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准東至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工程線路全長約3324公裡, 是目前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 輸送容量最大, 輸送距離最遠, 技術水平最先進的特高壓輸電工程, 而 '長江大跨越' 則是全線的 '咽喉' .
5月3日, 新疆准東至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長江大跨越工程進入項目驗收階段.
就在十多天前, 無為縣高溝鎮. 隨著最後一相導線順利跨越長江, 准東至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長江大跨越工程貫通.
這是±1100千伏輸電線路首次跨越長江. 其中, 主跨越塔高225.2米, 單基塔重1259噸, 跨越總長2900米, 塔高, 塔重和跨越距離皆為全線之最. '長江大跨越' 應用了哪些高新技術?近日, 記者採訪該工程的相關負責人.
架線工藝 '大跨越' : '2牽3' 施工工法將效率提高了1.5倍
以往特高壓大跨越工程中, 架線施工最大的導線截面為720平方毫米, 而此次工程採用了截面為900平方毫米導線.
'這樣做是出於輸送容量的考慮. 這條輸電線路的輸送容量為1200萬千瓦, 導線截面小了, 就無法滿足既定要求. ' 日前, 在安徽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送電分公司會議室裡, 長江大跨越項目總工程師徐鵬飛解釋說.
導線截面, 跨越檔距, 垂直檔距增大, 進而導致放線, 緊線張力增大, 給施工增加了難度.
'針對這種大截面導線跨越長江, 我們沒有成熟的施工方法可以借鑒, 只能自己琢磨. ' 安徽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送電分公司副經理, 長江大跨越工程項目經理汪以文說.
在工程建設之初, 技術人員依託項目, 研究±1100千伏特高壓大跨越工程六分裂900平方毫米超大截面導線展放施工工藝, 創造性地開展長江大跨越 '2牽3' 架線試驗, 類比架線工況, 有效解決了放線施工走板及迴圈繩選用等關鍵技術難題.
'我們與合工大以及江蘇, 貴州等地的相關廠家合作, 對試驗結果進行分析, 最終形成了一套安全, 合理的施工工法. ' 徐鵬飛說.
據介紹, 所謂 '2牽3' 施工工法, 即運用兩台設備同時牽引3根導線. 與以往 '一台設備牽引一根導線' 相比, 工作效率提高了1.5倍, '長江大跨越' 工程僅用了8天就完成了架線工作, 比預期提前了2天. '出於安全考慮, 在長江上展放導線需要封航. 採用 '2牽3' 施工工法展放導線, 可以減少兩次長江封航, 從而減輕工程建設對長江通航的影響. ' 汪以文介紹道.
作為項目總工程師, 徐鵬飛常常帶著質量管控人員在工地檢查. '項目上最多的時候有200多個工人. 白天, 我要查看工人是否按照要求執行任務, 現場解決一些技術問題;晚上一回到辦公室, 就要抓緊做一些計算和當日的總結. ' 徐鵬飛告訴記者.
長著一張娃娃臉的徐鵬飛是位 '90後' . 自2016年8月到達項目工地後, 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2016年國慶節期間, 他抽空回合肥辦了婚禮, 3天婚假一過, 又返回工地工作.
'雖然工程已經貫通, 但我們還要做一些掃尾, 消缺工作. ' 徐鵬飛說.
安全教育 '大跨越' : VR技術類比操作讓人身臨其境
一陣搖晃之後, 感覺要從高空墜落下來……別緊張, 這不是真的, 而是通過VR技術進行的違章操作場景類比.
'在架線過程中, 工人需要在200多米的塔上進行高空作業. 這對安全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 汪以文說, '過去, 我們通常通過圖片, 動漫等方式進行安全教育, 工人沒有切身體會. 現在引入了VR技術, 工人站在地面就可以體會到在塔上的感覺. '
據介紹, 特高壓長江大跨越工程採用虛擬現實, 360度全景攝影等技術, 以文明施工, 風險管控, 工法培訓等為研究對象, 構建虛擬三維場景, 讓使用培訓系統的施工人員有身臨其境的沉浸感, 從而受到 '震撼' 式的教育.
'我們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類比每一種違章操作的後果, 讓施工人員從視覺, 聽覺等方面進行體驗, 起到了較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 徐鵬飛說, '施工人員可以利用手持設備進行全景漫遊, 風險體驗和工法流程培訓. '
汪以文自稱是一名 '有著28年工齡的 '老送電工' ' . 自2008年以來, 10年間他已參與建設5個特高壓項目. '在架線過程中, 每到關鍵節點, 我都要去現場看看, 既給他們打氣, 也督促他們注意安全. 工人在200多米高的塔上作業, 需要我們更多地關心他們的安全和冷暖. ' 汪以文說.
長江大跨越工程有著完善的安全可視化監控系統. 除了到現場鼓舞士氣, 很多時候, 汪以文還通過視頻監控設備, 密切關注工程建設進展.
據介紹, 項目的每一基塔上都裝上了球型機監控設備, 對施工進行全過程, 全周期, 全景式安全監控, 管理人員通過手持終端設備即可進行現場視頻監控. 此外, 施工現場還創新應用了 '線路巡線機器人' , 對走板位置等情況進行即時監控, 為現場指揮提供依據, 有效地保障了架線施工過程中的安全.
施工質量 '大跨越' : 持續技術攻關破解多項施工難點
特高壓長江大跨越工程共有2基225.2米高的跨越塔, 2基66米高的錨塔. 工程具有基礎混凝土方量大, 跨越塔塔體高度高, 單件塔材超長超重等特點, 不僅對架線技術, 施工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還面臨基礎質量控制難, 組塔施工風險高等一系列施工難點.
'可以說, 不管是施工質量還是施工技術, 我們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 徐鵬飛告訴記者.
面對層出不窮的施工難點, 徐鵬飛和項目團隊的技術人員展開了技術攻關.
施工過程中, 有工作人員反映, 按照傳統工法施工, 2×16噸雙平臂抱杆要與提前設置在井架上的40根地腳螺栓進行固定, 地螺放樣難度大, 後期處理工作量大, 基礎表面觀感差.
'針對2×16噸雙平臂抱杆組塔與井架基礎不配套的問題, 技術人員立即進行了新一輪優化. 我們利用井架基礎原有的地腳螺栓與轉換底座進行連接固定, 將原先的整體式轉換底座改為分布式結構. ' 徐鵬飛告訴記者, 為確保安全可靠, 項目團隊還通過3D建模進行防碰撞校驗, 經試組裝無問題後, 才應用於現場.
'這種抱杆固定方式簡化了工藝, 降低了成本, 提高了施工效率, 對今後大噸位抱杆底座基礎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 汪以文說.
類似創新還有很多. 在項目施工工程中, '一種應用於玻璃纖維模板的異形抱箍' 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 '±1100千伏長江大跨越組塔關鍵技術' 獲得中電建協2018年度科技進步二等獎……
'在一次次的自我挑戰中, 新生代的技術力量成長起來了. ' 安徽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送電分公司黨總支書記靳雨柱感慨地說, '為了做好項目管理, 我們還在工地上成立了臨時黨支部. 9名黨員奮戰在項目經理, 項目總工, 民事協調員等重要崗位, 在管理團隊中真正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