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題】英特爾10nm大規模量產推遲至明年, EO遭拷問

1.英特爾10nm大規模量產推遲至明年;2.英特爾10納米量產遞延, CEO遭拷問;3.英特爾第一財季營收161億美元 淨利同比增長50%;4.國巨併購連發:公開收購君耀,加碼投資佳邦;5.VLSI: 今年半導體封裝設備市場或迎2015年以來最差表現;6.英特爾挖走特斯拉晶片設計大將Jim Keller;7.三星電子: 高端智能機元件需求疲軟, 挖礦晶片夯

1.英特爾10nm大規模量產推遲至明年;

集微網消息, 英特爾在第2季財報說明會上釋出營收利多訊息, 但在先進位程方面, 坦言10nm產品大量生產時間點將延後至2019年.

英特爾在舉行的第2季財報說明會, 公布第1季獲利45億美元, 每股盈餘0.93美元, 優於分析師原估的0.71美元, 並調高全年營收和獲利預測, 表示數據中心等和個人計算機用晶片需求暢旺.

英特爾第1季中, PC晶片業務營收增3%至82億美元, 數據中心成長24%至52億美元, 存儲晶片增長20%, 物聯網成長17%. 英特爾調高全年營收預測至665億-685億美元, 並樂觀指出人工智慧應用新增需求帶動數據中心晶片業績.

外電報導, 英特爾在法說會後的新聞稿表示, 正在為14nm製程優化, 並對數據中心與即將在今年上市的客戶端產品進行架構上的創新, 但10nm產品目前只有少量出貨, 預計大量生產時間點將延後到2019年.

外電報導指出, 英特爾CEO科再奇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坦承, 10nm製程技術偏離正常的幅度有點多.

2.英特爾10納米量產遞延, CEO遭拷問;

英特爾(Intel Corp.)財報財測超亮眼, 數據中心的營收也優於市場預期, 激勵盤後股價跳漲. 不過, 英特爾高層在隨後的財報電話會議上, 仍舊遭到投資人拷問, 其中最主要的疑慮, 就是10 納米製程技術要等到2019年才能量產的問題.

英特爾26日美股盤後在財報新聞稿中指出( 見此), 正在為14納米製程最佳化, 並對數據中心與即將在今(2018)年問世的客戶端產品進行架構上的創新. 此外, 10納米產品目前僅少量出貨, 預計大量生產的時間點將移至2019年.

CNBC報導, 英特爾執行長科再奇(Brian Krzanich)26日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坦承, 該公司10納米製程技術偏離正常的幅度有點多, 10%的調整因子(scaling factor)看來雖不高, 但在納米界會造成很大差別.

參議電話會議的投資人普遍擔憂, 10納米製程延後量產, 恐衝擊英特爾的競爭力. 三星電子已開始生產10納米晶片, 當中包括高通(Qualcomm Inc.)大受歡迎的「驍龍(Snapdragon)835」處理器.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則剛在4月20日致股東報告書中表示, 10納米以有史以來最快的速度進入量產, 其量產第一年營收即占年度所有晶圓銷售的10%; 領先業界的7納米製程已從研發邁入製造階段, 預計於2018年第二季開始量產; 而7納米加強型製程也將隨後於2018年進入試產.

對此, 科再奇堅稱, 英特爾的10納米晶片已經開始出貨, 既然如此, 就代表功能一定運作良好. 他說, 設計資料庫完全沒問題, 倘若基本功能有疑慮, 產品根本就無法出貨. 另外, 10納米製程處理器「Cannon Lake」, 將在今年稍晚開始送交給數據中心, 但其他10納米晶片要等到2019年才能大量出貨.

英特爾26日盤後公布的財報, 財測皆創下佳績, 其第一季(1-3月)本業每股盈餘為0.87美元, 營收則從去年同期的148億美元上升至160.7億美元. 根據FactSet調查, 分析師原本預期英特爾Q1本業每股盈餘, 營收將達0.71美元, 150.7億美元.

另外, Q1數據中心的營收較去年同期跳增24%, 來到52億美元, 也擊敗華爾街原本預估的48.3億美元. 物聯網 (IoT)相關營收則在Q1成長17%至8.4億美元, 優於市場原本預期的8.234億美元.

展望本季, 英特爾預估, 本業每股盈餘, 營收將來到0.85美元, 163億美元. 根據FactSet調查, 分析師原本預估英特爾Q2本業每股盈餘, 營收將達0.81美元, 155.9億美元.

英特爾也調高了2018年度展望, 預估本業每股盈餘將來到3.66-4.04美元, 營收則將達665-685億美元. 分析師原本預估本業每股盈餘, 營收將達3.57美元, 651.1億美元.

英特爾並預估, 2018年度的資本支出將介於140-150億美元之間, 中值為145億美元.

英特爾26日在正常交易時段勁揚3.25%, 收53.05美元; 盤後跳漲5.52%至55.98美元. 精實新聞

3.英特爾第一財季營收161億美元 淨利同比增長50%;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27日早間消息, 英特爾今天公布了2018財年第一季度財報. 報告顯示, 英特爾第一季度營收為161億美元, 與去年同期的148億美元相比增長9%; 淨利潤為45億美元, 與去年同期的30億美元相比增長50%. 英特爾第一季度業績以及第二季度和全年業績展望均超出華爾街分析師預期, 推動其盤後股價大漲5%以上.

主要業績:

在截至3月31日的這一財季, 英特爾的淨利潤為45億美元, 與去年同期的30億美元相比增長50%; 每股攤薄收益為93美分, 與去年同期的61美分相比增長53%. 不計入某些一次性項目 (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 , 英特爾第一季度調整後淨利潤為42億美元, 與去年同期的32億美元相比增長30%; 調整後每股收益為87美分, 與去年同期的66美分相比增長32%.

英特爾英特爾第一季度營收為161億美元, 與去年同期的148億美元相比增長9%.

英特爾第一季度調整後每股收益和營收均輕鬆超出華爾街分析師預期. 財經資訊供應商FactSet調查顯示, 分析師此前預計英特爾第一季度調整後每股收益為72美分, 營收為150.7億美元.

英特爾第一季度運營利潤為45億美元, 與去年同期的36億美元相比增長23%; 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 英特爾第一季度運營利潤為48億美元, 與去年同期的40億美元相比增長21%. 英特爾第一季度毛利率為60.6%, 與去年同期的61.9%相比下降1.3個百分點; 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 英特爾第一季度毛利率為62.3%, 與去年同期的63.3%相比下降1個百分點. 英特爾第一季度運營支出 (研發, 總務和行政) 為52億美元, 與去年同期的54億美元下降4%. 英特爾第一季度稅率為11.1%, 與去年同期的22.3%相比下降11.2個百分點.

部門業績:

按照部門劃分, 英特爾客戶計算集團第一季度淨營收為82.20億美元, 去年同期為79.76億美元; 運營利潤為27.91億美元, 去年同期為30.31億美元. 其中, 平台業務營收為76.15億美元, 去年同期為73.97億美元; 其他業務營收為6.05億美元, 去年同期為5.79億美元.

英特爾數據中心集團第一季度營收為52.34億美元, 去年同期為42.32億美元; 運營利潤為26.02億美元, 去年同期為14.87億美元. 其中, 平台業務營收為48.24億美元, 去年同期為38.79億美元; 其他業務營收為4.10億美元, 去年同期為3.53億美元.

英特爾物聯網集團第一季度營收為8.40億美元, 去年同期為7.21億美元; 運營利潤為2.27億美元, 去年同期為1.05億美元. 其中, 平台業務營收為7.19億美元, 去年同期為6.32億美元; 其他業務營收為1.21億美元, 去年同期為8900萬美元.

英特爾第一季度非可變存儲解決方案集團營收為10.40億美元, 去年同期為8.66億美元; 運營虧損為8100萬美元, 去年同期的運營虧損為1.29億美元.

英特爾第一季度可編程解決方案集團營收為4.98億美元, 去年同期為4.25億美元; 運營利潤為9700萬美元, 去年同期的運營利潤為9200萬美元.

英特爾第一季度其他所有業務營收為2.34億美元, 去年同期為5.76億美元; 運營虧損為11.66億美元, 去年同期的運營虧損為9.54億美元.

業績展望:

英特爾預計2018財年第二季度營收為163億美元, 上下浮動5億美元; 運營利潤率約為28%, 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的運營利潤率約為30%; 稅率約為14%, 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的稅率約為13%; 每股收益為0.85美元, 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的每股收益同樣為0.85美元, 上下浮動5美分. 據雅虎財經統計的數據顯示, 分析師平均預期英特爾2018財年第二季度營收為155.5億美元, 每股收益為81美分.

英特爾預計2018財年營收為675億美元, 上下浮動10億美元; 運營利潤率約為29%, 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的運營利潤率約為31%; 按照和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的稅率均約為13%; 每股收益為3.79美元, 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的每股收益為3.85美元, 上下浮動5%; 全年資本支出預計為145億美元, 上下浮動5億美元; 淨部署資本為125億美元, 上下浮動5億美元; 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 自由現金流約為145億美元, 上下浮動5億美元. 據雅虎財經統計的數據顯示, 分析師平均預期英特爾2018財年營收為650.5億美元, 調整後每股收益為3.56美元.

股價變動:

當日, 英特爾股價在納斯達克常規交易中上漲1.67美元, 報收於53.05美元, 漲幅為3.25%. 在隨後截至美國東部時間19: 50 (北京時間27日7: 50) 的盤後交易中, 英特爾股價再度上漲2.94美元, 至55.99美元, 漲幅為5.54%, 突破50周最高價. 過去52周, 英特爾的最高價為54.36美元, 最低價為33.23美元. (唐風)

4.國巨併購連發:公開收購君耀,加碼投資佳邦;

集微網消息, 台灣被動組件龍頭廠國巨27日宣布, 擬以每股73元新台幣在公開市場收購保護組件廠君耀全部股權, 總收購金額最高33.65億元新台幣. 國巨表示, 收購君耀-KY有利提升保護組件比重, 讓產品組合更完整, 提升對其他國際被動組件業者的競爭力.

國巨公開收購期間從5月4日到6月21日, 公開收購君耀-KY全數普通股約4,610萬股, 公開收購成就條件為2,305.5萬股, 占收購總股數50.1%, 預計總收購金額為16.86億到33.65億元, 以君耀-KY昨天收盤價65.9元新台幣計算, 溢價幅度10.7%. 國巨表示, 此案是雙方協議合意, 經營團隊和大股東對此案相當認同.

國巨指出, 此次收購君耀-KY的策略目的包括增加產品組合, 擴大提供客戶在被動組件產品的一次購足服務. 國巨表示, 每股73元新台幣收購價主要是參考君耀-KY財務資訊與近期市場價格, 採用市價法等評價方式評估, 並委請獨立專家對收購君耀-KY價格合理性出具意見書.

對於此次收購, 國巨財務協理張明菁表示, 一般而言, 電子產業收購案的溢價幅度普遍在10%至20%間, 這次收購溢價幅度約10.7%, 符合一般收購行情.

此次公開收購完全以現金完成, 截至今年第1季底, 國巨手上約當現金約200億元, 資金部位相當充足.

君耀-KY產業布局以安控, 通訊, 汽車電子, 電源供應器, 智能電錶為主, 客戶包括在上述領域的中國大陸主要大廠, 其中安控比重較多, 約佔營運比重23%, 其餘在車用電子, 智能電錶也都和國巨在市場有互補作用.

國巨表示, 君耀-KY生產廠區及研發中心各四座, 位於台灣及中國大陸, 全球共有九個銷售據點, 員工總數約1,100人, 未來收購君耀-KY後, 能將該公司目前的銷售強化, 提升營運.

君耀-KY表示, 將於接獲公開收購人收購通知後15日內召開審議委員會, 審查公開收購人身分與財務狀況, 收購條件公平性及收購資金來源合理性等, 並委請獨立專家表示意見.

此外被動組件龍頭廠國巨旗下凱美27日公告, 增加持有佳邦股權, 釋股來源為佳邦大股東信邦; 累計凱美對佳邦持股已拉高到19%以上. 凱美也鬆口表示, 雙方將就產業合作展開實質接觸.

凱美昨日公告, 再度於集中市場取得佳邦股份約4,162張, 新增共同持股35張, 合計4,197張, 交易相對人為佳邦第二大股東信邦, 交易金額為每股45元新台幣. 凱美累計持股佳邦超過2萬張, 持股比率拉高至19.63%.

佳邦去年年報上前十大股東中, 董事長鄭敦仁和名下投資公司持有9.85%, 連接器廠信邦持股4.25%, 董事佳林創投3.8%, 公司派持股預估約二到三成. 因獲得信邦支援, 凱美持股已逼近佳邦公司派, 雙方勢力在伯仲之間.

信邦2007年透過私募入股佳邦, 投資超過十年, 當時認股價格為每股42元新台幣. 這次以每股45元新台幣出售給凱美, 獲利出場.

5.VLSI: 今年半導體封裝設備市場或迎2015年以來最差表現;

集微網消息, 據半導體封裝設備供應商BE Semiconductor Industries NV(簡稱: Besi)在財報會中提到, VLSI Research於4月初基於數家半導體製造商發布預測, 將2018年半導體封裝設備市場成長率預估值由1月時預估的18.1%下修至12.5%; 若應驗將創2015年(衰退17.5%)以來最差表現, 遜於2016年的13.5%以及2017年的21.4%成長表現.

根據VLSI的統計, 2017年半導體封裝設備市場銷售額達44億美元, 創曆史新高.

Besi執行長Richard W. Blickman 4月26日透過財報新聞稿表示, 2018年第1季接單金額季增37.8%至2.058億歐元, 主要是受惠於整合元件製造廠( IDM )與亞洲分包商因應智能手機所做的增產移動.

Besi 2018年第1季(截至2018年3月31日為止)財報: 營收年增40.5%(季增1.1%)至1.549億歐元, 毛利率年增0.8個百分點(季增0.2個百分點)至56.5%, 純益年增52.7%至3,710萬歐元, 每股稀釋盈餘年增51.7%(季減16.5%)至0.91歐元.

Besi預估第2季營收將季增10-15%, 毛利率預估介於55-57%之間; 以預估中間值來計算, 2018年上半年營收預估將較2017年同期成長17%.

晶圓製造設備供應商ASM International NV因2018年第1季毛利率下滑而走低. ASM International 4月26日跌0.12%, 收50.64歐元, 創2017年9月8日以來收盤新低 (Thomson Reuters).

6.英特爾挖走特斯拉晶片設計大將Jim Keller;

集微網消息, 英特爾26號宣布, 已延攬在晶片開發領域資曆顯赫的Jim Keller擔任該公司的資深副總裁, 主導英特爾的矽工程, 包含SoC的開發與整合. Keller曾先後任職於AMD, 蘋果與特斯拉, 在被英特爾挖角前, 他是Tesla的副總裁, 負責Autopilot自動駕駛與低電壓硬體, 即將於下周一 (4/30) 到新東家上班.

現年59歲的Keller在1998年進入AMD, 主導了AMD K8微架構的開發, 並於2004年擔任晶片設計公司P.A. Semi的工程副總裁, 在蘋果於2008年併購P.A. Semi之後, Keller順勢進入了蘋果, 負責蘋果的低功效移動晶片, 打造出iPhone與iPad所使用的A4與A5處理器, 2012年時, Keller又回鍋AMD, 並在2016年1月加入Tesla, 擔任Autopilot硬體工程副總裁.

對英特爾而言, Keller從PC, 伺服器, 移動設備到汽車的微架構設計經驗正好可協助英特爾從傳統運算跨入新興運算, 英特爾工程長Murthy Renduchintala表示, Keller為業界備受敬重的微架構設計師之一, 隨著英特爾進入異質處理與架構的世界, 正從根本上改變建構晶片的方式, 可望藉由Keller的能力加速此一轉型.

Keller則說, 他這輩子的熱情就在於開發世界上最好的矽產品, 未來10年的運算演變將讓世界變得很不一樣, 很開心能加入英特爾團隊以一同建造以數據為中心之運算時代的CPU, GPU與加速器產品.

Tesla亦已證實本周二是Keller待在該公司的最後一天.

7.三星電子: 高端智能機元件需求疲軟, 挖礦晶片夯

三星電子公司 (Samsung Electronics Co.)4月26日指出, 存儲器事業可望在2018年第2季維持強勢表現, 但公司整體盈餘要呈現增長的難度頗高, 主因為顯示面板(DP)部門恐將續疲以及高端手機競爭加劇恐將導致移動通訊部門獲利下滑.

三星指出, 第2季NAND報價將呈現疲軟, 但伺服器, 移動DRAM需求預料將會續強且高密度儲存晶片訂單也將會走高. 就系統LSI, 晶圓代工事業而言, 10 納米應用處理器與加密貨幣挖礦晶片出貨量都將呈現上揚, 但獲利將因高端智能手機元件需求疲軟而受到壓抑.

三星對元件事業體下半年的展望抱持正面看法, 預期DRAM需求將會續強且智能手機用OLED面板需求將會反彈.

三星預期第2季NAND整體需求將會呈現擴增, 數據中心預估仍將是SSD需求的主要動能來源. 在美國, 中國擴建數據中心的帶動下, 強勁的伺服器需求將帶動相關DRAM銷售攀高.

拜高效能運算(HPC) 晶片集需求上揚之賜, 三星第1季晶圓代工盈餘呈現季增. 三星電子預期2018年晶圓代工事業營收將可超過100億美元, 坐穩全球第二名的位置.

受旗艦級機種銷售趨緩, 行銷成本攀高的影響, 三星預估第2季資訊科技(IT), 移動通訊部門獲利將呈現季減. 三星將在下半年推出新款旗艦級機種並持續投資以擴大Bixby 2.0開放生態系統規模.

在全球主要足球賽事以及新興市場成長的帶動下, 三星預期電視市場需求將呈現年增. 三星預計在下半年推出8K與Micro LED 電視機.

三星電子2018年第1季營收年增20%(季減8%)至60.56兆韓圜, 營益年增58%(季增3.2%)至創紀錄的15.64兆韓圜. 精實新聞

2016 GoodChinaBrand | ICP: 12011751 | China Exports