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查】台灣DRAM廠商出貨中興一樣需要先核准

1.台灣DRAM廠商出貨中興一樣需要先核准; 2.張忠謀: 貿易戰恐波及蘋果供應鏈; 3.5G商機鼎沸 通訊晶片商軍備競賽再啟; 4.實驗室裡 '種' 鑽石 比天然鑽石更純 價格更便宜

1.台灣DRAM廠商出貨中興一樣需要先核准;

集微網消息, 台灣 '經濟部' 國貿局對半導體廠出貨中興零組件的管制令, 燒到DRAM產業. 台灣最大記憶體晶片製造商南亞科證實, 已接獲官方要求出貨中興通訊須先經過申請並通過核准才能放行的通知, 該公司短期內出貨中興將受影響.

美國商務部上月17日向中興通訊發出長達七年的出口管制禁令, 要求所有美商不得出售零組件給中興通訊. 台灣 '經濟部' 國貿局傳出隨後也對聯發科發出公文, 要求若要出貨給中興通訊, 必須依進出口管制規定, 提出申請, 通過後始得出貨.

外界原將國貿局相關作法具焦聯發科, 聯發科則隨後提出申請獲准, 如今傳出南亞科也遭到管制, 意味相關事件已從手機通訊相關領域, 延伸至DRAM產業, 引起業界高度關注.

南亞科證實, 已接獲政府單位相關要求, 近期將向 '經濟部' 提出申請出售關鍵記憶體給中興通訊, 正靜待經濟部回複.

南亞科並未透露每月出貨中興的實際金額, 僅表示, 中興通訊是該公司客戶, 雖然營收佔比不高, 但依照 '經濟部' 的要求, 已提出申請審核, 只要對方保證所採用的記憶體不會用於輸往違反美國禁令的地區, 還是可以賣給中興通訊, 不過短期內南亞科出貨中興通訊恐受申請程序而拖延.

南亞科強調, 目前DRAM供給短缺, 貨源相當搶手, 不擔心美國對中興通訊出口管制, 會影響南亞科業務. 不過, 如果華為也受到美方制裁, 影響性恐怕會比中興通訊還大, 南亞科會密切注意後續發展.

2.張忠謀: 貿易戰恐波及蘋果供應鏈;

台積電創辦人兼董事長張忠謀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警告說, 美國與中國的貿易糾紛可能殃及蘋果供應鏈 .

即將交棒的張忠謀表示: 「這是一項新挑戰, 而且是我過去未曾面臨的挑戰, 但我的接班人將須面對這項風險. 」「他們會做什麼? 我不知道. 」台積電是蘋果iPhone處理器晶片的主要供貨商.

在張忠謀發表上述看法前, 美國川普政府已要求中國大陸在2020年前, 將3370億美元的對美順差減少二千億美元, 並削減補貼新興產業, 美中兩國數周以來關稅威脅有升高之勢.

儘管台積電為蘋果iPhone生產的核心處理器晶片大多是在台灣的工廠製造, 但張忠謀擔心, 假如美國加大關稅力道, 更廣泛的移動手機供應鏈將受影響. 台積電每年330億美元的營收, 約有半數來自移動設備.

他也針對美中若開啟全面貿易戰, 對深度融入全球供應鏈公司的影響提出看法. 他說: 「中國大陸大量組裝終端產品, 因此美中之間的貿易糾紛可能也影響我們. 」

摩根太平科技基金的投資組合經理人柯克斯 (Oliver Cox) 說, 儘管美國的新關稅短期內可能對蘋果帶來成本壓力, 但他不認為有長期影響. 蘋果及其供應鏈在「適應變化及壓低成本方面已展現出高度靈活性」.

但張忠謀擔心, 華府與北京的對峙, 可能比他在一九七○年代經曆的美日貿易戰更糟, 這是他當時在德州儀器公司領導一個半導體部門所經曆的一場貿易爭端. 他說: 「我們相當和平解決, 而且美日雙方都滿意. 」「這次可能沒那麼友善, 目前似乎沒那麼友善. 」

荷蘭國際集團 (ING) 大中華區經濟學家彭藹嬈 (Iris Pang) 說, 對中國大陸電子產品課徵新關稅, 將使從大陸運往美國的電子零件成本增加, 「屆時對供應鏈的影響就會很複雜」.

元大證券的Sam Kao說, 在中國大陸境外無主要生產基地的蘋果供貨商, 將面臨最高風險. 他列出將因美中貿易紛爭而承受壓力的電子製造商, 包括鴻海, 和碩, 緯創等公司.

國際信評機構穆迪公司 (Moodys) 的分析師說, 某些與科技相關的中國大陸製造商將受到美國新關稅的「直接衝擊」, 但若只檢視這項衝擊, 將「低估」對中國大陸經濟的影響. 聯合報

3.5G商機鼎沸 通訊晶片商軍備競賽再啟;

5G NSA核心標準於2017年年底確定, 5G NR SA緊接著也要在2018提出, 意味著5G商業化目標已不遠矣. 為搶攻5G市場商機, 半導體業者新一代解決方案紛紛出籠, 再掀新一波軍備競賽.

3GPP第一個5G版本Rel.15已經於2017年12月份正式凍結, 即非獨立組網(NSA)核心標準已經凍結, 這意味著5G新無線電(5G NR)第一個版本第一階段協議已經完成, 相較於原計劃提前了半年.

另一方面, 按照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測試計劃安排: 2018年完成5G NSA和5G獨立(SA)架構規範制定, 以及5G NSA架構的室內測試和外場測試; 2018年Q2完成室內和外場環境建設 ; 2018年Q3至2018年Q4完成5G SA架構的室內和外場測試; 2018年Q4啟動5G終端和互操作測試. 由此可見, 5G的商用時程可說馬不停蹄, 而半導體商也快馬加鞭, 競相推出新一代解決方案, 加強市場布局力道, 掀起新一輪的5G軍備競賽.

數據機晶片送樣/網路模擬 高通搶5G市場動作頻頻

為搶攻5G NR商機, 高通(Qualcomm)繼2017年發布Snapdragon X50 5G數據機晶片後, 又於2018 MWC上宣布, Snapdragon X24 LTE數據機晶片進行送樣. 該產品為全球首個Category 20 LTE數據機晶片, 不僅可支援高達2Gbps下載速度, 也強化在LTE基礎架構之上的5G新無線電多重模式裝置與網路發展.

Snapdragon X24於下行鏈路支援高達7個載波聚合, 在多達5個聚合的LTE載波上支援4×4 MIMO, 總計高達20個LTE共存空間流, 讓搭載Snapdragon X24 LTE數據機晶片的裝置, 能夠利用所有行動電信營運商所提供的頻譜資源, 無論是授權頻譜或是授權輔助接取(LAA).

除此之外, 透過支援全維度多重輸入多重輸出(FD-MIMO)大規模天線技術, Snapdragon X24能夠為未來5G新無線電網路奠定基礎, 從而進一步提升系統容量. 另外在上傳鏈路當中, 該產品可以支援Category 20, 256-QAM調變, 3×20MHz載波聚合.

另一方面, 高通也進行兩項獨立網路模擬實驗. 第一項實驗模擬在德國法蘭克福的一個NSA 5G新無線電網路, 於頻寬為100MHz的3.5GHz頻譜上運行, 底層則是搭配Gigabit等級LTE網路跨5個LTE頻段運作.

第二項實驗模擬則是在加州舊金山的一個假定NSA 5G新無線電網路, 在頻寬為800MHz的28GHz毫米波頻譜上運行, 底層Gigabit等級LTE網路跨4個LTE授權頻段以及多個授權輔助接取(LAA)頻段運行.

上述兩項網路模擬均利用位於法蘭克福和舊金山的現有基地台, 實現5G新無線電基地台與現有的真實LTE基地台共同並行能力.

滿足5G通訊需求 ADI強化射頻晶片效能

由於5G採用大規模天線數組技術, 對於射頻組件的整合度, 頻寬和成本具有更高的要求. 對於高頻毫米波頻段, 基於SiGe SOI製程的射頻鏈路組件將取代GaAs製程而成為主流, 其優勢在於能提高方案整合度並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 對於5G低頻的射頻前端設計, 整合度和成本也是主要的挑戰之一; 而新分配的4.9GHz頻段, 相關射頻組件的性能和成熟度則仍然有待提高.

ADI通訊基礎設施業務部中國區策略市場經理解勇(圖1)表示, 高頻毫米波主要的技術特點為頻頻寬, 其適用於各種寬頻訊號處理; 天線尺寸小, 波束窄, 方向性佳, 空間分辨力高, 以及追蹤精度也較高. 至於缺點方面, 則主要是容易受到大氣衰減和吸收的影響; 高頻毫米波由于波長小, 在空間傳播很容易被阻擋和吸收, 也因而導致其作用距離不可能太遠.

圖1 ADI通訊基礎設施業務部中國區策略市場經理解勇表示, 整合度和成本為5G低頻的射頻前端設計主要挑戰.

因此, PA, LNA, RF Switch, RF filters/Duplexers, 以及天線等都是5G射頻訊號鏈路不可或缺的關鍵組件, 其性能指針的好壞, 將直接影響5G基地台的無線指針如發射雜散和接收靈敏度, 進而影響到系統的性能和容量.

為此, ADI在5G高頻和低頻領域同時著力, 持續加大研發投入, 以推出創新性的射頻解決方案引領市場並推動5G的商用進程. 目前在高頻領域基於SiGe製程推出針對5G需求的更高整合度和更優性價比的毫米波射頻方案; 針對大頻寬則推出了28nm CMOS製程的射頻採樣數據轉換器; 而在低頻領域, 則推出更高整合度, 更低功耗的射頻全訊號鏈整合方案.

解勇指出, 行動通訊發展的趨勢和市場驅動力為大容量, 大連接以及智能化. 因應網路連接需求的急速成長, 5G技術的連接是跨產業, 跨領域的; 而基於大規模機器型通訊(mMTC), 超可靠度和低延遲通訊(URLLC)和增強型行動寬頻通訊(eMBB)這三種應用場景, 5G建立了一個豐富的市場機會, 以因應全體消費者和各類經濟體.

解勇進一步說明, 5G發展的早期階段將改變行動寬頻, 營運業者將積極尋求增量機會, 並且拓展關鍵的企業級垂直市場; 而後期的主要影響力, 將會展現在新智能自動化的工業驅動力上. 對於射頻組件, 則須要考慮共平台的設計來同時支援這三種場景.

解勇認為, 2018年是5G標準, 技術研發及產業成熟關鍵的一年, 也是5G走出實驗室, 更多因應准商用轉型的過程. 在2018年, 5G關鍵技術標準化將日趨成熟, 端對端成為熱點; Rel-15走向完善, Rel-16縱深討論; eMBB之後, 高頻技術及因應更低時延和更高可靠性的技術將成為聚焦熱點; 新型5G核心網SBA架構更進一步完善, 網路切片則從切片能力朝向自動化管理擴展; 以支援更廣泛的應用場景.

新一代5G NR數據機助力 英特爾將於2019年發布5G計算機

為加速5G布建, 英特爾則是備有5G NR多模數據機--Intel XMM 8000系列及Intel XMM 8060. Intel XMM 8000系列可於中低頻6GHz以下以及高頻毫米波頻段運行, 將多種裝置連接至5G網路, 包括PC, 手機, 固定無線客戶端設備(CPE), 甚至車輛等.

至於Intel XMM 8060則提供多模支援, 包括完整5G NSA與SA, 多種2G, 3G網路(包括CDMA), 以及4G既有模式. 該產品預計於2019年中搭配客戶端裝置出貨, 預期在2020年廣泛布建5G網路之前, 加速5G裝置的部署.

與此同時, 英特爾也致力透過5G數據機加速5G發展腳步, 宣布現正與戴爾(Dell), 惠普(HP), 聯想(Lenovo)以及微軟(Microsoft)合作, 運用Intel XMM 8000系列, 將5G聯網功能導入Windows PC, 預估首台內含5G聯網功能的高效能個人計算機將在2019下半年問市.

英特爾指出, 個人計算機是處理驚人數據量的中央樞紐, 5G世代即將到來, 不僅會帶來大量的待處理數據, 也將為個人計算機用戶帶來嶄新的體驗. 想象一下在任何地方享受沒有線路束縛的虛擬現實; 或者是在停車場以每秒250MB的速度下載檔案; 甚至在乘坐自駕車到學校的途中還能持續玩多人遊戲等. 隨著這波數據轉型的前進, 個人計算機勢必得為迎接5G做好準備.

高通/華為紛出擊 強推5G智能手機2019年問世

5G商用時程持續加快, 在各家晶片業者積極布局之下, 首款5G智能手機, 更有可能於2019年亮相. 根據Gartner研究指出, 距離高通公布第一款5G數據機晶片集已有一段時間, 並在2017年10月完成首次行動裝置的5G聯機測試. 雖然高通的數據機體積已經小到可裝進智能型手機裡, 但離5G產品的商品化與正式推出還有一段距離.

Gartner認為2018年預期將會針對5G數據機進行更多測試並重新加以設計, 而商業化的5G產品則將在2019年問世, 且預估2019年5G智能型手機出貨量將達到900萬支, 2021年將達1.5億支.

看好5G手機市場潛力, 華為, 高通相繼加快5G手機部署腳步. 華為不久前發布了該品牌首款3GPP標準的5G商用晶片巴龍5G01(Balong 5G01), 以及基於該晶片的首款3GPP標準5G商用終端設備. 並預計將於2019年第四季度推出首款5G智能手機.

至於高通, 則是宣稱已有多家無線網路營運商採用旗下Snapdragon X50 5G數據機晶片, 在6 GHz以下和毫米波(mmWave)頻段上進行現場空中傳輸(Over-the-air)5G新無線電行動試驗; 包括AT&T , 英國電信(British Telecom), 中國移動(China Mobile), 韓國電信(KT Corporation), NTT DOCOMO等, 都將基於3GPP Release 15版本的5G新無線電標準展開試驗.

高通表示, 該公司將在2018年至2019年初與營運商展開5G新無線電實地試驗, 預計在2019年開始5G新無線電網路的商用布建, 以及推出多模智能型手機.

5G手機來勢洶洶, 資策會智能系統研究所資深項目經理林奕廷(圖2)表示, 在5G基礎建設尚未到位的情形下, 2019年所推出的5G智能手機, 較可能是采「雙模組」的方式, 也就是手機內包含4G LTE與5G模組; 同時, 由於高頻段還未確定, 因此5G手機會先朝6GHz以下的頻段發展.

圖2 資策會智能系統研究所資深項目經理林奕廷指出, 未來市場上推出的5G手機, 可能會先採「雙模組」的設計方式.

林奕廷提醒, 雖然目前各大晶片商紛紛投入5G智能手機市場, 不過, 過高的單價或將成影響5G智能型手機發展的關鍵之一.

林奕廷進一步解釋, 目前4G手機對大多數消費者而言, 已經足以使用, 而5G手機雖然具備更佳的運算能力和傳輸效率, 但其高昂的價格, 可能成為消費者望而卻步的關鍵因素. 消費者會願意花多少額外的費用購買5G手機, 享受那些是否真正需要的高效能功用, 將會是未來手機晶片製造商的思考重點.

物聯網為5G部署重點 URLLC商用發展利多

5G商機龐大, 半導體業者競相發布相關解決方案, 力拚2019年推出終端商用產品. 資策會智能系統研究所前瞻行動通訊系統中心工程師李穎芳(圖3)指出, 5G和4G最大不同在於, 5G的應用範圍不僅僅限於手機上, 更延伸到物聯網各種領域, 像是工業, 醫療, 家庭等. 也因此, 國際行動通訊組織(IMT)制定了eMBB, URLLC及mMTC三大應用方向. 其中, URLLC因符合工業物聯網(IIoT)低延遲需求, 目前已有業者積極投入該領域發展.

圖3 資策會智能系統研究所前瞻行動通訊系統中心工程師李穎芳說明, 5G的應用範圍已從手機擴展到物聯網各種領域.

資策會智能系統研究所前瞻行動通訊系統中心資深工程師蔡宗諭表示, 目前針對eMBB的建設多以6GHz以下為主, 但eMBB要在5G高頻頻段訂出後, 才會發揮更大的效用, 因此其商用服務大概會在2020年或2021年之後才開始萌芽.

mMTC的應用特徵為連接大量組件設備, 發送數據量較低, 並且須要具備較低的製造成本以及很長的電池壽命. 此一特徵跟NB-IoT, Sigfox或LoRa相似, 所面臨的競爭對手較多, 因此營運商須先觀望, 待找到合適的商用模式, 再投入發展.

至於URLLC, 其標準包括用戶平面的延遲部分需低至0.5ms以下, 錯誤率(Block Error Rate, BLER)在1ms的延遲與封包大小為32bytes的情況下要達到10-5以下(TR 38.913), 才能符合如IIoT , V2X等高可靠度(錯誤率低於10-5)且低時間延遲(低於1毫秒)的應用.

李穎芳說, 工業4.0是市場熱門議題, 而URLLC的規格正好符合IIoT的布建需求, 且其頻段應該是落在3.4GHz~3.8GHz之間, 不像eMBB還須等高頻段頻譜制定完成; 因此, 現已有多家業者開始進行URLLC的相關測試, 例如華為, 高通等.

總結來說, 隨著5G NSA核心標準底定之後, 市場掀起新一輪的軍備競賽, 半導體業者紛推出相關解決方案, 改善網路容量, 極大化頻譜效率, 期能帶來更驚豔用戶體驗, 如沉浸式360度影片, 聯網雲端運算等, 力求2019年就能邁入5G商用階段. 新電子

4.實驗室裡 '種' 鑽石 比天然鑽石更純 價格更便宜

天然鑽石價格不菲, 渴望擁有一顆高純度鑽石的消費者或許可以考慮英國科學家在實驗室裡 '種' 出的鑽石. 這種人造鑽石比天然鑽石更純淨, 價格卻便宜兩成.

英國加的夫大學奧利夫·威廉姆斯教授帶領一個團隊為半導體研究製造鑽石. 他們先把一顆天然鑽石作為 '種子' 置入真空室, 以去除空氣中所含雜質, 然後向真空室泵入3000攝氏度高溫的氣體甲烷和氫氣, 形成高度帶電電漿體. 由於溫度較高, 這兩種氣體迅速分裂. 從甲烷氣體中分裂出的碳原子集合於 '種子鑽石' , 自然模仿這顆天然鑽石的晶體結構, 以每小時0.006毫米的速度 '生長' . 實驗室環境下, 幾天就可以 '培育' 一顆1克拉大小的鑽石.

同樣技術可用於生產首飾用鑽石. 威廉姆斯教授說, 這種實驗室 '種' 出的鑽石純度高於自然界存在的幾乎任何物質. 他告訴英國天空新聞頻道: '最好的 '種植手' (生產的鑽石) , 每一萬億原子只有一個不純. ' 與同等大小的天然鑽石相比, 這種人造鑽石價格便宜15%至20%.

這項技術有望徹底顛覆鑽石產業, 已經有幾家大企業嘗試 '種植' 首飾用鑽石. 不過, 鑽石生產商協會董事長讓-馬克·利伯赫爾認為, 即使外觀上肉眼難以區別, 人造鑽石和天然鑽石仍然價值不同. 因為, 珠寶的價值一定程度上取決於 '情感質量' .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