不斷縮減, 不過Cherry還是保留了產線並沒有全部砍掉, 這為以後的機械鍵盤的複蘇至關重要. 在2006年以前, Cherry機械鍵盤以及其代工的鍵盤基本是出售給企業用的, 客戶主要集中在工業, 銀行, 證券, 保險, 醫療, 郵政, 電信, 政府等. B2C賣給個人零售的非常少. 可以說CHERRY當時異常慘.

轉折出現在2006年左右, 賽睿採購了CHERRY MX開關, 做出了6G鍵盤, 推向遊戲市場. 當時得到如日中天的CS (反恐精英) 玩家的推崇. 正是由於CS玩家的帶動下, Cherry引進到了中國, 雖然剛開始因為價格太高, 銷量特別少. 但在之後各個外設廠商看到了機械鍵盤的在遊戲市場的潛力, 紛紛與CHERRY合作, 使用CHERRY MX軸體的鍵盤不斷面世, 印象中大概Ducky, Filco, 羅技, 賽睿, 雷蛇, Rosewill, i-rocks, 凱酷等等.

特別是到了2014年左右電競行業的興起, 機械鍵盤徹底迎來了春天. 到目前為止, 鍵盤大致分為了三個陣營, 機械鍵盤, 薄膜鍵盤和非常小眾的靜電容鍵盤.

現在的機械軸體之爭

到目前為止, 我們在鍵盤上所能見到的軸體十分多, 我們的選擇也有了很多, 但是隨著CHERRY專利保護的過期, 國產軸體工藝的不斷提高, 目前國產軸體在一定市場上也有了與CHERRY抗衡的能力.

但絕不僅僅僅限於仿製CHERRY MX軸, 國產軸也有非常多的創新, BOX軸, 光軸, 輕薄軸等軸體的出現, 確實是國產廠商對於市場的細緻考量所做出的新產品: 光軸可以獲得更低的延遲更快的響應, BOX擁有獨立的發聲結構對減少對手感的影響, 輕薄軸輕薄的特點提針對辦公和遊戲筆記本所推出.

而歐姆龍一直以來也是開關大廠, 本身軸體就是一個個獨立的小開關, 近年和羅技合作在羅技的高端產品上使用歐姆龍軸, 雷柏近期也有塊鍵盤嘗了嘗歐姆龍軸的鮮, 手感比較像茶軸, 個人感覺的話就手感在茶軸和紅軸之前吧. 優點是做工好, 透光均勻處於軸體中心且不會漏光.

總結

依據目前的市場而言, 鍵盤上, 機構公司辦公基本都採購使用薄膜鍵盤, 成本低. 但機械鍵盤的成功複蘇也讓很多辦公, 寫代碼, 遊戲, 文字工作者看到了機械鍵盤的優勢, 而且單品價格幾百一把的鍵盤因為手感和壽命的雙優勢獲得了大家的肯定. 我們現在談論鍵盤其實都差不多可以拋開薄膜鍵盤 (其實CHERRY也有薄膜鍵盤) 和太小眾靜電容, 就機械鍵盤來說, 國產軸體的不斷推陳出新甚至逼CHERRY推出了超薄軸體. 而市場佔有而言, CHERRY依舊把控著中高端市場, 歐姆龍軸產品太少但總算是有中高端產品出現在市場上, 而入門級市場則是國產軸所佔據, 並在中低端市場開始與CHERRY抗衡爭奪市場份兒.

目前來說, CHERRY依舊牢牢掌握著機械鍵盤市場的話語權, 但是這樣的話語權在不斷被撼動, 隨著國產軸體的工藝不斷提高, 甚至類似光軸這樣創新不斷出現, 今後, 國產軸擁有與CHERRY相抗爭的能力也猶未可知.

以下是往期的連結, 有興趣看之前DIY老司機的可以點擊連結前往

//acc.pconline.com.cn/1096/10962405.html

DIY老司機 (21) 拆給你看 為什麼會說9.9元包郵的滑鼠送給我都不想要

//acc.pconline.com.cn/1092/10920244.html

DIY老司機 (20) 拆給你看 看看羅技是怎麼把滑鼠降到20元檔的

//diy.pconline.com.cn/1089/10892724.html

DIY老司機 (19) 選顯示器時的那些神秘參數到底是啥?

//diy.pconline.com.cn/1085/10856944.html

DIY老司機 (18) 回不去的觀影體驗 解鎖A卡插幀技能

//diy.pconline.com.cn/1076/10769364.html

DIY老司機 (17) 這些年火起來的OLED/量子點也許還打不贏LCD

//diy.pconline.com.cn/1075/10757944.html

DIY老司機 都說玩FPS關垂直同步 實測後發現也許對你影響沒那麼大

//diy.pconline.com.cn/1074/10742675.html

DIY老司機 (16) 預算吃緊降CPU升顯卡對不對?

//diy.pconline.com.cn/1070/10705405.html

DIY老司機 (14) 響應時間1ms和2ms的差別可能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diy.pconline.com.cn/1071/10717344.html

DIY老司機 (15) HDMI介面演變史 (下)

//acc.pconline.com.cn/1071/10714744.html

吃雞國服需要什麼硬體 看這裡就行了 吃雞1.0硬體實測

//diy.pconline.com.cn/1065/10657006.html

【DIY老司機】: 吃雞顯示器非得用144Hz, 60Hz就不行?

//diy.pconline.com.cn/1032/10326146.html

DIY老司機 (9) : 量子點顯示器這麼火 是不是真的強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