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面板企業一季度財報 | '黯淡', 第二季價格持續下探

1.大尺寸產能壓境與小尺寸失守, 第二季面板價格持續下探; 2.過剩壓力? 面板企業一季度財報 '黯淡' ; 3.三星電視出貨量4000萬台 蟬聯全球第一大; 4.Micro LED仍有許多挑戰須克服; 5.停產OLED電視似失誤 三星高端電視市場落後於索尼LG

1.大尺寸產能壓境與小尺寸失守, 第二季面板價格持續下探;

電視面板價格自 2017 年第二季末以來已連續 3 季下跌, 至今仍無明顯的止跌訊號. 根據 TrendForce 光電研究 (WitsView) 最新研究報告顯示, 第二季電視面板價格預計將持續下探, 各尺寸跌幅範圍如下: 32 寸 20~22%, 43 寸 13~15%, 49 / 50 寸 12~14%, 55 寸 9~11%, 65 寸 14~16%.

WitsView 研究副理楊晴翔指出, 京東方 10.5 代線於今年 3 月開始量產交貨, 代表 65 寸以上超大尺寸面板的價格戰才剛要進入白熱化階段, 65 寸的強勢進逼也將逐步讓 55 寸於大尺寸的主流地位與價格支撐受到威脅. 而去年底扮演品牌衝量以及撐盤要角的 32 寸面板, 在世足賽備貨利多出盡的情況下, 今年第二季開始也有跌勢擴大的跡象.

京東方 10.5 代線量產, 大尺寸價格戰開打

依過往經驗可知, 中國面板新廠為獲得政府補助, 初期都會以最快速度投滿產能, 而非以投資回收以及折舊費用計算為主要考量. 京東方 10.5 代線於今年 3 月開始正式量產, 並規畫今年底前要達到每月 8 萬片大板的投產數量, 經濟切割尺寸 65 寸及 75 寸估計將會有大量產出, 尤其 65 寸在新廠生產良率與市場胃納量的考量下, 將會是主力產品. 此外, 鹹陽彩虹與成都熊貓的兩座 8.6 代廠也分別在今年 3 月與 5 月加入戰局, 勢必會排擠目前 8.5 代廠主流產品 32, 43, 49 及 55 寸等產品的需求.

在品牌需求方面, 今年第二季也不容樂觀. 首先, 去年底品牌為衝刺年度目標而積極出貨, 但終端銷售並無亮眼表現, 大量庫存仍待消化; 再者, 世足賽的備貨需求在第一季結束後也漸顯疲態; 最後, 中美貿易戰懸而未決, 市場充滿不確定性, 品牌第二季的面板採購策略轉趨保守.

世足賽備貨告終, 小尺寸需求轉弱

32 寸一向是小尺寸電視市場的中流砥柱, 面板價格直接牽動品牌後續對於電視產品的定價策略. 進入第二季後, 32 寸的需求逐漸轉弱, 但整體供給並無太大調整, 供需失衡將迫使 32 寸降價幅度擴大, 連帶使 32 寸以上電視尺寸的價格同步下滑, 就連原先需求有撐的 55 寸也不敵 65 寸價格下降的壓力, 跌幅加重. 在小尺寸需求失守與大尺寸產能壓境下, 第二季面板價格將持續下探.

下半年旺季需求若回溫, 面板廠可望稍獲喘息

展望第三季, 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以及中國 618 的促銷狀況, 將是需求是否回溫的關鍵. 若下半年旺季需求能順利回溫, 有機會替面板廠帶來短暫的喘息空間; 若需求不如預期導致供需失衡加劇, 不排除面板價格會持續下探至逼近現金成本, 此時如何在市佔率與成本壓力之間取得平衡, 將會是面板廠無法迴避的難題. 集微網

2.過剩壓力? 面板企業一季度財報 '黯淡' ;

近日, 多家面板企業公布2018年一季度財報. 營收, 利潤比增下滑, 甚至出現虧損, 成為財報顯現出來的主要情況, 這也意味著, 面板企業今年可能很難像去年那樣 '紅火' .

面板廠商財報 '黯淡'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 '京東方' ) 於日前公布今年第一季度報告.

京東方今年第一季度的營收約215.67億元, 與去年同期的218.55億相比, 出現1.32%的下滑;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20.19億元, 與上年同期的24.13億相比, 下滑幅度達到16.34%. 而2017年京東方實現淨利潤75.68億元, 同比增長301.99%, 相比這個淨利增幅, 2018一季度的淨利增幅則更不如.

韓國LG Display發布的今年一季度財報則顯示, LG Display第一季度營收為5.7萬億韓元 (約合53億美元) , 同比下降19.6%, 與此同時, 該公司六年來首次出現營業虧損, 其第一季度的營業虧損達到980億韓元 (約合9100萬美元) . 相比之下, 一年前同期該公司營業利潤為1萬億韓元 (約合9.3億美元) .

台灣知名面板商友達光電公布的2018一季度財報顯示, 一季度該企業營收約160億元, 同比下降15.9%, 淨利潤約9.2億元, 較去年同期減少54.5%.

群創光電2018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 群創光電2018年第一季度總營收144億元, 較去年同期減少22.4%

面板價格持續下降

多家面板企業財報在分析當季業績時均提及 '受面板價格下滑影響' .

集邦諮詢光電研究中心數據顯示, 全球TV面板價格從去年下半年起進入價格拐點, 連跌9個月, 至今需求未見回暖. 其數據表明, 32吋-65吋TV面板價格維持3-10美元跌幅不等, 尤其是65吋大尺寸面板從2017年第三季度起價格下降顯著, 今年3月65吋面板均價下探至300-290美元, 4月預計下跌至280美元.

另一家知名調研機構HIS的數據所顯示的趨勢則要溫和許多. 其此前公布的2月份電視面板價格數據中, 32吋面板價格下滑1美元, 幅度約為2%; 40吋面板價格下滑3美元, 幅度約為3%; 43吋面板價格下滑4美元, 幅度約為4%; 49吋面板價格下滑5美元, 幅度約為4%; 55吋面板價格下滑1美元, 幅度約為1%. 43吋, 49吋面板價格下滑壓力最大.

而據群智諮詢 (Sigmaintell) 最新數據, 3-4月, 32吋面板三四月價格下降3美金, 39.5吋-43吋降幅同樣是3到4美金, 43吋面板價格降幅則達5美金; 49吋-50吋降幅為4-5美金; 55吋降幅為3美金; 65吋降幅為10美金.

產能正大幅增加

據群創光電財報, 2018年一季度, 該企業大尺寸合并出貨量共計2807萬片, 與2017年第四季出貨量3052萬片相比減少8.1%; 中小尺寸合并出貨量共計6857萬片, 與2017年第四季出貨量7370萬片相比減少7%.

而從全球範圍來看, 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液晶面板出貨量環比下降10.5%. 按照慣例, 一季為全球的備貨淡季, 需求疲弱.

當前, 在面板價格持續降低的趨勢之下, 電視廠商表現出了謹慎觀望的態度, 並沒有大量累積庫存, 業內預計在2018年第二季度, 部分尺寸面板價格將會觸底.

華星光電副總裁廖炳傑近日表示, 65吋以上佔全球出貨份額預計到2021年為13%, 全球電視出貨平均尺寸以每年約1寸的增幅成長, 中國大陸市場發展更為迅速, 預計到2021年中國大陸平均尺寸為52.5寸, 而中國正成為大尺寸液晶面板最為主要的供給國家.

據悉, 2018年全球液晶面板的產能面積將大幅增長10.5%. 產能增長主要來自G8.6和G10.5線, 這也將使得50英寸, 65英寸和75英寸等大尺寸面板的供應能力明顯增加. 如在我國, 京東方的部分剛量產生產線就將在今年迎來爬坡期.

一面是價格走低, 一面是液晶面板產能仍較大幅度增加, 而市場需求現在仍有待觀察, 從這樣的情況來看, 面板企業很可能難有去年紅火的營收, 利潤情況.

南方日報記者 姚翀 南方日報

3.三星電視出貨量4000萬台 蟬聯全球第一大;

IHS顯示器研究總經理謝勤益表示, 全球電視品牌龍頭的三星電子, 今年在高階QLED電視市佔辦有強烈企圖心, 出貨量將倍增至400萬台, 挹注今年出貨總量可達4,000萬台, 蟬聯全球第一大, 台灣供應鏈友達 (2409) , 群創, 聯發科, 達運受惠可期.

三星電子3日來台發表2018年全新旗艦QLED量子電視, 謝勤益應邀出席, 會後接受訪談時強調, 現今可以生產QIED電視面板主要為三星顯示器, 友達二家, 三星品牌的電視以採用自家的面板為主, 友達第二供應來源, 主力集中在65吋以上, 加上大陸海信, TCL等一線電視品牌也銷售量子電視, 預期全年的銷售規模可達500萬台, 三星佔比最大可達400萬台, 整體將高於另一陣營OLED電視的300萬台.

他強調, 三星今年電視整體的出貨規模跟去年相近, 但採取中高階產品為主, 包括4K電視都跟台灣供應鏈有緊密關係, 除了面板大廠的友達之外, 面板雙虎之一群創也在供應鏈之一; 此外, 電視晶片的聯發科, 背光板的達運都是重要的合作夥伴.

謝勤益說: 「今年全球電視市場規模可達2.25億台, 約成長3%, 但在55吋以上大尺寸電視成長幅度更為顯著, 可達30%至40%, 相對於32吋, 42吋的增加則處於停滯, 反映了面板自去年持續降價之下, 刺激消費者可以同樣的金額選購更大尺寸的電視, 帶動大尺寸電視的成長力道. 」

他指出, 以65吋以上為例, 全球市場將由去年的1200萬台, 今年上看1600至2000台, 成為一級品牌電視競相投入的主力機種. 換算以2,000美元以上的大電視, 在電視銷售金額佔比可達40%, 持續升溫之中.

謝勤益認為, 6月相繼來臨的世足賽, 亞運等的大型運動賽事, 將促使消費者選購大尺寸電視的動能, 高畫質, 高對比度及流暢度是三大購買重點. 經濟日報

4.Micro LED仍有許多挑戰須克服;

為力抗韓國面板廠於OLED技術與市場影響力, 台灣LED廠正積極發展Micro LED技術. 然而, Micro LED之製程仍有待突破, 因此, 台廠將先以Mini LED為過渡解決方案, 迎戰OLED; 例如群創光電便發表全新「AM miniLED」, 瞄準車用面板市場, 預計於今年就可量產出貨.

OLED為現今主流顯示技術, 然而, OLED面板專利多由三星 (Samsung) , 樂金 (LG) 等韓廠掌握, 台灣LED廠於OLED技術和市場布局上相對落後. 為此, 台廠瞄準具備一定技術優勢的Micro LED, 希望藉此拓展面板市場優勢及主導權.

然而, Micro LED於製程上仍有許多挑戰待克服, 特別是在巨量轉移 (Mass Transfer) 方面. Micro LED的晶片轉移良率需達99.9%以上, 才達量產出貨標準; 因此, 如何提升晶片轉移良率, 是目前發展Micro LED最大挑戰. 據悉, 目前一次轉移數量已能達2, 500顆, 冀望2018年時能達成一次轉移10, 000顆之目標.

由於面臨上述困境, 因此儘管台廠相繼投入Micro LED發展, 仍未見相關產品量產. 在Micro LED轉移數量, 良率及晶粒尺寸未達商用水準情況下, 台灣LED廠便決定先推動所謂的「類Micro LED」 (也就是Mini LED) .

像是群創光電便發布採用「AM miniLED」技術的車用面板, 盼此搶佔車載應用市場. 群創光電技術開發中心執行副總丁景隆表示, AM miniLED在車載應用上, 既可達到OLED相同等級的對比度, 又可在畫面銳利度跟OLED分庭抗禮, 且不會有OLED在車載應用上無法符合耐高溫等可靠度, 壽命及烙印等問題, 具備許多競爭優勢.

丁景隆指出, AM miniLED意指採用TFT所形成的主動式矩陣電路 (AcTIve Matrix, AM) 來驅動miniLED, 如此才可以真正發揮其性能優勢, 同時具有合理的成本.

丁景隆說明, 若要在畫面銳利度上與OLED相抗衡, 必須做到頂級的HDR才行. 也就是Local dimming背光源的調光分區數 (Local Dimming Zones) 必須要數百區, 數千區才足夠, 也就是在Mini LED的基本概念上還要加上「以每顆LED作為一分區」的想法. 但若以傳統的LED背光源驅動電路架構來看, 此一概念會因元件使用過多, 而增加成本及設計難. 有鑒於此, 群創便使用主動式矩陣TFT電路, 驅動AM miniLED架構, 解決上述難題.

如上所述, Micro LED仍有許多挑戰須克服, 群創表示, 在Micro LED產品問世之前, 該公司將會以「AM miniLED」成為中期戰略產品的角色, 而車載市場將是AM miniLED商品化應用的重要目標; 今後更將進一步發展軟性基板的AM miniLED背光源, 以搭配異型/曲面LCD, 滿足車用客戶之設計和外觀需求. LED大屏網

5.停產OLED電視似失誤 三星高端電視市場落後於索尼LG

【TechWeb報道】5月3日消息, 據路透社報道, 三星在2015年決定停止生產OLED電視或許是一個錯誤, 因為這個錯誤, 它將高端電視市場拱手讓給了競爭對手索尼和LG.

2013年, 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消費電子展上, 耀眼的 OLED電視首次亮相. 同年晚些時候, 三星在電視市場上對這款售價為1萬美元 (63622元) 的55英寸電視大肆宣傳.

在那些促銷活動中, 其中一項是在倫敦海德公園社區舉辦了一場閣樓派對, 海德公園社區被稱為世界上最昂貴的住宅區.

但到2015年的時候, 該公司已經停止生產OLED電視. 該公司聲稱, 市場還沒有準備好接受高成本的技術. 相反, 它決定將重點放在發展液晶顯示屏上, 這種屏幕是背光的, 並通過所謂的量子點增強. 半導體納米晶體可以發出不同顏色的光, 並能改善映像質量. 使用這種屏幕的電視機被稱作QLED電視.

停產OLED電視似乎是個錯誤

現在看來, 停止生產OLED電視似乎是一個代價高昂的失誤.

由於生產成本已大幅下降, OLED電視已經成為高端市場的主導技術. 目前, 高端電視指的是尺寸在55英寸或以上, 售價在2500美元 (15905元) 以上的電視.

現在, 三星是唯一一家不生產OLED屏幕的大型電視製造商. 雖然其電視業務的利潤不到三星總利潤的3%, 三星的利潤主要來自其半導體和手機業務. 但對它來說, 丟失其在高端電視市場上的領導地位絕對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OLED和QLED電視在過去幾年裡獲得的線上評論顯示, 韓國LG電子和日本索尼的OLED電視因映像質量優異而獲得了不少粉絲.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評論家們表示, OLED電視有更逼真的色彩, 高解析度, 有吸引力的設計以及越來越合理的價格.

但這並不意味著三星的QLED電視沒有它們自己的支援者了. 它們的映像質量也有所改善, 價格也有所下降, 但它們並非評論人士的首選.

市場研究公司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s的首席執行官羅斯·楊 (Ross Young) 表示: 'OLED電視在高端電視市場上的份額大幅增長, 是其出色的映像質量帶來的直接結果. 三星可能在其2017年的產品策略上出現了失誤, 它不應該過份強調產品設計而忽視了映像質量. '

研究公司IHS Markit的數據顯示, 從美元營收來看, 去年三星在全球高端電視市場上的份額僅為18.5% , 低於2015年的54.7%. 與此同時, 索尼和LG已經超越三星, 分別佔據了36.9%和33%的市場份額.

當然, 三星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電視機生產商, 它已經將這個頭銜保持了12年. 三星也聲稱自己是最大的高端電視機廠商. 市場研究公司GfK的數據顯示, 三星佔據了超過40%的市場份額.

索尼和LG進行更高效的生產

據知情人士透露, 三星電子決定將其電視業務建立在LCD技術上, 這個決定是該公司在聽取了三星集團現已解散的公司戰略辦公室的建議後做出的.

該消息人士表示: '該辦公室提出, 把重點放在LCD上, 而不是轉向未經證實的OLED技術上, 將會更有利可圖. '

消息人士稱, 原因在於, 電視業務正與利潤下滑作鬥爭. 該公司認為, LCD技術可能比高成本的OLED技術更有利可圖.

唯一的問題是, 在三星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 LG正在開發一種更高效的製造工藝來製造OLED屏幕.

LG表示, 一台主流的LG 55英寸OLED電視的零售價從2013年的1500萬韓元 (約合14056美元) 降至今年的300萬韓元 (合2811美元) .

三星表示, 其不生產OLED電視的最大原因在於屏幕老化問題.

不過, LG在其美國網站上表示, 儘管在幾乎任何顯示屏上都有可能出現老化現象, 但它已經通過技術解決了這個問題, 該技術可以防止對屏幕的損害, 並糾正短期問題.

利潤數據說明三星在高端電視市場上落後於索尼和LG

上月, 這場鬥爭對企業業績的影響變得更為明顯.

LG周四表示, 在截至3月的季度裡, 其電視業務部門的利潤增長了77%, 其利潤率也達到了創紀錄的14%.

三星電子周四公布, 其消費電子產品部門的季度利潤下滑了32%, 該部門銷售電視機和家用電器. 該公司表示, 其季度營收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部分原因是該公司改變了產品線, 停止銷售一些低端和中等價位的電視機.

索尼的電視業務在過去10年裡累計虧損了8000億日元 (約合74億美元) , 但在截至2017年3月的財年裡, 它的這部分業務實現了扭虧為盈.

為了扭虧為盈, 索尼減少了全球市場的數量, 並使供應鏈多元化, 同時還提供OLED電視和LCD電視. 此外, 它還放棄了與三星聯合建立的LCD合資企業.

索尼的這一策略奏效了. 從美元營收來看, 去年索尼在全球電視市場上的份額僅10.2%, 但它在高端市場則位居第一.

Shinhan Investment的分析師John Soh表示, 該公司在去年9月至12月的營業利潤率達到10.7%.

IHS的數據顯示, 三星在高端電視市場上的前景可能會進一步惡化, 今年預計將有71%的銷售來自OLED電視, 高於去年的51%.

OLED研究機構UBI Research負責人, 前三星顯示屏工程師Choong Hoon Yi表示, 現在看來, 三星像犯了一個錯誤, 但在當時這似乎並不是一個錯誤, 因為三星認為OLED技術太不成熟. 當被問及是否計劃重新啟動OLED電視的生產和銷售時, 三星表示, 它將以QLED和微型LED技術為重點, 來引領高端市場. '

上個月, 三星電視業務總裁韓宗熙 (Jonghee Han) 表示: '我們的戰略沒有發生變化. '

一些分析師表示, 三星可能不會失敗, 因為它可以從價格方面進行反擊.

線上渠道的數據顯示, 三星在2018年推出的Q7F 55英寸QLED電視的價格最初為1900美元, 低於去年的2500美元. 與此同時, 去年LG 55英寸C7 OLED電視的初始價格為3500美元, 而今年C8的起步價為2500美元.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