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美国商务部对中兴通讯的一纸禁售令几乎置中兴于死地. 这背后的原因不言而喻: 中国在很多关键部件和核心技术上依然受制于人, 中兴通讯在美国以外的其他地方还难以找到替代者.
美国打芯片禁运这张牌绝不是针对中兴通讯一家公司, 将来有可能扩大禁运范围, 华为目前正在接受美国司法部的调查就是明证. 这对我国影响很大. 目前, 尽管国内已经可以生产一些芯片, 包括以龙芯和海光为代表的通用CPU, 但去年我国芯片进口总额仍超过2600亿美元.
高端芯片的设计与制造水平能代表一国的整体科技水平. 坦白说, 国产芯片的制造水平与国外有两代以上差距, 而且近几年差距并没有缩小.
存在差距并不可怕, 最大的问题是, 我们还没有掌握缩小差距的主动权. 如果我们掌握主动权, 经过多年努力能将差距缩小至1代甚至追平, 那么抹平差距只是个时间问题. 但遗憾的是, 这个主动权还不在我们手中.
其原因不是哪个芯片企业不努力, 而是因为集成电路是信息领域最基础的产业, 芯片的实力差距不是某一两项技术的差距, 从芯片加工设备, 仿真软件到配套的各种IP (知识产权) 等都需要经过长期累积, 才能有所进步. 不是说只要国家愿意投钱, 砸几百亿元就能立刻看到效果.
此外, 目前我国芯片和软件厂商最需要支持的不是研发项目, 而是试用和完善. 我们做龙芯CPU的体会是, 最困难的并不是技不如人, 而是做出产品很难找到机会试用. 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都是在应用中不断试用迭代出来的, 不用永远是个未知数——芯片和操作系统都是如此, 微软的操作系统也是通过根据用户反馈打 '补丁' 才完善的.
因此, 我国应对国内研发生产的核心产品有优先采购的扶植政策. 经常听到集成商和应用部门说: '国产芯片什么时候做得跟国外一样好了, 我就用你. ' 采取这种态度绝对支持不了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长期以来, 我国的科研和产业化进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 国外垄断或禁运—我国研制出替代产品—国外降价打压—我国放弃支持—维持或扩大差距. 往往是国外对我们控制严一点, 我们就重视自主研发; 一旦国外放松一点, 我们也就松懈下来, 缺乏战略眼光和战略定力.
对于关键芯片等核心技术的支持, 国家要有战略定力, 要保持长期稳定支持, 政策上不能左右摇摆. 高端芯片, 大型软件, 航空发动机, 精密仪器都是十分复杂的系统, 需要长期积累经验, 一代一代改进. 新产品开始试用时, 一定是问题越试越多. 暴露问题是件好事, 不要看到问题多就打退堂鼓, 或者草率改变技术路线. 要相信经过努力之后, 问题一定会越来越少.
同时, 我们可能要从更高的角度认识给自主产品试用机会和初始市场这件事. 放眼当今世界, 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进口中低端产品, 出口中高端产品. 纵观世界历史, 后发国家从产品低端走向产品高端, 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不是先利用国内市场保护培育自主产品的. 德国和美国赶超英国, 日本的明治维新都采用了关税保护政策.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现已成为推动全球化旗手的形势下, 我们不能重复历史上靠关税保护民族产业的老办法, 但完全靠企业在全球的所谓 '公平竞争' , 完全靠市场这一只手, 不可能实现后发国家从产业低端走向高端. 必须靠政府这只手在国内开辟一块市场做根据地, 培育和发展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产业.
当然,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不大可能马上改观. 大家对发展核心技术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有清醒的认识, 同时对支持我国信息产业从中低端走向高端要有足够的耐心, 恒心和信心.
若能借中兴被禁运一事, 进一步坚定国家以国内市场为根据地培育高端产业的决心, 那么坏事一定会变成好事, 必将大大加速我国通过自主创新实现安全可控成为科技强国的进程.
作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