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千億美元估值背後: 生態鏈的輕與重

小米的赴港上市讓外界對解構了個遍, 而小米自2013年開始投資孵化的小米生態鏈也成為備受關注的點. 小米在招股書中提及, 截止到2018年3月31日, 小米投資或孵化超過210家公司, 包括90家專註於發展智能硬體以及生活消費產品加強小米生態系統的公司.

去年小米生態鏈穀倉學院出版的《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一書中, 小米這樣比喻和生態鏈企業的關係: '小米通過竹林發達的根系, 向生態鏈企業輸送各種養分, 而這片竹林中的竹子, 又通過地下根系交織在一起. '

艾瑞諮詢基於2017年出貨量的統計指出, 如小米移動電源, 空氣淨化器, 電動代步車, 中國大陸第一的智能穿戴設備均為小米投資的公司. 這些小米投資的生態鏈企業大多以 '某米' 命名, 其中以紫米, 智米, 華米, 雲米等為代表.

事實上, 只要登陸小米官方商城, 可以發現圍繞小米公司和小米生態鏈公司的產品已經延伸到眾多領域, 小米商城在國內電商平台的排名甚至一度僅次於淘寶天貓和京東.

但在龐大的產品庫中, 雷軍曾不止一次提及, 屬於小米公司品牌的自營產品只有手機, 平板, 筆記本, 電視, 路由器等數個種類, 其餘小米商城在售的產品絕大部分都來自小米生態鏈的企業.

其中, 華米科技今年2月正式登陸美國紐交所, 成為小米生態鏈企業中首家赴美上市的企業, 雷軍通過微博祝賀: '華米科技赴美上市, 是小米生態鏈模式的巨大勝利. ' 一句話背後, 顯示了小米對生態鏈企業目前的態度.

外界分析, 龐大的生態鏈似乎會幫助小米抬升其估值, 但生態鏈和小米間卻存在微妙的關係.

離 '5年100家' 一步之遙

本次招股書中, 小米首次披露了與小米生態鏈企業的聯繫.

對於募集資金的用途, 小米表示募集資金中30%用於研發及開發核心產品, 30%用於投資擴大及加強IoT與生活消費產品和移動互聯網服務等生態鏈, 30%用於全球擴展, 10%用於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2013年, 小米啟動了生態鏈計劃, 定下了5年內投資100家生態鏈企業的目標, 布局以智能硬體, 家電產品為代表的物聯網, 試圖尋求手機業務之外增長的另一極. 實際上, 截至2018年3月31日, 小米共投資或孵化超過210家公司, 其中90多家專註於發展智能硬體及生活消費產品的生態系統公司, 距離小米 '5年100家' 的目標僅一步之遙.

但小米投資生態鏈公司主要以小比例戰略投資形式為主, 極少出現股權超過30%的情況.

此前小米生態鏈業務相關人士曾對時代財經表示, '我們對生態鏈企業的投資主要堅持投資不控股的方式' , 對於這些公司, 小米會通過品牌, 資本, 供應鏈, 產品設計和管理專業經驗以及線上線下零售網路提供支援.

2017年7月11日, 在杭州阿里巴巴網商大會上, 雷軍首次提出小米的 '鐵人三項' 新版圖, 從原來的 '硬體, 軟體, 互聯網服務一體化' 模式轉變為 'IOT硬體, 新零售渠道, 互聯網服務' , 生態鏈業務和產品被歸入IOT硬體和產品中.

在業內看來, 跨界產品, 新零售等生態鏈企業的光環將會為抬升小米集團的估值起到關鍵作用. 電子商務觀察員魯振旺認為, 小米手機, 電視等支撐硬體體系, 小米商城, 小米之家, 米家有品則承載新零售平台, MIUI, 互娛, 雲服務, 金融等構建生態鏈的互聯網服務.

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豔輝則表示, 小米的 '鐵人三項' 新商業模式, '對中國未來十年的互聯網格局會產生深遠影響, 對互聯網生態影響將大於硬體生態的影響. '

生態鏈業績貢獻有限

公布招股書當天, 雷軍還在個人公眾號中發布了一篇公開信, 其在信中再次提到 '小米不是單純的硬體公司, 而是創新驅動的互聯網公司. '

儘管雷軍如此一再強調, 但數據顯示2017年, 小米智能手機, IoT與生活消費產品, 互聯網服務及其他的營收佔比分別為70.3%, 20.5%, 8.6%, 0.6%, 從營收構成上看, 小米仍然非常倚重手機業務.

數據顯示, 目前小米有55家生態鏈企業發布了產品, 40多家的產品正在研發, 包括紫米, 華米, 智米, 納恩博在內的4家小米生態鏈企業達到了獨角獸公司的標準, 估值超過10億美元, 其中華米科技已於今年2月在美國紐交所掛牌上市.

據招股書的內容, 小米還提及了與智米科技的部分合作內容, 從中可窺見小米與生態鏈企業是怎樣的合作模式.

獨角獸之一的智米科技, 在小米商城等渠道中售賣米家空氣淨化器, 智米智能變頻空調, 智米直流落地扇, 智米加濕器等產品, 有小米生態鏈背書, 智米旗下產品90%的出貨量幾乎都是出自小米的渠道.

小米和智米合作生產的產品價格要按成本加成基準確定, 利潤率一般不得超過2%. 同時小米會和智米進行利潤分成,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小米從智米科技分享利潤總額分別是4.81億元, 10.27億元及19.31億元.

不過, 有會計行業人士對時代財經表示, 小米與生態鏈企業進行收益分成主要體現在 'IoT與生活消費產品' 業務中, 不過該業務佔大頭的仍是小米自家的電視, 路由器, 筆記本等產品. 而整個 'IOT與生活消費產品' 只佔營收的20.5%, 剛超過200億元, 小米希望生態鏈企業提升其IPO估值會比較有限.

儘管小米對所有生態鏈企業堅持持股而不控股, 但小米創始人兼生態鏈負責人劉德曾在受訪中表示, 未來不排除會通過收購生態鏈企業的方式來穩固體系, '小米生態鏈企業都是非常優質的資產' .

但從華米科技赴美上市開始, 不斷傳出有更多生態鏈企業希望獨立或加大自主品牌的比例. 華米CEO黃汪在公司上市時表示, '一個創業公司, 最後還是得靠自己, 各方面能力的齊全, 才具備著未來發展的基礎' .

華米的上市反映了眾多小米生態鏈企業對小米既依賴又游離的複雜心態, 是收歸旗下, 還是讓其獨立發展? 這是生態鏈經過5年來的爆發性成長後, 小米開始要面對的問題.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