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尺寸产能压境与小尺寸失守, 第二季面板价格持续下探;
电视面板价格自 2017 年第二季末以来已连续 3 季下跌, 至今仍无明显的止跌讯号. 根据 TrendForce 光电研究 (WitsView) 最新研究报告显示, 第二季电视面板价格预计将持续下探, 各尺寸跌幅范围如下: 32 寸 20~22%, 43 寸 13~15%, 49 / 50 寸 12~14%, 55 寸 9~11%, 65 寸 14~16%.
WitsView 研究副理杨晴翔指出, 京东方 10.5 代线于今年 3 月开始量产交货, 代表 65 寸以上超大尺寸面板的价格战才刚要进入白热化阶段, 65 寸的强势进逼也将逐步让 55 寸于大尺寸的主流地位与价格支撑受到威胁. 而去年底扮演品牌冲量以及撑盘要角的 32 寸面板, 在世足赛备货利多出尽的情况下, 今年第二季开始也有跌势扩大的迹象.
京东方 10.5 代线量产, 大尺寸价格战开打
依过往经验可知, 中国面板新厂为获得政府补助, 初期都会以最快速度投满产能, 而非以投资回收以及折旧费用计算为主要考量. 京东方 10.5 代线于今年 3 月开始正式量产, 并规画今年底前要达到每月 8 万片大板的投产数量, 经济切割尺寸 65 寸及 75 寸估计将会有大量产出, 尤其 65 寸在新厂生产良率与市场胃纳量的考量下, 将会是主力产品. 此外, 咸阳彩虹与成都熊猫的两座 8.6 代厂也分别在今年 3 月与 5 月加入战局, 势必会排挤目前 8.5 代厂主流产品 32, 43, 49 及 55 寸等产品的需求.
在品牌需求方面, 今年第二季也不容乐观. 首先, 去年底品牌为冲刺年度目标而积极出货, 但终端销售并无亮眼表现, 大量库存仍待消化; 再者, 世足赛的备货需求在第一季结束后也渐显疲态; 最后, 中美贸易战悬而未决, 市场充满不确定性, 品牌第二季的面板采购策略转趋保守.
世足赛备货告终, 小尺寸需求转弱
32 寸一向是小尺寸电视市场的中流砥柱, 面板价格直接牵动品牌后续对于电视产品的定价策略. 进入第二季后, 32 寸的需求逐渐转弱, 但整体供给并无太大调整, 供需失衡将迫使 32 寸降价幅度扩大, 连带使 32 寸以上电视尺寸的价格同步下滑, 就连原先需求有撑的 55 寸也不敌 65 寸价格下降的压力, 跌幅加重. 在小尺寸需求失守与大尺寸产能压境下, 第二季面板价格将持续下探.
下半年旺季需求若回温, 面板厂可望稍获喘息
展望第三季, 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以及中国 618 的促销状况, 将是需求是否回温的关键. 若下半年旺季需求能顺利回温, 有机会替面板厂带来短暂的喘息空间; 若需求不如预期导致供需失衡加剧, 不排除面板价格会持续下探至逼近现金成本, 此时如何在市占率与成本压力之间取得平衡, 将会是面板厂无法回避的难题. 集微网
2.过剩压力? 面板企业一季度财报 '黯淡' ;
近日, 多家面板企业公布2018年一季度财报. 营收, 利润比增下滑, 甚至出现亏损, 成为财报显现出来的主要情况, 这也意味着, 面板企业今年可能很难像去年那样 '红火' .
面板厂商财报 '黯淡'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京东方' ) 于日前公布今年第一季度报告.
京东方今年第一季度的营收约215.67亿元, 与去年同期的218.55亿相比, 出现1.32%的下滑;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19亿元, 与上年同期的24.13亿相比, 下滑幅度达到16.34%. 而2017年京东方实现净利润75.68亿元, 同比增长301.99%, 相比这个净利增幅, 2018一季度的净利增幅则更不如.
韩国LG Display发布的今年一季度财报则显示, LG Display第一季度营收为5.7万亿韩元 (约合53亿美元) , 同比下降19.6%, 与此同时, 该公司六年来首次出现营业亏损, 其第一季度的营业亏损达到980亿韩元 (约合9100万美元) . 相比之下, 一年前同期该公司营业利润为1万亿韩元 (约合9.3亿美元) .
台湾知名面板商友达光电公布的2018一季度财报显示, 一季度该企业营收约160亿元, 同比下降15.9%, 净利润约9.2亿元, 较去年同期减少54.5%.
群创光电2018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 群创光电2018年第一季度总营收144亿元, 较去年同期减少22.4%
面板价格持续下降
多家面板企业财报在分析当季业绩时均提及 '受面板价格下滑影响' .
集邦咨询光电研究中心数据显示, 全球TV面板价格从去年下半年起进入价格拐点, 连跌9个月, 至今需求未见回暖. 其数据表明, 32吋-65吋TV面板价格维持3-10美元跌幅不等, 尤其是65吋大尺寸面板从2017年第三季度起价格下降显著, 今年3月65吋面板均价下探至300-290美元, 4月预计下跌至280美元.
另一家知名调研机构HIS的数据所显示的趋势则要温和许多. 其此前公布的2月份电视面板价格数据中, 32吋面板价格下滑1美元, 幅度约为2%; 40吋面板价格下滑3美元, 幅度约为3%; 43吋面板价格下滑4美元, 幅度约为4%; 49吋面板价格下滑5美元, 幅度约为4%; 55吋面板价格下滑1美元, 幅度约为1%. 43吋, 49吋面板价格下滑压力最大.
而据群智咨询 (Sigmaintell) 最新数据, 3-4月, 32吋面板三四月价格下降3美金, 39.5吋-43吋降幅同样是3到4美金, 43吋面板价格降幅则达5美金; 49吋-50吋降幅为4-5美金; 55吋降幅为3美金; 65吋降幅为10美金.
产能正大幅增加
据群创光电财报, 2018年一季度, 该企业大尺寸合并出货量共计2807万片, 与2017年第四季出货量3052万片相比减少8.1%; 中小尺寸合并出货量共计6857万片, 与2017年第四季出货量7370万片相比减少7%.
而从全球范围来看, 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液晶面板出货量环比下降10.5%. 按照惯例, 一季为全球的备货淡季, 需求疲弱.
当前, 在面板价格持续降低的趋势之下, 电视厂商表现出了谨慎观望的态度, 并没有大量累积库存, 业内预计在2018年第二季度, 部分尺寸面板价格将会触底.
华星光电副总裁廖炳杰近日表示, 65吋以上占全球出货份额预计到2021年为13%, 全球电视出货平均尺寸以每年约1寸的增幅成长, 中国大陆市场发展更为迅速, 预计到2021年中国大陆平均尺寸为52.5寸, 而中国正成为大尺寸液晶面板最为主要的供给国家.
据悉, 2018年全球液晶面板的产能面积将大幅增长10.5%. 产能增长主要来自G8.6和G10.5线, 这也将使得50英寸, 65英寸和75英寸等大尺寸面板的供应能力明显增加. 如在我国, 京东方的部分刚量产生产线就将在今年迎来爬坡期.
一面是价格走低, 一面是液晶面板产能仍较大幅度增加, 而市场需求现在仍有待观察, 从这样的情况来看, 面板企业很可能难有去年红火的营收, 利润情况.
南方日报记者 姚翀 南方日报
3.三星电视出货量4000万台 蝉联全球第一大;
IHS显示器研究总经理谢勤益表示, 全球电视品牌龙头的三星电子, 今年在高阶QLED电视市占办有强烈企图心, 出货量将倍增至400万台, 挹注今年出货总量可达4,000万台, 蝉联全球第一大, 台湾供应链友达 (2409) , 群创, 联发科, 达运受惠可期.
三星电子3日来台发表2018年全新旗舰QLED量子电视, 谢勤益应邀出席, 会后接受访谈时强调, 现今可以生产QIED电视面板主要为三星显示器, 友达二家, 三星品牌的电视以采用自家的面板为主, 友达第二供应来源, 主力集中在65吋以上, 加上大陆海信, TCL等一线电视品牌也销售量子电视, 预期全年的销售规模可达500万台, 三星占比最大可达400万台, 整体将高于另一阵营OLED电视的300万台.
他强调, 三星今年电视整体的出货规模跟去年相近, 但采取中高阶产品为主, 包括4K电视都跟台湾供应链有紧密关系, 除了面板大厂的友达之外, 面板双虎之一群创也在供应链之一; 此外, 电视芯片的联发科, 背光板的达运都是重要的合作伙伴.
谢勤益说: 「今年全球电视市场规模可达2.25亿台, 约成长3%, 但在55吋以上大尺寸电视成长幅度更为显著, 可达30%至40%, 相对于32吋, 42吋的增加则处于停滞, 反映了面板自去年持续降价之下, 刺激消费者可以同样的金额选购更大尺寸的电视, 带动大尺寸电视的成长力道. 」
他指出, 以65吋以上为例, 全球市场将由去年的1200万台, 今年上看1600至2000台, 成为一级品牌电视竞相投入的主力机种. 换算以2,000美元以上的大电视, 在电视销售金额占比可达40%, 持续升温之中.
谢勤益认为, 6月相继来临的世足赛, 亚运等的大型运动赛事, 将促使消费者选购大尺寸电视的动能, 高画质, 高对比度及流畅度是三大购买重点. 经济日报
4.Micro LED仍有许多挑战须克服;
为力抗韩国面板厂于OLED技术与市场影响力, 台湾LED厂正积极发展Micro LED技术. 然而, Micro LED之制程仍有待突破, 因此, 台厂将先以Mini LED为过渡解决方案, 迎战OLED; 例如群创光电便发表全新「AM miniLED」, 瞄准车用面板市场, 预计于今年就可量产出货.
OLED为现今主流显示技术, 然而, OLED面板专利多由三星 (Samsung) , 乐金 (LG) 等韩厂掌握, 台湾LED厂于OLED技术和市场布局上相对落后. 为此, 台厂瞄准具备一定技术优势的Micro LED, 希望借此拓展面板市场优势及主导权.
然而, Micro LED于制程上仍有许多挑战待克服, 特别是在巨量转移 (Mass Transfer) 方面. Micro LED的晶片转移良率需达99.9%以上, 才达量产出货标准; 因此, 如何提升晶片转移良率, 是目前发展Micro LED最大挑战. 据悉, 目前一次转移数量已能达2, 500颗, 冀望2018年时能达成一次转移10, 000颗之目标.
由于面临上述困境, 因此尽管台厂相继投入Micro LED发展, 仍未见相关产品量产. 在Micro LED转移数量, 良率及晶粒尺寸未达商用水准情况下, 台湾LED厂便决定先推动所谓的「类Micro LED」 (也就是Mini LED) .
像是群创光电便发布采用「AM miniLED」技术的车用面板, 盼此抢占车载应用市场. 群创光电技术开发中心执行副总丁景隆表示, AM miniLED在车载应用上, 既可达到OLED相同等级的对比度, 又可在画面锐利度跟OLED分庭抗礼, 且不会有OLED在车载应用上无法符合耐高温等可靠度, 寿命及烙印等问题, 具备许多竞争优势.
丁景隆指出, AM miniLED意指采用TFT所形成的主动式矩阵电路 (AcTIve Matrix, AM) 来驱动miniLED, 如此才可以真正发挥其性能优势, 同时具有合理的成本.
丁景隆说明, 若要在画面锐利度上与OLED相抗衡, 必须做到顶级的HDR才行. 也就是Local dimming背光源的调光分区数 (Local Dimming Zones) 必须要数百区, 数千区才足够, 也就是在Mini LED的基本概念上还要加上「以每颗LED作为一分区」的想法. 但若以传统的LED背光源驱动电路架构来看, 此一概念会因元件使用过多, 而增加成本及设计难. 有鉴于此, 群创便使用主动式矩阵TFT电路, 驱动AM miniLED架构, 解决上述难题.
如上所述, Micro LED仍有许多挑战须克服, 群创表示, 在Micro LED产品问世之前, 该公司将会以「AM miniLED」成为中期战略产品的角色, 而车载市场将是AM miniLED商品化应用的重要目标; 今后更将进一步发展软性基板的AM miniLED背光源, 以搭配异型/曲面LCD, 满足车用客户之设计和外观需求. LED大屏网
5.停产OLED电视似失误 三星高端电视市场落后于索尼LG
【TechWeb报道】5月3日消息, 据路透社报道, 三星在2015年决定停止生产OLED电视或许是一个错误, 因为这个错误, 它将高端电视市场拱手让给了竞争对手索尼和LG.
2013年, 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消费电子展上, 耀眼的 OLED电视首次亮相. 同年晚些时候, 三星在电视市场上对这款售价为1万美元 (63622元) 的55英寸电视大肆宣传.
在那些促销活动中, 其中一项是在伦敦海德公园社区举办了一场阁楼派对, 海德公园社区被称为世界上最昂贵的住宅区.
但到2015年的时候, 该公司已经停止生产OLED电视. 该公司声称, 市场还没有准备好接受高成本的技术. 相反, 它决定将重点放在发展液晶显示屏上, 这种屏幕是背光的, 并通过所谓的量子点增强. 半导体纳米晶体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并能改善图像质量. 使用这种屏幕的电视机被称作QLED电视.
停产OLED电视似乎是个错误
现在看来, 停止生产OLED电视似乎是一个代价高昂的失误.
由于生产成本已大幅下降, OLED电视已经成为高端市场的主导技术. 目前, 高端电视指的是尺寸在55英寸或以上, 售价在2500美元 (15905元) 以上的电视.
现在, 三星是唯一一家不生产OLED屏幕的大型电视制造商. 虽然其电视业务的利润不到三星总利润的3%, 三星的利润主要来自其半导体和手机业务. 但对它来说, 丢失其在高端电视市场上的领导地位绝对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OLED和QLED电视在过去几年里获得的在线评论显示, 韩国LG电子和日本索尼的OLED电视因图像质量优异而获得了不少粉丝.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评论家们表示, OLED电视有更逼真的色彩, 高分辨率, 有吸引力的设计以及越来越合理的价格.
但这并不意味着三星的QLED电视没有它们自己的支持者了. 它们的图像质量也有所改善, 价格也有所下降, 但它们并非评论人士的首选.
市场研究公司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s的首席执行官罗斯·杨 (Ross Young) 表示: 'OLED电视在高端电视市场上的份额大幅增长, 是其出色的图像质量带来的直接结果. 三星可能在其2017年的产品策略上出现了失误, 它不应该过份强调产品设计而忽视了图像质量. '
研究公司IHS Markit的数据显示, 从美元营收来看, 去年三星在全球高端电视市场上的份额仅为18.5% , 低于2015年的54.7%. 与此同时, 索尼和LG已经超越三星, 分别占据了36.9%和33%的市场份额.
当然, 三星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商, 它已经将这个头衔保持了12年. 三星也声称自己是最大的高端电视机厂商. 市场研究公司GfK的数据显示, 三星占据了超过40%的市场份额.
索尼和LG进行更高效的生产
据知情人士透露, 三星电子决定将其电视业务建立在LCD技术上, 这个决定是该公司在听取了三星集团现已解散的公司战略办公室的建议后做出的.
该消息人士表示: '该办公室提出, 把重点放在LCD上, 而不是转向未经证实的OLED技术上, 将会更有利可图. '
消息人士称, 原因在于, 电视业务正与利润下滑作斗争. 该公司认为, LCD技术可能比高成本的OLED技术更有利可图.
唯一的问题是, 在三星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 LG正在开发一种更高效的制造工艺来制造OLED屏幕.
LG表示, 一台主流的LG 55英寸OLED电视的零售价从2013年的1500万韩元 (约合14056美元) 降至今年的300万韩元 (合2811美元) .
三星表示, 其不生产OLED电视的最大原因在于屏幕老化问题.
不过, LG在其美国网站上表示, 尽管在几乎任何显示屏上都有可能出现老化现象, 但它已经通过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 该技术可以防止对屏幕的损害, 并纠正短期问题.
利润数据说明三星在高端电视市场上落后于索尼和LG
上月, 这场斗争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变得更为明显.
LG周四表示, 在截至3月的季度里, 其电视业务部门的利润增长了77%, 其利润率也达到了创纪录的14%.
三星电子周四公布, 其消费电子产品部门的季度利润下滑了32%, 该部门销售电视机和家用电器. 该公司表示, 其季度营收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部分原因是该公司改变了产品线, 停止销售一些低端和中等价位的电视机.
索尼的电视业务在过去10年里累计亏损了8000亿日元 (约合74亿美元) , 但在截至2017年3月的财年里, 它的这部分业务实现了扭亏为盈.
为了扭亏为盈, 索尼减少了全球市场的数量, 并使供应链多元化, 同时还提供OLED电视和LCD电视. 此外, 它还放弃了与三星联合建立的LCD合资企业.
索尼的这一策略奏效了. 从美元营收来看, 去年索尼在全球电视市场上的份额仅10.2%, 但它在高端市场则位居第一.
Shinhan Investment的分析师John Soh表示, 该公司在去年9月至12月的营业利润率达到10.7%.
IHS的数据显示, 三星在高端电视市场上的前景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今年预计将有71%的销售来自OLED电视, 高于去年的51%.
OLED研究机构UBI Research负责人, 前三星显示屏工程师Choong Hoon Yi表示, 现在看来, 三星像犯了一个错误, 但在当时这似乎并不是一个错误, 因为三星认为OLED技术太不成熟. 当被问及是否计划重新启动OLED电视的生产和销售时, 三星表示, 它将以QLED和微型LED技术为重点, 来引领高端市场. '
上个月, 三星电视业务总裁韩宗熙 (Jonghee Han) 表示: '我们的战略没有发生变化. '
一些分析师表示, 三星可能不会失败, 因为它可以从价格方面进行反击.
在线渠道的数据显示, 三星在2018年推出的Q7F 55英寸QLED电视的价格最初为1900美元, 低于去年的2500美元. 与此同时, 去年LG 55英寸C7 OLED电视的初始价格为3500美元, 而今年C8的起步价为25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