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最近頻頻出現在筆者視線內, 先是美一名華裔司機在車輛自動行駛模式時出事;然後愚人節馬斯克在推特上發布破產的玩笑照片;再是美國交通安全監管機構出來打臉特斯拉, 說2017年未曾評估Autopilot的性能;之後特斯拉爆出多次停工風波;再到如今特斯拉公布今年一季度業績財報, 可謂賺足了路人眼球. 讓筆者感到驚訝的是, 在公布財報後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 馬斯克以絨毛機器人為例, 表示這些機器人設備在運行時需要做大量維護工作, 這些維修工程師會花費大量資金, 因此公司為了降低成本, 淘汰了這部分機器人.
在食品及相關機械設備生產領域, 我國正面臨著招工難, 勞動力成本日漸上漲等現實難題. 在這些問題的解決上, 自動化, 智能化成為目前較為適宜的解決方案, 無人工廠逐漸成為大勢所趨. 但從特斯拉發展經驗來看, 自動化, 智能化或許並不是解決這些問題的 '萬能鑰匙' , 食品及相關機械設備生產企業在實際進行自動化智能化改造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以下三點.
自動化升級不止機器人一種解決方案
隨著智能製造2025口號被反覆提及, 食品及相關機械設備生產領域的機器人設備應用日漸增多. 麵條烹飪機器人從原先的一分鐘煮麵升級到20秒完成麵條煮制;絞肉機放入組裝生產線上, 8台機器人一齊動手, 只需12秒就能完成絞肉機組裝……誠然, 機器人以其特有的靈活性, 高精確度, 高效率成為智能化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機器人維護要求高, 研發所需周期長也是其生產過程中無法迴避的難題.
事實上, 自動化升級並不只有機器人一種解決方案. 像非標自動化設備這類提供整套解決方案的企業也正日漸崛起. 以包裝為例, 農心, 博世力士樂, 北京大森長空等企業都在嘗試為客戶提供整套自動化解決方案, 通過設備互聯讓生產資訊在傳達給客戶的同時也實現設備間的交流互通, 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
思考食品自動化改造是否可能失去傳承精神
與特斯拉所在的汽車產業不同, 我國歷史悠久, 美食的生產方式傳承千年, 全然用機械化, 自動化設備替代勢必會失去傳統韻味.
紹興黃酒生產在現代化生產方式與傳承傳統工藝間找到了平衡. 在黃酒傳統生產過程中, 整個生產過程需要老師傅時刻關注, 使得產量難以提升. 面對這一現象, 紹興的黃酒企業引入自動化釀造生產線, 黃酒自動化包裝物流等對黃酒進行自動化改造. 但如果全數機械化又會使口感趨向一致, 失去黃酒特點. 有企業仍堅持用傳統方式進行浸米發酵, 只是將原先的露天放置改為可根據天氣情況自行開合的頂棚, 在提升食品安全標準的基礎上傳承了黃酒傳統.
後續維護人才培育是重中之重
特斯拉在生產實踐過程發現在把絨毛放在電池組上這一生產過程中, 機器人的運用維護費用成本遠遠超過人工成本. 以中國目前嚴重缺乏高端技術人才的現狀來看, 這一問題在食品及機械設備生產領域也極有可能出現.
我們知道, 在革新技術過程中必然需要有相對應技術人才進行支撐. 面對我國高新技術人才還不夠充足的現狀, 一方面自動化設備生產企業在生產設備時盡量將操作, 維護過程簡化. 據了解, 有企業嘗試對食品機械設備進行預測性維護, 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對聯機數據進行性能變數即時追蹤, 一旦出現性能下降徵兆就介入進行遠程維護. 這種將維護人員集中在食品機械設備生產企業的方式減少了維修人員的奔波, 提高了維修效率. 另一方面, 企業, 社會正在加強對技術型人才的培育, 通過提供培訓機會等手段加強人才技術能力的提高.
如今自動化, 智能化風潮愈演愈烈, 但特斯拉生產困境在前, 食品及相關機械設備生產企業在實行自動化, 智能化過程中還需要結合自身實力, 需求, 人才儲備等多方面因素, 謹慎選擇自動化道路. 確保設備的自動化能真正實現推動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