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匯頂:屏下指紋與3D人臉識別業績可期

1.匯頂財報解讀:市場技術換擋,屏下指紋與3D人臉識別業績可期;2.小米澎湃S2處理器曝光 基於台積電16nm工藝;3.上海布局研發新一代 '中國芯' ! 矽光子市級重大專項啟動;4.彩電中國芯處上升期 , 完全國產化還得靠精細化製造

1.匯頂財報解讀:市場技術換擋,屏下指紋與3D人臉識別業績可期;

原標題: 匯頂科技財報解讀: 市場技術換擋, 下半年屏下指紋與3D人臉識別業績可期

集微網 4月28日報道

當前智能手機市場正處於市場與技術的換擋期, 這也引起了供應鏈上下遊廠商業績波動. 4月27日, 全球安卓陣營最大指紋晶片供應商匯頂科技發布了2017年財報及2018年一季度財報, 也反映出當前市場的波動.

數據顯示, 2017年全年營業收36.81個億, 同比增長19.56%. 淨利潤8.87億, 同比增長3.5%. 2018年第一季營業收入5.71億元, 環比減少了31%. 淨利潤1936萬元.

對於上述業績表現, 匯頂科技董事長, CEO張帆表示, 上述財報整體符合我們預期. 第一季度受到多重因素影響, 業績有所下滑. 不過, 下半年屏下光學指紋產品將成為公司新的增長點. 另外, 3D人臉識別解決方案和NB-IoT第一代產品都會在今年底明年初完成第一代商用產品的開發, 為我們後續的業績提升提供新的動能.

市場, 技術換擋, 堅持加大研發投入

從市場看, 去年四季度開始,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進入一個下行周期. 根據工信部數據顯示, 今年第一季度, 國產手機品牌的出貨量繼續下降, 同比降幅達到28%.

而當前匯頂科技指紋晶片業務又占公司營收近8成, 所以劇烈市場變化將會對公司業績產生影響.

另一方面, 從技術上看, 目前主流的電容指紋晶片市場也趨於飽和, 市場開始向屏下光學指紋與3D人臉識別等新興技術切換, 這也需要一定時間來調整.

張帆表示, 一季度為公司新舊產品的銜接期, 成熟產品由於市場競爭及產品在手機應用的高滲透率, 銷量無大幅增長但價格仍有壓力.

'匯頂科技利潤放緩的另一因素是研發費用的加大. ' 張帆進一步分析說道.

數據顯示, 匯頂科技2017年研發支出達5.97億元, 較2016年的3.08億元增加了93.83%. 這一研發投入佔比已經達到銷售收入16.2%.

在市場換擋期, 很多上市公司為了更為漂亮的財報數據, 會選擇壓縮研發投入. 而張帆則認為, '任何一個科技公司都必須在新的技術, 新的產品, 以及新的市場上不斷的開拓創新, 這也是匯頂科技去年在研發上進行了高強度投入的重要原因. '

他還舉例說明研發投入帶給公司回報, '公司過去5年持續投入的屏下光學指紋的技術, 已經在全球獲得比較領先的技術優勢, 並已在2018年一季度商用於華為, vivo,下半年將迎來更大規模商用, 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新動能. '

數據顯示, 截止到2017年底, 匯頂科技申請和獲得的國際國內專利數量已有1879項, 比2016年底增加了一倍多.

屏下光學指紋業績確定性強, 3D人臉識別或帶來驚喜

對於今年公司業績預期, 張帆表示充滿信心. 除了在傳統產品上將繼續拓展新市場外, 下半年新技術方面將迎來收穫期.

過去一年匯頂科技除擴大手機指紋晶片市場外, 還將業務拓展到筆記本, 智能門鎖, 汽車, IoT等領域. 例如在筆記本領域, 包括戴爾, 華為的旗艦產品都使用了匯頂科技指紋技術, 實現一鍵開機+指紋識別解鎖功能. 在汽車領域, 完成了首個觸控產品在汽車標準的認證, 為公司新的市場應用領域開啟了新的空間.

即使在成熟的觸控晶片領域, 匯頂科技也做了大量突破性的工作. 匯頂認為, 隨著5G通信速度提升即將到來, 在觸控的交互方式上會存在著一些新的變化和趨勢. 公司在2017年完成了新一代觸控晶片的開發, 將幫助公司在AMOLED on-cell的市場和筆記本應用的中, 大型觸摸屏市場獲得更強的競爭力.

相比存量市場, 下半年匯頂科技全新技術——屏下光學指紋與3D人臉識別方案更值得關注.

今年第一季度, 華為, vivo兩款主流旗艦手機都採用了匯頂科技全新的屏下光學指紋技術, 這在整個業內都處於絕對領先地位. 目前看, 屏下光學指紋既有市場需求, 又有一線品牌廠商廣泛商用案例, 對於匯頂下半年業績有確定性的支撐.

張帆認為, 屏下光學指紋是比較確定的應用趨勢, 考慮到客戶實際價格期望, 公司希望將屏下光學指紋識別產品銷售價格控制在8美金以下, 隨著規模上升, 良率提升, 成本會進一步下降, 將為公司產生不錯的利潤貢獻. 在屏下光學指紋識別技術方面, 將和OLED屏幕廠商密切合作. 出貨量上, 全年預計應該是千萬級的水準.

在3D結構光人臉識別方面, 匯頂科技也有突破. 據張帆透露, 公司已經在新型3D人臉識別技術上獲得重大進展. 其不僅擁有軟體演算法, 還會提供光學, 映像感測器等完整的軟硬體整體解決方案. 該產品具備低功耗, 體積小, 應用場景多等優點, 有望在今年內發布量產.

千億市場, NB-IoT 產品商用突破在即

在更長遠的業務布局上, 匯頂科技鎖定在千億級別市場的NB-IoT領域.

今年初, 匯頂科技宣布, 通過併購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蜂窩IP提供商--德國CommSolid, 進軍NB-IoT領域. 目前CommSolid已經與全球知名運營商西班牙Orange, 德國電信, 以及上海電信有合作.

張帆表示, 與3D人臉識別解決方案一樣, 公司同樣擁有可以提供NB-IoT完整的SoCs(System-on-Chips)系統級解決方案. 已經收購的德國公司提供全球領先的協議棧, 結合匯頂自己的RF晶片開發技術, 接下來將會給用戶提供SoCs整體的解決方案, 這也是公司做產品的基本理念.

他還透露, 公司第一代NB-IoT商用產品將會在今年底明年初完成開發.

據知名市場調研機構IHS Markit預測, 2021年全球NB-IoT連接數將達到4.5億. 另據Technavio預測, 全球NB-IoT晶片市場2017至2021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 (CAGR) 將達61%. 總體看, 當前NB-IoT正處於爆發前夜, 很多標準和規範尚未成熟, 在這一領域競爭大家水平差距並不大. 同時多元化和碎片化的需求, 也將帶給匯頂更多機會.

在筆者看來, 匯頂進軍NB-IoT領域, 或將成為公司第三次騰飛的方向. 在此之前, 匯頂曆史上經過了兩次大的騰飛, 第一次是選擇觸控晶片領域, 可以視作匯頂從0到1的過程, 它讓公司走向穩定和成熟, 並促成了公司實現A股上市. 第二次選擇就是目前的主業指紋晶片, 可以視作從1到100的過程, 它讓匯頂成為國內前十大IC設計公司, 並且在指紋領域走到安卓陣營世界第一的位置. 這一次選擇布局千億級別的NB-IoT領域, 或將讓公司實現公司從100~1000的過程, 並成長為世界級的創新科技公司.

2.小米澎湃S2處理器曝光 基於台積電16nm工藝;

澎湃S1之後, 小米自研處理器接下來的動態就少了很多, 不過沒有消息並不代表沒有進展, 在現在這個時候, 堅持自研處理器還是很正確的一條道路, 不過需要廠商有巨大的耐心和資金去支援.

據台灣電子時報報道稱, 小米跟台積電達成了秘密協議, 後者將生產澎湃S2處理器, 是基於16nm工藝製程, 至於合適推出推進還不清楚.

從之前曝光的情況看, 澎湃S2基於台積電16nm工藝製程, 依然是八核心設計, 內部包含了4個主頻2.2GHz的A73和4個主頻1.8GHz的A53, 內置的GPU為Mali G71MP8, 支援UFS2.1和LPDDR4, 不支援CDMA網路, 性能跟麒麟960持平.

對於澎湃S2的具體細節, 有產業鏈消息人士透露, 小米準備了好幾個備選方案, 所以最終是什麼樣的, 何時發布都還不清楚, 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 澎湃處理器還會繼續, 並且投入更多的精力. 快科技

3.上海布局研發新一代 '中國芯' ! 矽光子市級重大專項啟動;

上海首批市級科技重大專項之一 '矽光子市級重大專項' 項目啟動會昨天在張江實驗室舉行. 矽光子技術讓光子作為資訊載體, 實現訊號傳輸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是有望顛覆傳統整合電路產業的前瞻性技術. 為此, 上海市政府將矽光子與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 國際人類表型基因組一同作為首批市級科技重大專項, 予以全力支援, 力爭在上海形成完整的矽基光互連晶片產業鏈, 打造世界級矽光子基地.

中國科學院院士, 張江實驗室主任, 矽光子專項項目總師王曦介紹, 在通信和計算領域, 光電子技術是資訊產生, 處理, 傳輸的基礎和關鍵. 對更高速率, 更高頻寬, 更低功耗, 更低成本的永恒追求, 推動著光電子技術不斷進步, 也孕育著產業顛覆性發展的機遇. 目前, 整合電路產業遵循摩爾定律的發展已趨於極限, 而矽光子技術是超越摩爾研究領域的發展方向之一. 通過矽光整合, 用光代替電進行傳輸, 晶片開發成本有可能降低到原來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

如何在這一領域的國際競爭中搶佔先機, 用新興技術研發出 '中國芯' ? 去年, 上海市政府經過研究論證, 將矽光子列入首批市級科技重大專項. 這批項目具有資金投入大, 協同效應突出, 支撐作用明顯等特點, 對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形成有效補充, 有望推動上海乃至全國科技創新能力和產業核心競爭力的全面提升.

上海有很好的矽光子技術研發基礎. 多年來, 滬上高校, 科研院所和企業在這一領域開展了持續攻關. 另一方面, 上海的整合電路產業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 擁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有條件將大規模整合電路工藝用於光電整合, 製造出新一代矽基光互連晶片.

王曦院士 (左) 工作照

市科委副主任幹頻介紹, 矽光子專項由張江實驗室牽頭, 一批滬上在矽光子領域開展深入研發的企業, 高校和科研院所參與, 面向矽光子全產業鏈, 針對國內發展矽光子最為短缺的工藝平台, 核心關鍵技術和關鍵產品研發精準布局, 開展雷射雷達, 人工智慧計算晶片, 大規模光開關, 3D光電整合等具有巨大應用潛力的前沿研究.

他希望 '矽光子市級重大專項' 啟動後, 能進一步聚集產學研各個環節有基礎的團隊, 聯合國內外力量, 帶動上下遊產業發展, 加快在上海形成完整的矽基光互連晶片產業鏈, 打造世界級矽光子基地.

據悉, 張江實驗室將牽頭項目團隊, 通過擴展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這一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台的功能, 打造矽光子研發中試平台, 開發共性技術, 服務矽光子領域的創新創業和核心技術攻關; 支援一批核心產品開發, 打破國際壟斷, 擺脫受制於人局面, 培育有競爭力的創新企業; 引導布局前瞻技術研發, 突破矽光子領域核心瓶頸和難題.

王曦表示, 項目團隊會團結奮鬥, 通過建立高效的項目管理機制, 加強戰略規劃研究, 進一步開放協同等舉措, 以全球視野推進實施重大專項. (作者 俞陶然)

上觀新聞

4.彩電中國芯處上升期 , 完全國產化還得靠精細化製造

不僅通訊晶片, 中國的彩電晶片目前也大部分依靠進口. 但海思, Amlogic等中國晶片商在彩電晶片市場的份額正處於上升期. 創維等彩電企業也在推出自己的AI畫質晶片.

創維集團首席技術官 (CTO) 王志國4月24日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彩電晶片要完全實現國產化, 瓶頸在精細化製造和專利. 他樂觀預期, 三年內彩電晶片將能實現國產化.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彩電製造基地, 但是 '缺芯少屏' 過去一直困擾著中國彩電業. 隨著國產液晶電視面板產業的強勢崛起, 彩電晶片將是下一個等待中國企業攻克的 '堡壘' .

彩電中國芯多方發力

2018年初, 美國CES上, 創維展出了自主研發的AI (人工智慧) 畫質晶片. 而早在2014年, 創維便攜手華為旗下的海思, 共同承擔國家核高基重大項目, 一起開發了首款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智能電視晶片V800, 填補了我國電視系統晶片的空白.

王志國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 創維率先把V800應用在互聯網電視上, 這樣的電視已有幾百萬台.

第一財經記者4月24日在創維30周年慶典上留意到, 海思與MStar (晨星) , 瑞昱 (REALTEK) , SK海力士, 東芝等中國台灣, 韓國和日本晶片企業一起, 都獲得戰略合作獎.

而今年創維展出的自主研發的AI畫質晶片, 則是與台灣晶片企業Novatek合作的. '我們定義晶片, 與它們一起設計, 再找台灣廠生產. ' 王志國說, 創維研發AI畫質晶片, 是希望通過人工智慧技術, 讓老的影視內容也能實現畫質改善, 從而實現彩電的差異化.

這款AI畫質晶片, 會整合到電視的主晶片裡, 應用於創維自己的電視產品中, 王志國預計今年應用這款晶片的電視機會達到上百萬台.

有意思的是, 創維在深圳的總部大廈被稱為創維半導體設計大廈. 王志國透露, 未來創維會繼續加大晶片的研發力度. 創維數字公司已收購了一家晶片公司. 此外, 創維還與外部夥伴合作開發晶片. 他甚至設想, 未來國內企業可以聯手投資彩電晶片廠, 設計定製晶片.

不只創維, 海信, TCL, 康佳等中國彩電主流企業在晶片領域也有涉足.

2005年6月, 海信已研發出我國第一塊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併產業化的數字視頻處理晶片——信芯, 打破了國外企業在數字視頻處理晶片的壟斷局面. 海信還於2013年研製了國內首款網路多媒體電視SOC主晶片, 並實現整機量產. 2015年, 海信又發布Hi-View Pro畫質引擎晶片, 成為中國擁有自主高端畫質晶片的彩電企業.

TCL集團董事長, CEO李東生去年曾透露, TCL自2013年起已經參股了兩家晶片企業, 分別是敦泰電子 (TW.3545) 與晶晨半導體 (Amlogic) . 據了解, 敦泰電子, 晶晨均由美國矽谷晶片業的資深華人專家成立. 敦泰電子2005年在美國註冊成立, 2006年遷址回亞洲, 在深圳和台灣設立了研發及工程服務中心, 致力於人機界面解決方案的研發. 晶晨創立於1995年, 總部在上海, 主打智能電視和機頂盒智能晶片設計.

而康佳也自主研發了8K晶片, 可控制屏幕每一個像素的灰度, 實現全程8K訊號處理.

台系企業仍主導市場

目前中國台系企業仍主導全球彩電晶片市場.

調研機構IHS的中國區研究總監張兵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說, 在電視主晶片領域, MStar (晨星半導體) 絕對領先, 佔全球市場份額超過40%; 前三大供應商為Mstar, Media tek (又稱MTK或 '聯發科' ) 和Novatek (聯詠科技) , 它們的市場份額大致為40%, 16%和15%, 而這三家均為中國台灣的企業.

中國大陸的晶片企業也在崛起. 張兵說, 海思目前佔據全球彩電晶片的市場份額超過5%, 而Amlogic (晶晨) , RDA (銳迪科, 已被紫光收購) 等晶片廠商的份額都比較小. 儘管份額不大, 但是中國大陸晶片企業正處於上升期.

一位前晨星半導體 (MStar) 的員工告訴第一財經, 全球彩電晶片市場, 目前由兩家中國台灣企業MStar, MTK主導. MTK已於2010年收購了MStar, 兩家合佔全球彩電晶片市場份額約60%. 台灣另一家企業瑞昱半導體 (REALTEK) 也是彩電晶片的重要供應商之一.

這位人士說, 國產彩電晶片的供應商裡, 海思已有小規模的供貨; 另一家供應商Amlogic, 是由華人主導的美資公司, 現正謀求在國內上市, 已向小米OTT盒子供應晶片. 這兩家企業, 是台系企業之外的主要力量.

第一財經記者從創維, 海信, TCL了解到, 目前Mstar都是它們最大的彩電晶片供應商. 另一位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海思與國內幾家主要的彩電廠也有合作. 創維集團CTO王志國坦言, 不同的彩電晶片商, 各有所長. 如, MStar擅長智能語音晶片, Novatek擅長畫質引擎, 海思有國產自主智慧財產權.

目前, 彩電晶片在電視機的總成本中, 大約佔比5%. 張兵說, 彩電涉及到的晶片大大小小10餘種, 包括電源管理, 音頻處理等功能. 創維, 海信的AI畫質晶片和畫質引擎晶片, 主要是畫質增強晶片, 類似於索尼所推的X1 Extreme, 對彩電映像控制和處理進行增強, 以達到更好的畫質.

因為彩電行業競爭激烈, 對成本要求高, 所以彩電晶片的整合度很高, 涵蓋了中央處理器, 映像處理器等. WIFI模組, AI模組, 未來也有機會整合到彩電晶片中. 上述前晨星半導體 (MStar) 的員工這位人士說, 彩電主晶片成本在10美元以下, 包括主晶片在內的主板成本約100~200元人民幣, 以55英寸液晶電視成本2000元左右計算, 佔比並不高.

但是, 攻下彩電晶片的 '堡壘' 仍有重要意義. 因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彩電生產基地, 全球超過60%的電視機產量來自中國. 奧維雲網(AVC)的數據顯示, 2017年, 中國大陸出口到海外的電視及半成品電視達到1.02億台. 若再加上國內銷售的約5000萬台, 中國一年生產的彩電近1.5億台. 中國有這麼龐大的彩電產能, 怎麼能讓電視機的 '心臟' 受制於人呢?

精細化製造有待突破

那麼, 彩電晶片的國產化, 究竟難在哪裡呢?

上述前晨星半導體 (MStar) 的員工認為, 中國彩電以前 '缺芯少屏' , 屏的國產化已逐步解決, 而晶片還主要靠進口, 主要是難在晶片開發和生產工藝. 海思, Amlogic的晶片設計能力, 已基本可以滿足彩電產品的需求, 早幾年它們的晶片設計能力已達到14納米的水平. 當然, 晶片廠技術越好, 整合度越高, 成本越低.

在生產方面, 中芯國際目前能生產28納米的晶片, 而台系企業已經可以生產10納米的晶片了. 所以, 海思, Amlogic設計的晶片, 還是找台積電來生產, 否則沒有競爭力.

事實上, 三年多前創維與海思聯手研發的V800晶片, 是由中芯國際來生產的. 而今年創維推出的AI畫質晶片則是找台灣企業來生產的.

王志國認為, 彩電晶片國產化的關鍵還是在晶圓, 如果從設計定製的角度看, 彩電晶片的國產化早已實現, 像Amlogic, 展訊等都可以設計晶片, 但是還是要找別人生產. 所以, 未來提升精細化製造能力, 才能真正實現彩電晶片的國產化.

不過, 王志國相信, 只要下大決心, 國家重視, 資源扶持, 大企業參與, 就可以打破精細化製造的瓶頸. 他樂觀預計, 三年內可以實現彩電晶片的國產化, 當然還會遇到專利問題.

而張兵冷靜地說, 彩電晶片種類眾多, 很多都涉及到基礎架構, 專利等問題, 國產化不可能短期突破. 然而, '中國有強大的本土品牌和製造基礎, 而發展晶片產業需要經濟規模, 這是海思, RDA等本土供應商所具備的市場優勢. ' 彩電SOC晶片目前主要採用28納米製程, 未來1-2年中高端產品會往22納米走, 晶片需求也將持續迭代, 比如8K晶片.

'未來, 中國品牌使用國產彩電晶片會越來越多; 中國台灣企業將逐步到中國大陸設立合資企業, 以擴大在中國市場的份額; 日韓晶片企業將沒落, 但在存儲器上還是會很強; 高通等美國公司還是佔據高端市場, 因為它們掌握ARM晶片. ' 王志國預測說.

另一位業內人士也樂觀地說, 中芯國際可以生產28納米的晶片, 今後會不斷進步. 未來彩電晶片國產化, 將不是問題. 整個晶片產業鏈正在向中國大陸轉移, 如台積電已在南京設廠, 預計今年投片, 明年量產. 第一財經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